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千家诗16(1 / 2)

🎁美女直播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②,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③,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④,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⑤心!

【注释】

①苏秀: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和秀州(今浙江省嘉兴市)。以苏:

因而复活。②骄阳:酷热的太阳。霖:三日以上的雨。③湿:读

入声。④秀色:禾稻开花叫"秀",用来形容稻花一片。⑤望岁:

盼望有个好收成。岁:一年的收成。

【解说】

曾几,赣州(今属江西省)人,曾做过江

西、浙西提刑官,是陆游的老师。诗的风格活泼轻快,不假

雕饰。

这是作者行旅苏秀道中的喜雨之作,表现了诗人关心

农事、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首联承题写来,起得直

截。”一夕骄阳转作霖",写出夏末秋初江南久早乍雨的气

候特征。”梦回"呼应"一夕",点明诗题的"夜"字;"凉冷",

写温度;"润",写湿度,准确道出旱后逢雨的感觉。中间四句围绕"喜"字抒发感受。颔联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意思

是说屋漏床湿并不值得发愁,而令人高兴的却是条条溪流

都涨满了水。颔联中的"千里稻花应秀色",点出诗题"秋苗

以苏"四字,揭示"喜"的缘由。因为这是一场难得的好雨,

所以深夜雨打梧桐的声响,在诗人听来自然就是"最佳音"

了。这一联前句从眼前秋雨联想将来丰收的喜人景色,是

虚写;听雨打梧桐的感受,是实写。尾联表明主旨:象我这

样没有土地的人还为之欢欣鼓舞,那么农民急切盼望着丰

收的心情又当如何,便尽在不言之中了。本篇直抒胸臆,

语言明快自然,不藻饰,不用典,是一首快诗。

伤春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①,坐使甘泉照夕烽②。

初怪上都闻战马③,岂知穷海看飞龙④!

孤臣霜发三千丈⑤,每岁烟花一万重⑥。

稍喜长沙向延阁⑦,疲兵敢犯犬羊锋⑧。

【注释】

①庙堂:旧时皇帝供祖宗神位的处所,这里借指朝廷。平戎:此指战

胜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戎是古代汉族入对西北方少数民族

的通称。②坐使:致使,遂使。甘泉:汉代的行宫,在陕西省甘泉山

上。《太平御览》卷一七三引《汉宫阙名》曰:“长安有甘泉宫。”这里以

汉代长安宫阙代指宋代汴京宫阙。夕烽:夜间报警的烽火。③上

都:京城,这里指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徽宗宣和八年(1126)金人

攻陷汴京。战马:指金人骑兵。④穷海:僻远的海上。飞龙:旧时

以龙比天子,这里指宋高宗赵构。《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则见

大人。”王注:“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此说龙不在天而逃入海,

是尖锐的讽刺。⑤孤臣:远离皇帝的臣子,诗人自称。霜发:花白

的鬓发。三千丈:是夸张的说法。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

似个长。”⑥烟花:形容春天浓艳的景色,化用杜甫《伤春》诗:“关

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每岁烟花"与"孤臣霜发"对照,则更突出

感时伤乱心情。一万重:形容层层叠叠数不清,也是夸张的说法。

⑦向延阁:指向子讠垔。当时任长沙太守。他原是龙图阁直学士,所以

用"延阁"这个汉代史官的称号来称呼他。阁:读入声。⑧疲兵:指

向子讠垔率领的经过苦战的军队。犯:触犯,抵御。犬羊:指侵犯者。

锋:锐气。建炎四年二月,金兵进犯湖南潭州,向子讠垔组织军民守城多日,并亲自指挥与敌巷战,终于击溃敌军。

【解说】

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渡江南侵,十一月占取建

康,十二月攻下临安。宋高宗赵构一路南逃,先在扬州,这

时又从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经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逃

到海上。翌年春,诗人面临这日益危急的国势,忧心如焚,

便写下了这首感时伤世的政治抒情诗。诗的前四句直陈国

事,对赵构的逃跑主义所招致的严重后果,表现了无限愤

慨。首联意思是:正由于朝廷无计抵御入侵的金兵,致使帝

王的宫殿都被战火所笼罩。颔联承前,"初怪"和"岂

知"写

出两件出人意料事:一是金兵打到京城,是出人意料地快;

