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着他们做过的那些腌臜事,只要有人检举,一经查实,公事公办之下,抄家斩首几如反掌般容易。
所以他们更要急切地找回自己的面皮,竖个靶子往死里打击,耀武扬威,以此避免在这个最虚弱的时机被过江龙当野食打了。
这个道理,换作之前的方孝儒或许还无法理解,能给出的处置办法,大概就是不定期的突然回访,或是拿到实证直接将人送进去。
但如今,他的眼界和思想就开阔多了。
“只怕我们走后,这些百姓会遭到乡绅地主们的报复,尤其是那位当面站出来的检举揭发他们过往腌臜罪行的年轻后生,是么。”
两位后进的待任官都点了点头。
方孝儒的面上浮现出一抹嘉许的笑容。
“汝等出生寒微,承蒙圣恩,金榜题名,不忘初心,下恤民意,这很好。”
“但经史子集,汝等也需多加品读。”
“若熟读些史书,大抵不会再有今时之惑。”
“昨日与那后进相会,汝等难道未曾察觉,这少年知道的实在有些过多了吗。”
“下至鸡毛蒜皮,上至草菅人命。”
“涵盖一府上下。”
两员候补官员闻言皆瞪大了眼。
“大人是说。”
看着二人凝重的面色,方孝儒知道他们想岔了,顿时笑道:“那少年郎长大成人,举目无亲,无依无靠,是受着村里的恩惠,吃着百家饭长大的。”
“由他出面,村中百姓自然不与直接和地主乡村发生冲突,事后地主也难针对到人。”
“至于这后进少年,被分派到此地的退伍老卒已替我们打探过,身世清白,为人机敏。”
“如此好苗子和不招揽身旁,好生培养。”
“或习文,充当书吏,帐房,师爷。”
“或习武,当个捕快,亲卫。”
“何乐而不为?”
“妙啊!”
两名待任官员皆拍手叫绝。
方孝儒摆摆手,心中对设计了这个对峙局面,使得皇权下乡在历朝历代中第一次有了达成的希望的太子殿下更加敬佩,嘴上却继续“拆解”道:“至于为何姑息这些地主乡绅的存在,留下地主乡绅报复乡民的机会……”
方孝孺斟酌了一二,对伏低着身子侧耳专注倾听的两名“师弟”道:“吾不敢断言,仅有一论,所以太子殿下之于朝廷大朝会之论为证,以供参考。”
“太子殿下在有意保有放纵这些士绅地主报复的机会。”
“啊!”
不顾两名师弟的惊呼,方孝儒继续说道:“太子殿下曾言,要依法治国。”
“今日吾等依法,对这些地主乡绅予以惩处,罚没。”
“但对于普罗百姓而言,法,公道,太过遥远。”
“须得有百姓如同这出面检举地主,身无牵挂的后进少年一般,与这地主对上一对,无论输赢,再由朝廷依法主持公道,并将其广而告之,传扬天下,才能将法的概念,真正从朝廷贯彻至民间。”
喜欢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