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 / 2)

市井养家日常 将月去 27663 字 1个月前
🎁美女直播

第121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秋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今儿黄先生教的是这首,崔如英后面觉得这句很有韵味,尤其一想今年好像才?过完年, 可?眼见又入秋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

就好像呀手抓起一把沙子, 可?稍不?注意, 沙子就悄然就从指缝间悄然流走。

日子是过得飞快,偏偏还浑然不?觉,的确合这首诗的意境。

黄先生:“上课有好些?日子了, 你们要勤奋刻苦。既然能读书, 就不?要想着自己?不?需要考取功名心生懈怠,反而要因为身为女子,更加刻苦, 奋发上进。”

一个上午黄先生讲了三首诗, 临近下?课, 他?留了今儿的作业,“今日讲的三首诗, 每篇抄写一遍。”

都是七言绝句,算起来得写两篇大字。

长大一岁, 作业自然要多一点?,崔如英觉得多一点?也正常,总不?能还跟原来一样。

她这半年多都写了好几本字帖了, 不?学琴棋书画,崔如英就只练字, 黄先生都说她的字进益了许多,有几分风骨。

但不?能骄傲自满, 要更加勤学苦练。

这些?话崔如英都记在了心里。

等黄先生走了,崔如英依旧在书案前把作业写完。

楚玉珠楚玉娴也是如此,安安静静的,都长了一岁,自是懂事许多,楚玉娴还是没回长房,就由钱氏带在身边教养。

倒是可?以见得言传身教有多重?要,大半年的功夫,楚玉娴的性子又变了不?少?,乖巧可?爱,脑子里也没那些?坏主意了。看着天真烂漫,眼神清澈澄静。

楚玉珠和从前差不?多,机灵可?爱。

崔如英这大半年来同她的关系更亲近了,也会带着楚玉娴玩儿。

写完作业,崔如英把作业放桌上,现在她写作业在精不?在多,放桌上也不?会丢,每日就写两张大字,回去再练字帖。

她跟楚玉珠楚玉娴打了声招呼,就回燕归堂了,今儿还有件大事儿呢。

已经入秋了,从去年三月中?旬到?今年九月上旬,满打满算,许娘子来侯府做奶娘已有一年半了,璋哥儿从那么小一点?,到?现在会走会说话,前些?日子陆云蓁让他?断奶了。

不?过许娘子也不?能立马就走,因为平日里是她和田娘子照顾璋哥儿多,得给些?日子让璋哥儿习惯。

一开始看大半日,到?后面小半日,最后就不?在璋哥儿面前出现。

开始的时?候的确总追两个奶娘,慢慢习惯着,也就不?追了。

有几日璋哥儿不?用奶娘照料了,府家大业大不?假,但不?会养两个闲人,所以许娘子二人是不?用再做奶娘了。

今儿结了月钱,陆云蓁还给一人十两银子的赏钱,下?午让车夫送二人回家。

许娘子这两日已经把行李都收拾好了,在侯府住了一年半,本以为东西?不?多,可?收拾下?来零零散散的也有一马。

吃过中?午饭,二人就走了,临走前,许娘子还嘱咐了崔如英几句,“在侯府要好好读书,不?要乱跑,多听夫人的话,天也冷了,记得加衣……若是,若觉得委屈了,就回来。”

崔如英不?走,继续留在侯府读书。

说实话许娘子还不?太?乐意女儿留在侯府,想让崔如英跟她一块儿回家。都学了一年半了,也能自己?认字,那回家了照样可?以自己?学。在侯府千万般好,那也是别人家,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

但让崔如英继续住在燕归堂,在侯府读书,是陆云蓁的意思。

陆云蓁觉得崔如英年纪还小,怎么也得再读两年书。

若是回去了,在家里帮忙,学得那些?也就忘了。自己?看书,那得多能约束自身才?做得到?。

再说了,倘若谁都能自己?学,谁还去书院读书呢。

她也和钱氏说了,不?过跟钱氏说的是崔如英能帮衬生意,在侯府住着,有事也好商量,省着日日去她家找人。

钱氏性子柔婉,也没说什么,点?了头,崔如英这就留下?了。

陆云蓁说的不?全是假话,崔如英的确能帮衬她,继酥饴斋和小火炉后,今年上半年她又开了间铺子。

这回卖的不?是吃食,而是卖些?家具摆设,多是崔大山做的。

铺面不?算大,一间屋子装好了,把所有家具摆上,进来看的人转一圈儿,喜欢就能定。

崔如英觉得这和以后的样板间差不?多。

不?同之处在于这些?都是手工打的,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改细微之处,家具卖得贵,不?过买的人却不?少?。

崔大山现在也不?在铺子了,铺子里是二丫和赵掌柜管事。

他?租了间宅子,跟几个朋友做木工活,每个月赚的银子也不?少?,在今年的四月份,已经还完了欠崔如英的银子。

不?仅如此,家里还攒下?来些?钱,崔如英没打听过,但看铺子的账本还有家具铺子账册,估计着家里现在存了得有五百两银子。

崔大山是琢磨着买一间铺子,不?过,一间城东的铺子怎么也得一千两,这还差一半呢,好不?容易还了钱,再让崔大山跟女儿借,他?也不?乐意。

欠人钱的滋味可?不?好受,终于能睡几宿踏实觉,可?不?借钱了。

思来想去,打算在城西再开了间分店。

租铺子什么的都是崔大山办的,这马上要开业了,这几日正忙着准备。赵掌柜去了那边,还新招了伙计,那边厨娘是刘婶儿,等许娘子回来了也去那边帮忙。

而李丰收留在了老?铺子,新招一个跑堂,管着传菜收钱。

每日记账就二丫来,虽然一开始记得一塌糊涂,不?过慢慢熟悉了也能应付下?来。

崔如英不?禁想,人果然还是得逼一逼。看现在又当厨娘又当掌柜,也做得来。

这样一来老?铺子厨房就少?了一个人,崔如英问了问,让刘婶儿闺女芸芸顶上了,俩人年纪相仿关系亲近,芸芸又是刘婶儿的闺女,过来做事儿也放心。

几个人的工钱也涨了,赵掌柜如今月钱一两,加上别的能有一两二钱,刘婶儿也是。

李丰收的工钱低一点?,八钱月钱,但每日管送包子劈柴挑水,这些?都算上,跟赵掌柜的工钱差不?多。

如今家里两间铺子,老?铺子的生意一直都不?错,城西?的马上就要开业了,尽管又投了些?钱进去,但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能回本儿了,买间铺子是早晚的事儿。

崔大山没打算跟崔如英借钱,就想着先慢慢赚,等赚到?了再买铺子,儿女都好,崔大郎也是童生了,崔家可?算出了个读书人,这让崔大山的干劲儿更足。

崔如英觉得这样也成,而且就算她爹跟她借了,她这会儿也拿不?出来那么多,因为她也欠人钱了,才?还完。

年初出了正月,陆云蓁替她留意到?一间庄子,八十多亩,要价三千两。

那会儿崔如英手头就能拿出来一千四百两,差的都是陆云蓁借她的。

约定好每月还三百两,六个月还完。

那会儿酥饴斋每月利润她能分三百多两,还有小火炉呢,还这个崔如英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可?是三月份陆云蓁又琢磨开间家具铺子,崔如英那时?没钱,又冲陆云蓁借了一千两投了进去。

这可?是大笔银子。

偏偏一时?半会儿回不?了本,因为买的木料太?贵了,很多都是从南海运来的,什么黄花梨紫檀木,还得给崔大山按件发钱,如今钱终于是还完了,可?崔如英手里也不?剩什么银子,零零散散的算上,五十两出头。

什么时?候回本还不?知道,但陆云蓁说了,从账册上看,回本是迟早的事。

因为家具卖得贵,京城这么多人,还有各地的商人,回不?了本只是投入太?大。当初陆云蓁投了两千两,崔如英投了一千两,光那间铺子装潢就花了几百两银子。

崔如英也不?急,她知道做生意有赚有赔,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

就算赔钱也没事儿,陆云蓁都带着她做多少?生意了,而且崔大山因为这间铺子也赚了不?少?钱。

就算全赔了,崔如英也无所谓,毕竟还有酥饴斋和小火炉呢。

今年酥饴斋也不?错,前半年新上了两样点?心,平日每月能有三百多两的利润,中?秋的月饼卖了好些?钱,但这刚九月,八月份的账册还没理清,崔如英也不?清楚究竟赚了多少?。

小火炉的生意是有淡有旺,冬日里生意那是好得不?得了,说门庭若市不?为过。可?天一热来的人就少?了,后来崔如英想办法卖了些?烤羊肉串,就着酒水一起,但吃得人还是不?多,勉强够本钱,但别的就不?要想了。

