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 / 2)

市井养家日常 将月去 28751 字 1个月前
🎁美女直播

第071章 第七十一章 十八两

从书院离开, 崔大山大笑,笑声回荡在?山脚下,好在?这会儿时?辰还早,没啥人, 不然乍一听还得被吓一跳。

崔大山跟女儿说道:“你爹今儿犯了傻, 拿了钱走?就行?了, 还搁那儿等着呢。”

以?往送了包子就走?了, 今儿拿了钱,都高兴得忘了要干啥了。

别人还得笑话?,怪没见过世面的,

崔如英道:“才不傻, 赚了钱高兴嘛,我也高兴。”

这可?是钱呀,崔如英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十八两银子, 将近两斤, 沉甸甸的, 让崔大山分开放了,一半给?装怀里了, 剩下的给?崔如英怀里塞了些,放在?木桶里一些。

鸡蛋可?不能放在?一个?笼子里, 京城这地方,崔大山也怕半路被抢了。

也难怪崔大山高兴,崔家卖包子来赚的钱不少, 可?是多?是铜板,钱匣子铜钱不少, 但没见这么多?银子过。

这才半个?月,就拿了这么多?钱, 高兴点儿也是情有可?原。

崔大山道:“如英呀,这回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家里哪儿有这桩生意。”

闺女跑的书院,崔大山后来想想,估计是给?崔大郎送包子的两次,不然生意哪儿会自己找上门。

崔如英道:“爹,我也就试着找了找人,谁能想到真的就成了。送来的包子也是你做得多?,早起?和面做包子多?辛苦呀,爹,赚这银子你占大功劳!”

崔大山被女儿这几句话?说得心花怒放,当爹的,就希望当顶梁柱,给?家里遮风挡雨,累点儿不怕,被别人说也不怕,自家人知道他干活辛苦就行?。

崔大山这会儿神清气爽,一点儿都不觉得累,也不觉得热,反而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哎,你不去书院,那啥都没有。这么着,回去了去金云阁挑个?首饰去,上回给?你二姐买了个?钗子,没给?你买。”

崔大山记着上回只给?崔如英买了对耳珠,小小的,他都不敢碰,怕给?捏扁了。

崔如英惊喜道:“真哒!爹你可?真好,你就是天底下最好的爹,谁也没法儿跟你比!”

崔如英觉得这才算不白跑书院,崔大山还记着上回她只买了对耳珠呢。

反正?也跟二丫说好了,以?后给?她买大的不许生气。

崔如英不觉得这是偏心,这生意是她找来的,给?她买个?首饰,那也是她应得的。

况且上次的确是给?二丫买的大,她就只要了对银耳珠。

可?以?买对银镯子,她小,银镯子也不会太重,戴在?手上多?好看呀。

再说了,本来一碗水就没办法端平,只要不偏心太过,崔如英觉得都成。

她也不会让二丫太吃亏。

崔大山也意识不到,自己有点偏心。

明明去侯府享福的是崔如英,在?家里干活的是二丫,但是崔如英偶尔回来一趟崔大山就觉得她记挂在?家里,是个?好孩子。也会给?钱去买早饭吃,二丫也给?过,但不要,就不再给?了。

二丫呢干活更多?,可?时?间长了就觉得不干活干啥呢,也就认为是理所应当了。

不过大体上没偏心太多?,人总有喜恶,有崔如英在?,二丫也不缺啥。

崔大山哈哈直笑,“行?了行?了,财不外露,一会儿见了人就不许高兴了。咱们爷俩乐呵乐呵就行?了,真好呀。”

回到家再给?钱,这回多?给?点儿钱买肉,中午做肉吃。

等月初铺子盘点还有一笔钱到账,到时?候家里的钱就多?了。

不过这里头可?不全是赚的钱,这个?崔大山心里还是有数的。

回到家太阳还没升起?,二丫也没醒,崔大山把这钱放一块儿,拿出来一两留着给?崔如英买首饰,剩下的铜钱留作家用。

十七两银子,看着是不少,但利润其实也就八两,剩下的十两都是本钱。

而且这十七两还有用呢,下个?月还要给?书院送包子,这些钱都得投进?去。

不过下个?月也能多?拿钱,毕竟天数多?,能送二十八天,结的钱也多?,只要铺子不出岔子,就能结三十六两,还多?一百二十文。

崔如英又?在?心里算了一遍,嗯,没算错。

崔大山给?了她八十文钱,留着买肉和菜,买首饰的钱想给?来着,因为知道女儿不会乱花,自己去买也成,但崔如英没要。

“爹带着我去买吧,也让别人看看,谁家爹总带着女儿去买首饰,对我们这般好,不让人看见怎么行?。况且我要看上的比一两银子轻了,那还剩下钱呢,多?的我不要。”

