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怎么看都是他家有错在先。
故而魏家想让魏书生去往他处。
在汴京的魏娘子便被盯上,到时候事情传过来,估计生米都成熟饭了。
至于什么在汴京买房备考,根本不是为了读书,也不是为了让女方家放心。
完全因为家乡待不下去。
再有,魏家还指望汴京北城这边查的不严,忽略魏书生在定州县城的罪名。
考生那样多,察觉不到也很正常。
可他家完全没想过,若汴京这边知道了,那他的岳家也会被牵连。
到时候岳父母都被连累。
或许想到了,但依旧这样做。
反正吃亏的又不是他们。
若不是他家多留个心眼,从官府同僚那查问,真要入了圈套。
“这人实在可恨。”这位巡查司副使极为生气,若不是相隔两百里,他定然会直接狠揍对方一顿。
苏家夫妇听了来龙去脉,只觉得害怕。
他们家也有女儿,若他家遇到这样的事,苏副使这般冷静的人,都会冲过去打人。
苏茵茵听的震惊。
科举舞弊这种事都敢做啊,魏书生是不是头有点铁。
幸好当地官府发现的及时。
她当时还怕自己多心,没想到多心是有好处的。
魏娘子再次感谢:“怎么说都觉得不够,以后你家有事便是我家有事,必然不会推辞。”
魏娘子本身性格爽快,小时候也读过书,在汴京北城时间长,结交甚广,她这么说,便是认了私人的交情。
那巡查司副使是大族旁支,虽不受重视,却也有几分体面,他跟着点头,同样是感谢。
当晚两人留下吃饭,期间更是夸茵茵聪明。
这般敏锐,那可是天分啊。
正说着,苏家门又被敲响。
苏显过去开门,是私塾夫子让学生送新添的课业过来,说是今年童试题目整理好了,让他们都做一遍。
苏茵茵往外看去,哥哥的夫子着实被今年童试气狠了,竟然连夜差人送试。
升学率的问题,果然困扰古今所有老师。
不过门口那人身穿崭新青衿,难道是哥哥私塾里,今年唯一考中的秀才?
苏茵茵还没见过秀才呢。
苏娘子见女儿好奇,随口问道:“怎么了?”
“娘亲,外面好像是黄秀才。”
黄秀才,显儿的同窗?
苏家夫妇自然知道他,显儿私塾唯一考中秀才的嘛。
今年童试题目极难,只有他过五关斩六将,考中秀才,是进士先生的爱徒。
让爱徒来送卷子,也是对学生们的激励?
黄秀才无奈至极。
夫子还让他穿着青衿来送,搞的像是故意显摆一样。
说到新中的秀才,魏娘子跟巡查副使同时看过去。
谁让差点被假书生骗了,此刻来了个真书生,忍不住多看几眼。
魏娘子看着,忍不住道:“这秀才今年刚考中吗。”
“年龄多少,可有婚配?”
这他们哪知道啊。
等苏显拿着童试的试卷回来,面对目光灼灼的婶娘伯父,有点不知所措。
这是怎么了?
“显儿你这同窗今年多少。”
“可有婚配?”
“家里条件如何?”
“品行呢,做人的品行最重要。”
十二岁的苏显有些不明白,小宝宝苏茵茵已经在扶额了,她就不该多看那一眼!
苏显那边并未回答黄秀才的私人问题,只道:“黄兄品行极佳,性格稳重,学问扎实。”
还真是秀才!
今年刚考出来的。
苏显顿住,剩下的不再多言。
没经过允许,不能在背后说人家里情况。
魏娘子,巡查副使对此倒是理解,甚至更欣赏苏家了。
苏副使来汴京时间短,又是行伍出身,没想到一家人竟然这般优秀。
苏娘子不用说,自己撑起点心铺子,还乐善好施,对家中贫困的下属极好。
大儿子苏显读书用功,轻易不论人长短。
小女儿冰雪聪明,知微见著。
哎这一家四口,让人实在羡慕啊。
羡慕归羡慕,魏娘子还是请苏显帮忙问问黄秀才的情况,看看他那边有没有这个想法。
毕竟方才一看,那穿着崭新青衿的青年着实不错,为人沉稳,做事也稳妥。
老家那边,还想给她画个未来秀才的饼。
现在她偏偏要给女儿找个真秀才。
不然出不了这口气。
苏显傻眼,盯着妹妹看了好一会。
想到同窗黄兄的情况,苏显竟也没直接拒绝,只能对妹妹敬佩道:“这种情况,妹妹也能撮合一对?”
