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国的庆丰包子铺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夏初觉得这里的包子要比北京的庆丰包子铺味道好很多,馅料很足,面发得也暄,圆融饱满,白花花的一笼。
有人说那种甜腻到死的马卡龙西点叫少女的酥胸,夏初在现代时没舍得吃过,但她第一次看见这包子的时候,就觉得马卡龙的那个别称实在太名不副实了,还是这包子更形象。
有了这个联想之后,蒋熙元吃包子的时候,夏初坐在他对面嘿嘿直笑,蒋熙元问她笑什么,她却摇头不肯说。
如果告诉他自己给庆丰包子起的别称,蒋熙元肯定要打人的,夏初想。
欢乐地吃了三个肉包子之后,夏初没有那么饿了,这才把今天许陆他们调查回来的线索与蒋熙元说了说。
“那个孩子十有八九是喻示寂的。”蒋熙元听完之后说道。
“为什么不是喻示戎的?”夏初问他。
“你为什么不问会不会是祥伯的?”
“那你为什么不怀疑是柳大夫的?”
“那我还说是唐奎的呢!”
两人对视一眼,悄悄地抽了口气,都摇了摇头。夏初道:“别这样,咱们这样子对死者挺不尊重的。”
“反正那孩子不是喻温平的。”蒋熙元不以为意地说,“这点上我与你意见一致。我之所以怀疑是喻示寂的,是有我的道理的。”
“你说说看。”夏初又拿起一个包子来,“愿闻其详。”
“现在百草庄的生意喻示寂已经开始接手了,这两年外出购药的事大多由喻示寂来负责,偏偏这次他没有去。而喻温平的离开,正好给曹雪莲落胎提供了时间。”
“喻示寂是因为妻子生产而没有去的。”
“就算没有妻子生产,他肯定也能找到别的理由。况且,女人生产他一个男人留下来有什么用?”蒋熙元想了想道,“你刚才不是说,喻示寂说过小儿夜啼的话吗?这事儿是很烦的,按说他应该更愿意走才对。”
夏初瞥他一眼:“女人生产,难道丈夫不应该留下来照顾吗?”
“家里有佣人丫鬟,要他有什么用?”
“那能一样吗?丈夫给予的不是生活上的照顾,而是感情上的慰藉。毕竟那孩子有丈夫的一份啊!”
“男人自然以事业为重,围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算什么?就算是务农的,也要扛锄头下地干活,不然妻子是照顾了,全家人吃什么?难道你将来有了孩子,就一心围着孩子转?府衙的事儿不管了?月钱不要了?”
“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还远着呢。”夏初脸上微微一红,咬了口包子,随即又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如果将来我有了孩子,我是一定会陪着的,必须的!”
蒋熙元看着夏初,脑补出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搂着妻子的画面来,微微有点不自在。转瞬,又因为这不自在而变得更加不自在起来,沉了沉脸色道:“扯太远了。”
“是啊……扯太远了。”夏初抹了抹嘴巴,“接着说案子的事儿。”
“我说完了。你说说你的看法,我没有见过喻示戎,不了解。你为什么怀疑他?”
夏初想了想:“说实话,我倒没有直接怀疑那孩子是不是他的,只不过我觉得他的态度很奇怪。他看上去是在极力撇清与曹雪莲的关系,这反而让人生疑。另外一点,曹雪莲死在广济堂,喻示寂与广济堂的关系太近了,太容易被怀疑到了。”
“之前咱们分析过,这次凶杀应该属于激情杀人,所以曹雪莲被杀死在什么地方,凶手并没有经过仔细的策划。死在哪儿都不奇怪。”
“这么说也有道理。作为凶手,激情杀人不挑地点倒是没错,可曹雪莲会出现在哪儿却是值得商榷的。”夏初点点头,“按照正常的逻辑,她去庆仁堂拿了药,下一步就应该是赶紧把药吃了的,难道她是去广济堂吃药?”
蒋熙元打了个响指:“有可能!你想,百草庄是做什么的?药材生意,对于药品肯定是十分敏感的,她在家煎药如果万一被什么人看到了,问起来,她很难搪塞。所以这药不能在家吃。”
“那她去娘家吃不就完了?”夏初不赞同,“她娘家人对药材不了解,退一步说,就算是发现了,难道还能大义灭亲不成?”
“这么猜测的也是你,反对的也是你。”蒋熙元喝了口茶,觉得难喝得要命,便招手过来让包子铺的伙计结账。
夏初把他拦下来,摸出几个钱来放在桌上:“这顿我请。原本明天我生辰要请大人你的,可你突然要离京……”
“就请一顿包子?!”
