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剧照中有一张照片,引起了很多争议,你怎么看?”女记者拿出手中的照片明晃晃地展示在摄像机面前,颇有兴致地看着杭澈。
不怀好意,别有用心,制造话题,搁这挖坑呢。
杭澈垂眸思考了几秒,再次抬眸眼里透出一片清明和坚定,“对于我来说,作品是我和观众朋友交流最好的载体,表演是一种纯粹的体验,戏中穿什么,吃什么,看什么,任何一个桥段和角色都不能割裂开来。”
她继续说道,“电影本身就是讲述个体,群体和背景时代的故事,尤其是这种有原型的,需要去还原,去尊重现实。不能只拿着一张剧照或者一小段剧情就去判定一个角色和一部电影,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走进电影院,更全面完整地去了解这部电影,这样才会更加客观地去评价ta。”
回答得滴水不漏,主持人被她温柔而有力量的话语折服不自觉地点了点头,随后笑着又问,“听说剧组筹备项目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您了。那这一次出演‘鉴湖女侠’和以往的角色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首先作为一个演员能遇到这样的角色非常荣幸……”
半个小时的采访轻松愉快地结束,杭澈起身和记者道别,回头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小助理,一般这个时候她总会陪在一旁,杭澈有些疑惑,回到片场时看见徐图和蒋莹正对着监视器画面,耐心地和她讲解回看的镜头。
“有时候不清楚就是最好的状态,你不能去设计,一设计你的表演就已经有了既定的路线,这个角色不是一个不动声色的人,对吗?”
蒋莹一知半解,“那我是要随着情绪去演吗?”
“也不能完全这样,你看这一段。”徐图用对讲机的天线指着画面里的哭得楚楚可怜的蒋莹,“虽然这里要掉眼泪,但不能太多,给多了,那角色就是你自己,你看这个角色跟着女主这些年,遇到问题不会这么不理智,能明白吗?”
不知道为什么,站在她们身后的杭澈眼里起了雾,她想起了周瑟,那个曾经也如徐图这般对自己循循善诱,谆谆教导的贵人。
也是在广州,也是在剧组。
周瑟告诉她,“你看你哪有那么差,那么差怎么能接到了这么好的剧本,和邓子衿搭戏?”
周瑟告诉她,“演员不应该执着于演技,而是提高理解能力,对角色对剧情对情绪理解了多少就呈现多少效果,理解来源于经历,认识的人和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和感受过的每一份情绪。”
周瑟告诉她,“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别把自己困死在一件事一个人上。”
周瑟告诉她,“人就像炉里的炭火,一直在燃烧的,才会有血有肉有骨头,太红了,红过了就成了灰。”
。
想到这些,眼睛更酸涩了,杭澈望天眨了眨,将有些东西逼了回去。
“你啊!不要怕导演喊cut,就怕导演全都给你一遍过了,到时候观众骂演技差的又不是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