这合理吗!
第29章
苏茵茵默默吃饭,她也没想到啊。
此事交给上学的苏显,以至于第二日上学时,下意识看向同窗黄兄。
黄秀才今年二十一,是进士夫子的同乡,家里务农,家里贫苦。
因着天赋不错,故而被进士夫子带到京城,既是给他家做些杂事,同时也能免除学费。
黄秀才确实争气,今年考题如此之难,他竟然还考中了。
更幸运的是,他依旧可以在夫子这读书,毕竟夫子是进士,还能教导他许久。
十二岁的苏显头一次办这种差事,频频看向黄秀才。
进士夫子看了一眼,反而夸道:“不错,见贤思齐焉,多向黄秀才学习才是。”
苏显挠头,等到得空时,不好意思地将此事说与黄秀才,最后强调道:“只是说一句,若不成没什么,昨晚我爹同僚看到你了,便顺嘴一问。”
黄秀才也傻眼了。
自从他考上秀才之后,说亲的人是很多。
无论老家还是夫子这边,上门说项的人不少。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平日沉默的小孩苏显会提起此事啊。
黄秀才虽然觉得好笑,却也道:“此事还要禀告夫子再讲,我住在夫子家中,必然要说一声。”
无论成不成,都要让夫子知会,这是应有的礼数。
没想到夫子听说之后,第一反应是:“此事为苏显讲的?还是他妹妹先看到你,随后那女方家长才起了想法?”
黄秀才不明所以,夫子说话怎么听不懂啊。
进士夫子看一下自己的同乡后辈。
这孩子只知道读书,就不知道打听打听外面的事吗。
其他人就罢了。
若是苏显的妹妹苏茵茵所说,倒是可以看看。
就连他都知道,苏茵茵有小红娘的绰号,她点的鸳鸯谱都很好。
黄秀才听了前因后果,甚至觉得夫子有些荒谬?
不是他不敬师长啊,而是这理由也太奇怪了吧。
话虽如此,他还是听夫子的,把自己的情况写成信件递给苏家。
这算是道明自己的家世。
黄秀才虽知对方是兵马司副使,家族似乎还有些体面,但依旧如实写了情况。
他家老家六口人,爹娘哥嫂务农,妹妹待嫁,家底单薄。
又写了自己的情况,说这次秀才名次不高,把名次年龄都写上,主打一个实在。
信件给苏家看,那也就是给魏家看。
苏茵茵只听过相亲的时候美化自己条件的,写的这般真实详尽的还是头一个啊。
单这一点,已经胜过很多人了。
苏娘子魏娘子同样这般想的。
特别是魏娘子,经历娘家那事,她现在不求门第,只求对方是个实诚人。
“要不然,见一见?”
二月三月不少花会游园,彼此见一面再说。
魏娘子动作迅速,问了私塾休息时间,定在三月初三踏青游园时“偶遇”。
这两年一到春日,京郊不少园子开放供游客赏玩,根据园子大小不一,每人二到十枚铜板不等。
汴京男女老幼都会趁着时间踏青赏花。
选在游园会上,再合适不过。
“茵茵也去吧,带上我们有福气的小宝宝,正好可以牵个线。”
魏娘子带着女儿前去游玩。
黄秀才带着苏家兄妹,去同一个园子。
到时候有茵茵在,她去跟魏娘子母女打招呼,简直刚刚好。
如此“艰巨”的任务,非小红娘莫属。
到了三月初三这日,唯一不同的,就是黄秀才身边又多了两个小娃娃。
一个是酱料店的孙东俊,他见老大要出门踏青,也要跟着去。
其实就是想出去玩。
另一个是冷着脸的李锐渊,他倒是提前说好了,并不算突然跟着。
黄秀才感觉,自己像是娃娃队的队长。