夏初哈哈一笑:“生日过早不过晚嘛。等你回来再补请你好一些的,但就不算作生日了。这顿包子算生日饭,单请你的!来,大人快祝我生日快乐!”
蒋熙元看了她片刻,弯唇一笑:“嗯,生日快乐。”
二人从包子铺出来,蒋熙元牵上他的白马,两人一起往回家的方向溜达。在蒋熙元的计划中,他应该拒绝与夏初一起吃饭,可因为夏初要谈案子,所以他只好勉为其难地跟着一起去了。
吃完饭呢,蒋熙元是想潇洒上马,说明天要早起,先行一步了。可他吃得怪撑的,也想要走一走。夏初的家与他家是同一个方向,总不能说各走各的,只好一起走了。
真是没办法。
蒋熙元走在夏初的身边,靠近她的那一侧身体仿佛长了鼻子眼睛,每一次夏初不小心碰到他的袖子,擦过他的手背,都被他清晰地感知到了。
他怕她碰到自己,又很想她离自己再近一些。
到了夏初家的路口,夏初挥手与他再见:“大人,明天一路顺风,早点儿回来。”
蒋熙元笑着点了点头,看着夏初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夜色中,怅然若失地叹了口气,拉着白马走了。
西京城在这初夏的夜晚静了下来,树梢枝头有嫩嫩的叶,点点的花,馨香裹进风里欢畅地游走在空荡的街巷。
夏初支开半扇窗,把风放进了屋里,沉沉睡去。蒋熙元也支开半扇窗,却犹自出神,心里的困扰如同浓夜般化不开,搅不散。
皇宫中,轻风入室,吹得烛影微微一晃,安良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又赶忙掩住了嘴,忧心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主子:“皇上,该歇着了。”
苏缜没理会他,依旧埋头批着折子。安良无奈,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站在门边继续候着。
闵风也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一言不发地站在安良身边,与他一起抬头看天。安良一转头吓了一跳:“嗬!你倒是出个声儿啊!怎么样?蒋大人明天肯定离京?”
“嗯。”
“嗯嗯……”安良冲他撇撇嘴,“多说几个字能累着您啊!皇上刚才说了,明儿上午你去确认一下,务必看着蒋大人出城。别回头撞上……”他伸手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我可就玩儿完了。”
“好。”
又是一个字!安良无奈地翻了下眼睛,扭头看见一个小太监正捧了个锦盒急匆匆地往这边走,便赶忙迎了过去:“哎哟!可算是来了,皇上刚才还问起来呢。”
“安公公,您可别说了。这事儿可把倪大人折腾得够呛,撂下笔腰疾就犯了,让人搀回家去的。”小太监把锦盒仔细地交在安良的手上,赔着笑道,“皇上那边您可得帮着美言两句,我们是真尽力了。”
安良拍了拍小太监:“放心,我都明白,这事儿吧……”他笑了笑:“是难为你们了。”
“行行,有安公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这事儿你去嘱咐好,敢乱说的话,留神割了你们的舌头。”
小太监赶紧点头,躬着身子就跑了。闵风在一边看着,不禁笑了笑:“安公公好生威风。”
安良横他一眼:“嘿!挤兑我的时候你倒话多!”
闵风摇了摇头:“皇上要叫你了。”
话音刚落,就听见苏缜在里面喊了一声安良。安良应了一声,诧异地看了看闵风:“神人啊!”
“我听见放笔的声音了。”
安良捧着那锦盒走了进去,苏缜正从书案后站起来伸了伸胳膊:“做好了?”
