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为韩南涧①尚书寿甲辰岁②
渡江天马南来③,几人真是经纶手④。长安⑤父老,新亭⑥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沈陆,几曾回首⑦。算平戎⑧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⑨。
况有文章山斗⑩。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⑩。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注释】
①南涧:韩元吉的上饶住所前有涧水,故号南涧。
②甲辰:孝宗淳熙十一年。
③这句指宋高宗南渡。天马:本为西边来的骏马,这里借用《宋书·五行志》中有关晋室南渡之前童谣“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的说法(指琅邪王司马睿南渡后为东晋元帝),天马即指宋高宗。
④经纶:原为整理乱丝,一向用作规划或处理政事解。
⑤长安:古都名。这里借指宋都汴京。
⑥新亭:东晋时从中原渡江而来的名士常在新亭赏花饮酒。有一次周叹息道:“风景不殊,正(只)自有山河之异。”讲得大家都流起泪来。见《世说新语·言语》。新亭,一名劳劳亭,在建康,三国吴时筑。
⑦夷甫:西晋王衍字夷甫。他口不论世事,以清谈亡国。神州,指中原。沈陆,即陆沈,指国土沦丧。这句是借西晋王衍等清谈亡**来指斥南宋主和权臣对中原的沦丧漠不关心。
⑧平戎:指北伐。
⑨这两句是说建功立业本来是真正有学问的人的根本大事。
⑩山斗:即泰山、北斗。《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之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这句是称扬韩元吉的文章有名于时,受人重视,尊之如泰山、北斗。
韩元吉是颍川韩氏,在京师宅第门前多种桐木,世称“桐木韩家。”韩元吉有《桐阴旧话》十卷,记其家世旧事。
堕地:出生。
风云奔走:指奋发有为。《后汉书·马武传·中兴二十八将论》:“中兴二十八将……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
绿野:唐宰相裴度退居洛阳,其别墅名绿野堂。平泉:唐宰相李德裕在洛阳城外三十里筑乎泉庄,种名花奇草,著有《平泉草木志》。东山:东晋谢安隐居东山时,常带了**出外游赏。这三句是把韩元吉比之为前代名相。
整顿乾坤:指收复中原,统一全国。乾坤,指天下。
【简说】
辛弃疾退居带湖时,经常与韩元吉来往。韩元吉曾经奉命出使金国,并于便中察看敌情以及中原人心,准备待机恢复。后来看到朝政腐败,不能有所作为,便引退于上饶的南涧。
本词作于淳熙十一年(1184),词中先写“长安父老”盼望恢复;次斥主和权臣无视“神州陆沈”;再期望韩元吉“平戎万里”,把韩比做前代名相;最后表示自己也要“整顿乾坤”,为国效劳。
清平乐独宿博山①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②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③江南。归来华发苍颜④。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⑤。
【注释】
①博山:在江西永丰县西南。《舆地纪胜》:“博山在永丰西二十里,古名通元峰,以形似庐山玉炉峰,故改今名。”
②松风:山风吹群松发出波涛般的声音称松风或松涛。
③塞北:辛弃疾十八岁到二十一岁期间,曾两次随计吏到燕山(今北京市)。
④苍颜:苍老的容颜。
⑤万里江山:指包括塞北江南的祖国大好河山。
【简说】
辛弃疾罢居上饶带湖以后,附近名胜如南岩、鹅湖等地都是他常游之处。博山本身状如庐山玉炉峰,近旁有雨岩、卓锡泉等,因此他也经常前往游赏。本词写他独宿博山的感怀,上片说室内的凄寂光景,只见饥鼠出没,蝙蝠翻飞,加上室外风骤雨急,“破纸”句写作者把风吹窗上破纸的瑟瑟抖动声当做是“自语”,更加突出他独自一人无聊的心情。下片说自己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如今已垂垂老矣。“布被”句笔力陡转,展示出一幅开阔的画面:“眼前万里江山”,说明作者日夜不能释怀的是祖国大好河山,即使被罢斥退隐,壮心仍然如初。
鹧鸪天鹅湖归①,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②。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③,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④,且休休⑤。一丘一壑也风流⑥。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⑦。
【注释】
①鹅湖:山名。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山顶积水成湖,东晋人龚氏曾在此养鹅,故名曰鹅湖,山下有鹅湖寺,景色幽美。