崔如英蹦蹦跳跳的,这样赚钱好,要是赚钱全给?崔大郎花了或是存着给兄弟们娶媳妇儿,她就不管家里赚钱了。

崔大山咧着嘴笑,“哎,你知道就行?了。”

崔如英说道:“那不成,爹你最好,反正?就你带我去!”

要是多?个?几文钱,崔大山还能给?掏了不是。

崔大山被哄得都想再拿一两银子出来了,不过还是忍住了,下个?月还得做生意呢,不能花太多?。

等着二丫醒了,得知结了账也很高兴。

崔如英还跟她说了要去买首饰,“上回说好了,再给?我买你不许生气。”

崔如英想要是剩下钱,给?二丫也买对耳珠,银的对耳朵好。

二丫道:“我怎么会生气,这生意本来就是你揽来的,要是没你还赚不了这么多?钱,应该买。而且上回就给?你买了对耳珠,太小了。”

妹妹有的二丫偶尔羡慕却不嫉妒,但自己有了,总想着妹妹也有。

这回好了,有钗子是高兴,可?崔如英没有她还不好受,现?在?舒服了。

二丫一会儿还得抱六丫去喝奶,就梳洗去了,出门前又?问?了,“爹,大哥啥时?候回来?”

崔大山也不知道呢,从前崔大郎读书都是好几年前的事儿了,早就忘了啥时?候放假。说是上午放假,也不知道还上不上课。

不过崔大郎肯定不瞎跑,估计放了假肯定回来。

要么回家,要么去铺子,就这俩地儿。

崔如英也不管了,这会儿犯困,她得回屋补觉去了,早饭也不吃了,睡醒再吃。

崔大山还得去铺子收拾,他在?屋里转悠几圈儿把钱给?藏好了。又?去铺子里收拾利索了才回来,崔大山啃了两个?包子,肚子倒是不饿。

月底不光结钱好,明天后天两日也不用早起?做包子,终于是能睡个?好觉了。想着崔如英也没吃饭,又?摸出两文钱,放在?枕头边儿上。

崔大山这才睡觉去。

等崔如英醒的时?候已经过了辰时?了,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被晒得久的地方就发烫,崔如英想明儿得拉帘子睡了。

她坐起?来伸了个?懒腰,眼角余光瞥见枕头边上还有两文钱,想来是崔大山放的。

这个?爹是真好,不想吃包子就可?以?不吃包子。

出了小屋一看,崔大山还睡着,崔如英就带着钱去街上了,她肚子有点饿,这会儿估计只有卖阳春面和豆浆的摊子没走?,先吃碗面去。

金灿灿的骨汤面,面条发黄,清汤鲜亮,面里加了两个?蛋,一个?煎蛋一个?茶叶蛋,吃完把汤喝光,崔如英这才饱了。

填饱肚子是头等大事儿,还有重要的事儿呢,今儿得买肉。

崔大山这回多?给?了三十文钱,可?以?多?买些肉。

崔如英想着主?食做肉龙,也就是肉花卷儿,然后再做几个?下饭菜就行?了。

人多?不可?能都是肉菜,土豆家里有,再买茄子辣椒,能做个?地三鲜,吃肉多?了,有时 ?候素菜比肉菜还好吃。

上回做的金钱蛋也好吃,今儿就做个?香辣口的,因为地三鲜味道也偏甜。金钱蛋崔大郎还没吃过,正?好尝尝。

这样花不了多?少钱,崔大山给?了八十文,不能全落下,肉菜必然也得有,崔如英看了眼肉摊儿,红烧肉上回吃过,排骨做了不合算,肘子她没做过,怕翻车,看了一会儿从肉摊买了一斤瘦肉做肉馅就离开了,然后从街边摊贩儿那儿拎了只活鸡。