“好了。”
“打开看看。”
苏缜坐在榻上,端起温热的茶来饮了一口,看着安良从锦盒里拿出一卷纸来,在他面前展开。
“奴才觉得,这幅已经是最像的了。”
苏缜看了一下,给了一个勉强的评价。安良笑道:“要说,还是皇上亲笔画的夏公子最像。”
“自然,见得多也就记得清楚。”苏缜走到那幅画前又仔细地看了看,“朕记得夏公子的鼻子、嘴与他的父亲肖似,而眼睛更像他母亲,这小女孩画得倒是像。不过,衣服就完全不对了。”
“奴才听说倪苑监撂下笔腰疾就犯了,眼下都起不来床了。奴才觉得,他连见都没有见过,只参照着夏公子的画像加上奴才的形容,画成这样已实属不易了。”
苏缜点点头:“罢了,但愿他认得出来吧。”
苏缜看完后,安良把手里的画小心翼翼地卷好,重新放回锦盒里:“奴才觉得,皇上这份心意更重要。其实阖宫里随便拿个东西出去都足够分量了。”
苏缜不以为意地道:“送金玉器物也不是不行,但朕觉得未免过于应付了,夏初毕竟不是那种在意钱帛之人。”
“正是,正是。”安良狗腿地笑道,“夏公子若是那种人,皇上也就不稀罕与他做朋友了。”
苏缜弯唇笑了笑,笑容里隐隐几分涩意:“也不知道明年是否依旧。”
安良沉默了片刻,低声地说:“奴才希望皇上的这个朋友能长长久久的,哪怕不能常见,心中总是个挂念。奴才一定替皇上瞒好。”
苏缜回头看了安良一眼,点点头。
四月初十,休沐。
夏初睡到了自然醒,起床后觉得浑身神清气爽,挑水烧水,好好地洗了个澡,然后把从咏绣春新买的衣服挨个上身试了一遍。没有镜子,她便在做饭的铁锅里倒上水,跳到灶台上照了个大概,最后选定了一身豇豆红的束袖长衫,还有那些零零碎碎的装饰也都挂在了身上。
装扮完毕,夏初看还有点儿时间,便去了趟莳花馆找九湘,问问她柳大夫的事打听得如何了。
九湘依旧是刚刚起床,看见夏初时不禁怔了怔:“夏初,你的头发怎么了?”
“啊?”夏初往脑袋顶上一摸,暗叫糟糕,“坏了!忘记买帽子了!”而后,只好又把那烧火做饭燎了头发的说辞说了一遍。
一边说,夏初一边想要不要多吃点黑芝麻补补,让自己的头发赶紧长长,这进度慢得太急人了。
九湘听完后掩嘴笑了笑:“女孩子家一把青丝最是要紧的,你也太不在意了。”她把夏初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一番,“这身衣服倒是比捕快的衣裤合衬多了。”
“还可以吧?”夏初抻了抻袖子,“蒋大人还嫌弃说不够讲究。”
“谁也讲究不过他去。”九湘的眼波一转,“大人怎么没跟着你一起来?”
“噢,他离京办差去了。今儿府衙休沐,我这晌没什么事,就说过来问问那柳大夫的情况,不知道九姑娘可打听到什么消息了?”
“知意楼?哦,我让人去问了,那柳大夫是不是叫柳槐实?”
“对,就是他。”
“嗯。知意楼的老鸨说,柳槐实在那有一个相好的小倌,叫紫苏。一个槐实,一个紫苏,俩药材倒是挺般配。”
“啊?真的是去找小倌的?!”夏初不由自主地脑补了柳大夫与一个妖妖调调的男子在一起的场景,只是一想到一个美男搭上他的肩膀,画面就自动卡壳了。
她想不出柳大夫的反应来,总觉得柳大夫下一步应该是说:“小哥请自重,在下爱惜名声,还要指着名声行医呢。”
柳大夫喜欢男人?还是说,只是像许多京城的公子那样,看乏了女人就去看看男人,换换口味?但他瞧着不像那样随便的人,难道是真爱?
“他跟那个叫紫苏的小倌认识多久了?”
九湘闲闲地摇了摇扇子,继续道:“不久,今年正月里紫苏生了场病,老鸨子就请的柳槐实去诊病,这病诊完了俩人也就搭上了。据说感情还不错,但柳槐实想给紫苏赎身可就差得远了,知意楼的小倌可不是那么容易出来的。”
“他想给紫苏赎身?”
“我就那么一说。知意楼那地方跟我们莳花馆一样的,来消费贵,想把人带走更贵。我估摸着,以一个大夫的身家,就是扒了他的皮也不够银子赎人。”
“知意楼很贵?”
“没有莳花馆贵,但就南风馆而言,算不得便宜了。去那个地方的,还是富家的公子、老爷多一些。”九湘用扇子给她扇了扇风,“想什么呢?这愁眉不展的,留神以后眉心挤出皱纹来。”
“在想他的消费水平。”
“这也不好说。比如莳花馆最便宜的茶是三钱银子,客人也可以只点上一壶茶坐一晚上,只是那样就没有姑娘愿意陪着了。干看着别人温香软玉的,只要自己别臊得慌我也不会轰人。点了姑娘陪着坐坐,总要点些酒菜,这最少也要十两八两,还不算给姑娘的赏钱。若是再有点儿别的……”九湘笑了笑,“不封顶。”
夏初干笑了两声,道:“好贵。”
“良心价。”
夏初耸了下肩膀:“关于柳大夫的事,还有什么别的吗?”
