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公已经传来了消息,看来海外之行还是有些收获的,只不过看贾公的意思,想要真正从海外之地得到足够的利益,也是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行。”
此时的益州成都之中,刚刚巡视完益州的诸葛亮也是刚刚回到了成都的刺史府中,同时也收到了刘备的命令以及贾诩的传信,知道了海外的大致情况。
同时也知道了自己下一步要做些什么。
贾诩的消息其实就只有两件事。
一个是告诉诸葛亮自己在海外的一些见闻,同时将自己的想法和准备告诉孔明,并且让孔明查漏补缺,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有。
而另一方面,则是告诉诸葛亮,自己在海外转了这一圈之后并未看到和益州接壤的地方,传闻之中的益州之南到底是什么,还需要孔明自己翻越大山前去查探。
如果有可用之处自然最好,如果没有,那就暂时放弃!
最后,刘备亲笔书信给孔明传下命令,让他在益州整理一下名单,作为第一批送往海外之地的“流放名士”。
当年刘备夺取益州,虽然最终得以让益州稳定,甚至让刘璋最后乖乖的投降了自己,将所有可以收入囊中的势力一并解决。
可是同样还有许多人,在不反抗之后依旧选择了沉默应对。
不管是他们真的看不上刘备的这种浑水摸鱼的手段,还是单纯的不想屡屡投降,从而再折损自己的名声。
总之在刘璋投降之后,整个益州看似平静,实则内部问题依旧不少,主要也都集中在那些早早出仕的名士之中。
这些人最起码在益州是名望极高,杀又杀不得,可是不杀...看着他们也是难受。
刘备数次征辟,最后得到的回应也不过就是“婉拒”二字罢了,更有甚至连婉拒都懒得装了,闭门谢客就是自己的态度。
对于这些人,但凡这些年刘备不是需要爱惜羽翼了,以他游侠的性格,就算是不杀了这群人也是不会让他们好过的。
如今贾诩直接给刘备想出来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断征辟对方,甚至直接从他们背后的家族出手,逼迫他们出仕自己!
这么做看似是有些逼迫,可只要在逼迫的同时,再给他们一条活路,扬言可以给他们一条活路,让他们可以光明正大躲避征辟,从而保全自己的名声。
之后...二话不说全都给拐到出海的大船之上,然后途径珠崖,转到扶南,直接送到海外之地算了。
这样对于刘备来说,也是将他们给流放了。
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用担心在自己的名节和家族之间两方为难了,大家皆大欢喜。
等过上个一年半载,再去让人看一看他们,若是有后悔的便请回来继续为刘备效力,若是还是依旧冥顽不灵,其实倒也简单。
有一个算一个,为大汉的开疆拓土做贡献就是了...
这手段是有些阴损了,不过诸葛亮在看过之后,想都没想就按照这个办法实行了下去。
此时的益州,因为地处群山之间,加上安稳再无战事,以及整体物价平复,百姓虽然不敢说是安居乐业,但也绝对算是一个不错的隐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