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确实咽下去了,康睿保住了她大哥、二哥,她因为一个女人一个孩子跟对娘家有大恩的人闹,她成什么了。
她就是心里再气,也不能对康睿发,只能对着她不争气的大哥、二哥闹。
大哥、二哥被她闹烦了,她才知道,大哥、二哥是从康睿手中买的人情!顺便出卖了她!
宋初语忍不住想笑!真好,她因为哥哥们觉得可以吞下的委屈,到头来又毁在哥哥们的手里。
宋初语擦干眼泪,既然是用她保住的荣耀,干脆就过继她儿子,让她儿子继承安国公府!
只要她儿子或者女儿做以后的安国公,她可以不弄死他们!
嫂子、大哥抵死不同意。
不同意就滚!拿作恶换来的前程,有什么资格跟她说不!
她在娘家发泄怒火,大哥、二哥却找人绑了她,警告她说,她如果再敢闹,以后康睿三妻四妾,也是她活该。
还嚷着如果不是看在康睿如今的权势上,她未必能踏入安国公府一步!再有下次,别怪他们不客气!
呵,她回安国公府都要看康睿面子了!
可康睿早已不是当初的康睿,不怒自威,目光摄人,他派人将自己掳走了:“安安,一把年纪了,别闹了。”
这是‘闹’!
也是,现在的他,确实觉得这些是小打小闹:“我要安国公府!既然他们要卖就卖的干脆点!我们把安国公府给儿子拿过来!”康睿做了恶人就做到底!好处都要到自己家来!
“胡闹!天下人怎么看我!”
“你管天下干什么!又不是第一次做!”
“胡言乱语!”
虚伪!又没有彻底做小人的勇气!宋初语转身就走,悲苦压在心头,到头来一无所有!
她拒绝康睿再进她的院子。
‘长嫂’期期艾艾的来找她:“妹妹命真好,哭一哭,闹一闹,老爷连我新得的丫鬟都不看了,只惦记着妹妹高不高兴,妹妹该多体恤夫君才是。”
“出去!”
秦莲秀毫不畏惧,她儿子中举,相公有权,会怕一个拔了牙的郡主:“好,好,我出去,脾气怎么还这么大,以前你可最听我的,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郡主忘了?”
“滚!”那是耻辱。
秦莲秀甩袖就走!“谁稀罕!”
宋初语倒在榻上,目光空洞,几乎想不起,秦莲秀刚到上京时,低头哈腰,讨好她的样子。
她真是把她养的太好了。
……
宋初语病了。
御医说是心病。
听起来很矫情的病症,她却真病的无法起身,甚至没力气主持儿子的婚礼。
儿子以为她装病跟康睿生气,劝她不要让父亲为难,很多事不告诉她是为了她好。
宋初语看着一身红装的儿子,突然觉得声音有些遥远。
大哥、二哥让她识相点,说是为了她好;秦莲秀说,不告诉她婚事也是为了她好!儿子也说为了她好。
都是为她好。
宋初语突然不知道,什么是不好。
……
宋初语病的更重的,就很奇怪,她身边发生的都是小事,每一个都不致命,但就像一点点抽干了她的精气,郁结在心,不知如何排解。
再这样下去,她觉得自己快死了,这不是她的性格。
所以,宋初语心平气和的提出了和离。
康睿轻描淡写的让她别使性子,派人将她关在院子里,夜夜留宿,她挣扎,他只当她闹脾气!
日复一日的关禁中,宋初语觉得自己大概是真的病了。
她甚至想让大哥二哥去坐牢,也不想要当初人人称羡的恩情。
大哥不要脸的来看她,提起他一无是处的儿子和她女儿的婚事。她一巴掌打了过去!
大哥说她疯了!
她想她确实疯了吧,可女儿的婚事迫在眉睫,长子的前程近在眼前。
她怎么能真的疯。
……
深冬的大雪覆盖了上京的街道。
人到暮年的宋初语披着裘衣,站在长廊下,看着枯败的庭院,心中更明白,在这个家里康睿才是真理,她的想法无关痛痒。
如果她还想给自己的孩子留最后一点体面,她还想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可笑,她就该安安分分,讨好康睿,做一个没有思想的木头人。
可,她堂堂安国郡主,怎么甘心。
待最小的女儿成婚后。
宋初语以思念太后姑姑为名,上书皇上,削发为尼,常伴青灯为国祈福。
这是她不让自己发疯、不让儿女沦为上京笑话的唯一的路。
……
她出家了。
此后每逢休沐,康睿都会上山看她。
她不见。
他就等在外面,陪她说话。仿佛年少时,他哄她的每一个夜晚。然后枯坐一夜,留下满墙思念的诗句,蹒跚离开。
宋初语冷冷的站在山道上。
这些诗句,除了感动上京小姑娘,她多看一眼都觉得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