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唐朝一样,宋朝的司法制度按照不同的层级,设定了能够判决的最高刑罚。”伍爱华说道:“按照路、州、县三级来说,徒以上的刑罚需要州府判决,县级只能判决杖以下的案件,州府虽然可以判决徒刑到死刑,但是流刑需要路以上官府复核,死刑需要大理寺复核。”
【难怪州就有司法参军和司理参军了】
【等等,我以为州和省是一个级别,原来州之上还有路?那岂不是每个地级市都设置了审判分离?宋朝这样还能冗官,他们是录取了多少进士啊!】
【司法参军和司理参军不是就两个人?】
【他们还有翻异三到五次,不得配备十个人?】
【一个地级市就五个检察官和五个法官,这数量也很少了,冗官也正常吧?想想我们一个县就有几十个】
【那难道不是因为我们随便有点什么事情都喜欢上法院?你要拿法院的刑庭和检察院的公诉庭来对比啊】
古人看着现代人的弹幕,只觉得长了见识:现代人居然还有喜欢见官的?随便有点事情都去找官员判决?
“对于官府没有主动介入的刑事案件,以及认为官府判决不对的民事案件,宋朝给出了民众状告的渠道,称为‘登闻鼓院’和‘登闻检院’。”
“这两个击打登闻鼓喊冤的受理部门,是宋朝参照唐朝设立的,可以直接受理申告的案件,并且可以接受越级起诉的案件。”
“但是越级起诉的受理范围也有规定,案件涉及机密的可以找皇帝,判决杖刑过多的可以找尚书省,路级官员判决不当的可以找中央大理寺,官员违法的可以越级诉讼至上级。”
弹幕适时为伍爱华配备了表情包,吗喽版本:我要告到中央。jpg
看到这只被保安叔叔们抓住胳膊的吗喽,古人适时发出疑惑的声音:“这只猴子成精了?”
“难道是孙大圣的徒子徒孙?”
第118章
即使是在古代,孙大圣也有很多的粉丝,毕竟这只猴子的魅力在于老少通杀。
西游记之所以能流传下来,就是因为在当时的受众足够广,受众不够广的话本本身就很难留存到后世。
更何况,除了文字传播途径之外,还有很多戏班会将西游记中的一些情节改为折子戏,作为热场的选择。
别的不说,一群小猴子翻跟斗的样子,真的热闹又活泼啊。
所以看到这只吗喽,很多古人就想起了自己看过的神话故事西游记,自然也就想起了孙悟空当时在花果山的经历。
大家倒是没有怀疑它是孙悟空,因为如果是孙大圣,可能自己就打去天庭了,不至于被人类控制住,大家怀疑的是:这只会说人话的猴子,是不是孙悟空在阎王殿里划去了生死簿上名字的徒子徒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