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小知县 桃花白茶 8183 字 12个月前
🎁美女直播

吴指挥使习惯早起, 一般卯时便起来操练兵士。

二十七年来从未间断,络腮胡让他显得十分沉稳老练。

不过这日起来, 是被外面许多羊叫喊醒。

吴指挥使起来的时候, 纪炀已经披着大氅在看羊了,见指挥使起来,还笑着道:“我穿着羊皮制成的外衣, 在这看羊,是不是有些不大好。”

“吃都吃了,有什么不好。”吴指挥使直接道, 他这会心情大好。

纪炀昨天才许了一百多只羊,今日羊就到了?

其实只是凑巧。

纪炀没想到王伯那边准备得这样快, 把他跟五姑娘没带来的物件都送了过来, 只比他们的行程慢了一个月。

当时想着快点过来, 这些东西全交给王伯, 连要带的下人也是跟着车而来。

物件跟人都有五姑娘来管, 他只好赶羊了。

这些羊自然不是从汴京运来,估计从灌江城拉来, 这会全都挤成一团, 吴指挥使眼里满满都是两个字, 想吃。

毕竟羊肉好吃, 羊骨熬汤,羊皮给将士们保暖,连羊毛都能用。

他本以为要耽搁几天, 没想到第二天便看到了。

跟着吴指挥使的手下也吸溜吸溜地看着。

昨天晚上他们刚到太新县衙门,就被按着吃羊肉锅子, 那羊肉叫一个好吃, 羊汤更是管够, 烙的油饼吃得人浑身舒坦。

再跟着指挥使睡个舒服的屋子,真是不想走啊。

当然这话不能说出来,否则肯定会被指挥使骂蠢驴。

而且,只有软蛋才怕苦!

他们可是定江关的兵士!

可他们不怕苦,不代表看到这么属于他们的羊不开心。

这些羊甚至不用解绳子卸车,他们直接赶着车回定江关就行。

吴指挥使也不是废话的,既然太新县兵祸平了,各家也已经安置好,自己也能放心回去。

不如现在就启程,不耽误时间。

在这种舒坦的地方不能呆太久,否则会消磨意志。

纪炀自然连车带羊一起给他们,又道:“稍等一会,还有一车东西。”

说话间,五姑娘已经把其他车里的布匹皮子给找了出来,载了大半车过来。

这些都是边关需要的东西,虽然他这里的东西还不够那么多兵士来用,但能尽一点力是一点力。

吴指挥使看着,眉头下意识皱了下,只见纪炀抱拳:“不管这话您信或者不信。就算您不来太新县,这东西也会送过去。”

意思是,您就算不帮昨日的忙,他该送还是送。

吴指挥使的络腮胡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只是挑眉:“信,肯定信。”

才怪。

昨天见识过纪炀的“阴谋诡计”,还是不要多信的好。

他现在得过且过,能有东西就行,就当他信了!

昨晚他一个人带着太新县四个最有权势的人喝茶,喝到最后,所有人都在他算计当中。

环环相扣,最后还能拉着本来要打仗的裴家,刘家吃酒吃锅子。

喝到最后,他竟然只是微醺?

大清早起来,还没事人一样。

该说他年轻真好,还是酒量惊人?

不管怎么说,昨天算是每个人都满意那个结果。

纪炀更是最大赢家。

吴指挥使等人要走,纪炀自然不拦着,但看着他手下人装车,此处只有他们两个,纪炀道:“其实还有件事,想拜托吴指挥使帮忙。”

还帮?

帮什么?

不过这会自己人正在装纪炀的东西,吴指挥使只能听一听。

但一听,人都要往后退两步。

“我想让裴家主裴又锋,去定江关任职。”

吴指挥使刚想反驳,就听纪炀又道:“他听你的话,只有你才能管住他。趁着裴家家主换人,我也好插手私兵。”

动裴家的私兵?

纪炀不想活了?

