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景道:“给三位伯爷上白粥。”三人谢了喝了。
不待王元景问话,陆晋义先讲了他这一路的经历。毕竟他开始没和皇帝朱桓大军同行,只代表云州大军、连带宣府大军和后来迎驾、救驾之事。
而徐公明、左思是伴驾的皇宫禁军头领,几乎见证了皇帝朱桓所有的言辞和行动。
当王元景听到徐公明和左思的讲述,不禁怒骂道:“阉贼!害了皇上!坏我大梁八十万大军矣!千刀万剐,难解我心头之恨。”他可不敢说皇帝朱桓的过错,只好把全部责任堆到刘振的身上、而且刘振确实有巨大的罪责。
陆晋义拱手道:“请王尚书赶快布置京师保卫战。本将预料,陡居关绝对守不住。”
这时,温首辅派人送来内阁决议:进入战时体制,由兵部尚书王元景全权负责接下来的京师保卫战。包括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和殿帅府等,都受王元景节制。
皇帝朱桓暂时清醒时,也传口谕授予王元景“临机决断”之权,并授予“尚方宝剑”、有权先斩后奏!
接过尚方宝剑,王元景大声道:“臣,绝不负皇上厚恩!”
王元景马上下令道:“请陆伯爷守卫皇宫,请徐伯爷守东城门,请左伯爷守南城门。本官,守西城门!”
陆晋义拱手道:“还请派出收容人员,收容逃回来的败兵。”
于是,王元景派兵部左侍郎带人去陡居关收容。在北辽大军进逼京师前,收容到了逃回来的败兵三万余人!
这些败兵,成了后来京师保卫战的重要成分。他们在庸将带领下,溃不成军;后来在陆晋义、徐公明、左思的带领下,奋勇作战,洗刷了“败军”的耻辱。
同时,王元景宣布京师戒严,晚上宵禁;禁止进出,必要的进出需持有有大内制作的玉质烫金“通行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