一大清早,霜色未褪的御街两侧就架起九曲鎏金栅栏。从凤阙朝晖楼开始,沿着御街,每隔三丈,道路两旁就设有一个裹着玄纁帛的礼架。
每个礼架上都放着一个楠木礼盒,盒中展示着某地进献的寿礼。
这些献礼皆是难得一见的奇珍异宝:有陇西道的紫玉屏风,盛南道的青铜错金鼎,青州的琉璃盏,幽州的羊脂玉,洛州的群仙祝寿图,兖州的仙鹤同春的白玉瓶,定州进献的则是一把雕刻着五蝠捧寿图案的古琴。此外,有夜明珠堆成的寿山、沉香木垒成的五尺高的九重玲珑塔,还有一盆七尺红珊瑚,枝桠间缠着金丝绞的万寿藤,枝头上还用百片金箔叠出展翅欲飞的雀羽……
如此种种,不胜繁多。
御街上流光溢彩,金光浮动,两旁人山人海,百姓们欢呼雀跃,争先观看进献的寿礼,一派热闹喜庆的场面。
怀王奉旨到城门口迎接太后车驾,武陵王也在其中。
跟随太后一起回宫的还有瑶安公主和乐颐公主。
瑶安几个月前被虞贵妃遣去万景园思过,之后一直陪伴太后左右。乐颐公主此次随武陵王再次出使大魏,刚来京中不久就向陛下请旨去万景园看望太后,故此次是几人一同回京。
太后身穿白鸟朝凤图案的翟衣,外面罩着一件金丝绣制的貂裘,手中捧着一个鎏金暖炉,端坐在车驾中。她脸庞瘦长,唇畔有两道细纹,眼角微微下垂,然而那双眼眸依然锐利有神,听着街道上百姓们的喧阗笑语,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面上显出几分柔和之色。
进入城门后,不少百姓簇拥在太后和瑶安公主的车驾旁,但人数已比御街上少了许多。队伍浩浩荡荡,蜿蜒绵长,他们先是一路向北,又转为向东,很快行至铜雀街。
怀王和武陵王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其次是夏阳侯的两位孙辈、骁骑营校尉薛元慈和薛元焕兄弟二人,太后的车驾则紧随其后。
铜雀街两旁都是鳞次栉比的客栈酒肆,这里的房屋大多三层,上面两层皆为雅间。雅间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像今天这样的日子,若能在里面喝茶闲聊,可以观看整个队伍,又不必在街上拥来挤去,实在是个绝佳的观景之处,可今日这些雅间并未开放,临街的花窗也全部紧闭。
这是夏阳侯提议的,为了让太后的队伍顺利通过,行进路线上的所有高层建筑一律关停,不准有人居高观望。
这个提议执行难度不大,魏帝采纳了。
薛元焕骑在马上,环顾左右百姓如潮,一眼瞥见街道旁自己开设的酒肆,抱怨道:“若是今日坐满了人,那我便能大赚一笔,这下好了,什么也赚不着,回宫就回宫呗,祖父何故不让做生意啊。”
薛元慈只比薛元焕大上两岁,明显沉稳许多,他瞥了一眼薛元焕,沉声道:“你这脑子里除了钱,能不能装点别的?卢颉至今还未找到,怎么不见你忧心?祖父如此安排自然是为了安全考虑,铜雀街上客栈酒肆众多,楼阁又高,万一有人惊扰太后车驾怎么办?再说又不是你一家不能做生意,其他客栈不也把所有临街的雅间都关了嘛,连生意最好满楼也不例外,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夏阳侯一向更为器重薛元慈,薛元焕早有怨气,听到对方言语中有说教之意,他一时气哽,不服气道:“这是京都,皇城重地,前有禁军,后有骁骑营,神策军还在城门口候着,能出什么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