不?过这眼看又入秋了,生意又渐渐回暖。

陆云蓁后面就没再管过,就像酥饴斋卖月饼一样,一年有那么一个月几个月生意好能赚钱就足够了,平均到?每个月,那不?还是赚的吗。

等送走许娘子和田娘子,崔如英又回厢房了。

明后还得上两日课,屋里只剩她一个人,还有些?不?习惯。

等到?晚上,崔如英难得睡不?着,次日更是大早就醒了。屋里没别人,她怕上课迟了。

今日落了些?雨,晨起天气微凉,崔如英记着许娘子的话,多穿了件秋衣。

以前这都是许娘子给她准备的。

上午上课,下?午她就在屋里练字,不?时?有丫鬟进来送东西?,茶水吃食,摆了一桌子。

燕归堂的丫鬟都很喜欢她,一是因为陆云蓁,她如今管家理事,她看中?的人谁敢找不?痛快,二来是因为崔如英有分寸。

崔如英上午上课,下?午要么跟陆云蓁去铺子,要么和楚玉珠玩,从不?乱走乱看给人添麻烦,更不?爱往楚庚元面前凑。

听话懂事,模样又乖巧好看,听李嬷嬷说帮着世子夫人赚了很多钱,不?喜欢她才?奇怪。

第122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赚钱

许娘子不在, 崔如?英有些不习惯,但?一两日也就好了,毕竟更有重要的事分她的心神。

次日下午,陆云蓁招呼崔如?英去酥饴斋, 看看上个月的账册, 也看看陆掌柜盘点完了吗。

上个月中秋佳节, 从七月上旬就有好些人来酥饴斋订月饼, 名头打出去了,生意就好做不少?。

陆掌柜自是照单全收,紧着安排人做月饼烤月饼, 不过跟去年就定的一比, 自然是贵一些。

提前一年定便宜两成,今年定只能便宜一成。

那些日子酥饴斋忙得很?,燕归堂的厨娘还去帮忙了。照陆掌柜的话说, 订单多得好似雪花, 连铺子里每日月饼都不够卖的。

他感觉那阵子生意能比过五香斋。

这定然是觉得去年吃着好吃, 可算等到今年中秋了,自然还来买。

尤其是蛋黄莲蓉这个新奇口味, 很?多人都觉得好吃。陆掌柜看市面上也有卖蛋黄莲蓉和玫瑰枣泥月饼的,他还买了几块尝尝, 不过跟酥饴斋的比差远了。

这样?一来也没分走?酥饴斋的客源,反而让铺子生意更上一层楼。

能买得起这月饼的都不差钱,再?加上别处卖这个, 价钱也不便宜,倒不如?再?加点儿买味道好的呢。

今年铺子还卖了枣泥核桃馅儿的, 卖得也不错。

崔如?英记着去年账册月初就写完了,这都马上月中了, 陆掌柜也没来送账本。也可以?见得今年生意好,而且因为去年订月饼的是真便宜两成,所以?中秋过后,来定明年月饼的也不少?,自然忙。

陆掌柜见陆云蓁总忙活其他铺子的事,心里都替陆云蓁着急。生意这样?好,赶紧请人学做月饼开分店,来年好卖的别处去。

江南富庶,北方商人也不少?,只是在京城卖实在是太可惜了。

陆云蓁的确是忙,除了酥饴斋小火炉和卖家具的铺子花梨坊外,还有她的嫁妆铺子、侯府家业要打理,自然没有空闲。

而且她是喜欢从头开始,做新的生意,一旦生意稳定,便让身边的丫鬟管,所以?放在酥饴斋的心思?并不多,若非中秋,陆云蓁也不会过来,从年头到现在,这是她第二次来酥饴斋。

以?往都是让锦月过来看看,账册是陆掌柜送来由崔如?英看,她一点都不操心。

到了酥饴斋,二人又是从后面进的,不过来得不巧,陆掌柜今儿出门谈生意去了,这会儿正不在。

好在二人下午没什么事儿,坐着喝茶,等了两刻钟陆掌柜才回?来。

陆掌柜解释道:“有家酒楼想定咱们?铺子的月饼,不过要比咱们?铺子提前半个月卖,我?没答应。”

这和早些买来送人还不一样?,酒楼是拿去卖,定的多价钱压得低不说,提前卖肯定会影响铺子的生意。

说可以?明年八月初上,那边也不答应。

陆掌柜也没劝,定月饼的多,少?一单生意就少?一单,他再?去同顺德问问。

今儿是白跑一趟了,赵掌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账册还差点,劳烦世子夫人和崔小娘子等一会儿,这些日子一直忙,不过用不了多久,很?快的。”

崔如?英看陆掌柜都瘦了,看样?子是忙得不可开交。

陆云蓁也不会这上头挑理,又让理账册,又让人谈生意赚钱,还让人随叫随到,那是不可能的。

等了一会儿,陆掌柜带着算盘、钱匣子和账册回?来了。

陆掌柜知道今儿陆云蓁过来所为何事,率先道:“跟去年比,多了两倍。”

崔如?英心里一惊,去年她拿的银子就有七百多两,多两倍,那就是两千两。

陆掌柜把账册推过去,“夫人先看看。”

陆云蓁看账册的时候陆掌柜就在一旁道:“定的月饼占大头,还有许多带口音的商人,一买就买许多,只不过后头赵大娘她们?做不动了,到初八就不接单子了。”

做吃食生意最紧要的就是味道,做不完就不接,不然时间紧做得快,到时候以?次充好,坏了口碑反而不值。

陆云蓁微低着头,目光还在帐册上,她说道:“这话说得不错,咱们?铺子不算大,做太多赵大娘她们?身子也受不住,这些日子也是辛苦你们?了,每人给二十两银子的赏钱。

这事儿就辛苦掌柜的去办了。”

厨娘有八人,伙计六人,算上赵掌柜总共十五人,给出去的就是三百两银子,陆云蓁向来大方,而且跟赚的钱相比,也不算什么。

陆掌柜不由笑了笑,二十两银子,这也是铺的生意好,陆云蓁高兴,才给这么多。

铺子的伙计厨娘,在别处一个月也就一两银子的月钱,中秋发了节礼不说,还能拿这钱,这可是好大一笔银子。

陆掌柜道:“那我替赵大娘她们?谢过夫人。”

陆云蓁笑了笑,看完了账册就给崔如?英了。

崔如?英见前头的米面粮油是大头,后头有订单,几十斤几百斤不等,足足写了十几页。

再?抛去三百两,这回?赚的将将五千两,这还只是一个中秋而已。

不过得留四成明年做月饼,订单越多,套进去的本钱也就越多,但?就算那样?崔如英分到手的还有一千二百两呢。

从存银五十两到存银一千多两,又一下子变有钱了。

她现在有一个庄子,在城南京郊,占地八十多亩,庄户十几家,已经收秋了,不过她这两个月还没去看过。

还有一千多两的存银,崔如?英突然觉得自己好有钱。

这钱陆掌柜早就换成银票了,说明还得留银子做明年的月饼之后,陆掌柜把三千两的银票交给陆云蓁,陆云蓁数了一千二百两,给了崔如?英。

二人在账册了按了手印,这账算是结清了。

二人出来时间不短了,陆云蓁见没别的事,遂道:“时辰不早了,我?们?也回?去了。”

陆掌柜忙道:“夫人留步,我?还有一事。”

他跟陆云蓁提过开分店的事儿,如?今再?说,不过是旧事重提,“铺子生意很?好,明年中秋之间可以?准备着,再?开个铺子,多做些月饼。京城不成还有别处,”

陆云蓁道:“这事儿我?回?去考虑考虑,这些日子是辛苦陆掌柜了,锦月。”

锦月拿出了个荷包,笑着送到陆掌柜手里。

给的赏钱铺子里无?论?厨娘、伙计还是掌柜的,都是一样?的,可毕竟陆掌柜做的事更多,也更辛苦,所以?私下里陆云蓁会多给一些。

都给的陆掌柜有,还有单独的,荷包里面是五十两的银票,在这上头陆云蓁从不小气。

至于?开分店的事陆云蓁还没想好,在马车上她一直出神想这件事儿,思?来想去她问崔如?英,“你说成吗?”

崔如?英愣了愣,说道:“夫人,赚得多是因为赶上中秋了,月饼卖得好,可平日里利润六七百两银子不等,哪怕上新的点心也没涨过太多。

这放在别的铺子是不少?,可是若开分店,自然是不可能还在京城,若放在别处,天高路远管不得,非得是极其富庶的地方。倒不如?明年多做些月饼,派人去外地卖。”

崔如?英倒不是眼高手低,看不上多的几百两银子,而是觉得不如?只卖月饼赚得多。

而且若开到别处,利润能有这么高吗。

开点心铺子的确是赚钱的买卖,假如?只有京城有酥饴斋,那过往的商人听了知道这儿好必然会来买,崔如?英可太清楚一样?东西只有一个地方有的好处了,那样?根本用不着推销,口碑就是招牌,口口相传的。

而且还不用担心这个时代消息闭塞,因为买得起的也就那么多人,还总南来北往。

崔如?英也知道为何陆掌柜想开分店,一是因为味道好,开了铺子之后宣传一二,定然生意不错。可有这功夫,不如?想想怎么赚更多的钱。

若酥饴斋本来开在江南,那崔如?英一千个一万个愿意把分店开到京城去。可酥饴斋的铺面已经很?大了,又是在同城的酒楼旁边,再?在京城开一个,聊胜于?无?。

再?者人人都有私心,陆掌柜有本事,自然不愿意做习惯做的小事。在他看这些完全可以?交给别人。

不过崔如?英觉得这和崔家开分店还不一样?,崔家铺面小,时常有人大老?远过来却?坐不下吃不到,而卖点心却?不用,买完就走?。

崔如?英说道:“而且我?看账册,卖月饼的大头是订单,做好了送过去,也不需要铺面。”

