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王爷……您……”
小太监话音落下。一直紧盯着前面失神的徐弘基,猛的转过脑袋,两只眼睛此刻如同盯上猎物的雄鹰一样,直勾勾的盯着跪在身旁的小太监。二人眼神只是对视一下,这名稚嫩的小太监立刻恐惧的低下了脑袋。
中国古代讲奸臣有鹰视狼顾之象。而此刻徐弘基那峥嵘的脸庞,赫然如同戏剧里的司马懿一样。尖锐的眼神中饱含着无比纯粹的愤怒之情,时刻蕴含着凌冽的杀意。
仅仅被徐弘基这样盯了几分钟,跪在地上的小太监仿佛是身上长了虱子一样,浑身十分不自在。可这样的“显贵”面前,卑微的小太监不敢有丝毫的表现,只能趁其不注意赶快扭动一下身子。
太监中国古代专制制度下的一种畸形产物。可以说太监是这个古代最可怜的一群人。家庭贫困,无以为生,为了家族只能委屈自己,从此终身成为一个“残疾人”。看着前招“太监”的大公公那嚣张的模样,幻想着来到宫廷之中,有朝一日也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实际上,皇宫之中十万太监,一介微末小卒,何时才能名震一方。
对于大多数的太监来说,能够进入皇宫便是最好的一件事。只要进宫成为皇城里的太监,对于这些太监们来说,就有了一份铁饭碗。哪怕是进宫里当一名地位最低的火者,每个月也能获得差不多二两银子的补助。将这些银子连带着打赏攒起来,寄回家里要不了两年,曾经屋无片瓦的破烂家庭,也能有上几间上好的宅子。
可更多的太监,连进入皇宫当一名火者的机会都没有。明朝十万太监,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这还是在朝廷下过严苛的法令,禁止民间私自阉割之后的结果。
明朝末年,百姓生活甚至不如猪狗。气候的变化,和中原大地上不断的战争,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没了生机。有人曾经考证,万历末年中国有一亿一千多万人口,到了顺治四年中原大地上仅有不到八千万人。再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任何能够给自己带来一丝丝生的希望的机会,没有生计的百姓都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样拼了命的争夺。
曾经大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朱元璋所颁布的大明律令中,就有明文记载,任何的官绅仕商,在家里面不得私自豢养太监,违令者以造反罪论处。可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大明朝那些个稍微有点身份的家庭,哪家哪户不得养几个太监,以用来展现自己的家的势力。
豢养太监,已经成为了民间攀比的一种方式。如此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造成了太监越来越多。
从事这种服务行业的往往是最可怜的。这些太监往往被视为“家奴”,在不经意间便被要求站队。
太监虽然是皇帝最亲近的人,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可是很多时候,太监只是宫廷里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至少在现在朱常洵身边当上一个传旨太监,对于这些小太监来说,可是一件非常要小心的事情。
喜怒无常的皇帝,权倾朝野的大臣,夹在中间的太监。
看着身后那像是在对自己示威的朱常洵,徐弘基心里还是忍不住的发怒了。他只想要一个乖乖的提线木偶,而不是给自己找一个“祖宗”。他刚刚才体会到什么叫权倾朝野,可转头发现,原来自己一手扶持的“主子”竟然是这样一个不甘平庸的人。
“告诉陛下,全面出了一点小意外,臣这就带军队上去为陛下疏通,一定不会耽误陛下郊祭太祖。”
紧紧的攥了攥手,徐弘基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恭恭敬敬的对着传旨的小太监说道。
没有丝毫犹豫,在听到徐弘基的回答,小太监只是简单的起身行礼,便飞速的撤了出去。
只是小太监不知道的时候,身后的徐弘基看着他的眼神早已经变样,一种愤怒弥漫了他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