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益州混乱的时候,当地也出兵相助袁绍,仅仅是一郡的某一家就直接出现了人数上万的情况。
仅仅是一家就有上万的兵马,不算他们的佃农奴仆,也不说家眷老幼....
这个数量着实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之后诸葛亮在治理益州的时候,不但攻打南中,而且还跑到了涪陵郡治理了一下,涪陵郡的百姓好勇斗狠,经常出现争斗之事。
在涪陵郡的家族被引诱而出之后,麋芳用手段将他们的家族送了出去,然后诸葛亮治理益州的时候直接迁当地当年五家大姓留下的那些黑户足足五千户于蜀郡之中,填充成都周围的人口。
就这...他还能再分老弱给周围的郡县填充人口。
直接导致了涪陵郡一带都开始繁荣了起来,甚至已经再次出现一些家族变成了本地豪族...
除了改名为涪陵郡的前巴东属国之外,还有广汉郪县高、马二姓世有部曲,当初他们是直接反叛益州,聚集了兵马足足有数万之众。最后为刘备麾下的将领所平。
还是郪县,其中李氏、王氏和蜀郡江原常氏皆世宦高族,阖家广学,说得好听一些就是家学渊源非常了不得。
他们的子弟都是世为州郡大吏、二千石,出仕人数为地方之最。
那说得难听点...但凡是地方想要举荐就必须从他们几家里面选,否则就没有举荐!
永昌郡的吕凯、益州郡李恢、还有说不清是蛮人还是汉人的孟获等等。
他们鄋掌控的南中也同样是十分了不得,这些年不说他们了。
就算是刘备或者是袁涣亦或者是诸葛亮在治理南中的时候。
稍加不注意就会让他们在南中悄无声息的收拢了大量部曲。
这种事情都不用多想!
所以刘备在得到益州之后,很多人都看到了益州百万户左右的户籍数量,都是绝对的嗤之以鼻。
尤其是诸葛亮,差点直接将手中的东西直接扔到火堆里面,这都是什么玩意!
百万编户若是真的,那他的眼睛就得是瞎的!
益州大族的实力不容小觑,江东的实力就更不用说,因为他们都有着一个非常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战乱之时最好的避祸之地。
江东因为当年被称之为蛮夷之地,可能比益州还好一点,但是益州接收关中,荆州的人手。
江东也少不了接收豫州,淮南的百姓流民,情况也是大差不差。
益州在刘焉、刘璋两父子统治益州时都发挥出来了自己搅屎棍子的强大能力。
这些家族为了自保也好,为了继续壮大也好,他们开始相互联姻,互相标榜,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
这些人互相提携亲友门徒;又或者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直接开始聚拢兵马准备作乱。
最终做到架空郡县,保证自己最大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不会受到威胁。
这群家伙给外来势力做事,为自己人施行压力或卖主求荣的事也不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