裴家有这么不靠谱的家主,还能跟其他两个并驾齐驱,自然有原因。

靠的就是供养五千私兵。

否则他能这样横?

纪炀也不会借力打力,成了现在的好事。

要是裴又锋知道纪炀此时的想法,定要一刀砍死他,谁说都没有用。

吴指挥使目光深沉,纪炀太过大胆,竟然敢跟他说这些话。

“唐时有首诗,满城皆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

这讲的是唐朝边关有支军队,独守奋战孤城四十多年。

出发的时候,还是盛唐,回家的时候,盛唐没了,但盛唐的士兵不会投降。

满城白发老兵为大唐战至最后一滴血,所有部下全部殉国。

这说的是唐时故事,也讲的如今故事。

吴指挥使眼神微动:“我留在这时候,朝中是武侯,是石恩,是危泽方,是林敬源。”

“是年富力强的皇帝。”

“现在,只剩林大学士跟年迈无力,无暇顾及此处的皇帝。”

这话本不该说。

但纪炀不该念那首诗。

他读书不多,却也对这种处境相似的句子烂熟于心。

他吴金川吴指挥使,有时候也在想,古时明月照今人,那诗句,说的不就是以后的自己。

虽自认比不过唐时郭昕将军,也没有万名兵士。

只是在灌江府其中一个小小的定江关里。

可他早做好跟那一千兵士当白发兵士的准备。

国无力,他又能如何。

方才他说的武侯,石恩,危泽方,林敬源。

皆是朝中名臣,武侯不用说,林敬源便是如今的林大学士。

其他两个更是肱股之臣。

是他们跟当时壮年皇帝联手造就太平盛世。

那时候的定江关不是这样,没有裴家之流,韩家也不会走。

纪炀定定看向吴指挥使:“我说那句诗,是想告诉您,这些事不会发生。承平国朝廷,皇帝,以及天下百姓都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裴家,鲍家,刘家,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等您再来,我还您一个,不一样的太新县。”

是那个可以供应定江关兵士,是照拂好此地百姓。

是军功也好,补充兵马粮草物资也好。

都十分顺畅的太新县。

吴指挥使这才看到眼前这人真正的野心。

想要完成这些。

他不止要平定太新县。

甚至要把整个灌江府这个大后方平定。

吴指挥使想反驳,可又觉得眼前的年轻人小露一手,已经让他惊讶。

或许。

可以?

若灌江府平定,承平国西北十几个大小关卡都会得到补充,都会有个稳定却可靠的后方。

“等你去信,我招他过去。”吴指挥使只留下这句话。

那就是成了。

看纪炀的需要,什么时候去信,他就什么时候运作裴又锋去定江关的事。

纪炀点头,稍稍松口气。

现在当然不能让裴又锋走,他还等着裴又锋折磨那两家人呢。

年后还有好多差事让他们做,暂时不能走人。

吴指挥使心情复杂带着物资回去,忍不住回头看看纪炀。

希望他能兑现自己的承诺,让他们这群人不要成为白发军。

吴指挥使离开,太新县新的一天正式开启。

鲍家,刘家,裴家,三家的家主如今还在太新县。

他们还要去衙门商议年后修石桥的事。

这晚上他们全都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脑子都是同一个人。

纪炀看着他们眼下的黑眼圈,又见刘家主半颗牙已经镶了金子,总算不漏风了。

裴家主更是大喊一声:“刘金牙。”

看来这称呼会伴随他很久。

要说修石桥,还是之前的问题,等得知纪炀已经找了工匠,年后便会过来时候,众人只能沉默。

只有鲍家主早知道这件事,还算稳得住。

等询问修桥的银子要不要先拿过来时。

纪炀直接道:“你们自己拿钱,裴县令监督物件就行。”

等于他们出多少钱,买多少东西,裴家不管,县衙也不管,但他们要看到真东西。

这样防止裴家私吞不说,裴家还能监督他们不能用劣质材料。

敢用劣质材料,裴家主还不闹翻天。

他正等着机会寻晦气呢。

不仅如此,给工匠工人们的银钱,裴家也会查得明明白白,如果工钱没落到工人们的手里。

那他可要帮忙讨“公道”了。

“还有,我可要每天巡查,检查你们给劳役们发的伙食,伙食不好,我照样会问问题。”

“再有所用工具,衣衫,不能差!”

