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驻地的话,乾国有三个,因为齐国地大物博人数多的原因,所以有七个,整体的数量分配,还是遵循了在广义的平面图上,平均划分的原则。
至少有任何一个行省出了问题,相邻的这些军区驻地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镇压叛乱。
这种模式最方便也是最有用的地方在于,国家机构可以直接快速的处理很多类似于叛乱,齐国一些地方可能出现的动荡等等事情,也可以在各大军区之间迅速协调。
而且,李闲也将记忆中那些训练,以及练兵的现代化方法都融入到了这边的士兵训练过程之中。
这也是李闲规划出来的,能最为直接的控制整个齐国的方法,反而一些官员的话,经过简单调查,如果确实不错,他倒也不会直接大换血,这些事情都交给了其他人去处理,比如信得过的柳溪等人。
李闲知道,或许柳溪也有自己的私心,曾经的柳家也属于宗族,不然也不会在皇城核心地段有三进三出的院子,只是他不愿意和那些所谓的士族同流合污罢了,再加上女儿因为救他杀了那么多人,柳溪也没有大义灭亲。
所以李闲觉得,柳溪是一个人才,是那种值得大力培养,而且有分寸,不古板不死板的人才。
这种人,反而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能更加明白李闲想要的效果,所以重用柳溪绝对不亏。
有趣的是,当李闲把这个总领的工作都交给他的时候,柳溪当时其实还是有些惶恐的,但后来两人聊了一夜,倒也接受了下来,于是柳溪也成功留在了齐国这边,但是在临走之前旅行还安排他们父女俩见了面。
此外,经过李闲这么多时间的观察,他也挑选了一些信得过的人,管理留下的一部分军队,留在这边随同柳溪一同处理。
以上是这一个月以来做的事情,不算太多,但都是一些需要处理的细致末节的东西。
在这样的建制改制的安排下,此时此刻李闲,也总算是踏上了回乾国的路途。
如今回去的军队只有二十万左右,有一部分自然是留了下来。
还有一个小麻烦就是,火炮这一点是个麻烦。
想了想后,李闲还是直接将所有能带的东西都带回来,并且将齐国这边,本身在打仗过程中建设的一些东西也都处理完了,这些是他的核心物品,肯定不能留在齐国,哪怕现在的齐国已经属于大乾管辖。
李闲的目的,就是在朝廷推动的情况下,直接搞一个最大的军火基地,就像是造纸和瓷器一样,直接在全国批量化生产,这是他直接负责控制和管辖的,任何人无权插手。
一路上,李闲也看着农户在收成粮食,也已经进入到了尾声,在他的了解下,直到现在每家农户都有了储备的煤块能源,由朝廷直接发放。
看到此事,李闲总算松了一大口气。
又过了几天时间,李闲回到了乾国,望着熟悉的皇城,自言自语道:“阔别已久……”
随后他骑马,径直踏入了皇城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