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牌坊石碑(2 / 2)

午夜守门人 天赐三千 1215 字 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其实我俩都明白,既然她报价是三百,那就意味着,真正结账时,她实际会索要四到五百。

毕竟这里是北安,虽然从口音听得出来,这大婶是周边其他村子的人,但她的行事作风,一定跟十多年前我们北安的刁民是一样的。

十多年前的北安…跟他们的村子是完全一样的生活水平。

口头成交后,大婶又变戏法一般从旁边拉过来一个行李箱,跟着我坐上一辆两块飞,在我的询问下,这大婶便跟我讲起了跟刚才那个古牌坊有关的一些怪事…

我刚才没看错,那些席地而睡的工人们,确实在有意回避古牌坊的阴影。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宁可被晒到中暑,也不愿意…也不愿意在大白天就遭遇‘鬼压床’,并因此而失去一天的劳动能力。

其实这些工人也都能划分到‘农民工’的行列,而且还是有活干活,没活就歇着,没有固定单位的‘零工’。

这些人都不是北安本地人,本地人因为县里给的生活福利太好,早就没人干这种苦差事了。

甚至这些来自外地的农民工,如果不是家庭条件确实不好,自己又实在没有一技之长,他们也不想干这种工作。

所以来北安干这种工作的外地农民工,都非常贫穷,贫穷就导致他们的生活作风相当节约。

所以他们每天要午睡的话,不可能上宾馆开个钟点房,也不可能返回距离不近的自己家里,那就只能席地而睡。

这里这座古牌坊,是两年前出现的。

在这座古牌坊出现之前,这里原本还有两棵大槐树,当时的农民工们如果想午休的话,全都会围着那两颗槐树睡觉。

槐树够大,晴天能遮太阳,雨天能遮风挡雨,相当惬意,直到有一天,县里忽然拉来这么一座古牌坊。

其实这片区域空地很多,谁都觉得,就算不砍倒那两颗树,也有的是地方可以容得下那座牌坊。

但不知道县里是基于什么逻辑在做这件事,非要把牌坊放在那两棵树所在的位置。

按说两棵老槐树都挺有年头的了,县里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说,他们小时候就经常爬这树玩儿,他们小时候这树就已经这么大了。

甚至于人力市场之所以会建在这里,也是因为,早些年北安还没发展起来时,好多打零工混日子的闲汉,都会约定俗成的在这两棵大槐树下等活儿。

有活儿就接活儿,没活儿就打打牌下下棋吹牛扯淡打发时间。

所以一开始要砍那两棵树时,好多人都是不同意的。只是不同意砍这两棵树的人,都是些人微言轻的角色,在北安说话没什么份量。

所以谁都没能真的阻止住那两棵树的倒下。

两棵树倒下后,把地面平整好,县里便把这来历不明的古牌坊,放到了大树原来的位置。

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树死了,人得活着,所以没过多久,也就没人再提那两棵大树的事了。

只是在那年天气渐渐变热,人们开始让这古牌坊起到跟大树一样的作用,帮助自己乘凉时,却发现…睡在古牌坊的阴影里,人人都会被‘鬼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