崔如?英也摸不准陆云蓁是什么心思?,话音一转又道:“不过开一个也成,咱们?铺子点心的味道摆在这儿,总归是赚钱的。”

只不过崔如?英心里依旧觉得不如?去江南等地谈月饼生意。

如?今有点名头,好些人都知道,这会儿定明年的月饼能便宜两成,应该比去年好卖。

陆云蓁点了点头,“你说得有理。”

这事陆掌柜跟她说了几次,但?她迟迟没答应。崔如?英说的原因,有些她想到了,有些却?没想到。

开分店的确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可比起月饼订单,还是小头。

崔如?英笑了笑道:“我?也是胡乱说的,说起来我?只管了做月饼,往外卖都是陆掌柜跑前跑后,他想开分店,自然也是考虑良多,他是极其辛苦的,若真的谈大江南北的生意,该多许些好处,就比方说以?后订出去一斤月饼分多少?利润,岂不是更上心。”

到时候订单多就多请些人,把什么都准备好了,明年做好了直接送过去结尾款。安定侯府在京城,方子又重要,这铺子还是开的京城好一些,若开到别处,有人想抢方子,那强龙可压不过地头蛇。

陆云蓁点了点头,崔如?英在三日之后得到信儿,谈月饼只要谈成一单,就分陆掌柜二十文,如?今陆掌柜已经动身去江南了。

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三章 马车

若是按今年的利润算, 谈这么多生意?,陆掌柜到时候就能有一百多两银子的进账,再算上月钱赏钱,已然是不少了。

谈的多他赚的自然也多, 陆云蓁赚大头, 那自然得让下面的人喝些汤。哪怕是陪嫁, 攥着?人家的卖身契, 也得善待。

对这法子陆掌柜也很满意?,没再提开分店的事儿,带着?几种口味的月饼就出门?了, 也不知何?时能回?来, 铺子的事儿就锦月管着?。

这样一来,也算事事顺心,都能眼见明年生意?好来。

九月初九, 崔如英也放假, 从学堂回?来吃过午饭后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

昨儿铺子开业, 她没过去?,毕竟不是第一回?开铺子了, 崔如英心里早没了那些忐忑紧张的心情,心底觉得许娘子他们能行。

她还记得第一回?开业, 没到时辰就一直门?口看?生意?如何?,崔大山也紧张得不成样子,一回?生二回?熟, 这回?应该就好多了。

而且对客人来说崔家在城西开间包子铺那也是方便的事,离得近出门?走几步就吃到了, 还省得去?城东。

崔如英下午回?了家,不过这会?儿人都在铺子, 家里空荡荡的。她去?后院鸡 圈捡了鸡蛋,放回?厨房发现许娘子把家里又收拾了,看?着?干净利落多了。

东西摆得更?加齐整,碗柜橱柜上都有颜色粉嫩的盖布。

院子里多了几盆花草,而且她屋子也干净,床上铺着?的单子不知何?时换了新的,屋里床头的瓷瓶里插了几只荷花。

桌上摆着?一盆淡粉色的菊花,看?着?就觉得屋里香香的。

她娘在家可真?好,还管帮她收拾屋子,以往崔如英可没这待遇。

崔如英把带回?来的东西放了放,然后锁上门?就去?铺子了。

城西离得远一些,她去?了老铺子。这会?儿还没开始做生意?,但是二丫和芸芸在包送书院的包子,李丰收要去?送,而且许娘子刚来还不太熟悉,所以得在老铺子这边做。不过再过阵子,就得去?新铺子那边了。

如英过去?替了二丫半天,但二丫闲不住,回?屋拿了绣棚就在旁边做绣活。

她这大半年靠做绣活赚了几两银子,又是个爱臭美的,赚的钱全拿来买衣裳首饰了。

为此许娘子没少唠叨她,但崔如英一番话让她无话可说,“这我二姐自己?赚的钱,你平时不给她也就罢了,怎么还管她钱怎么花。”

听?闺女这么说,许娘子不得不给二丫了五两银子做零花。崔如英是有钱的,可大女儿却没有,尽管一碗水端不平,可也不能差太多。

但是崔如英没让许娘子给二丫工钱,若是给了工钱,那就是帮工是厨娘,以后怎么当铺子老板。

如今二丫已经十一岁了,四郎都五岁了,过阵子送去?私塾启蒙,成日玩那要玩到什么时候去?,根本没有玩够的时候,该收心干正事了。

崔如英每回?回?来会?教他和五郎读书识字,启蒙的时候大抵会?比同龄人学得快一些,这样一来对读书会?更?上心,凡事都是做了之后有收获才?有继续的动力,赚钱如此读书也是如此,等过两年再把五郎也送去?,一家子三个都去?,总会?有个能读出点?名堂来。

崔如英把包子包完蒸上,蒸好之后李丰收就给送去?书院了。到今年十一月,正好一年半期满,过些日子让赵掌柜再去?一趟,谈谈续约的事儿。

等铺子打?烊,崔如英和二丫就回?家了。

崔大山今儿回?来得早,到家之后又做了会?儿活儿,然后把水烧上家里衣服洗洗,又热了点?饭菜,谁要是饿了还能吃几口。

今儿四郎五郎和六丫跟着?许娘子去?了城西那边,因为离得远,这会?儿还没回?来。

等了有两刻钟,许娘子才?到家,忙了一天也是一身疲惫,不比看?孩子轻巧。

不过许娘子还挺喜欢做包子的,跟刘婶儿一块儿还有伴儿,刘婶儿如今都要做祖母了,这个年岁还能做事赚钱,已然是很不错了。

许娘子也庆幸,有这么个邻居,不过也只有这么个。

前阵子铺子招人,因为新铺子这边还差个洗碗的,倒是想在南巷那边找个,可没合适的,最后又招了个婶子。

一天下来也不少事,许娘子这会?儿越发觉得崔大山二丫他们在家辛苦了。

崔如英趁着?许娘子梳洗的时候,跟着?打?听?了打?听?新店的生意?。

许娘子:“客人挺多,你赵叔说挺好的。”

新店开业前三日照样卤菜不要钱,铺子里还新添了豆沙口味的包子,卖得也不错,如今包子铺仍然占家里收入的大头。

老铺子的生意?估计会?受点?儿影响,毕竟以前城西客人还回?来这边,开了新埔仔之后,肯定是去?那边。

不过每月利润应该也有四五十两,新铺子差不多也是这个数,一个月能有一百多两吧。

崔大山每月能拿三四十两的工钱,估计等明年年初,算上存钱家里也能买间铺面。

这做生意?,日子是一年比一年好。

许娘子还问?了问?崔如英在侯府怎么样,她不在,担心女儿吃住不好,不过一想自己?的担心也是多余,侯府饭菜一向比家中好,崔如英和二丫只差三岁,但看?着?个头是差不多高。

在侯府一年半,崔如英长高了不少。

崔如英笑着?道?:“娘真?好,不过娘不用担心我,我一切都好。”

许娘子又问?:“那璋哥儿呢?”

尽管不是自己?的孩子,可毕竟照顾了许久,总喂又带着?,自然也有感情。

崔如英道?:“璋哥儿也挺好,能吃能睡,有丫鬟们带着?玩儿。”

他跟六丫年岁差不多,不过侯府锦衣玉食,丫鬟们照料得又好,别看?在崔家六丫已经是出生之后日子最好的了,可还是跟侯府比不得。

璋哥儿看?着?比六丫更?壮实,也更?活泼好动。

许娘子笑着?点?了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崔如英说道?:“娘,这两日我想去?庄子看?看?。”

已经秋收了,得过去?算算账,还得交税给庄户发工钱呢。

许娘子差点?把这事儿忘了,她道?:“那让你爹跟你去?。”

崔大山如今自己?干,少去?一天也不妨事。

虽说庄子是崔如英名下的,可庄子种的菜都是送去?铺子的,还养了不少鸡,家里也会?吃,给铺子省了本钱。

庄户人多,崔如英年纪小,许娘子怕她一个人去?受欺负。再说了,过去?挺远的,让女儿一个人许娘子也不放心。

崔如英点?点?头,以前不去?,可这回?秋收了不得不去?。

不去?是因为路途遥远,走过去?都要一个时辰,其?实现在家里两间铺子,她还要来回?去?侯府,也该有辆马车了。

崔如英算了算自己?手里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若是买辆马车肯定能方便点?儿。

如今九月,再过两个月就入冬了,有了马车回?家也方便。

若平日她不用,还能许娘子用,去?城西铺子走着?也远呢,冬日更?冷,许娘子来回?走崔如英也心疼。

马车分马和车,都得肯花不少钱,不过在崔如英看?来,虽然马车贵但是值。

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练字可以看?书,都比浪费在路上好。

以往崔如英的钱大头都在许娘子那存着?,但是后来买了庄子,又欠了陆云蓁不少银钱,所以已经好几个月没往许娘子那拿钱了。

这回?酥饴斋分了一千二百两,崔如英还没来得及给。

这也幸好没给,不然依许娘子的性子,肯定不会?点?头让买买马车的。

这个是贵,崔如英虽然没打?听?过,但肯定比崔家以前的宅子贵。

在许娘子看?来,只有达官显贵才?用得上马车,哪怕崔如英自己?赚了银子,可许娘子更?愿意?她置办田产地产,而不是花在这上头。

那回?崔如英给她买钗子,她都不乐意?呢,更?何?况是马车。

有了这想法,崔如英就打?定主意?要买车。

次日一早,她没去?庄子,而是带着?赵掌柜去?了车马行。

她一个人不敢去?,有赵掌柜陪着?最是方便,她有什么事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赵掌柜,即是外人不会?对她的事指手画脚,而且能说会?道?,有时还能讲讲价钱,再有年纪大,见的事儿多,不会?被轻易蒙骗了去?。

崔如英也不全是为了自己?私事,日后再去?村子里收东西,她和赵掌柜可以坐马车去?。

赵掌柜原以为是为了铺子的事,结果一路到了车马行。

赵掌柜问?:“小娘子是要租车?”

