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不羁的朱由校那临行前的诏书,并没有得到朝堂上绝大多数的文官们的支持。
即便是有了内阁的背书,可朝堂上的清流们依然不会理解并支持。
在大明朝现行的制度下,皇上一旦有了子嗣,皇权的继承便有了确定性。兄终弟及只能是偶然情况,大明朝的清流们绝对不会接受皇帝这样破坏规矩。
制度的大门,一旦出现一丝一毫的损坏,那即将到来了将会是无休止的冲击。
古语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可一个不受控制的强势藩王,一个从小被前任皇帝培养在身边,肯定会延续前任皇帝政策的皇帝,对于已经被压制了很久的文官来说,这也是极不可能接受的。
即便是如同当年万历皇帝的立储风波一样,哪怕动辄十数年,哪怕让正处在水深火热的大明王朝更加混乱,文官们也在所不惜。
他们只是在等一个契机,失去了东林党,失去了赵南星这些老派人物,他们早已经散乱不堪。
现在徐允祯这个勋贵,这样一番轻飘飘的话语落入了群臣的耳朵之中,无异于在向他们传达出鲜明的信号。
政治在于不断的斗争。勋贵虽然是皇帝用来制衡文官的产物,可在几百年的演化下早已经你中有我。在大是大非面前,文官和勋贵一起合作早已经屡见不鲜。
有了徐允祯定“调子”,在场的文官们再也压不住自己的内心,跳了出来。
“定国公,你说的是啊!这算什么事?皇上这样是置大明朝祖宗之法于何地?是在置大明朝几百年传承于何地!皇上哪怕是在喜欢自己的弟弟,即便如同神庙对待福王这般,群臣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可是拿皇位当做私利的传承,这是置亿万万生民于不顾啊!”
“皇位神器关系到国家传承,咱们陛下如此轻浮,只怕为今后留下万般祸事!今天的福王之祸,难道陛下还不能看清楚吗?”
……
定国公府邸内,打开了话匣子的文官,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讲述起来。京城之中,一股股暗流正在不断时涌动。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拂晓,随着巡逻的兵丁再次敲响一遍铜锣,京城即将再次恢复到热闹之中。谈论了一晚上的大人们,这才满意的从定国公府邸内小心的走出来,依旧是在仔细的看了看四周后。
确定四下无人,满意的钻进来藏在一旁的轿子里,缓缓的朝着京城深处进发。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殊不知,就在他们的身后的酒馆之中在已经有了几人正在不算多监视着这里,仔细的观看着没人是相貌,小心的写下每一个人名字。
西苑军校的一处阴暗的角落里,司礼监随笔太监王之心满意的看着刚刚呈保在手上的名单,嘴角上不由得闪现出一丝丝的阴狠。
喜欢天启:再续汉家三百载江山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天启:再续汉家三百载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