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一句话终于让马良和麋芳反应了过来。
这段时间,麋芳看着利益将关中诸将整合到了一起,然后以诸将管兵,他们管民的说辞慢慢控制住了关中三辅之地的治理之权。
实则是控制住了关中诸将的粮草辎重,让他们互相牵制,拉拢一部分打压一部分,然后用粮草稳定住他们的情绪,控制他们的兵马。
虽然没有真正插手他们的指挥,但他们要如何指挥,麋芳几乎还是说了算的。
这样就给人一种错觉,关中其实是麋芳的!
不仅仅曹操和袁绍有这种错觉,就连麋芳和关中的诸多官员也有这种错觉,感觉麋芳已经可以掌控住这些人了。
只有诸葛亮非常的理智,很清楚他们只是可以在不伤及他们根本的情况下对他们提出建议,并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建议而行事罢了。
“关中诸将之所以会听从我等的吩咐,归根结底不过就是因为两件事情罢了。
第一,我等拉拢了马腾和他的儿子马超,让关中最大的势力听从我等的吩咐,支持我等的决定。
第二,我等控制着关中的粮草辎重,也只有我等才能够让关中慢慢恢复。
因为马家,所以我等不用担心自己会被什么人惦记上,也不用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那些人的贪婪而被他们算计。
但如果我等从中撤离了,那么只剩下了马家和其他的关中将领,他们是否还会继续和现在一样?”
诸葛亮下面的话语也让麋芳和马良都忍不住露出来了笑容。
两个人都是才智很高的人,尤其是麋芳这么多年的发展,阅历和才智都不比一般智囊差,虽然不善于这方面但也很快就领悟了诸葛亮的意思。
说到底,诸葛亮要的就是马超的一个错觉罢了!
就如同很多人以为麋芳真的可以控制住关中一样,其实马超也有一种错觉,那就是他可以甩开麋芳控制住关中。
或者说...他觉得麋芳并没有什么作用。
之前马良就不明白,马超凭什么敢生出这种想法,就算是他有自己隐藏起来的实力,可为什么敢将他们扔掉,甚至是取而代之?
诸葛亮此言也给了他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那就是马超在如今的关中看不到他们的作用。
之所以关中在一起是因为利益,而麋芳能够给他们的似乎只有利益,其他的还需要马超或者说他们父子的兵马来帮助他镇压那些人。
如果是这样的话...马超为什么不能甩开麋芳,然后逼迫麋芳继续拿出足够的好处续命。
同时他直接越过麋芳,然后对其他人进行镇压,这样他依旧可以维持关中的情况。
而去没有了麋芳,他的好处就更大了,关中诸将得到的也可以更多....
这听上去似乎是没有问题,可实际上却并非是如此的,马超忽略了所有西北之人都最容易忽略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心态!
或者说那些西北诸将的心情。
马超没有麋芳那种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的手段,只有威而没有恩,时间一长定然会引来关中诸将的不满。
加上他看似拿到了大量的辎重和粮草,但数量是有限的,后继乏力是肯定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马超不是麋芳,没有那么大的耐性,他会迫不及待的整合所有的兵马,吞没程银等人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