崔如英仰着?头道?:“想买一辆马车,我爹不懂这些,所以赵叔帮我看?看?。”

赵掌柜愣了愣,又问?:“这事许娘子可知?”

崔如英道?:“我娘不知,不过我手里有钱,她不知道?也没太大干系。”

赵掌柜这回?更?惊讶了,他没想到崔如英手里有钱。平日崔如英素来有主意?,上新菜招待客人,出门?买铺子要用的东西,做事向来是井井有条,可是这回?赵掌柜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小娘子,这马车可是贵得很,一匹马少说六七十两,那一辆车近百两,这还只是普普通通的。”

千万别以为一辆马车就几两银子,那到时候也会?闹笑话不是。

加起来一百多两,好一点?的差不多二百两,赵掌柜不信崔如英有这么多的银钱。

崔如英笑着?说道?:“赵叔我知道?,银子我是带够了,我是想买一辆马车,不用特别大,马选匹好些的。”

崔家宅子有侧门?,旁边那么条小路正好可以容马车进去?,太大的用不上,出去?也招摇,一个小的就够了。

赵掌柜这回?更?惊讶了,这么多钱,竟然还带够了,一个孩子哪儿能有这么多钱。

他一想,崔如英在侯府,又给想通了。

第124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买马车

那时许娘子?回?来, 赵掌柜还以为崔如英也会跟着一起回?来,毕竟当娘的都不在侯府待着了,做女儿的还能留下??

可不曾想,崔如英依旧留在了侯府。

照样读书?上学, 每日?在侯府住着, 这搁别处, 可是不敢想的事儿。

侯府的世子?夫人哪里会这么看重?一个奶娘, 非把她?女儿留着?与其说是看在许娘子?的面子?上,那还不如说是崔如英机灵,侯府的世子?夫人喜欢她?, 所以才留下?她?。

不然非亲非故的, 还留一个孩子?住在侯府读书?作何。

赵掌柜如今是觉得?侯府这靠山当真是硬。

这么多银子?,估计都是侯府给的,赵掌柜还有些羡慕, 脑子?里不禁想着侯府富丽堂皇奴仆成群, 大把大把的银子?往外撒的日?子?。

不过转念一下?, 也是因为崔如英会办事儿,人机灵嘴又甜, 能把侯府主子?哄高兴了,这事儿别人也做不来。赵掌柜又想, 难怪许娘子?去侯府只带崔如英,哎,这运道别人也羡慕不来。

一想崔如英有侯府当靠山, 他?自然也得?紧紧靠着这小靠山。

脑子?里思绪翻飞,可赵掌柜面上只是愣了愣神, “成成,这事儿好说。这么着吧, 我替小娘子?找个人,那人熟悉这边。”

赵掌柜自己就是个掌柜的,平日?可没接触过这档事,再说了他?家根本买不起马车,让他?挑马他?真做不来,又怕买不好日?后落抱怨,那只好找人了。

崔如英笑着道:“那也好,若是成了我请人吃饭,就算不成也不能让人白来一趟。”

赵掌柜就说崔如英嘴甜会来事儿,这事办得?敞亮。

崔如英也松了口气,有个懂行?的最好,比他?们乱看省时省力。

等找到赵掌柜口中的刘勇刘大哥,已经快正午了。

这人个头矮,身板宽,二话不说就带着崔如英二人去了车马行?,这边一大片地方,马厩挺多,有马有骡子?,还有几头牛,不过因为都是牲畜,吃喝都在这儿,哪怕秋风吹起,闻着依旧有股子?味道。

放眼望去,有的马毛发油亮,一看就威风凛凛,有的卧着,看着精神不好,或胖或瘦或高或矮,崔如英还是头一回?见这么多马匹。

其他?的就差不多了,崔如英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路上赵掌柜还说起了这位刘勇,他?是管给人搭马厩的,见的马多,会点?相马之术。不过嘴笨,干不了卖马的活儿。

见了之后果然是不爱说话,到了之后埋头看牙口,看蹄子?,看那架势倒是挺懂行?的。

崔如英倒是不知道还要看这些,刘勇埋头去看的时候有马场老板看过来,跟着介绍马匹。

卖东西的都舌灿莲花,卖马的也不例外,“这匹可是千里马,你们看腰背滚圆,四肢粗壮,就知道不错。价钱也合适,菜三百两。”

“那匹枣红色的也不错,价钱更合适,二百两。还有那匹,年岁小跑得?快,拉一车货物都成的。”

这边的马五十两银子?到几百两银子?不等,来马行?的路上赵掌柜也跟刘勇说了,要买个好一点?的马,一百两左右。

刘勇说这个钱能买个差不多的,一两岁大,别买病马就成。至于车他?可以找人看看,不用非得?买新的,可以便宜一半价钱。

刘勇说把钱花在刀刃上,马买匹好点?儿的,车能用就行?,旧一点?也无妨。

老板快把马夸出?花来了,刘勇却摇了摇头,直接去了下?一家,依旧是一匹马一匹马看过去,这一连走了许多家,也没一匹相中的。

又绕了两家,刘勇指了其中一匹枣红色的马问老板道:“这匹多少钱?”

老板一听直接眉毛一挑,脸上露出?笑来,说道:“这匹可是好马,一岁多大没跑过多少路,性子?温顺,价钱也合适,二百两,我看兄弟也是懂行?的,可以去别处打听打听,我这儿的马都是好马,别处可没有。”

刘勇:“一百一十两,不能再多了。”

崔如英不懂行?,就猫在后面不吭声?,她?信刘勇,既然说了买差不多价钱的马,那找的肯定值这么多钱,要价定然也合适。

崔如英跟着点?点?头,“不能再多了。”

老板脸色一变,“兄弟,你这压价未免太狠了,不成不成,你们去别家看吧。”

刘勇一字一句道:“这个价钱还算合适,你说这匹马好没跑过多少路我信,可性子?温顺却是假的,刚刚我摸他?差点?撂蹄子?,有这样温顺的马吗。走,咱们去别处看。”

刘勇掉头就走,赵掌柜和崔如英紧紧跟上,从马厩出?来,刘勇和崔如英解释,“那匹马是不错,一岁多能跑,性子?能掰掰。”

但老板不答应也没办法?,刘勇挠了挠头,“再去别处看看吧,没准儿一会儿那老板就改变主意追上来了,这事儿都说不准。”

一百多两银子?自然不可能买到一匹十全十美?的马,自然是这有点?儿小毛病,那有点?小毛病,有的能改,就说脾气不好,那找一个厉害点?儿的车夫,那也算不了啥大事。

又看了两家,刘勇这回又看上一匹。

也是枣红色,毛发油亮,要价一百五十两,按着上回?刘勇讲价的架势,这回?崔如英以为压价到七八十两。

但刘勇开口道:“一百二十两。”

刘勇觉得这价钱就差不多了,再多也给不了,那家要的多,所以他?压得?也多。

这家看牙口和蹄子不错,脾气也温顺,比那匹好。

刘勇和老板道:“要是能卖那就定下?,不能卖我们再去转转。”

老板面露犹豫,咬牙说道:“一百三十两吧,我再送你马鞍和几日?的干草。”

刘勇说道:“再给你加五两,这马不错,但多了不划算。你若是同意,咱们现在就定,不同意那就算了,我们再去别家看看。”

刘勇讲价钱和崔如英不一样,崔如英是试探,跟人绕心眼儿,但刘勇就是实打实说出?心底的价钱,对方不愿意那就走,也不会被蒙骗了去。

刘勇抿了抿唇,静静等着老板答复,若是老板不点?头,他?能立马掉头。

老板看了看马又看了看三人,最后咬牙点?了点?头,“行?,行?。”

要不是今儿还没开张,他?才不干,这钱实在是少,但开个张还能回?些本钱。

刘勇又道:“马鞍和干草没多少钱,也送吧。”

老板这回?是乐了,“行?。”

马都卖了,一个马鞍和两袋子?甘草也没多少钱,送就送了。做生意也是结善缘,没准儿下?回?还来这儿买马呢。

崔如英闻言很高兴,这也看了一下?午,总算是定下?来了,交了钱签了文书?,刘勇就帮着把马拉走了,剩下?的马车他?说明儿再找。

这刚从马厩出?来,就看到刘勇问的第一家老板四处搜寻着过来,看见崔如英一行?人他?眼睛一亮,招了招手,“兄弟这么着,一百二十两银子?,你若买我就卖给你。”

刘勇摇了摇头,“这钱还是多。”

而且他?们已经买了马,就算再便宜十两银子?,也不会再买这家了。

那老板这会儿也瞧见刘勇牵着的马了,他?神色带了两分落寞,不过面上还过得?去,“那日?后再买马来我这儿,给你们便宜些。”

无论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迟了那么一会儿,那就晚了。

回?家的路上自然是无比轻快,崔如英不时摸摸马,刘勇还教了她?怎么摸马舒服,崔如英摸的时候,马儿还会用鼻子?闻她?的手。

崔如英摸摸马头,又看了赵掌柜一眼,这马车有了车夫还没有呢。

赵掌柜咳了一声?,问道:“兄弟,这可有合适的车夫?”