一是赵构一路逃跑,现在竟跑到海上,也是人们始料不及

的。这两句除寄托了痛惜之情,还含有讽刺之意。颈联分用

李白、杜甫的诗意:上句写自身,因忧虑**,头发已经布满

繁霜;下句写景色,春光无情,繁花不知人世变化,依旧应时

自开,表现诗人沉痛的感情。尾联为全篇增添了一片乐观

色彩,说长沙太守向子讠垔敢于组织军民抗击金兵,坚守潭

州,自己感到欣慰。

游山西村①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②浑,丰年留客足鸡豚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④,衣冠简朴古风⑤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⑥夜叩门。

【注释】

①山西村:山阴附近的一个村庄。②腊酒:腊月酿的酒。③豚

(tún屯):小猪。这里泛指猪。④箫鼓:吹打的乐器。春社:古代立

春后祭拜土地和五谷神的日子。乾道三年(1167)的春社为旧历二月

十九日。⑤古风:古代的质朴的风气。⑥无时:随时。

【解说】

陆游因为极力支持抗金名将张浚北伐,不幸失败,被免

官。乾道二年(1166)闲居家乡山阴镜湖的三山。这首诗是

他第二年早春出游邻近村庄时写的。首联写江南农家丰收

的景象,他们自酿新酒,自养鸡豚,用来热情待客。颔联生

动地描写了山**上"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世

说新语·言语》)的独特风光,那里是青山环抱,绿水萦回,

村村花柳。这一联向为名句,因其形象鲜明,后人又赋予了

新的含义,用以比喻人们的绝路逢生或形容战胜困难险阻

后的喜悦。颈联赞美故乡的习俗之美和民风之厚。箫鼓喧阗,

描写了春社的迎神赛会,也表现了人们的欢快。衣冠简朴,

既表明风习的淳厚,也暗衬了官场世味的淡薄。这六句热

情地赞颂了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年社日的热闹景象和

农民质朴纯真的感情。尾联的意思是:今后如果允许我趁

着月光来访,我将拄着藜杖随时来敲乡亲们的门。从而见

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挚爱和向往以及与农民之间亲密无间

的情谊。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①。

老子犹堪绝大漠②,诸君何至泣新亭③?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④。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⑤。

【注释】

①此句意渭自己未能象窦宪那样立功勒铭,因而叹息。按,东汉和帝

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击败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太息:叹息。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刻。铭:古代

文体的一种,刻于器皿或石上。勒铭:指刻铭文以记功。②老子:

老夫,作者自称。绝:横越。③泣新亭:《世说新语·言语》载:“过

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

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

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这里用此典,以

批评和规劝那些对抗金复国持悲观态度的士大夫。新亭:在今南京

市南。④无再青:这里指鬓发白了不能再恢复黑色,借喻人老了不

能再返回少壮。⑤新雁:新近从北方飞来的雁。汀(tīnɡ听):水岸

平地。北雁新来,中原未复,故而叹息。

【解说】

这首诗是淳熙九年(1182)秋天诗人闲居山阴时所作,

抒写了至老不忘抗敌报国的壮志和宏愿难遂的愁苦,并尖

锐地批评了那些缺乏斗志和信心的士大夫。首联用腰间凋

零的羽箭形象地表明自己久已离开抗金的战场,用东汉名

将窦宪典,发为抗金复国勋业未就的慨叹。颔联采用对比

的手法,一面说自己虽老,犹能驰骋沙场,北伐金人;一面说

那些懦弱的士大夫却只知悲泣,徒唤奈何。诗意对比强烈,

意在规劝那些人不要空忧**,面应付之于积极的行动。

颈联的上句表达了以身许国、万死不辞的决心;下句是说,

但鬓发皆白,年华老去,投降派

又把持国柄,延搁时日,自己

的志向看来是难以实现了。尾联含蓄地表达了闲居烦闷,

请缨无路的悲哀。从章法上看,前六句是直抒感怀,与诗题

无直接关系;后两句则以"江湖泊船"和"卧闻新雁"等字样,

回扣题面。

书愤①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②,铁马秋风大散关③。

塞上长城空自许④,镜中衰鬓已先斑⑤。

出师一表真名世⑥,千载谁堪伯仲间⑦!

