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或许存在,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然而对于明代来说,这是不成立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代的驿站是细化的,不同速度、不同需求,走的驿站体系不同。
明代驿站大致分为三类、四种。
三类,也就是水马驿、急递铺、递运所四种,水马驿又可细分为水驿和马驿。
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来,水马驿分为两种,水驿、马驿。
这既是对驿站的细化,也是对驿站的简化。
为什么这么说呢?细化,是指按交通工具的不同,把驿站分为水驿和马驿这么两种形式,水驿基本是沿长江、运河、富春江以及其他重要河流分布,基本以江南为主,而马驿则是遍布全国,二者互相补充,构成了驿站的主体。
位于扬州三十里外的扬州驿,迎来了朱雄英的到来,提前得到消息的驿使马武率领一干人等在驿站大门迎接。
扬州驿的建立符合大明朝的规定,威武气派的大门,鼓楼、中门、前后厅、左右厢房、厨房、库房、马房、驿丞宅等设施应有尽有。
马武介绍,扬州驿有10间供官员居住的上房,20间供来往差役居住的耳房或者厢房。可同时接待几十名宾客入住。
同时,扬州驿站还设有马武自己的驿丞宅和办公室。当然也有配套的厨房和马厩,配齐了马夫、驴夫、步夫、馆夫、库夫、斗级、房夫、厨夫等管理和服务人员。
驿站内有供他们居住的大通铺房,甚至还有为备用的仓库和临时监狱供各类官员使用。
转了一圈以后,朱雄英开口问道:“说说今年的营收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