刘勇直接道:“这事儿我能干,要是让我当车夫,盖马厩不要你钱。”

马厩好盖,用木头搭个遮风避雨的棚子?,保暖一点?儿,然后再放水槽食槽,最后放个拴马石就行?了。当车夫更是个轻巧活,主人家不用车的时候,他?还能干自己的事儿。

刘勇向来是有话直说,“要是不用我当车夫,可以再给你找找,搭马厩一钱银子?。”

刘勇本来就管给人搭马厩,不过不常有人买马,所以搭马厩的更少,空的时间?也多。

崔如英倒是能看出?刘勇的性子?,直来直往有话直说,这种性子?也挺好。

正好缺个车夫,崔如英道:“那就劳烦刘叔啦。”

虽然赵掌柜说刘勇年纪比他?小,可以喊哥,可是赵掌柜喊刘勇兄弟,再喊哥就差了辈分了。

刘勇说道:“那我今儿就把马厩给你搭上,晚上马就能睡了。”

赵掌柜背了两麻袋的干草,倒是可以让马背着,不过这才刚买的马,就算是崔如英买的,他?还是有点?舍不得?。

反正干草也不重?,他?背着就是。

时辰也不早了,崔如英让赵掌柜先回?铺子?,这会儿回?去正能赶上晚上做生意。

至于喝酒,今儿是不成了,崔如英就给了一人一钱银子?,日?后有空二人再出?去喝酒吧。

赵掌柜乐呵呵的,这出?来一趟可是值了,等收好了钱,他?脸上的笑又消失了,欲言又止地看了看崔如英。

崔如英疑惑道:“赵叔?”

赵掌柜斟酌着道:“小娘子?,这买马是我和许娘子?说还是你……”

这也就买的那会儿高兴,可是买完了赵掌柜心里又开始忐忑不安了。

他?问崔如英有没有银钱时,一听钱够数,就理所当然地觉得?侯府看重?崔如英,所以给了她?这么多钱。

可不管多少钱,崔如英毕竟只是个孩子?,你要说拿了钱买点?吃食,小钱花出?去了也就花出?去了,依许娘子?对崔如英的疼爱大抵不会说什么,但这可是一百多两银子?啊……

就算是包子?铺,那也是两个月的利润。

别人家的孩子?,一下?子?花这么多钱,不挨揍才怪。

赵掌柜面露难色,“万一许娘子?不满意,马都买了,可是不退的呀。”

崔如英也道:“对呀,马都买了,肯定不给退呀。”

赵掌柜听完一噎,这不是先斩后奏吗!

崔如英心里并不紧张,若非没买庄子?,她?也不会买马,当初崔家住得?远,她?照样来回?走,从侯府到家里这段路她?走的可比许娘子?多多了,但从没喊过累。可若去庄子?,走路一个多时辰,来回?两个多时辰,这一日?才十二个时辰呀。

崔如英看赵掌柜急得?都要冒烟了,忙道:“我娘知道了也就说我几句,应该也没啥大事。赵叔别怕,等晚上我娘回?来了我和她?说吧,今儿也是我非让你去的,就算我娘不高兴那也不关你的事。”

赵掌柜本想说自己不是这个意思,不过他?的确就是这个意思。

许娘子?是东家,买马又是件大事,他?在铺子?干活儿,若许娘子?不高兴,他?这活也不好干,好在崔如英说了不关他?的事,那他?就放心了。

回?到铺子?,赵掌柜不时往厨房看一眼,若是别人大抵也能觉出?不对劲,不过许娘子?和刘婶儿心大,愣是没发现,一直到打烊都觉得?不对劲儿,也没问他?今儿出?门干了啥。

赵掌柜自然也就没说。

等晚上回?到家,许娘子?才知道家里多了匹马,枣红色的马正半卧着睡觉呢,马厩盖好了,里面有食槽水槽和拴马石,食槽放了干草,水槽里添了水。

崔如英拉着许娘子?去看的,“娘你看枣红色多好看,又高又壮,我求着赵叔托熟人带去买的,也没花多少钱。”

崔如英说话算话,这事跟赵掌柜没关系的。

崔大山今儿回?来得?晚,和许娘子?差不多时辰到的,看了马已然是惊呆了,而二丫他?们还觉得?马稀奇,在马厩旁边围着看,这可是匹马呀。

许娘子?这会儿还没反应过来,崔大山在一旁皱着眉问:“这得?多少钱啊,这可是马啊。”

崔如英笑了笑说道:“也没多少钱,娘你看有了马我以后去庄子?就方便多啦,城西铺子?离家里远,日?后你过去那边还能坐马车,多好呀。等冬天天冷了,我也不用再走路去侯府啦。”

崔大山不信,“咋可能没多少钱,要是没多少钱,家家户户不都养马了吗。你这孩子?……”

许娘子?瞪了崔大山一眼,崔大山就闭嘴不说话了。

不过许娘子?也没说什么,嘴巴张张合合,缓了好一会儿,最后她?硬扯了一抹笑出?来,对着崔如英道:“买也就买了,你去侯府是远,不过这么贵的东西你怎么不和家里商量商量怎么,说买就买了,哎……哎……哎,你说你这孩子?,主意这么大。”

这么大的事,好歹商量一下?呀。

崔如英心道,若是商量了,她?还能买成吗。

许娘子?肯定会说庄子?不常去,如今家里住得?近,去侯府也方便,用不着买马车。至于她?去城西,那人长两条腿不就是用来走路的吗,远就远呗,她?是去做包子?的又不是去赚钱的,学什么大户人家买马车。

可崔如英想得?长远,买完车了她?手里还能有一千多两,到年底差不多又能攒够两千两,明年赚的钱肯定更多,肯定是又买铺子?又买庄子?。

京城这么大,哪里会那么凑巧都买到一块去,如果是一南一北,那得?多远,时间?全花在路上了。

这自然是有辆车方便。

为何不买骡子?,马行?里的确有骡子?,可是看了马行?里的马,就觉得?马又高又大又好看,贵有贵的道理,而且崔如英手里有余钱,看了马之后骡子?她?就看不上了。

许娘子?这会儿还没缓过来,看着这匹马只能在心底告诉自己,买都买了,还能退回?去吗。

她?和崔如英说:“买都买了,下?回?再有这样的事你得?和娘商量商量,你和你爹说说咋喂马呢,这有马了车呢?”

许娘子?左看右看,只有马没有车。

崔如英笑着抱住许娘子?的胳膊,道:“马选个好点?儿的,车明儿再看,买个旧的就行?了。车夫也请了,一个月半两银子?。”

许娘子?点?点?头,跟马一比,车也不算什么了,请车夫的更是小钱。

只不过回?屋之后,她?忍不住长吁短叹唉声?叹气,崔大山见她?这样,不由道:“你说这孩子?花钱也太大手大脚了,刚你还拦着我,就该说说她?的,你也太惯着她?了。”

许娘子?听了这番话有些不满,她?道:“你说她?干什么,如英这孩子?有福气,她?说买什么指定有用。你没听她?说嘛,是因为我去城西远,怕我累得?慌,才想着买辆车呢。哎,她?昨晚是说了想去庄子?,今儿没去就是因为远。”

许娘子?一边觉得?崔如英主意大,一边又觉得?女儿做这些肯定有用,还觉得?女儿孝顺。

闺女有福气她?是深信不疑的,如今连崔大山每月都能赚几十两银子?了。

想了又想,躺床上的时候崔大山都睡着了,许娘子?又把他?扒拉醒,她?问崔大山道:“你明儿问问马花了多少钱,哎,车就家里掏钱买吧,平日?家里也能用得?上,总不好闺女买的马车咱们一直用。”

崔如英一个月二十日?在侯府,说起来还是许娘子?他?们用得?多。

崔大山迷迷糊糊的,许娘子?又拍了他?一下?,“成不成呀?”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丰收

崔大山这回是彻底醒了, 他揉了揉眼睛,“成,你说啥都成,你说得也?是, 咱们家里用得多, 不能全让闺女掏钱。”

崔大山欠女儿钱了还不知道如何是好呢, 更别说白用一辆马车了, 若他不出钱,恐怕崔如英不用马车放在家里,他最多也?就管喂马擦车, 用肯定是不会用的。

自己?出了银子那才?仗义呢。

许娘子这回满意了, 安心睡去,等到次日刘勇过来,先带着崔如英去选马车了。

因为选的是旧车, 只?能次中选好, 而且大体上也?有些毛病, 刘勇挑的这辆车厢破损了,但车架和轮子是好的, 能修,半天工夫他就能把车修好了。

回崔家把马牵了, 直接把车拉了回去。

车一共花了四十两银子,下午刘勇在崔家修车,崔大山也?不去干活了, 找了几块好料子,把车厢仔细修过, 加上用的料子好,几年?都不会坏。

崔大山还把买车的钱给了崔如英, “这是我和你娘的意思?,家里也?用车,不好让你全掏了,以后给车夫的工钱也?家里来,马车先可着你用,你不用了家里再用。”

崔如英买车还占了大头,肯定是先可着她用。

崔如英点了点头,“那多谢爹和娘啦!”

