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话说的很隐晦,但是大家都是聪明人,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很显然,那就是当今天下虽然有不少读书人,但是这些读书人和那些世家门阀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关系,如果真的举行这种考试,最终这些世家门阀会以一种别的方式重新复活,很显然,这不符合张辰推行科举的初衷。
张辰想了想直接问道,“杜爱卿,如今这普及教育做的如何了?”
杜如晦身为礼部尚书,这礼部尚书其中一项职能就是掌管官学,所谓官学就是官府建立的学校,简称为官学。
可以说在张辰穿越之前,是没有官学这种称呼的,普通人想读书要么是投奔世家门阀读书,要么就是自己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去读书。
张辰掌权后,才开始在自己的占领区为了普及教育,才开始兴办官学。
目前官学制度已经推行了两年多了,张辰每年除了军费那多达上亿两白银的开支一个很重要的支出就是建立官学的这个开支。
教育这东西绝对是一个投资巨大的项目,哪怕他穿越之前的世界,那个国家也是用了足足几十年的时间才实现了九年教育的普及。
如今这一方世界里,张辰也是在做同样的事情,可以说这一方世界里,普通百姓只要是能把自己名字写出来的人,基本上都不算文盲。
百姓文盲率非常的高,张辰普及教育一方面是为了让普通百姓认识字,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百姓的子女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别的不说,最起码基本的写写算算要会,这样的话就会解决很多问题了。而且愚民政策说实话没什么太大的意义,正是因为百姓愚昧,所以才更容易引发社会的动荡不安。
一旦开启了民智,百姓自己就会权衡利弊。
因为人一旦书读的多了,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对这一方世界也会有自己的认知。更不容易被别人蛊惑和裹挟,同时当接受教育的人数量多了之后,在这个庞大的基数内,出现好的人才的几率也会更大。
这些都是对以后推行科举制度打基础,想搞好科举制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尤其张辰还要搞工业化,搞工业化也是需要大量合格的劳动力的。
大家别以为想当一个合格劳动力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一个合格的劳动力不能是文盲,最起码的读书识字是基础。
他前世的南亚某大国虽然也是大国,但没完成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受教育水平跟不上,合格的劳动力也不是谁都能当的。
所以张辰要做的事情是一个系统性的事情,他很有必要系统性地研究下这些事情。
杜如晦一听到张辰这么询问,直接开口道,“陛下,目前在我们大汉的每一个县城,都设立有一所官学,但是现在除了陛下当初一开始控制时间较长的那些地区外,其余的一些地区的官学这一块只是刚建立起来,还需要时间去逐渐完善这些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