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决定,让第3师避免了像其他空手去东北的部队那样的绝境。
后来在东北遇到困难,很多领导都是报喜不报忧,但是黄克诚不管,有啥说啥,包括「七无」和「老人老枪新人新枪」之类的,都是他跟中央提出来的。
黄克诚是从井冈山就跟着领导人和朱老总闹革命的,所以算是领导人嫡系,这个从他随时可以越过上级给中央发电报就可以看出来,要不然就他这样的性格,估计早就出事了。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比如说在一个公司,你一个部门小主管,如果敢越过部门经理直接找总经理发牢骚,还不是一次两次,部门经理不弄死你才怪。如果一直不搞你,那就说明确实是搞不了你……
随着山海关和锦州的失守,东北局又退出了沈阳,杜聿明带着国民党军高歌猛进,一路追击。
而我军尚未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至于大城市,这时候苏联又不让进,形势就极端严峻起来。
没有根据地,吃穿都成了问题,占领东北根本就无从谈起。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随着国民党军队的一路推进,我军之前接收的城市,掀起了一股叛乱的浪潮。
刚到东北时,我军一心想发展队伍,收编了大量的伪满人员和土匪,这些人本来都是墙头草,一看国民党军占了上风,纷纷反戈哗变,给我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没有办法,只有退到小城市和农村,但是当时很多东北老百姓都认国民党是正统,对我军非常排斥。
东北的冬天那个寒冷劲就不用提了,大部分部队都衣食无着,惨不堪言。
个别人为了生存甚至做出一些伤害老百姓的行为,更加导致了老百姓的不满和怨恨,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时间,我军在东北,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叄·转机
刚去东北的时候,东北局的一把手是彭真,林彪去了之后是负责军事的,政工方面的都属于彭真管。彭真这个人一直是搞白区地下工作的,能力也比较强。按照最初我党的想法,是要和平占领东北,所以让彭真负责东北的工作,这个决定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随着局势变化,国民党军把我军撵着到处跑,东北民主联军基本上是陷入了绝境,黄克诚都说出了「有遭遇西路军危险只可能」这样的话。
对,没看错,是东北民主联军,我军又改名字了。
从名字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央策略的变化。
最早叫「东北人民自治军」,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