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正德是顽劣之君,是不在乎名声的君王,他不在乎有人诋毁他的过错。
所以这给许多人一个错觉,君王不会管理诽谤,诋毁这种小事。
就如同君王不杀言官,不斩谏臣这个原理一样。
那么这便是一个获取名气,甚至更进一步,也许有机会成为留美名于青史之人。
而文人,哪怕是做了官的文人,都喜欢名声这种玩意。
留名青史不仅仅是儒生毕生追求之一那么简单。
好的名声,在儒生这个群体中非常重要,连王阳明先生,也需要它。
例如做官,同样是清流翰林院官,名声几乎可以决定其官途的走向。
是跑腿官,还是修史官?
是更接近皇帝身边,还是翰林散官?
这就是名声带来的好处了。
想到这一层,再没有人能按捺住自己的心绪,一个个亢奋起来,激动的脸通红,而后又非得表现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不可。
“圣不明,则为臣之过也!吾等读圣贤书,为国家计,当以儒生荐,清国家之弊!厘社稷之患!除陆斌,斩国贼,一如当年于少保时,众耿介忠臣,殴杀马顺一样!”
当中有人眼睛一咕噜,大声喊出这样的话来。
“对!读书人就该有这样的气度!”
“此为国贼之苗也!一如当年钱宁,江彬!不除之,迟早为祸天下也!”
“当请朝中阁老做主,除陆斌,以振朝纲!”
。。。。。。
类似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明照坊,内城各坊,都有这样的场景出现。
或在酒楼之内,或在文会之上,或在学府之中。
更甚者,即便是在青楼楚馆里也有人大煞风景的谈论此事。
一时间,关于斩陆斌,清朝纲的流言蜚语甚嚣尘上。
只是,这仿佛与外城区这些最外围一点儿干系也没有。
需要种地的人,需要砍柴的人,需要掏粪的人,需要打铁的人,需要摆摊的人。。。。。。
没有人会对这些人说什么陆斌该死,陆斌祸害朝纲之类的事情。
或者,即便有人去与他们说,他们也没有闲心思去作过多的关注。
好在,如此“沸沸扬扬”的喧闹,终究还是演变成风波,激起了民怨与民愤。
这民怨,民愤可了不得!
许多住着大宅子的百姓们,以及为数众多以耕读传家为骄傲的民众们,公然走上街头,裹挟着一腔义愤填膺,竟然直晃晃就朝着大明门方向跪拜下来。
一篇篇出彩的文章,一句句华丽的词藻跟不要钱一样往外泼着。
什么子曰,之乎者也之类的言语。
没点儿水平还真不一定能听得懂!
但,好在,有那听得懂的人。
真正是恰好又刚好的事情发生了。
这四五处跟上朝之路背道而驰的空白场地内,接二连三出现那等为国为民的好官来。
有都察院的,有大理寺的,有刑部的,有京兆尹的,还有礼部这等风牛马不相及的。
官老爷架子也不要了,官威也不要了,一个个表现处曹操光脚见许攸的架势,从轿子里面跌足跑出来,跟唱大戏一样,扑通!一声,双膝一软,直接跪倒在“父老乡亲”面前。
有那庸的,眼泪扑簌簌就跟不要钱一样往地上甩。
有那狠的,直接以头抢地把血都磕出来一大滩。
有那狡猾的,大声放着臣要死谏的空炮。
有那骚的,说什么悲从中来得吟诗作对。
那场面热闹极了。
内中充斥的利益勾结,正可谓应了一句诗。
什么诗呢?
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嘛,婊子尔。
看似貌美,于国无用。
做人是他,做鬼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