【注释】

①书愤:抒写愤激的心情。②瓜洲渡:在镇江对岸。③大散关:

在今陕西宝鸡西南,为宋、金交界处的要塞。④塞上长城:这里用

南朝宋文帝时名将檀道济自比"万里长城";唐代名将李责力也被唐太

宗比为长城的故典,自叹不能象他们那样,为国家建立勋业。空自

许:谓徒然自许为万里长城。⑤这句化用杜甫《江上》:“勋业频看

镜,行**倚楼。”是说功业未立而镜中自己的鬓发已经斑白。

⑥此句谓一篇《出师表》实在是传世的名文。诸葛亮伐魏前上《出师

表》给后主刘禅,表明决心。⑦这句是说千载以下,无人能和诸葛

亮相比。伯仲间:兄弟之间,谓彼此相差不多。旧时称长兄为"伯",

次曰"仲"。这句是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伯仲之间见伊吕"的诗句。

【解说】

这首诗写于南宋淳熙十三年(11**),当时陆游已从江

西抚州罢归故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五年有余。他痛感

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不思收复失地,在愤激之余,写

下了这首名作,回顾了早年的战斗生涯,倾吐了往昔的宏伟

抱负,也抒写了今日难平的积愤,并讽刺了朝廷的不能用贤

和误国。通篇洋溢着炽烈的爱国热情和满腔的激愤。

首联回顾早岁的壮志,诗人那时"气涌如山",立誓要收

复中原。”世事艰",是说由于投降派的阻挠和破坏,抗金大

业难以完成。颔联是追叙往岁使人激动的时事:前一句指

的是宋将虞允文在采石矶(今安徽省当涂县)击溃金兵,金

主完颜亮退至瓜洲被部下杀死一事;后一句说的是绍兴三

十二年(1162)闰二月宋将吴璘收复大散关一事。这一联虽

咏的是抗金业绩,却也与诗人的经历有关连:陆游曾任镇江

通判,地点就在瓜洲对岸;他在汉中王炎军幕时也曾戍守过

大散关,并向王炎"**取之策"。两句诗写得大气磅礴,笔

力雄健,充分表现了为国献身的英勇气概,也流露出对军旅

生活的热烈向往之情。颈联抒写壮志未遂、年华老大和报

国无门的愤慨,情调由昂扬转为沉郁。尾联借史咏怀,盛赞

诸葛亮率师伐魏的壮举,认为无人能够与之相比,借以寄寓

当世无人主持北伐,徒使爱国英豪寂寥沦落的愤慨。

临安春雨初霁①

陆游

世味②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③。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④,晴窗细乳戏分茶⑤。

素衣莫起风尘叹⑥,犹及⑦清明可到家。

【注释】

①初霁(jì记):雨止放晴。②世味:指世事炎凉滋味。③京华:

京城。这里指临安。④矮纸:短纸,一张小纸。作草:写草字。

⑤细乳:沏茶时水面象奶一样的小泡沫。《茶谱》:“婺州有举巖茶,其

片甚细,味极甘芳,煎如碧乳。”分茶:宋人的一种茶道,是一种很讲究

的烹茶方法。⑥这句是说,不要叹息自己的白衣服被尘土弄脏了。

源自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⑦犹及:

还来得及。

【解说】

这首诗作于《书愤》之后不久。诗人这时来到临安,被

朝廷任命知严州(今浙江省建德县)军州事。孝宗召见他时

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陆游一心要

杀敌报国,对任此职颇为失望。这诗就是在临安写的,表现

了诗人的闲居自遣和对于官场生活冷淡的心情。首联表示

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失望,并透露出客居京华的懊悔。诗

人多年被谗,饱尝人情冷暖,熟谙世味,因此才发出"世味年

来薄似纱"的慨叹。颔联是传诵

的名句。小楼听雨,深巷卖

花,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江南城市的早春,诗境优美,韵味隽

永,语气自然流转。颈联写闲散无事,心境孤寂,以书字、分

茶聊以自遣。”闲"字和"戏"字寄托了郁闷的情怀。尾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