这样一来只?花了一百二?十五两,不过剩下的一千两一百二?十五两银子,被许娘子要去了大头,给崔如英留了五两银子,说给她存着。

许娘子忍不住唠叨几句,“花钱的时候好好想想,莫要大手大脚,如今点心铺子生意好,那还不知以后如何呢,有了钱不如先买田置地。”

那房契地契才?是真的,马会老车会坏,昨儿买的马车今儿再往外卖,就卖不到这个?价钱了。

崔如英笑了笑,嘴上连连应着,“娘说的我都记着呢,以后肯定三思?而后行,省着花钱,把钱花在刀刃上。”

许娘子见她模样乖巧,嘴巴又甜,心里无可奈何地泄了气,不好再说什么了。她知道崔如英现在答应,转头就忘了,根本劝不住。

因为每月点心铺子都有利润,还是一笔不小?的钱呢,崔如英若是花了她也?没办法,如今她不在侯府,更不可能求夫人把这钱直接给她。

许娘子点了点崔如英的额头,“好了,有啥事商量商量。”

车买了自然是方便许多,晚上回侯府崔如英便是让刘勇给送回去的,约定好了十五的中午来侯府接她。

她十五放假,等第二?天再和崔大山去庄子,这又拖了几日,直接从上旬拖到了中旬,再不去是不成了。

买车这事儿崔如英还没和陆云蓁说呢,毕竟只?是桩小?事。

每日上课下课写作业练字,时间过得也?快。等到十五放假,陆云蓁告诉她要去城东办事儿,正好顺路可以把她捎带上,崔如英这才?和陆云蓁说了家里买了马车。

陆云蓁笑了笑,“挺好,有辆车方便许多,也?省着你自己?来回跑了。”

京城是天子脚下,若非逢年?过节街上没那么多人,也?不会出事儿,不过崔如英还小?,既然有钱非要走着吃苦作甚,买辆马车是正当的。

那会儿陆云蓁还总跟崔如英说,有了钱想想该怎么花,买辆马车就是有大用处。

陆云蓁觉得有辆马车方便,她出门都是坐马车,省时不说,在车上还能想事情,而且做生意的马车更是门面,都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有辆马车出门谈生意别人都高看一眼的。

知道崔如英买了车,陆云蓁就不管她了,带着丫鬟出了门。

崔如英这回不用走路回去,就没在侯府吃饭,收拾好东西?直接出府了。

侯府门口的路宽敞,她张望着,看见刘勇把车停在了侯府前面的路边,他站在车旁等着。

他是个?爱马的,用手给马喂了些水,又喂了两把干草,摸摸马头,明明不爱笑,可这会儿神?色却温柔。

崔如英喊了一声:“刘叔!”

刘勇把矮凳搬下来,崔如英好踩着上去,她还把崔如英背的包裹接过来放车里了,“小?娘子来了,咱们是回家还是去铺子?”

崔如英道:“去铺子吧,城西?那儿,晚上刘叔再接一趟。”

刘勇点点头,驾着车去了城西?崔记包子。

崔如英路上跟他说了明儿得送他们去庄子,不会从庄子住,大概得在那待半日。

刘勇如今当车夫,自然是依着崔家来,连连点头说包在他身上,明儿一早就过来接。

说起来崔家还算事儿少的,平日只?要把许娘子送到城西?铺子去,晚上他再接一趟就行了,就没别的事儿了。

剩下的时间他能给人打马厩,接点私活儿。

一开始他也?奇怪,只?做包子生意还能买辆马车,崔家也?没到太有钱的地步。但他认识赵掌柜,听赵掌柜说才?知道许娘子曾在侯府做过奶娘,而崔如英如今依旧在侯府上课,很得侯府的世子夫人看重。

尽管刘勇人老实,不过赵掌柜还是多嘱咐了几句,“在这儿本分做事,别想那些有的 没的,崔家有靠山,若是得罪了你没好果子吃。”

刘勇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把崔如英送到铺子,马车停在了后门就走了,等晚上他又来接了一趟。

崔家买了马车,刘婶儿也?能沾光,来的时候不顺路就算了,但是晚上回去都是给刘婶儿顺带捎过去,然后再回崔家。

今儿等把刘婶儿送回去,许娘子在车上还和悄悄崔如英说,“的确是有辆车好,方便多了,省着走路。”

人都是由简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别看许娘子一开始想着人有两条腿不就是留着走路的吗,可坐了几日车,就真心觉得有辆车好了。

前日还下了雨,照样去了铺子一点都不耽误,鞋没湿还没淋雨。

不下雨的时候许娘子还能晚起一会儿,多带孩子。

前阵子许娘子把四郎送私塾去启蒙了,他自己?上课自己?回家,剩下俩孩子她和崔大山一人带一个?。

多是崔大山带六丫,因为他的活儿少,那边人也?多,谁顺手就能照顾一把。

而且六丫现在会走会跑会说话?,也?乖巧,比从前好带了不少。

五郎呢更是沉得住性子,自己?玩都能玩好大一会儿,崔如英教了他摆树枝算术,还给让崔大山做了个?沙盘,可以在里面写字画画,四郎很喜欢。

家里的孩子都听话?,铺子生意好,崔大山和许娘子感情也?更好。

不过许娘子是不打算再生了,她年?岁大了,没精力再生一个?。

而且崔大郎都十三了,过两年?都该成家立业,若真再生一个?,那孩子跟孙子差不多年?岁了。

崔大山向来是听许娘子的,在这上头也?是,回到家之后许娘子让五郎回屋睡觉,她给六丫洗了脸也?就躺下了。

崔如英自然是自己?睡一屋,隔几日没回来,屋里的荷花许娘子给换了几支,衣服也?都洗好叠起来了。

被子似乎是晒过,闻着很暖和,还是回家好。

次日崔大山跟着崔如英去了庄子,庄子在城南,占地八十余亩,住了十几家庄户。

里面不全是田地,有个?池塘,里面种了藕蟹,中秋那会儿还不肥,崔如英尝过,估计这回能捞些带回去了,

已经过了秋收的时候了,粮食都已经收完晒干了,就等崔如英过去称重,到时候上三成税,三成给庄户做佣金,剩下的才?是崔如英自己?的。

路上,崔如英忍不住掀开帘子朝外看去,田里已经看不见金色的稻田和麦田了,这一路田地里都空荡荡的。

马车穿过的小?路,最后慢悠悠停在了庄子门口。这些从前都是庄户自家的田地,后来缺钱把田卖了,又给别人种地。

崔如英跟别的东家不太一样,别的庄子多是种粮食,但崔如英让六十亩地种粮食,剩下的二?十亩种铺子能用得着的菜。

还留了地养鸡养猪,依旧是按分成给佣金。

一开始是有人不愿意种菜,粮食管饱,一年?两熟能足够家里口粮,多出来的还能换银钱,可后来一听种的菜崔如英也?会买,价钱还不低,况且很多菜一年?能熟好几次,像土豆萝卜这些还压秤,比粮食收成好,吃了种吃了种,不比种粮食来钱少,自然就愿意了。

庄子和城里不一样,这边是田趣儿,没城内热闹。

下了马车,崔大山跟崔如英进了庄子,一眼看去就是悠闲的田园之景,有人在门口编篮子,有人围坐在一起说话?聊天,还有人正摘菜腌菜,这些是崔如英要的,铺子里用不完的菜晒成干,家里冬日还能吃呢。

今年?她想试试菜干馅儿的包子,所以多让庄户晒了豇豆干。做这个?也?简单,焯水之后挂上晒,吃的时候泡一泡,崔如英试过豇豆干蒸肉炖菜,很好吃的。

她来过两次,平庄户也?总有人往铺子送肉菜,自是认得。

也?不知谁听见动静往这边瞧了眼,紧接着就高声道:“哎!东家来了。”

崔如英走过去,笑着道:“这些日子忙,没工夫过来,这也?等久了吧。”

劳作一年?,都等着粮食呢。

人群中站出来一个?高个?子男人,他是庄户的管事,就他识字管着记账,跟崔如英说话?的时候脸上堆着笑,“倒也?不急,东家赶着月底之前来就行,到时官府有人来催田税。”

崔如英道:“那事不宜迟,我先看看账本吧。”

今年?二?月份开春种过一茬水稻,五月份收割后又种了稻苗,八月份秋收。其?他的旱地种了麦子,五月份收了,之后就种了豆子,也?刚收完。

从账册上看,庄子的亩产中规中矩,崔如英不会种地,更不知怎么才?能让亩产高一点,所以看着账本上差不多,就没说别的,还跟管事道了句辛苦了。

管事笑着道:“种地干活嘛,都是应该做的,那一会儿过秤,把粮食给各家各户分了?”

