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多出来的那条波线代表着什么?脑电波传感器自然只能接收脑电波,显现出来的也是脑电波活动状态,但是位于底部的那条波线已经是叶溯的脑电波了,那这条究竟是什么?
李医生一开始猜测是其他的物质影响了传感器,比如这间病房有不明陨石矿石等一些奇怪的放射源,他首先对房间进行了排查,还特意在房间里安排了另一个人的脑电波检测,当然,显示结果再正常不过了。一天之后,李医生将所有可能都排除了仍无法找出那条波线的“主人”。
无法从起源着手,李医生只好转道研究这条波线的规律。波线的平均数值都超过了数值表的顶峰,从表面上看这一特殊情况,自然是波线代表的脑电波活动超过了显示器能探测的极限。可在传感器被发明完善的过程中就给数值留有了余地,人们目前能探测的最剧烈脑部活动也不过是80左右,而传感器显示表的最高数值是100,就是为了防止探测到人们还不了解的更为剧烈的脑部活动。100是长时间以来脑电波研究学家定制的科学合理的上限,他们认为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有超过100的脑部活动,人的身体构造根本承受不了100的脑部活动。
所以叶溯的脑电波传感器出现的异状一直被李医生认为是外物影响。
直到从国内运来的大型精密设备到了,李医生才发现了一些其他的端倪。这个端倪一度让李医生陷入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怪圈里。最终还是助手的鼓励让他重新竖起了信心,继续研究下去。而越研究,越是心惊,一面极度怀疑,一面又极度兴奋。
而时间在他醉心的研究下转眼就过了十天。李医生已经有了初步的一些猜测,就等叶溯醒来,验证一二。
这天,肖承也早早来到病房。
李医生和助手一起用另一种电压的电流刺激叶溯,将他唤醒。
像每个昏迷良久醒来的人一样,叶溯慢悠悠地恢复意识,觉得眼皮沉重,好久才完全睁开。好在他昏迷期间,李医生和助手把他照料得很好,经常给他按摩,肌肉功能没有萎缩,只有一点的酸胀。
叶溯还能活动一下手臂,但想要爬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缓缓。
李医生将他扶起来,垫了一个枕头在他身后,让他坐得舒服一点。
“感觉如何?”李医生伸手在他眼前晃晃。
“还成。”叶溯的嗓音有些沙哑,但瞳孔聚焦正常,眼神清明,神智也很清楚。
李医生点头,又给叶溯补充了点口服葡萄糖和其他营养物质,扶着他下床锻炼了一会儿,直到叶溯出了层薄汗,身体机能也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将他送回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