“我也就问到这么多。知意楼是南风馆,与我们青楼交集不多。”九湘冲她挤了下眼睛,“可惜蒋大人不在,不然让他去知意楼帮你探探,多好。”
“那他一定会认为我在整他。九姑娘有所不知,我们大人曾经以为我是断袖,还特别跟我说明了,让我不要打他的主意。”夏初一边说,一边笑得捶了捶腿,“那个自恋啊!叹为观止。”
“噢——还有这么档子事。”九湘捻了粒花生放进嘴里,心说:蒋大人啊蒋大人,你给自己刨的坑,不可谓不深呀!
九湘想留夏初一起吃个午饭,夏初没应。苏缜那天说今天下午会去找她,但她不知道具体的时辰,所以匆匆与九湘告辞,路上买了烧饼夹牛肉,顶着一头短发,在路人的指指点点中跑回了家。
苏缜来的时候不到未时。
夏初的小院门朝南开,正是日头稍偏的时辰。听见叩门的声音后,夏初的心也跟着一跳,高声地应了一句便跑去开门。
门开双侧,夏初打开,猛然间却像打开了一幅画。画中,苏缜的剪影卓然而立,侧脸被光勾勒出美好的轮廓,如玉般温润,如竹般清逸。翩翩少年,那般的耀眼。
“夏初,生日快乐。”苏缜对她微笑,缓缓而又郑重地说。微风识趣,恰巧而至,于是衣袂微动,发梢轻拂。
这一瞬间,夏初觉得世界都安静了,变慢了。明明不是初相见,却像邂逅般令人怦然。
这一瞬间,夏初忽然后悔自己为什么是以男子的面目呈现,呈现在这个会让每个女孩都心动的光景面前。她本该松绾青丝,白玉簪头,红妆敷面,浅笑嫣然的;本该含着羞赧的笑容,盈盈地唤上一声黄公子的。
“你今天穿得很不一样。”苏缜看着她,“这身衣服比捕快的制服好看很多。”
夏初这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新买的衣服,第一次穿。”她侧身让开门请苏缜进去,目光追随着他的身影,自嘲地笑了一下。
她懊恼,在如斯少年的面前自己却也是个男的。可她也庆幸,倘若如今她是女子身份,也许根本就不会认识他了,更遑论这样的相处。
苏缜走到院中,看见那张小石桌后莞尔一笑,将手中的锦盒放在了桌上,回头问夏初:“脚好些了?”
“噢,已经没事了,黄公子的药很管用。”夏初隔着衣袖摸了摸手腕上的丝绳,略有羞涩地对他弯唇笑了笑,“多谢。”
“不必客气。”他轻轻拍了一下桌上的锦盒,对夏初道,“带了个礼物,一点心意,不知道你会不会喜欢。”
夏初放下心中涩涩的情绪,嘿嘿一笑:“黄公子太客气了,你能来我就已经很高兴了。不过,不巧的是我们大人有事离京了,今天不能介绍你们认识了。”
“我知道。”苏缜顺口答道,说完后心里一惊,忙又笑道,“我的意思是……你上次也说了,见蒋大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来。于我也是。”
夏初走到石桌前把那个锦盒小心地捧在手里,抚了抚:“好精致的盒子。”
苏缜失笑道:“若是礼物不好,是不是你就要把盒子留下了?”
夏初也笑起来:“也行。不过黄公子的眼光自然是不会差的。”说着,她便把盒钮打开。盒子里静静躺着一个用丝线扎起的纸卷,而不是什么金玉奇石或者光怪陆离的东西。
她还以为像苏缜这种富家公子,送礼物必然是豪气冲天,现在打开一看里面居然只是这么素净的一卷纸,不免让她越发地好奇,也更期待起来。
如此郑重,难道是名人字画御笔墨宝不成?
苏缜的心情有点忐忑,既期待又紧张,轻轻扬了下头,“打开看看。”
夏初看了他一眼,把纸卷拿出来,放下盒子,又小心地解开了丝线,将那个幅面不大的纸卷慢慢展开。
当整幅画慢慢呈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夏初愣了。
苏缜在一旁解释道:“日子有点久了,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你能不能认得出来。这个是……”
“我的照片……”夏初喃喃地说。
苏缜笑了笑,道:“你说过,想家人的时候你就会把照片拿出来看看。所以,送你一张大一些的,这样挂在屋里随时都能看到。可好?”