崔如英道:“行。”

六十亩地的粮食,亩产三百多斤,也?有一万来斤。

庄户找了俩秤称重分粮食,留出交税的,这还得多留点儿,剩下的才?是崔如英自己?的,再称七千五百多斤,跟账本上的差不多。

然后又收了菜干,跟庄户几家种菜的结了账,今儿的事儿还不算完呢。

崔大山得盯着把粮食送进仓窖,还有几样铺子常用的菜,不能坏了,得好好保存。因为往年?不种菜,菜占的地方又大,所以还得再建几座仓窖。

粮食就在庄子舀米磨面,一时半会儿弄不完,只?能先戴回去几袋子。

剩下的麦子慢慢磨,铺子做包子要用,如今庄子就能种麦子磨面,还省着去粮食铺子买了,先紧着麦子,磨完了直接送铺子去。

崔家卖包子,米用的少,但庄子种的水稻不少,光吃是吃不完的。

崔如英本想卖了,不过崔大山说粮食有用,外面米七八文?一斤,若往外卖也?就几十两银子。

说不准日后就能用上了。

崔如英还挺喜欢吃米饭的,对了,米饭。

她记得以前在家里做过黄焖鸡米饭,放香蕈干和青椒和土豆,做出来的有种不一样的味道,和小?鸡炖蘑菇完全不一样。

可谓是香辣扑鼻,而且汤汁粘稠,光用汤拌米饭吃就已经很好吃了。若是来年?买些新稻苗,肯定更好吃。

眼下她还有一千多两银子,说实话?,放着也?是放着,倒不如想法子再做点生意。

崔如英唯一担忧的事就是崔大山如今有木工活儿做,抽不开身,许娘子和二?丫在包子铺,家里唯一亲近的邻居刘婶儿和她闺女芸芸也?在铺子干活。

崔如英自己?要上课,就算不上课,她八岁也?不可能成日做生意呀,眼下竟陷入了无人可用的窘境。

这事儿还得日后再说从长计议。

事儿办完了,庄户们开始收拾东西?,把崔如英要带走的粮食往车上搬。

还有两篓的螃蟹,这东西?崔家以前还真吃不到,不过跟在侯府吃的比起来,庄子的自然小?,但解解馋也?够了。

剩下的就是菜干和果子,有的庄户们送的,多是柿子的苹果梨子,自家院子种的,也?让东家尝尝鲜。

崔大山本不想要,因为他觉得庄户们种地不容易,一直推脱。

但崔如英收下了,她做东家也?有一阵儿了,哪个?做员工的不想着讨好老板,收了他们也?安心。若是做得好,大可在别处给些好处。

上了马车,崔如英还一直想着买铺子的事儿,她若开铺子肯定要买一个?的,正好手里有钱。

做吃食都是小?本生意,到时候生意不好,还能把铺子租出去,时间长了铺子价钱还会涨。

只?不过如今缺人,实在不成崔如英是可以接受买人的,买了人好好干活,也?能多给好处,就像陆掌柜那样。

可在人牙子那买的人也?并非万无一失,若是性子不好,她大抵做不到再给卖出去,人和物件是不一样的。

崔如英还是觉得像陆云蓁那样,有自小?就在她身边的,更信得过。

倒是可以问问陆云蓁,不过燕归堂的厨娘就一个?,还是小?本生意,陆云蓁未见得会投钱。

还可以问楚玉珠,燕辉堂是有小?厨房的,楚玉珠也?有丫鬟,倒是可以来铺子做事儿。

回到家,崔如英已经把事情想通了,先问问陆云蓁,毕竟她住在燕归堂,陆云蓁有什么事都想着她,她也?当如此。

若陆云蓁不管,再问楚玉珠。

刘勇直接把人送回家,一车东西?也?给卸下来了,这刚过正午,崔如英打算做点饭菜送铺子去,就没让刘勇回去。

崔大山正好可以等吃过饭再去宅子做木工,他看了看一院子东西?,问:“这是要做螃蟹?”

就螃蟹是活的,庄户的人还说了,得活着就吃,死?了的有毒。

崔如英点点头,“爹你去刷螃蟹吧。”

她怕被咬。

螃蟹这会儿还活蹦乱跳的,崔大山捏着肚子给刷干净,中间被夹了两下,不过他皮糙肉厚,倒也?不觉得疼。

刷好之后崔大山问:“这样成不?”

崔如英点点头,她爹刷的还挺干净,“爹你再给对半切开。”

崔大山去切螃蟹了,他唠叨着,“这还怪麻烦的,这么大点都是壳,也?看不到多少肉啊,能好吃吗。”

崔如英心道,等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切好的螃蟹切面沾上生粉,下油锅一炸,青色的螃蟹很快就变成了橙色,然后切些土豆条也?下油锅,再切姜葱蒜辣椒,热油炒香再把螃蟹和土豆炒了,厨房里满是香味儿。

炒了一大锅,剩下的直接上锅蒸,喜欢光吃蟹吃的可以慢慢啃,用来消磨时间也?不错。

饭是崔大山刷螃蟹的时候蒸的,是用的庄子产的新米,蒸的时候崔如英滴了几滴油,蒸出来的米晶莹油亮。

饭菜是两个?铺子各一份,给崔大山留了些,还给刘勇包了点香辣蟹。

刘勇不好意思?要,“我就不用了。”

崔如英道:“这都中午了,刘叔也?没吃饭,一会儿还得去送我去铺子,你简单吃几口。”

刘勇这才?接了,他笑了笑,“多谢小?娘子。”

东西?放上车,先去城东的老铺子,送了饭菜后崔如英就去了城西?,城西?这边铺面大,能放十几张桌子,时辰不早了,这会儿铺子还剩五六桌客人。

赵掌柜和新来的伙计闲着无事,就在门口招揽客人。

崔如英是从后门进的,先去厨房招呼了一声许娘子,“娘,我做了新吃食,一会儿我们吃这个?。”

说完就去前面招呼赵掌柜了。

赵掌柜一笑,“我说大老远闻着什么这么香呢,原来是小?娘子做新鲜吃食了。”

崔如英看几桌桌上有酒,一时半会儿吃不完,就道:“咱们也?先吃饭吧。”

新来的伙计还不习惯,但是赵掌柜已然是习惯了,隔一阵子崔如英就会做些好吃的。

这回蒸了米饭,做了香辣蟹和蒸螃蟹,菜比平日少,可一大盆螃蟹也?足够吃。

橙黄色的螃蟹切面酥软焦黄,土豆条也?是,直接穿了层酥衣,盆里面满是辣椒段和大蒜片,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而蒸螃蟹样子小?巧可爱,闻着一股螃蟹的鲜味儿。

崔如英道:“还剩卤菜不,要是有咱们再来点卤菜。”

刘婶儿:“有呢有呢,我去拿。”

许娘子笑着坐下,她还记得今年?中秋侯府吃螃蟹,螃蟹比这大,不过她还得喂奶,没办法吃,如今家里也?有了。

崔如英也?坐下了,做的时候她尝过味道,因为螃蟹小?也?不用一点点剥,夹着螃蟹腿用牙把肉咬出来就行了,这香辣蟹就是吃味道。

蟹的鲜甜和调料的香辣,炒过之后二?者糅在一起,主要是嗦蟹吃。

觉得辣了吃口米饭,再把土豆碾碎拌米饭里,香香辣辣好不快活。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侯府生活

一群人嘴巴都辣红了, 可还是忍不住吃。

赵掌柜以前吃过蒸螃蟹,可从没这样?吃过,嗦着?螃蟹就能?下好多的米饭,里面?的土豆也好吃, 就连大蒜片吃着?都香香辣辣的。

许娘子已经好长一阵不吃这么辣的东西了, 才吃几口鼻子就辣红了, 眼泪差点辣出来, 她不住地吃米饭喝水,可就算这样?嘴上也没停,忍不住继续吃。

而清蒸蟹这会儿倒是无?人问津了, 吃那个不紧慢还麻烦, 没多少肉,哪有吃香辣蟹过瘾。

太?辣了就吃些卤菜,原本铺子的卤菜就是甜辣口的, 可是跟这一比, 都成了解辣的了。

还在的几桌客人也不吃了, 被想?辣味儿吸引朝这边看过来,不过大约是性子稳重, 没来搭话,只?吃完的时候喊了声伙计结账。

赵掌柜去给桌子几桌结了账, 等人走了,一群人又慢慢悠悠地吃起饭来,有吃完米饭的就剥清蒸蟹吃。

这个解辣, 虽然小了些可是也好吃。

许娘子给崔如英和四郎剥了些蟹肉,但弄这个太?费事儿了, 螃蟹又小,剥半天也就出那么一点点肉。

崔如英碗里的还多一点, 她一口全吃了,吃得满嘴鲜甜,虽然肉少,可螃蟹的蟹黄蟹膏却是满的,蟹黄香香的硬硬的,蟹膏软糯还有些黏嘴。

这时节螃蟹最鲜,虽是性寒的东西,可偶尔一次不妨事儿。

一大盆螃蟹呢倒也不用谁故意少吃点儿,赵掌柜就喜欢崔如英这点,敞亮大方,带过来给大家吃就是给大家吃,而不是就带一碗肉,偏说给大伙吃的,那外?人谁不好意思夹呀。

刘婶儿这回是吃高?兴了,一想?芸芸在那边肯定也吃得到,心里就更舒服。

不过家里的要是知?道她们在铺子又吃好吃的了,指定说些什?么。

虎子年初成的亲,刘婶儿没指望过有了儿媳自己就万事清闲,可也盼着?儿子儿媳能?过好日子。

可她那儿媳妇,还会嫌她来铺子干活自己吃得好,却不给家里带些好吃的回去。

刘婶儿觉得还是闺女知?道心疼人,以前芸芸没来铺子的时候,只?会心疼她出来干活辛苦。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那个儿媳她都不想?说,还想?着?家里人赚的钱都交上来一块儿花,那不就是惦记芸芸赚的吗。