②簟(diàn店):竹席。这句是说在溪边堂中的枕席上休息,凉飕飕的微觉秋意。
③浑如:简直象。这句是形容莲花之红,简直如同喝醉了一样。
④书咄咄:晋殷浩被废黜后,整天书空(用手在空中书写),作“咄咄怪事”四字
。咄咄,失意的感叹。见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⑤休休:罢休。唐司空图作亭名“休休”。并说,“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而喷,三宜休。”见《唐书·卓行传》。
⑥**(hè贺):指山水幽深之处。这句说山水深处,风光都极佳美。
⑦这两句说不知病后精力衰退了多少,只是觉得近来懒得上楼。这是自伤衰老,怕不能为国出力。
【简说】
新秋的傍晚,略有凉意,红莲白鸟,悄然无声。“浑如醉”,“定自愁”,是写自然景物,也是作者自身的写照。自从罢归以来,虽拟寄情山水,但毕竟不能忘情物外。感叹自己病后筋力衰退,正是切望为国效力的表现。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①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②。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注释】
①阳关:即《阳关三叠》,送行之歌。
②两句先说水流接天,岸边树亦无尽。再说云雾弥漫,把山都遮住了一半。
【简说】
这是一首送行词。先劝人以身健为重,不要介意功名得失之事;再说人生以离别为恨事;末以世途艰险胜过江上风波作结。
青玉案元夕①
东风夜放花千树②。更吹落、星如雨③。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④,一夜鱼龙舞⑤。蛾儿雪柳黄金缕⑥。笑语盈盈暗香⑦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⑧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⑨处。
【注释】
①元夕:旧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上元的晚上称元夕、元宵或元夜,也即是灯节。
②花千树:形容灯多。这是以花比灯。唐苏味道《看灯》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③星如雨:也是形容灯多。这里以星比灯。
④凤箫:即排箫。《风俗通·声音》:“《尚书》舜作《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其形参差,象凤之翼。
”玉壶:玉雕的灯。周密《武林旧事·元夕》:“其后福州所进,则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清水玉壶,爽彻心目。”
⑤鱼龙:鱼形、龙形的灯。鱼龙舞,鱼龙本为古代百戏(类似杂技)的一种。《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鱼龙者……激水化成比目鱼……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同遨)戏于庭,炫耀日光。”这里是指在街上舞动那些鱼形、龙形的灯。
⑥蛾儿、雪柳黄金缕:二种都是元宵夜女子头上的饰物。
⑦暗香:本指梅花,这里借喻美人。
⑧蓦(mò末)然:忽然。
⑨阑珊:零落稀少。
【简说】
先写元宵灯节的场面。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和鱼龙舞,都是形容巧夺天工的各色明灯。接着写观灯之人,有的是乘坐宝马雕车的贵眷,更多的是头戴蛾儿,雪柳的平民,大家都在凤箫声动、明灯漫舞中到鳌山下看灯。结末四句,借伊人的孤高自赏来表明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蛮音相媚好①。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②,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蛮音:泛指南方话。媚好(hǎo):软柔悦耳。这两句写白发的老公公、老婆婆带着酒意,用很好听的南方话在谈天。
②亡赖:《汉书·高帝纪》:“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注云;“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狯为亡赖。”亡,同无。这里的亡赖,是说小儿嬉皮笑脸的样子。
【简说】
这里先写农家茅屋,次写农家附近有流水青草,再写老农夫妇白发苍苍,且饮且谈。下片写他家三个儿子,大儿锄豆,中儿编鸡笼,小儿年幼,正在溪头剥莲蓬吃。
聊聊几笔,写出这一家五人的活动,简洁而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