不过既然领命了,就一定会照顾好娃娃们。
苏娘子看着,差点把店门关了,跟着他们一起。
黄秀才却道:“婶娘,不妨事的。我在家中常带着侄儿侄女,这几个孩子乖巧,我们照顾得来。”
黄秀才身边还有个同龄人,是他已经成亲的表哥,跟着过去,也是帮忙相看。
两个大人带着四个小孩,完全没问题。
别说这几个小孩里,苏显沉稳,茵茵乖巧。
冷脸小孩原锐更稳重,他身边还有仆从跟着,肯定没事。
只有邻居家这个看着糖果流口水的孙东俊傻乎乎的,需要费心些。
一行六人坐着马车往北郊走去。
他们出发的虽早,路上却已经有不少马车,皆是出来踏青游玩的少男少女。
苏茵茵看着窗外,惊喜道:“好多风筝啊。”
很少跟这么多人挤一辆马车的原锐往小宝宝身边靠了靠:“你想玩吗。”
苏茵茵点头:“下次吧。”
这次没有带风筝。
她要买个好看的风筝过来玩。
到了北郊,只见青草满地,花香四溢,绿水青山看着便让心旷神怡。
魏娘子定下的园子规模中等,大人五枚铜钱,小孩两枚即可。
黄秀才主动付了所有人的银钱,并非他故意充大方,而是这些人都因他而来,不好让大家破费。
他多去抄书把银钱赚回来即可。
苏家兄妹同样揣着钱,见他们晚了一步,便在附近买了些吃食分给大家,算是平坦出来的费用。
临到园子门口,李锐渊却往其他地方张望。
“原锐,怎么了?”苏茵茵好奇道。
见着附近人多,苏茵茵主动拉住原锐袖子:“咱们不要走散了。”
李锐渊看了看宝宝的小手,嗯了声,开口道:“等风筝。”
风筝?
“风筝买回来了,少爷您看这个怎么样。”李锐渊的仆从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好几个风筝。
这已经是他能买到最大最好的风筝了!
其中一个蝴蝶风筝有苏茵茵整个人那样大,上面的彩色绘饰实在吸引眼球。
剩下的同样好看,大小也差不多,但要论夺目,还是蝴蝶风筝最漂亮。
李锐渊接过蝴蝶风筝递给苏茵茵。
其他风筝则由仆从分给大家。
孙东俊目露精光,往前大跨步,双手抱拳,然后拉住苏茵茵袖子:“老大,跟着你果然没错!”
有吃有喝还有风筝。
这日子太美好了!
李锐渊皱眉,拍开对方的胖手,碰什么碰。
孙东俊也不生气,美滋滋把玩风筝。
李锐渊的仆从看得好笑,帮忙照看所有孩子。
不过有黄秀才在,似乎不用太担心。
他果然如自己所说,有照顾孩子的经验,虽说是游园,却能各个照顾到位,确定所有小朋友都在,带着大家一起进园。
不远处的魏家母女早就看到他们这一行人,在马车上暗暗观察。
黄秀才不卑不亢,照顾孩子也照顾的自然,除了呆板了些,其他都还行。
魏娘子看向女儿:“兰双,他就是黄秀才了。”
那身崭新青衿做不得假。
被唤兰双的年轻女子很不好意思,她远远看一眼,只看到衣服,实在没看清,只知道他们一行人都拿着风筝。
“没事,一会见面了再说。”
反正总能碰上。
魏娘子提着轻便的食盒,里面装着新鲜的瓜果点心,好留住孩子们,让女儿跟黄秀才相看。
为了女儿的婚事,魏娘子思虑的十分周全。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
进了院子,魏娘子直接傻眼。
外面看着还好,里面人也太多了吧!