刘婶儿当然没同意,那钱芸芸自己赚的,就给她攒着?做嫁妆。

人二丫有那么多漂亮首饰,芸芸干活也辛苦,咋就不能?留着?钱买首饰呢。

有一句话叫娶了媳妇忘了娘,真是半点不假。

如今儿媳妇多事,虎子被撺掇着?总说些有的没的,还想?让他媳妇也去铺子,芸芸留在家里,时间长了刘婶儿也烦。

有时刘婶儿也后?悔,当初为何不听赵川的跟许娘子说说,二丫性子多好,不过看自己儿子这样?,让二丫嫁过来那就是害了人家。

吃过饭刘婶儿把厨房收拾了收拾,抹了嘴就回家了,照样?是半点东西没往家拿。

到家儿媳一闻她身上还有饭味儿,又香又辣的,见她两手空空脸立刻嘟嘟着?,把门?重重一摔。

刘婶儿也没管,聘金也给了,还等着?什?么。

她家孩子不算多,家里三?间房本来足够住,可儿子成亲后?他们夫妻俩住一间,芸芸和小儿子就跟她和赵川挤着?,还想?要啥呀,难不成一家的钱都补贴上去。

再说了,刘婶儿见芸芸总是关心大郎,若以后?真能?结缘,那是好事儿,就更不能?让芸芸补贴家里了。

扒着?婆家补贴娘家,她都没脸和许娘子说话。

说实话,刘婶儿不在意儿媳妇说酸话,毕竟谁都有私心,可是她嫌虎子也说,当男人的拎不清,那家不就乱了吗?

可说了也说不听,等以后?分家就好了。

在家睡了个觉,下午刘婶儿又去铺子了。

崔如英下午都在铺子里待着?,那会儿跟刘勇说了等晚上接一趟许娘子就行了,也没什?么事儿,她慢慢溜达着?去了老铺子,替了会儿二丫。

二丫没闲着?,在一旁绣话,她不住地和崔如英说,“中午的螃蟹可真好吃。”

她爱吃,芸芸爱吃,李丰收和新来的伙计也爱吃,吃的时候一直吸气?,不过周婶子一点辣的都吃不了,吃的包子。

她在绣肚兜呢,给妹妹做的,妹妹厨艺好但不会刺绣,许娘子也忙,她给妹妹做两件儿。

芸芸也道:“是好吃,我都没吃过这样好吃的吃食。”

崔如英笑着?道:“你们喜欢就好,我爹还担心这两篓子螃蟹吃不完呢。”

还剩下半篓子,崔如英晚上回去给炒了,不然在水里养不住坏了就没法吃了。

不过剩下的不算多,不够分的,她就不往铺子带了。

把送去书院的包子包完,崔如英就回家了,崔大山不在家里,崔如英硬着头皮把螃蟹切了。

下锅一炒,又是一盘麻辣鲜香的菜。

明?儿中午她打算再做一回黄焖鸡,然后?带回侯府一些,先给陆云蓁尝尝,再给楚玉珠尝尝,也问问陆云蓁的意思。

不过依崔如英对陆云蓁的了解,大概会鼓励她开铺子做生意,不过入股却不太?可能?,因为陆云蓁知?道她不缺钱,一个小铺子而已,她们开着?玩儿就行了,不用费心。

但新鲜吃食嘛,带过去给陆云蓁尝尝,说不准会喜欢呢。

崔如英做的黄焖鸡色泽油亮,鸡肉颜色金黄,汤汁浓稠,土豆香菇青椒上都裹满了汤汁,青椒刚刚断生,吃起来还是脆的,而香蕈干最是入味,既有蘑菇本身的鲜味儿,又有鸡肉的香味,吃着?比肉还好吃。

家养的鸡有嚼劲,肥瘦相宜,红色的辣椒圈和青色葱花做点缀,陆云蓁尝了一口,眼睛微微亮起,崔如英眼巴巴的看着?,没等她吃完就问:“味道如何?”

陆云蓁吃着?吃着?就笑了,“你做的菜就没有味道不好的,很好吃,和普通的炖鸡不一样?,吃完一下子就记住了。”

这和炖鸡的口味不一样?,和小鸡炖蘑菇也不一样?,汤汁醇厚,这味道陆云蓁还有点形容不上来,总之吃完能?记住。

崔如英道:“庄子收秋我这才刚过去,今年收了好些稻子,所?以就琢磨着?做了这道菜。夫人,你说要是把这菜拿去开间铺子,能?不能?成?”

陆云蓁想?了想?,“我看做这菜用的倒不是稀奇东西,也是小本生意,可以一试。”

崔如英笑了笑,“那夫人可要入股?”

陆云蓁道:“你如今手里也有余钱,可以自己买间铺子试试。”

陆云蓁倒不是看不上小本生意,不过她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大事上,而且花梨坊正在要紧时候,她最多是投点钱,不过崔如英不缺钱,所?以还是她自己来好。

陆云蓁:“若是想?有人商量着?来,你可以问问玉珠。”

都是孩子,一块儿也有伴儿,再有玉珠是侯府的姑娘,尽管二爷没大作为,不过自己姑娘做生意,肯定还会使便利。

就比方说去官府办文书,都不用二人过去的。

这和崔如英想?得差不多,她点点头说了声好。

她带回来两份饭,一份来的时候就给楚玉珠送去了,还有一份带给了陆云蓁。

等回到厢房,坐了一会儿,门?外?传来哒哒哒的脚步声,楚玉珠喊着?,“如英如英,你给我带的吃的好好吃呀,我以前都没吃过!”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说完,楚玉珠才敲敲门?,敲完之后?脸贴着?门?听里面?的动静,“如英如英!你在吗?”

崔如英起身开门?,楚玉珠一笑,“你在的呀,你给我带的吃食真的好好吃,我今儿本都吃过午饭,可又给全吃了。”

崔如英是过了正午回来的,有些晚,楚玉珠能?全吃了,可以见得她说的不是假话。

崔如英笑了笑,“你喜欢就好,下回我早点回来。”

她拉着?楚玉珠进来,她问道:“玉珠,你想?不想?日日都吃?”

这会儿正新鲜着?呢,楚玉珠自然想?天天吃,“那当然啦。”

崔如英道:“要不我们开间铺子,就卖这个。”

刚才待着?的功夫她把铺子名?字都给想?好了,就叫烹鸡酌酒。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是名?诗,文人墨客耳熟能?详,这四个字做店名?正合适,虽然做的是黄焖鸡米饭,不过这菜名?实在是太?熟悉了,又是在京城,崔如英也怕这个时代不仅她一个人是穿越的,直接起这名?字容易被人发现,倒不如起个文雅点的。

楚玉珠一听有些懵,她还没试过开铺子呢,她有自己的庄子铺子,不过都是她娘给管着?,从前只?去铺子里面?玩过,开铺子呀,那可是太?好玩儿了。

她看着?崔如英,二话不说直接道:“成!我们开!”

崔如英道:“可是开铺子不是小事儿,得请掌柜的,要招伙计厨娘,每月看账本操持大大小小的事,你会不会一开始上心,后?面?就不管了。”

楚玉珠道:“不会的不会的,我是那么没有义气?的人嘛。”

崔如英道:“玉珠,这是大事,你回头和二娘子商量商量呗,明?儿下课了你再告诉我。”

楚玉珠点点头又摇摇头,“都不用去问,我母亲肯定会答应的。”

以前比这更要紧的事,她母亲都答应的,这算是小事,母亲肯定会点头的。

不过崔如英还是让楚玉珠去问了问,和她说的一般无?二,孙惠茹的确答应了。

孙惠茹还问了问了需不需要帮忙,崔如英没把话说死,只?说她们先试一试,倘若不成,再请长辈帮忙。

孙惠茹便给女儿了一百两银子,还说了不够再找她要,家里兜底,钱赔了也不防事,正好给楚玉珠找点事儿做。

不过在她眼里只?当这是孩子间的玩闹,多大点儿呀,学着?管账就是了,哪里会做什?么生意。

虽然听陆云蓁说酥饴斋有崔如英的帮忙生意才做那么大的,还把她继续留在侯府了,可孙惠茹不信。

不管长辈们怎么想?,二人是真的开始做生意。

崔如英现在就开始操心了,包子铺是家里的,后?头就是赵掌柜上心,如今许娘子也盯着?,还有二丫的,压根不用她费心的。

酥饴斋小火炉和花梨坊是和陆云蓁合伙的,陆掌柜和陆云蓁操心得多,她只?管想?新点心新菜式,大事也不用她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