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包是个菜农,住京郊,平日里主要营生是给大觉寺菜地种菜,以及在城中收集黄白之物——也就是掏粪的。
莫要看着营生不怎么招人待见,可正经是一门能养家糊口的生意。
大觉寺边上菜园子就有自家一拢菜地,因为地肥蚯蚓多,这地里青菜,芹菜,白萝卜可水灵!
每次有贵人来大觉寺上香,保不齐就得有家里管事,厨娘看上这菜颜色。
平日里五六文能卖得一斤的菜,就因为水灵,还沾了佛爷爷的福气,开个十五六文钱的价,连还价都不带还的。
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要不是平日里去城里,去做那不招人待见的活计,去浇灌,去施肥,叫那菜地真个能淌油星子的话。
哪儿能有这般赚钱的好营生,轮得着他这等平头小老百姓去?
为此他有了一个老婆,一双儿女。
老婆,不漂亮,但贤惠。
儿女,不灵醒,但孝顺。
双亲中,老父已经过世了,因为有一口薄皮棺材,有一处自己选的坟茔,所以走的时候没什么遗憾。
这大概是他郑包这平平无奇一生当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之一,因为薄皮棺材的钱是自己攒出来的。
而且如果儿子以后要是有出息,想必他可以比自己更骄傲一些。
母亲还健在,但身体不是很好,煎药熬药是一笔沉重的开销。
自己还算支付的起。
除去每一季要给收菜人一笔菜金。
不知在哪位先生那里听过,好似菜金这个词儿不是说种菜收菜缴的费用,但郑包不管许多,就愿意这么叫着。
娘的,官老爷们连菜里面都要抠出黄金来,可不就这么叫嘛!
再出去每年要交给大觉寺一笔香火钱。
身上也能省下散碎钱,家里又有积蓄,顶多也就是家里孩子比旁人少一两件衣裳,桌子上少一两碗饭而已。
自己和妻子则更是不必在意,家里大人,身体早已长的定了型,多吃少吃,那自然是无所谓的事情。
只是郎中住的太远了些,有个着急的地方一时也请不到家中。
这叫郑包颇觉得为难。
可老母不介意,老母甚至连药也不想煎,总觉得那份钱,换了油饼,糖葫芦串,烧肉喂进孙儿的肚子里,才叫划算的事情。
然而这就叫郑包更觉得为难了。
好在,家宅全赖妻子,她教导有方,自己虽然没工夫教导,可自家的小人儿终究是没有长歪斜,不仅不要他奶奶偷摸攒的些纳鞋底钱,还晓得看着他们的奶奶,叫她老人家,按照郎中开的方子,十足十将药喝了去。
就这么点儿小事情,已经足够叫郑包每天掏粪的工作,充满干劲了。
日子还算幸福,他是个知足的人,他认为自己这日子已经足够好了,京城居大不易,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居所,一个归心安家之宅,已经是这个世上难得的喜乐了,不可奢求太多。
嘿嘿,这可不是他郑包说的,是庙里师傅,扫地遇见时随嘴丢出来的一两句话,虽然人家老师傅也嫌弃自己臭烘烘,但谁叫这话那般符合自己呢,便也记着了。
挑着担子,也不避讳旁人投递过来的嫌弃目光。
这种目光多了去了,他郑包还盘算着等老娘身体将养好些了,在弄一辆推车呢。
这点儿嫌弃都经受不住,还怎么挣钱呢?
讨生活嘛,能有什么磕碜的呢?
现今他在盘算一些事情,譬如大觉寺边上小乞丐越来越多的事情。
因为大觉寺是大寺,内中不少僧人都是有正经度牒的僧人。
尤其是方丈,以及几个胡子花白的老禅师,都是贵人可着劲要求,指了名要见的人。
每次都要在禅房中畅谈一两个时辰,临走还得求佛谶,供奉香火,灯油,最后再施舍一番,求个佛缘,才算好的。
因为有施舍这一过程,因此这就让许多日子过不下去的小乞儿到这边来讨饭吃。
这其实是一件非常无可奈何的事情,京城也免不了有活不下去的爹妈,往年光景还算不错的时候,这等乞儿就没缺少过。
如同野草一样,每年冬天都消失掉一些,每年春天都多出来一些。
原本,这等乞儿不算什么,因为这些个毫无根由,苦非自身因,难自他人起的可怜人总叫人同情不已。
在家中老母尚且身体康健,老父也在世的时候,莫说是他那喜欢发善心的妻,就是连自己,也是要时不时救济一番,以图心里有个安稳才成。
郑包甚至到了现在还记得自己当年,因为施舍了吃喝,然后把搁粪桶的柴房给几个小童子居住一番,足叫四五人成功渡过冬天,据说还有个样子颇秀气的小子被贵人看中,当了书童。
虽然不是什么好事情吧,但至少活了命,有了个颇不错的前路,能过些好日子去,指不定要比自己家日子还好过活些。
这件事情,他跟庙里小僧人,僧仆吹嘘了好久,那会儿有不少小沙弥都用憧憬的目光看他,只觉得他郑包是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当然,自家儿子以后要是做别的什么老爷家书童,自己得第一时间打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