挤挤攘攘的,哪里是看花赏景的,分明是看人的。
这个园子主人怎么回事,明知道园子里人多,还一直放人进来。
实在是奸商啊。
原本曲径通幽的小路,都是摩肩擦踵的游客,哪还有幽静可言。
魏娘子跟兰双两人小心翼翼,终于走到宽阔处,不留神又迎来一群人,食盒都要被人挤掉了。
魏娘子刚护好食盒,女儿一转眼不见了。
兰双没注意其他,只当娘亲在自己身边,还指着春花道:“娘,你看那朵花,开得真好,我都闻到香味啦。”
说罢,有人同样赞叹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兰双一顿。
她夸花香只会说开得真好,闻到香味。
这人却用了诗句。
对比有点过于明显了。
兰双往旁边看去,只见一个眼神真挚的青年,满眼赞同春日景色,手里还牵着一个孩子。
春景是很好,但这般杂乱的环境,还能专心致志欣赏吗。
兰双再看他穿着崭新青衿,心里紧张。
还好,手中没风筝。
大约不是她要见的人。
听到娘亲唤她名字,兰双连忙去寻人,再回头,吟诗的书生已经不见了。
黄秀才并未停留太久,他看完春花便立刻去孩子们周围看护。
这几个孩子,基本没出过他的视线。
其他人还好,只有孙东俊需要他手把手牵着,故而两人的风筝都在表哥手中。
这会到了稍微宽敞的地方,孙东俊连忙道:“风筝,我想玩风筝。”
黄秀才接过两人风筝,对孩子道:“出了园子再玩吧,这里人太多了。”
苏茵茵已经快蔫了。
她个子小,以她的视角来看,哪哪都是人,别说花了,草都要在人群缝隙里偷瞄。
苏茵茵靠在原锐身上,叹气道:“这园子好吵啊。”
别说放风筝了,看景都不行。
李锐渊身体僵硬,下意识道:“要不然换个地方,有个园子离这里很近,那里不仅可以放风筝,还能骑马。”
李锐渊一想,此地距离宁郡王家的园子很近,那园子小宝宝还去过,应当是喜欢的。
“那我们找到魏婶娘她们,然后换地方?”苏茵茵惊喜。
放风筝!
骑马!
她想去。
可是怎么找人呢?
这里人也太多了。
苏茵茵拉拉黄秀才的衣袖,指了指自己:“能不能把我抱起来,举高一点。”
这是做什么?
黄秀才虽然不解,却还是照做。
对这样可爱的小娃娃,实在拒绝不了她任何请求。
黄秀才下一秒,便知道什么是后悔。
只听小娃娃双手做喇叭状,奶声奶气的超大声喊道:“魏婶娘!我在这!”
“魏婶娘!快来看我!”
别说魏婶娘了,附近所有人都看过来。
黄秀才从未被这么多人同时注视,脸涨红得厉害。
怎么是这种方法啊。
不知道什么叫社死的黄秀才,当众体验一把什么是真正的社死!
此种方法,是不是太简单粗暴了。
害羞到震惊的黄秀才,竟然没意识到可以把小娃娃放下来,直到魏娘子母女果真找来,才意识到自己此刻的憨傻。
太不体面了,实在有损读书人的体面。
魏娘子反而觉得这个方法好。
至于偶遇不偶遇的,这也是偶遇的一种。
此地人那样多,反正都差不多。
兰双看着满脸通红的黄秀才。
这就是方才吟诗的读书人。
可真巧。
第30章
一行八人,终于从园子里挤出来。
汴京出来赏春的人太多了,本来不算小的园子,硬生生挤成菜市场。
苏茵茵跟着魏娘子母女,另一边则是黄秀才等人。
作为两方最熟悉的人,自然成为大家都照顾的对象。
“我们去原锐亲戚家的园子吧,那里人少清静,有地方放风筝。”
众人点头,方才的园子人真的太多了,做什么都不方便。
那地方并不远,就是宁郡王之前借给下属的园子。
之后偶尔借人用过几次,大多数时间并不对外开放。
按照原锐的话说:“我们是亲戚,所以可以借到。”
这甚至可以解释,去年那会,原锐为什么在园子里闲逛。
对此茵茵倒也不吃惊。
以原锐平常的气度,是宁郡王亲戚,也不奇怪?
当然不奇怪。
明明是收到消息的宁郡王差点从凳子上掉下来。
太子殿下用他的园子,那能叫借吗?