看来昨天晚上裴县令给裴家主补了不少课。

裴家主现在的想法也简单,他是要不回来钱,但绝对不能让这些人少花钱。

看他们赔钱自己就高兴!

那两家的牙酸得厉害。

算来算去,裴家得不了好处,衙门自己又不经手银钱,他们两家还支出。

谁获利了?

总不能是那些愚蠢无能还脏兮兮的百姓们吧?

裴家,就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知县也是,他难道真的为百姓做事?

这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官员啊。

如果是纪炀得利,他们还能讨价还价,可人家根本不碰银子。

贿赂裴家主?让石桥的差事好办点?

裴家主的胃口,只怕比修石桥费用更高。

而且他身边的裴县令,如今总觉得有些不同,不好诓骗。

算了,修桥确实不是坏事,他们要运的东西确实不少。

趁着有工匠在,把这事办了也成。

吵吵嚷嚷,这事总算定下,等纪炀找的工匠一到,他们便开工。

纪炀道:“二月初一左右,到时候通知你们。”

别人说个日子,大家可能会怀疑几分,新知县一讲,众人就知道这事已经定下,不得更改。

这里面最傲气的裴家主,还有心思阴沉的刘家主,看向纪炀的时候,都多了几分不同。

其他也就没什么事了。

年前这段时间,纪炀会派人丈量土地,把荒地都给占了。

开春立刻便能开始耕种。

趁这段日子,还能把刚处理的小事都处理了,衙门人员整肃一遍。

开年之后,便是新面貌。

众人都发现新知县的雷厉风行,当下也不多说。

他们只等着安心过年,然后年后修桥即可。

以后,总能回归太平日子吧?难道纪炀还能掀了他们老巢?

这三家人陆陆续续回自己地盘。

裴家主到家之后,自然散了多出来的几千私兵。

昨日还紧张万分的太新县,今日化干戈为玉帛。

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不对,也发生一件事。

周围山贼空欢喜一场,没等到太新县出乱子。

衙门周围同样有个事。

那就是之前趁乱去往各地报信,以及裴家爪牙的房子被占了!

被百姓占了!

等他们刚想强行驱逐的时候,衙门捕头卫蓝直接带人拦着,说这是官府强征,不得违抗。

什么东西?

强征他们家的房子?

以往都是他们征用普通百姓的东西,哪有别人征用他们的?

太新县的衙门基本在县城中间,附近是主街,主街旁边则是民居。

这些修缮漂亮,还靠近衙门的民居,自然不是普通人居住。

不跟这三家扯点关系,自然住不进来。

再说,此地又叫裴地,裴家爪牙的房屋最多。

昨天眼看县内要乱。

各家爪牙监工纷纷离开报信避逃。

周围的房屋自然空了下来。

纪炀当时就是把扶江县几千妇孺孩童,还有普通百姓安置到县衙附近的房屋里。

还别说,他们这些人,一家房屋至少四进,屋子又极大,稍微挤挤,再腾一腾附近庙宇,真就够住。

反正百姓们是不嫌挤的,挤总比冻死强。

现在事情平了,这些爪牙们又回来。

发现的百姓们不走了!还是知县大人不让走的。

说什么,家中房屋能住的回去,年轻男人回去,剩下的安心住下。

等冬日过了再说。

安心住下???

这是我家!

我家!

卫蓝只道:“这是衙门签下的强征令,今年天寒,为了不让百姓死伤,必须征用你家房屋。”

“下面有知县大人,跟裴县令共同签字盖印章,你看看。”

裴县令?