夏初看着手里的画,出神半晌,缓缓地点了点头。
画里的四个人错落而置,与照片上的样子一样,只是发型衣服都变成了这古代的装束。细论眉眼的话倒也谈不上特别的像,但那一家四口温暖的氛围却洋溢于纸上。
夏初转头看着苏缜,抿嘴一笑,忽然觉得眼眶发热鼻子发酸,又赶忙转开了脸,努力地想把眼泪咽回去。
她把画小心地放在盒子里,使劲地眨了眨眼睛,又用手扇了扇,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地冲苏缜笑了笑,“黄公子……”
“嗯?”
“谢谢你。”夏初搓了搓手,“我是想说……这是我平生收到的,最好最好的礼物。”她又有点想哭,低下头,抬手拨了拨额前的头发,而后看着苏缜的眼睛,用力地,一字一字地说道:“最好最好的。”
如果可以,她真的想给苏缜一个拥抱。
苏缜目不转睛地看着夏初,看着她眼中泪光盈盈,竟有点心疼。他知道夏初的眼泪并不是难过,可他却替夏初感到难过。
“你能喜欢这礼物就好。”
安良说过,送礼物就要送朋友需要的。他想,夏初所需要的一定不是金银珠宝,一定不是权势官职。她最需要的,最想要的,却偏偏是最不可能得到的。
是想珍惜,却没有机会珍惜的家人和亲情。那种遗憾,是无论多么坚强乐观,也永远抹不去的心中伤痛。
他想说,他明白。
夏初又把画拿在手里反复地看了看,苏缜则要来她的那张照片,对照着比了比哪里不太像:“这次有点仓促,改天重画一幅给你。”
“不用,这幅已经很好了。”夏初指了指画上的小男孩,“这个是我,很像。”
苏缜不好意思地笑道:“其实只有这个是我画的。因为记你记得最清楚。”
夏初没听过甜言蜜语,也不知道苏缜的这一句算不算甜言蜜语。她想,或许是听者有心,可能是自作多情,但总归那微沉而透彻的嗓音说出的这句话,感觉那样特别。
她去厨房找了一点面出来,加水熬成糊,与苏缜一起仔细地把这幅画贴在了墙上,贴在她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她希望他们能够看见自己每一天的坚强,在这孤单而又温暖的人间。
贴完了画,苏缜和夏初傻站在屋里,谁也没有说话。主要的原因是,两人都很茫然,接下来要去做什么。
夏初只知道自己要过生日了,可最近案子忙,她也没空想这生日到底要怎么过,就想着要吃顿饭。但眼下午饭已过晚饭还早,这段时间用来干什么呢?
往年她的生日都是去家人的墓上去祭扫,再自己吃碗面。她倒是给朋友庆祝过生日,无外乎就是去唱唱歌,西京城肯定是没有这种设施的,想都不要想。也不知道古人过生日都会做点儿什么。
夏初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便笑呵呵地问苏缜:“黄公子,我往年也没过过生日,不知道黄公子有什么建议吗?咱们应该去哪儿?”
苏缜被她给问住了。
他没有给别人过过生日。或者可以这么说,他没有给一个普通人过过生日。他爹的生日,那是万寿节,阵势之大,礼节之繁复,完全没有可以参考的地方。
宫中嫔妃或者皇兄弟的生日,也就是开个筵席,让舞姬合着丝竹之音来上一段,区别只在于跳的是什么舞。
他以为夏初自会有安排,哪想到她竟然问起自己来了。
“你想去什么地方吗?我都随意。”苏缜又把球踢了回去。
“黄公子是客,主随客便。”夏初硬拗了个理由,又推回给了苏缜。
苏缜一听这蹩脚的话,便知道她是真的不知道要做什么了,而不是纯粹跟自己客气。他心说这样推来推去的也不是个事儿,想了想道:“我有点渴了,能不能给我沏点儿茶?”
“啊?”夏初一愣,随即忙点了点头,“哦,好,好,稍等一下。”
等夏初前脚迈出屋门,苏缜便仰头低声喊了一声闵风。屋顶上的一片瓦被轻轻揭开,露出闵风的半张脸来:“公子。”
“通常过生日都会干什么?”
“吃饭、喝酒、去青楼。或者去青楼吃饭喝酒。”
苏缜脸一沉,指了他一下,又往屋外看了一眼:“再想!”