便是送给殿下,也是他的福分。
至于什么亲戚,他这个远房郡王,确实算皇亲国戚,但也不敢跟太子攀亲啊。
故而苏茵茵他们到的时候,园子紧急收拾片刻,更是拨调一批仆从过来伺候,并未言明李锐渊身份,只说好生伺候即可。
园子管家远远在门口迎接,听说他们是过来放风筝骑马的,立刻道:“去西花园最好,那边草地平整,离水远一些,更安全。距离马场也近。”
既然是游春,管家又带着众人先在整个园子逛逛,最后在西花园休息放风筝。
黄秀才,魏娘子母女他们本以为就是个小园子,没想到进来之后,方知花钱能进的园子跟这一比,实在不算什么。
无论花草景观,无不精美。
苏家兄妹虽不是头一回来,同样看得目不暇接
上次刘姐姐跟丁大哥的婚事在这办的,也只用了五分之一的场地。
逛遍整个园子,都要小半日呢。
众人三三两两散开。
魏娘子同黄秀才的表哥闲谈几句,手里拉着苏显。
苏茵茵跟原锐凑在一起说话。
最后面则是故意被落下的兰双跟黄秀才。
至于兴奋至极的孙东俊跟在管家旁边,什么都想碰一碰。
兰双跟黄秀才两人都不好意思说话。
一个在想,对方看到一朵花都能出口成章,她只会说句真好看,就怕露怯。
另一个还在懊恼,方才把苏家妹妹举起来喊人,实在不成体统,对方会不会觉得自己孟浪。
直到前面的人走远,他俩还未说一句话。
“这棵树,怎么是歪的。”兰双有什么说什么。
别看她文静不爱说话,其实在家里时,跟魏娘子的爽利性子一样,有什么说什么。
“盆玩的设置多为如此,称为槎牙可观。此应是露顶张拳。”黄秀才下意识解释。
兰双顿住。
完蛋,好几个词都没听懂。
黄秀才脱口而出,又觉自己卖弄,细细解释:“小生夫子喜爱盆玩,便是盆景,爱好者多会在盆景里搭建多种景观,槎牙为树枝错落状。”
“这一盆便养成树枝错落状,根据错落形状不同,又会起不同的名字。”
“露顶张拳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种。”
“哦,就跟绣花的花样一般?什么牡丹纹,锦鲤纹,花草纹。这样吗?”
黄秀才点头:“是了,是这样。”
一直到西花园,黄秀才跟兰双明显放松下来。
别人都去放风筝了,黄秀才将自己手里风筝让了出去:“兰双姑娘,你也去玩吧,今日天好,正适合放纸鸢。”
原锐带过来的风筝只有六个,不好提前给魏娘子母女准备,否则有些太明显。
兰双确实想玩,纠结片刻:“要不然一起?”
反正这里都是自己人,大家明知道过来做什么的。
苏茵茵跟原锐刚把两个风筝都放起来,擦擦头上的汗,小声对原锐道:“我感觉好事要成了。”
李锐渊并不关心这些,只拿了帕子给她:“擦擦汗,要不要喝水。”
蜂蜜水甜滋滋的,里面还加了解腻的鲜花。
西花园一片春意盎然,风筝玩过了,再去骑马。
就连魏娘子都上马试了试,她虽是在场众人的长辈,却有意降低存在感,给孩子们玩乐的空间。
魏娘子的好心情不言而喻,虽说她走在最前面,却也时刻关注女儿的动向。
见女儿话多起来,人也多了笑脸,这才放心的。
中午不用吩咐,一桌子好菜备在水榭亭子里,还有时鲜烤肉,刚下的果子,连带着果汁端上来。
一边赏景,一边吃着春宴。
这才是春天的感觉啊。
玩了一上午,苏茵茵感觉自己无比快乐,跑去烤了三串肉拿过来。
哥哥的,自己的,原锐的。
苏茵茵烤肉的手艺极好,既不会太干,也不会太油。
虽说原锐一直在旁边紧张,但她根本不担心这些,她做饭可好吃了。
“你尝尝。”苏茵茵递过去一块肉。
她知道原锐吃东西一向很少,所以做的时候很细致,能多吃一口都是好的。
一直被魏娘子拉着的苏显终于有时候去找妹妹,刚来便瞳孔地震。
好在妹妹立刻把他的肉串拿过来:“哥这是你的,没有放辣椒。”
还好,妹妹记得自己不爱吃什么。
苏显走到妹妹另一边,拿起肉串尝了一口。
好吃。
肉烤的恰到好吃,味道也调得好。
那边原锐已经吃完了,甚至有些意犹未尽。
苏茵茵少有机会展示厨艺,对自己很是满意。
“老大,我的呢。”
可怜兮兮的孙东俊不敢置信道:“我的呢。”
别人就算了!
他可是老大的小弟!
李锐渊这才正眼看他。
上午都是斜着眼看的。
这就是小宝宝说的,比他高,比他壮的人。
李锐渊扭头对苏茵茵道:“再给我烤一串吧。”
苏茵茵还没来得及回孙东俊的话,惊喜道:“真的?”
连苏显都默默退后一步,还是给原锐先烤吧,他难得想吃什么东西。
至于孙东俊?
直接被苏显拽走啊,桌子上那么多好吃的,别让他妹妹太辛苦!
