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老人一听,顿时屏息凝神地听着,木老更是带着紧张和激动,全神贯注地仔细聆听着。
石九平静的眼眸中闪动着道蕴,声音飘渺直透木老的灵魂,“你应当身处森林谷地,静心凝神,化身为木,向阳而生。”
“不是你去修炼功法,而是以肉身为木身感悟自然,以木为身则生木身,则得木气,则悟木之生生之力。”
“得木气聚生力则穷通,穷通则可化身中精、气、神。”
当你身中经脉气血合于天地法则运转时,这便是完整的木系功法。
“木老,功法不是修炼而成,而是合于道,自然而然,此为道法天成!”
石九口吐莲花,运道而化为道音,若洪钟般敲击在木老的灵魂之上,振聋发聩,醍醐灌顶。
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木老不由自主地端坐在地,“哇”地吐出一口黑血。
这口黑血吐出后,他身中原本停滞不前的木系功法,竟毫无障碍地自行运转起来。
“呼!”地一下,头顶天门洞开,从内探出一个翠绿绿婴儿般大小的木老,浑身散发着绿色辉光,疯狂吞吐着天地灵气。
顿时,整个山丘上树木摇曳。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寒冷的冬季里,竟然肉眼可见地生出了嫩叶,地上的枯草也像是被注入了生机一般,挺立起来,泛起了绿意。
那翠绿小人长啸一声,双手对着石九作揖躬身一拜,又瞬间没入木老百汇天门之中。
其他三位长老看到这一幕,也是欣喜不已。
他们深知,道之一途,合而共一,一法通万法通。
虽说石九只是在指点木老,但作为道法总纲大要,对他们同样有着点化作用,说不定自己的功法也能因此而有所突破。
在修行的漫漫长路上,人们往往笃信努力的力量,然而,真正决定成就高度的,实则是最初的抉择。
就如同在错综复杂的迷宫中,若第一步就选错了方向,哪怕之后付出再多的艰辛与汗水,也不过是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石九的这番话语如晨钟暮鼓般震荡在众人心田。
三位长老目睹木老因石九的指点修为更进一步,眼中不禁流露出浓浓的羡慕之色。
他们心中暗忖,木老这是何等的机缘巧合,竟能在石九的简单的点拨下,功法瞬间圆通,从此修道之路再无阻碍,似乎那遥不可及的大道都已向他敞开了半扇门。
“多……谢石道友。”木老睁开双眼,声音颤抖着对石九抱拳深深一拜。
“无妨,这是木老自身的机缘。”石九神色平静,坦然地回了一礼。
随后,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微微低下头,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一副肉疼得仿佛割肉一般的不舍表情,眼神扫过四位长老,极不情愿地伸出手,只见他手中已然多出了一个玲珑剔透的玉瓶。
“众位长老,前几日米粒国之事,明镜司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我很是感激。修道人最重因果,我将这仅剩的几枚丹药也做为谢礼送与明镜司吧。”
石九说着,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纠结与不舍,“这最后的丹药我很是舍不得,不过……道心不圆满,即便拥有这些丹药,又有何用呢?”
“唉,罢了罢了,都给你们吧,也算是了却了此次恩情。”
“这玉瓶内有凝元丹2枚,抱朴丹1枚,望众位长老合理善用,以壮大明镜司实力,护佑我华国祥瑞气运。”
石九说完,将玉瓶放在水老手中。
石九每一句话都暗藏玄机,表面上言辞恳切,可仔细琢磨,其中嘲讽暗骂之意却也清晰可辨,然而,又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