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动心,别人看不出,他也说不清。
反正是一种让春心荡漾的拂面春风感觉。
他高兴地发现,已经落到西山边上的太阳,向俱乐部前的柳树洒下金黄色的柔光。
柳树的嫩叶像抹出的一片片韭黄。
麻雀成群结队的在柳树间蹦来蹦去,像在呼唤下班的自行车流,别急着回家,停下来聊聊天吹吹牛扯扯淡。
人们脸上都挂着莫名其妙的喜悦。
绕圈到第三圈时,郭国柱还是想去问问教务处办公室或者问文科教室里的同学。
他把车子支在职工大学门口。
门口有许多自行车。
教务处的人正准备下班。
办公室人都是一个说法,似乎事先商量过的,都说文科电大学生多了,况且毕业了的学生太多,不好找。
又说,我们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记住。
无奈之下,郭国柱只能见了学生模样的人就打听。
学生模样的人,虽然胳肢窝里夹着书本或者背着挎包,但挎包基本都是人造革材料。
给人的感觉是,既得意自己能带着工资上学深造,又不想把自己沦落为不省世事的书呆子。
看来要当好上大学的职工,是一件颇费心思的事。
郭国柱看到这种情景,突然又觉得很享受在这个老房子走廊里的来回走动。
他已经做好思想准备,在这里要度过三个学习的年头。
他的问话,吸引了两个正从楼梯上走下来的年轻人。
其中一个光眉俊眼的瘦高个子男青年笑着问郭国柱:“呀,开始上课了?”
郭国柱站在楼梯下面,仰着头,却没有半点自卑。
他回答的再自然不过:“呀,回家呀?你们不是毕业了吗?”
光眉俊眼男青年是冷加工车间的同届技校同学。
另外一个也是技校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