李锐渊跟着一起动手,罕见多吃了些肉。
“多吃点就能长高,还能长肉。”苏茵茵不停道,“我还日日喝牛奶呢,等长大了你要是没我高怎么办。”
苏茵茵苏显两人,每日必喝一碗牛奶,两人个头明显比同龄小孩高。
李锐渊听到这个可能,又咬了口肉。
吃。
努力吃。
就像怕冷一样,他也可以改。
下午,苏茵茵又骑了会小马,等到时间差不多,一行人恋恋不舍回家。
魏娘子母女坐了其他马车,但看魏娘子的表情,显然对黄秀才做未来女婿很是满意。
那黄秀才怎么想的?
他们六个人挤到一辆马车上。
一群人齐刷刷看向黄秀才。
黄秀才的表哥轻咳:“回去再说。”
虽然大多都是小孩子,但这种话还是不好当当众讲的。
黄秀才表哥同魏娘子交流一会,听得出来对方家里人口简单。
主君在西城兵马司做副使,还是巡查副使,算是兵马司比较重要的部门,负责日常巡逻治安缉盗。
职位在京城自然算不得高,但普通人过日子,绝对够了。
黄秀才尴尬万分,考上秀才之后也见过几个女子,但他没什么成亲的想法。
今日,好像有些不同?
兰双姑娘有些不同。
她有什么说什么,对许多事好奇不扭捏。
黄秀才感觉,自己要是有她几分自然,或许就不会那般容易尴尬。
把孩子送到慧女点心门口,黄秀才谢了大家,特别是苏家妹妹的朋友原锐。
若不是他临时借了宅子,今日肯定不会这般从容。
黄秀才还要再谢,那边孙东俊已经跑回自家店里,兴奋地跟爹娘说今日放了风筝,还骑了大马!
原锐看了看两个店的距离,脸色更不好看了。
这样下去,小宝宝会不会跟邻居关系更好?
他以后要多过来才行。
黄秀才挠头,他还是不说话了吧?
回到夫子家中,这下表哥跟夫子一齐来问。
小红娘牵线的女孩子如何?
苏茵茵同样好奇这个问题。
没过几日便有了答案。
成了!
不管魏娘子母女,还是黄秀才,以至于进士夫子同巡查副使找机会见了一面,双方都很满意。
一个是汴京人户,一个刚考上秀才的潜力股。
不管以后发展如何,都能把日子过得不错。
竟然又成了。
苏茵茵自己都傻眼。
魏娘子夸了半日,全靠茵茵先认出门口的人是黄秀才,否则这桩姻缘还真要错过。
魏娘子还说了些娘家的事。
她娘家被拆穿后自知理亏,一直要登门道歉。
本以为是真心实意,没想到对方竟然打着进门的念头,然后再劝一劝。
意思是魏娘子家不过是副使,还是武将,在京城找不到好门第,反而魏家在定州一向不错云云。
魏娘子本来应当生气的,可想到她女儿已经许给正儿八经的新秀才,只觉得对方可笑。
得知兰双有了未婚夫,还是秀才之后,对方脸上挂不住,只能一个劲道歉。
结果?
结果自然被赶出家门。
巡查副使之前说,若见到他们,肯定要打一顿。
既然都凑上门了,这不打不合适吧。
他这个武将,最会打闷棍。
当然了,这些都是笑谈,最重要还是婚事成了。
苏茵茵摸摸脸。
真有那么神奇?
她还真当上小红娘了?
不管此事如何低调,还是让不少人知道。
再加上之前小红娘的聪明劲,一切都让周围人确信,苏茵茵就是小红娘!
但凡她牵线的姻缘,一定会美满的。
也有前提条件。
要顺其自然,不能强求。
还要是不经意牵线,这才有效。
还不能太打扰小红娘,否则就不灵验了!
当然了,若有什么拿不准的人家,可以请小红娘看看,或许就合适了呢?
一条条看下来,苏茵茵觉得,大家似乎已经在她身上找好规律了?!
于是,慧女点心门口,便有了稳定的客源。
他们过来不是为了姻缘,顶多蹭蹭运气。
万一呢?
万一无意中凑了一对呢。
反正不能强求!不能刻意!
他们只是过来买点心的!