他们自家人?

现在裴家主最信赖裴县令,他要是同意了,那自己家呢?

这些蠢笨农人要住,难道他们就不住?他们不过冬?

他们穿着厚皮袄气得要打人。

但在拿官刀的卫蓝面前,还是不敢动,卫蓝身后的人他们不认识,但也听说是汴京过来的知县家的家仆。

这些人身强力壮,看着就不是对手啊。

“那我们怎么过冬?”

“对啊,他们住进我家?我们呢?”

这些人叫嚣的时候,房屋里的百姓们皆是胆寒,敢问他们谁没被这些人打过骂过。

现在看着他们都怕。

但眼前护着他们的捕快,又让人觉得一丝丝心安。

可想了又想,要不他们还是走吧?

以后被报复怎么办?

就在大家想说离开的时候,裴县令及时出现,他几乎是跑过来的。

“别别,别赶他们走。”裴县令原本脸色苍白,现在跑几步,倒显得红润有活力了,“你们,都去裴家大宅住。那房屋空着得多,我同家主说过,他已经同意了。”

“给你们半个时辰时间,回家收拾东西,立刻搬到大宅里。”

裴县令虽是裴家推上来的县令,但鲜少发号施令。

毕竟裴家尚武,他半个读书人算是异类。

以前也是不敢说话。

经了昨天的事,这才有些底气。

放在往常,这些爪牙监工也不会听他的,这会倒有些迟疑。

裴县令想到知县大人说的,清清嗓子:“卫捕头,计时,超过半个时辰,那东西就不要带走了。”

不带走?

这些穷酸种地的在他们家要住一个冬天,东西被他们偷了怎么办?

看知县跟这位捕头的样子,肯定不会帮他们做主。

不过半个时辰哪够啊。

卫蓝听令,明显把裴县令真的当县令对待,那边已经点上半个时辰的燃香。

燃香烧完,东西就不用拿了。

一时间这些人慌作一团。

裴县令终于松口气。

知县大人让他去劝裴家主分出大宅房间让手下人住的时候,他其实很慌张。

没想到用那套说辞真的管用。

什么知县帮咱们出气,卖个人情。

宅子那么大,后面房间空了许久,住着也有人气。

反正肯定不会让您看到他们云云。

那边说通,这会跑着过来安排。

他头一次对这么多人下令,此刻心里还有些激动。

最近两天,他办成的事,比过往多少年都多。

特别是清晰明了的账本。

知县大人让他誊抄的时候,还让韩潇跟玉县丞在旁边指点。

韩潇自不用讲,玉县丞在扶江县时身兼数职,对这些账目简直手到擒来,偶尔有不懂的,到知县大人那,也是轻松解决。

大人不仅让他誊抄,还给他解释,让他很清楚这些账目怎么算的。

大人还说,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他就明白了。

裴县令裴宸有些不敢相信。

以前刘县丞在的时候,不愿意教他,反而是纪炀在教?

纪炀肯定知道,自己这个所谓县令就是在恶心他吧?

刚开始大家还能说他装装样子,可他让手下也尊称自己为县令。

好像自己真的成县令了。

冲着这点,裴县令就忍不住听纪炀的话。

这会让裴家下面的人把房屋腾出来,搬到大宅,又像是做成了一件事。

反正宅子里的百姓们看他,都跟看神明一样。

裴县令有些受不住这样的目光,只好躲了躲。

半个时辰后,这些人拖家带口,把能带走都带走了。

不能带走还在恶狠狠说,不准别人碰,全都封存到一个房间,然后牢牢上锁。

那其他房间就空出来了啊!

房间突然没那么挤了?

林婉芸适时前来,重新安排大家居住,把一些体弱男子也安排到稍远的一处房屋。

近五千百姓心里终于踏实下来。

今年冬天,他们真的要在这样好的房屋住下?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