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何等的讽刺。
被文载道一生苦苦追寻所不得的文胆。
能够解开儒道至圣先师最大秘密的至宝。
竟然会诞生在他眼中离经叛道的女儿身上……
而且在他发现的时刻,便已然破碎!
洛莹也想不到,原来文英才这么早就结成了文胆。
可为什么直到后来祝南枝出世,她才展露出这一点呢……
大致缘由,洛莹思索了一番,也就猜到了。
定然是文英才的文胆并未被完全修复,说不定现在的她根本就是勉强自已使用文胆。
她是被她的父亲给强行推出来,为了维护文庙正统,而与扶玄道宗的仁德老人分庭抗礼的工具!
“可恶,这老匹夫!”
洛莹也顾不得什么尊重前辈了。
前提是他得干的是人事儿!得值得让人尊重!
随后的梦境画面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又是连续不断斑驳的画面。
基本为洛莹勾勒出了此后文英才的人生经历。
文胆破碎的那一刻,她也因为经受不了打击,进而吐血昏迷了过去。
在那一刻,文英才无疑是萌生了死志的。
因为一直以来支撑着她的希望已经破灭。
连她的名字都不属于她,那她又算是什么呢?
不该被生下来的孤魂野鬼吗?
而按照文载道一开始的想法,其实也是决定要放弃文英才这个执迷不悟的女儿的。
即使她夺得了文庙大考的魁首又如何,绝不能让她动摇文庙的根本!
但文胆出世就不同了。
因此这场变故,反而意外让文英才拥有了留在文庙、踏上修行之路,乃至于留在父亲身边的机会。
可这又哪里算得上是什么因祸得福呢。
说成是因祸得祸或许才成立吧。
只不过这是洛莹的“旁观者清”。
在文英才的回忆里,却只有她的“当局者迷”。
尽管经历了父亲揭露真相的绝望,但文英才到底不过是豆蔻年华心肠柔软的少女。
只因为文载道在此之后对她的态度稍有缓和,还亲自教她读书、引领她走上修行之路。
文英才便不可避免地心软了下来。
亦或者是这么多年以来想要回到父亲身旁的心愿,早已化作了执念。
所以虽是虚假的柔情,也让这个自幼缺爱的少女感到甘之如饴。
哪怕她明明就很聪慧,知晓父亲所做的这一切,不过都只是为了她身体中结出的那枚所谓“文胆”而已。
她也像是被虚伪的亲情这张蛛网束缚住的猎物,早已失去了逃离的力气。
虽然看在洛莹的眼里,这一切的确是让她有那么一点……“恨铁不成钢”啦。
可只要代入文英才的经历,恐怕也很难说有谁能比她做得更清醒更好的了。
但她也不是没有过觉醒的时刻。
她不满自已表面回归文庙,实则是被禁足在其中,远离朋友、远离自已老师。
那座熟悉的私塾、仁厚善良的老师。
还有包括祝孤生在内让她感到温暖、曾给她带来许多欢笑的同学们。
时常出现在她的梦里,成为诱发她觉醒的力量。
她开始了自已的抗争。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让父亲妥协。
但最后的结局,至今回想起来,仍令文英才心颤痛苦不已。
她的父亲将她带回了那座私塾之中。
可少女看到的却只有人去楼空、秋风萧瑟,还有官府查封的封条。
她的老师、同学们,悉数消失不见,不知所踪!
随后,文载道告知文英才,他们皆因离经叛道而被判以极刑。
此话一出,文英才本就摇摇欲坠的心灵,陷入深不见底的地渊,几乎完全崩溃。
紧接着文载道话锋一转,又道。
“但看在你的份上,我才派人放走了他们,否则……哼!”
文英才那双即将涣散的瞳孔因此微微一凝,但仍旧未从惊惧中回过神来。
文载道背手而立,在梦境里,他的背影永远是高大却阴暗的,仿佛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
“如今,他们已经不在东陆、远走高飞。”
“但如果你实在是思念你的故友老师,我也随时可以派人将他们给一一请回来。”
“只是到了那时,我能放过他们一次,却不能再放过他们第二次了。”
“英才,你会做出正确的决定的,对吗?”
文英才那根好不容易挺起的脊梁,好似又塌了下去。
她匍匐在泥尘里,像一只被折断了翅膀的孤蝶。
画面在这一刻结束。
而她的答案,洛莹就算不能亲耳听见,却也能猜测出个八九不离十。
故此她沉默良久,唯剩一道叹息。
“唉。”
余下的梦境画面也无需赘述。
让洛莹进行总结的话。
那便是在整个属于文英才的前半生中。
都是她的软弱与坚强交织、觉醒与沉沦挣扎的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直到今时今日,她也难以逃离父亲的掌握。
这份难,绝不仅在于她的父亲有多么的权势滔天、多么的强大高贵。
也在于文英才自已。
她才是自已坚强与觉醒的最大阻碍。
因为母亲的事情……让她认为自已从出生起便背负了原罪。
她认为自已是害死母亲的罪魁祸首,活着的意义之一,便是给父亲赎罪。
而另一方面,她自身的觉醒在整个文庙社会风气的熏陶下,又显得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当谎言重复一百遍,许多人都会将其当做真理,当做真相。
那么当与你内心相悖的道理,重复了一千遍、一万遍,千千万万遍呢!
这便是文英才面临的现实。
当周围的所有人、目之所及的一切经典,都在告诉她,她是错的,而她的父亲是对的。
说真的,她能直到今天,仍然保留着那最后的一丝叛逆……
才叫不可思议。
她在骨子里,其实是个极为坚韧的女孩子吧。
可现实不给她挺起胸脯的机会,压弯了她的腰肢。
她从本质上是违逆以她父亲为首维护着的“文道”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如何能够悟道?
如何能够让她相信自已所走的道路是正确的?
所以才会有少女的迷失与崩溃。
而她在无边无际的迷惘与绝望之中寻找到的唯一解。
便是自杀!
剔骨还父,削肉还母。
于是她拔出那根作为母亲遗物的花梨木发簪,狠狠地刺向自已的心脏!
所幸在千钧一发之际,被祝南枝及时发现,救了下来。
这么说起来的话,文英才还真是和姓“祝”的有不解之缘呀。
而且洛莹还隐约感觉祝南枝和祝孤生的眉眼有几分相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