“听戏。”
“去安排。”苏缜冲他挥了挥手,闵风应了个是,那片瓦便重新盖了回去。苏缜去厨房找到夏初的时候,夏初刚舀了一壶水,正准备往灶上放,见他进来便道:“黄公子稍等一下,热水还要现烧。”
“不用了,我想到一个地方不知道是否合你的意。”
“什么地方?”
“泰广楼。你喜欢听戏吗?”
“我怎么都好啊!”夏初松口气,有去处就好啊,要不然把人家请来在家里干坐着,未免也太尴尬了。“前两天还听人说起来呢,说德方班有个唱旦角的,现在红得不得了,我挺好奇的。”
“那正好,听过戏再吃个饭。意下如何。”
“意下相当不错。”夏初把铜壶往灶上一扔,掸了掸衣摆,扣上自己那不伦不类的捕快帽子,“走着!”
安良驾车载着苏缜和夏初奔西市泰广楼,车行到路口便进不去了。苏缜隔帘看着乌泱泱的人群,便让安良去看看怎么回事。
“小良,不用看了,这都是听戏的。”夏初撩开车帘出去,站在车板上望了一眼,对苏缜道,“我把这事儿给忘了,咱这想看戏可不一定能有位子。”
苏缜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对安良道:“你过去看看,若是有地方了便来找我们。我们在对面茶楼等着。”
安良自然明白苏缜的意思,便依言去了。
茶楼里也是满满当当的,苏缜和夏初只好在外面站着。人群挤挤挨挨的,高声或低语的说话声嘈杂不已,让苏缜很不适应。
夏初看着这么多人也是有点心烦,回头去看苏缜,见他一袭月白长衫于人群中,仿若明月置于星河,看一眼,就觉得那烦躁之意退散得干干净净了。
苏缜把目光从人群之中收回来,微微侧头看着夏初,“你总看着我做什么?”
夏初十分坦诚地说:“眼睛累,不想看别处,看着黄公子养养眼睛。”
苏缜被她说得有点不好意思,不知怎样回答她才算妥当,只好摸摸鼻子转过了头去。不一会儿,他又回头看着夏初,目不转睛,须臾点了点头:“这法子倒还不错。”
夏初愣了一下,随即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私心里猜测着,苏缜平时的生活一定十分刻板、规矩,夸张点儿说也许还有点压抑。他就像那种从小到大的优等生,可能属于“别人家的孩子”那个范畴,长辈给的压力大,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也很大。最后压出来个少年老成的性子。
这得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啊,想想也是胸闷。
夏初隐约地想过,究竟为什么他们贫富差距如此之大,他却愿意来找她,与她做朋友。大概就是因为与自己在一起他才得以放松吧。
真是个可怜的富二代。
正这时,人群中一阵骚动,满巷子的人都往巷口拥过去,有人激动地喊着:“月老板来了”,声音渐大。然后一辆马车被簇拥着从巷口缓慢地行了进来。夏初看着戏迷痴狂的表情,听着人群发出来的呼喊声,觉得与现代明星走红毯无异,她几乎有种听见了相机快门声的错觉。
“月筱红?”苏缜问道。
夏初点点头:“黄公子也知道?我说的那个很红的旦角就是他了。”
马车停在泰广楼的门口,车帘一掀,车里走下来一个清瘦的年轻男子,看上去最多十八九岁的样子,穿着银鼠灰色的长衫,他慢转身看了一眼簇拥的人群,若有似无地一笑。
下面的人群喊得更猛了。月筱红朝左右侧各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然后便被泰广楼的人护送着进后台去了。
真有风情。
夏初正饶有兴致地看着,忽然间瞧见人群外围的一个瘦小男子,眼睛左右地瞄着,手却探进了人群中,等再拿出来的时候,手上便多了一个荷包。他把那荷包一收,迅速换了个地方站好,挤着前面的人,一边喊着月老板一边又探了手进去。
夏初嘿嘿一乐,对苏缜道:“黄公子等我一下。”
“怎么了?”
夏初摆摆手没说话,大步走到那个瘦小男子身边站定,等他正拿了荷包出来时,才捏住了他的手腕。
那男子一惊,松手就要把荷包扔在地上,夏初冲他笑了笑:“没用,你袖子里还有一个呢,扔了这个,另一个你要怎么解释?”
“爷,爷,您行行好饶我这一遭。”那男子苦着脸道,“我这也是没辙,我家里……”
他这一说夏初更乐了:“你家里是母亲病了还是父亲病了?”
“我……我儿子病了。”男子硬着头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