别的不说,定了亲的人家更愿意来慧女点心预定喜饼,谁不想沾沾喜气。
黄秀才跟兰双姑娘的婚事更不用讲。
等定下日子,黄秀才便会过来交定金,甚至连喜宴上的点心,都打算请慧女点心来做。
正好苏娘子新学了五种点心,可供大家挑选的种类也多了。
苏大伯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估计用不了几年,慧女点心的点心种类,就会跟苏家点心铺一样。
到时候他们的生意肯定更差。
实在没办法,苏家点心铺咬牙重新用回老手艺,不省原材料。
可惜名声这东西,毁了就是毁了,很难再挽回。
那过来找二房家的麻烦?
他们也不敢了。
甚至后悔当初为什么欺负周慧女,要是能跟二房家的处好关系,或许就不会这样。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他们也早就分家,不要有联系,那才是最好的。
等黄秀才家人赶来,定好婚事已经是夏末的事。
小红娘战绩又加一笔!
西城兵马司里,巡查副使跟火禁副使走得近,上司宁郡王知道一些。
但巡查副使过来跟宁郡王道谢时候,宁郡王方知,他们还借的是自家园子?
借园子本是小事,但最近专门用园子的,只有太子殿下啊。
宁郡王看向巡查副使。
你这老小子不是在提点本郡王吧?
证明你跟殿下关系不错?
若真是这样。
本郡王立刻巴结你。
都能让太子开口用园子,此时不巴结,何时巴结。
了解前因后果,宁郡王看向苏副使的目光变得复杂。
好啊,原来是你。
你家那个有福气的小娃娃,竟然跟太子殿下关系不错,他都不行啊。
不过再想想,皇上皇后对殿下行踪必然了如指掌,也就以苏副使平日古道热肠的性格,皇宫才安心的。
平日不少人说他太照顾同僚旧友,甚至对属下格外好,不贪不吝,有些过于傻气。
谁能想到会从这方面有所回报。
宁郡王想了想最近兵马司人事变动,苏副使确实是个合适人选。
无论能力还是人品,在兵马司都属罕见。
除了出身低了些,别的都很好。
哎,希望陛下跟皇后娘娘,看到他这份良苦用心啊。
刚从押送犯人回兵马司的苏副使,还未喝口水,就被火禁司指挥使喊了过去。
火禁司指挥使今年五十八,还有两年年就要致仕,这老头精瘦,平日不怎么管事。
反正火禁司有得力的属下做事。
指挥使笑眯眯道:“不错不错,不愧是本官看重的兵勇。”
当年苏副使能从边关回来直接来汴京当兵卒,便是指挥使点用,毕竟一起上过战场啊。
“本以为以你的出身,做指挥使便到头了,没想到朝廷如今果然不同,还真给了机会。”
苏副使听得一愣一愣。
等他回到家中还没反应过来。
他?
以后不用去监牢看着犯人,还不用带着人救火防走水。
只要跟在指挥使身边即可。
跟着干嘛?
学做事!
苏显苏茵茵同时抬头。
苏娘子还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
“这是,要提拔你的意思?”苏娘子惊喜道。
苏副使嘴角也带了笑:“好像是。”
哪里好像了,分明就是。
苏茵茵掰着指头算了算:“爹爹升职,便是指挥使?”
哇,厉害啊!
苏显这一年准备童试,很了解官员职位:“指挥使,从六品的武官。”
哇,从七到从六!
妥妥的升迁!
还猛跨了一级。
苏显摇头:“不是,爹爹今年应该会升正七,这样才能在两年后顺理成章升从六。”
算起来,苏副使在这个位置上做了四年,确实可以升一升。
只是没想到,今年升迁,会为两年后铺路。
让人惊喜。
太平年间的武将想要动一动,难如登天啊。
苏茵茵为爹爹感到高兴。
爹爹确实值得!
无论酷暑严寒,爹爹的差事总是办得最好。
苏副使忍住激动,但没人会面对升职还无动于衷,还是道:“指挥使确实说,今年九月份考核,只要还跟往年一样,得个上等,便一定会升至七品。”
“到时候不仅俸银增加,每年还能多添不少米粮啊。”
确实,还是这个最实在。
苏娘子好笑:“咱们家也不缺什么。”
不说大富大贵,但吃穿不愁,她很知足了。
苏茵茵跟着点头。
这样的日子已经很好啦。
她都不敢想,等爹爹成为指挥使,那日子有多快乐。
苏显看了看课业。
总有一天,他也会拿俸银回来。
到时候日子更好。
苏家为了庆祝,专门出去吃了顿好的。
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苏茵茵吃着酒楼饭菜,倒是勾起她做饭的想法。
可惜她年纪太小,娘亲根本不让她碰灶台。
真想快点长大。
快点看到爹爹升职的时候。
哦,还有哥哥,哥哥明年就要童试。
这日子,不仅越来越好,还越来越有盼头。
一家人吃着饭,酒楼伙计忐忑过来。
这伙计苏茵茵认识,上次来说,大厨给他们家打折的人就是他。
上次他还是能说会道。
这次怎么了?
