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全城搜捕童贯落网(1 / 2)

🎁美女直播

乾清宫。

经过几日调养,朱由检的身体已经基本恢复。

每当他想起前几日自己被行刺的那一幕心中满是后怕。

死亡是每一个人都无法控制的本能,他也不例外。

若不是李若琏拿自己的身体挡住其中三道弩箭,自己说不定就提前去见朱元璋了!

“皇爷,骆思恭求见。他说对那三个贼人的审讯有结果了。”王承恩低声在朱由检跟前汇报。

“嗯,让他进来。”

不多时,骆思恭匆匆出现。

“陛下,据三人交代,他们是辽东汉人,直接听命于黄台吉,潜入我朝后,联络上童贯,此次行刺案,是由童贯谋划,夷人暗中配合,密谋在南洋诸国使团入京之机,谋害陛下。”

“又是这个童贯?此人潜入我朝两年之久,数次在民间掀起风浪,暗卫为何还未将人拿住?”

朱由检语气中带着些怒意。

童贯是在他刚嗣位时潜入大明接替叛徒赵婧忠的建奴细作,在大明国内游离,河南白莲教造反,陕西百姓民变,江南造反案,甚至孔府案,这些背后或多或少都有童贯在暗中掺和,暗卫一直对其进行追捕,可迟迟未把人拿住。

“陛下息怒,根据三人口供,童贯化妆成一名老行商潜伏在京城,臣已调集十大符牌百户入京,对京城全面实行网格化清查,臣此次有信心拿住童贯!”

朱由检听到骆思恭的回话,沉吟道:“让锦衣卫和东厂,外加五城兵马司一同配合,这次必须要把童贯此贼拿住!”

“臣尊旨!”

骆思恭说完后,赶忙退出大殿离去。

···

城南,宣明坊,福安街道。

在街道西头的客栈中,一个老者站在二楼的房间中打开一条缝往外探查。

“掌柜的,城北开始衙门的差人排查,我估摸着被抓的那三人吐口了。”

一个小厮神情严肃的站在老者身后汇报。

“嗯,我知道了,不用急,京城这么大,有上百万人口,他们想轻易寻到咱们没那么容易,你这几日该做生意做生意,不要停,不然会让人察觉到异常。”

老者话音落下后,小厮应声离去。

他正是潜入大明两年之久的童贯。

凭借一手易容术在大明朝掀起风雨,每次都能全身而退,这次他心中依旧充满自信。

踏踏踏···

就在童贯通过窗户缝隙观察情况时,一队五城兵马司的兵员快速出现在客栈外。

“你们掌柜的呢?让他出来!”

为首的小旗官呼喊一声,不多时,一个中年男人满脸堆笑的小跑来。

“军爷,您有什么吩咐?”

“朝廷下令要捉拿建奴的细作,你这客栈中可有行踪诡异的人吗?”

“军爷,我这客栈地方小,拢共就十三间客房,住的都是来京做生意的小商贩,每日大多都在附近卖货,这行踪诡不诡异,小的也不知道啊。”

客栈掌柜十分实在的回话,小旗官压低声音说道:“从现在开始,若是你发现客栈中的商贩有行为诡异的,可直接去兵马司衙门通报,朝廷有赏钱。”

“是,是,小人明白,小人明白。”掌柜的点头哈腰的说完,小旗官带着人匆匆离去。

掌柜的看人兵差离去后,探头探脑的向四周看了一圈,不紧不慢的上了二楼。

咚咚!

在敲响一个房门后,伪装成老者的童贯缓缓打开房门,迎掌柜的入门。

“童大人,五城兵马司的兵差刚才来问话了。”

“嗯,我在楼上看到了,这是五城兵马例行问讯,没什么大问题,你把心放肚子里,这京城我来来回回多少次了,东厂又如何?锦衣卫又怎样?哪怕是崇祯皇帝手中最神秘的暗卫,我都和他们斗过,不照样完美脱身吗?

桂三,不要怕,你是家里派来潜伏的第一批老人,官道上的情况也熟悉,不用太忧心,我估摸这这次还是做做样子,天塌不了。”

桂三点头道:“大人,官道我倒是不怎么担心,这宣明坊,上到坊正下到甲首我都熟悉,小人最担心的是朝廷调军队探查,现在的军中之人可不好糊弄,这万一···”

童贯转头低笑道:“桂三,你也是老江湖了,军中之人最喜欢什么你不会不知道吧?若是遇到楞头的,无非是多给些钱财,上面这些年发下的活动款项可是没一月少你的。”

“这是自然,小的明白,童大人您先休息,小的先去忙了。”

桂三咧嘴一笑,转身出了房门。

入夜。

已经累功升任至锦衣卫指挥佥事的卢建兴带着两个兄弟和五个百户所缓步出现在宣明坊。

“老二,老三,宣明坊面积不大,咱们以中街为界,你俩各率两个百户所搜寻东西两侧,我带剩下一个百户在中街等消息,若是有情况我随时带人支援。”

“知道了,大哥。”沈炼和靳一川说着,抱拳一礼,各自带人离去。

宣明坊西侧,这里靠近京城南城墙的一个城门,因为来往的客流量大,在这片区域内有许多小商贩在此聚集贩卖货物,也因此在这片区域内有些许多大大小小的客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福安街。

“锦衣卫办案,所有人不要擅动,商人拿出你们的商引,百姓拿出你们的路引确认身份!”

沈炼手下的一个百户站在客栈门前呼喊一声。

原本大堂中坐着喝酒喧闹的百姓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在听到锦衣卫三字的瞬间,全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在场的百姓大多是小商贩和出门的百姓,对他们来说,锦衣卫宛如天兵天将一般,别说见,他们只要听到这三个字,基本上都会避而远之。

“诸位乡亲,不要怕,锦衣卫奉旨办差,只为捉拿建奴奸细,大家不必惊慌,现在大家站起来,在这里排成两队,只需把路引、商引或者商行证明和邻里证明之类的文书拿来让我们看看,就算完事。”

沈炼站在大堂中间高声说完后,在场的百姓开始起身排成三个队列。

大明朝的百姓和商人出行,可以不随身带银钱或口粮,但是一定会把路引、商引和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书随身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