伙计有些不好意思。
他最近有个烦心事,想请小红娘帮帮忙。
什么事?
“婚姻大事。”伙计低声道,“有人给我说了个媒,不知道这事能不能去。”
吃饭的一家人看向茵茵。
他们家宝宝名声在外啊。
不过以往都是女方家担心对方有问题。
这次怎么是男方家了。
并非刻板印象。
而是婚嫁问题,多数都是女方家更谨慎,毕竟是要嫁过去,万事都要考虑周全。
等伙计一说,他们明白过来。
“入赘,有人问我,愿不愿意入赘!”???
入赘?
虽说万龙国民风较为开放。
但入赘对于男子来言,确实难以言说。
苏茵茵挑眉:“对方条件极好?”
“是啊,有屋有地,家里还有一处果园,问我要不要入赘,也不用做伙计,直接去京郊种果树。”伙计拍着大腿。
他家中有继母,有弟弟妹妹三个。
他自己五六岁便出门讨食,如今二十二靠着机灵当了个酒楼伙计,拿着的月钱别说成家,顾着自己就行了。
至于他家?
有继母在,就有后爹,那根本不是他家。
没想到前些日子有个来酒楼吃饭的女客人看上他力气大,问他愿不愿意入赘,然后说了条件,甚至讲了自家的地址。
那女子作风彪悍,干惯活的人,根本不在意那些繁文缛节。
说他这身力气,摘果子肯定卖力。
说大实话,伙计其实心动了。
在这做伙计也没什么好的,累死累活攒不下银子,住在十几个人通铺里,每日还要被客人刁难。
不如去种果树,至少吃喝不愁,还有地方住。
那女子皮肤粗糙了些,比他大几岁,可他也就长那样,顶多年轻些有力气。
但没等他想明白,周围伙计知道后,看着他便一阵笑闹。
“那女子比你大六岁,你真要去?”
“啧啧,有钱人看上了,果真不一样。”
“谁家好男儿入赘啊,以后你儿子都要跟她姓。”
“要是你爹知道了,肯定把你腿打折。”
其他伙计的嘲笑,让他打了退堂鼓,几次路过那女子家的果园都没好意思进。
今日看到小红娘来吃饭,倒是让他有心动了。
不如让小红娘帮他拿主意。
苏家听八卦听的傻眼。
这种事确实少见。
而且也确实不好说。
苏茵茵问道:“也就是说,你还没去女子家看过?”
“没有,实在不好意思。”
“单是路过,就被同屋的几个人笑话很久。”
苏茵茵直接道:“是笑话,还是嫉妒。”
啊?
别说伙计了,连爹娘哥哥都看向她。
苏茵茵道:“你方才说在这月钱不高,还住大通铺,吃的也凑合。”
“那人家有果园,有田地有宅院,哪里条件好还用说吗。”
“若那姐姐看上他们,你看他们心动不。”
“所以心动也没什么羞耻的。”
“就是个子高的小白脸,这也能入赘?那可是个精明女人,你那么蠢笨,人家肯定骗你的。”
好像,好像是这回事?!
伙计认真想想,每次同屋几个人提起的时候,是有点酸啊。
特别是家里条件跟他一样差的,笑话的最多。
反而几个条件还不错的,说可以考虑考虑,只是让他问问他爹。
“他们确实是嫉妒!”
苏茵茵并未直接让他答应,最后道:“先去姐姐家看看,确定不是骗人的,再考虑要不要入赘。”
“至于你爹那边,倒是不关紧的。”
为何?
苏茵茵双手一摊:“他又不养你,你还要为他传宗接代吗,他的姓氏又不金贵。而且你有两个弟弟,人家也不一定在乎。”
苏茵茵一番话,直接打消伙计好几个疑虑。
特别是姓氏这事。
他爹的姓氏,确实没什么好传的。
要不然明日就去果园看看。
他只是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