崔大山还在?睡觉,崔如英让摊主?给?宰的,七文一斤,抹了零头总共花四十文钱。

崔如英记得杂货铺有栗子,就近找了一家买了两斤栗子,花了十文,打算做个?栗子炖鸡。

她在?侯府常吃肉,倒不是想吃鸡肉,主?要是想吃里面软软糯糯的栗子。

街边常有卖炒栗子的,但是没买过,栗子炖鸡先尝尝。

这就三个?菜了,还剩二十文,崔如英拿十文买了两斤半的鲫鱼,又?花两文钱买了豆腐,再做个?鲫鱼炖豆腐了。

这道菜好呀,能吃肉能吃豆腐还能喝汤,跟别的菜一比,这道清淡还滋补。

现?在?天热,调料汁儿拌个?凉菜,铺子里还有卤菜呢,这就两道凉菜了。

还凑了六个?菜,吉利!

剩下的几文钱,自然就进?了崔如英的口袋。

回到家崔大山还没醒,崔如英就在?厨房忙活做菜。

栗子炖鸡花费的时?间最长,她先做这个?。

这刚入夏,今年的栗子还没下来,这栗子肯定是以?前的,不过正?因为如此,晒过水分流失糖分沉淀,吃着更甜。

崔如英留了几个?,一会儿埋灶膛里,就当打零嘴儿,剩下的全剥了。

外壳很好剥,里面的那层皮儿搓一搓也就掉了,没掉的烧锅热水烫烫,顺便煮几个?鸡蛋。

出门前崔如英看家里还有鸡蛋,正?好省着再买。

剥这些栗子就花费了一刻钟多?,然后把鸡切块焯水上糖色,栗子的口味偏甜,所以?炖鸡的口味也就偏甜一点。

崔如英爱咸甜口,辣的也喜欢,但相较之下还是偏爱前者。

焯水上了色的鸡块,香料包和黄澄澄圆滚滚的栗子一块放到锅里,小火慢慢炖着,这个?得到中午才熟。

然后崔如英就开始做下一道耗时?的菜了,鲫鱼炖豆腐。

鱼不好做,但这个?简单,鲫鱼都是宰杀好的,崔如英把上面的粘液清洗干净,这样腥味儿不重,鱼胶照样留着,然后用家里的铁锅把大人巴掌大的鲫鱼煎得两面金黄。

家中的铁锅用的久,比铺子的锅好用,多?放点油煎得定型了再翻面,这样不会破。煎好之后,直接倒进?砂锅里,加热水汤就一下子变白了,炉子里烧着炭,调味只用了盐,香料没放,但是放了葱和姜片,烧开之后再把豆腐放进?去,在?炉子里慢慢炖着就是。

这就两道菜了,崔如英看了眼外面的日头,时?辰还早,该做肉龙了。

蒸肉龙的时?间跟蒸包子差不多?,但也得发面。

崔如英跟着早起?做了几次包子,发面的功夫见长,老面和面团揉在?一块儿,揉透了就放在?外头太阳下盖着盖子晒着,不用坐在?锅里。

这功夫把肉馅做了,这和做酱肉包子的馅儿不一样,肉龙要咸口,馅儿里多?放葱,馅儿的颜色深点儿,然后用葱油拌会更香。

等面发好了,揉开排气再擀成薄薄一片,再把馅儿抹匀,从头开始卷起?来,按照馒头大小切成小剂子。

崔如英擀得薄,馅儿也薄,做出来的层数很多?。

这样直接蒸也行?,不过崔如英为了好看,用筷子在?中间一压然后反手一拧,就是个?好看的肉龙了。

炖鸡的锅能蒸肉龙,崔如英也没用蒸屉,看汤还够,直接把肉龙摆在?了上头。

蒸的多?,几乎把锅给?摆满了。

灶膛里皮拉啪啦的,应该是栗子,崔如英摸出来看看,还没熟,又?给?放进?去了……

正?托着下巴烧火坐着,身后传来动静,崔大山从屋里出来,“这是做啥呢,这么香。”

崔如英说道:“炖了鸡还炖了鱼,不过还得一会儿。再做两个?炒菜一个?凉拌菜,爹你有啥想吃的不?我给?做了。”

炒菜还没做,崔大山想吃啥她换了就是。

崔大山是粗人,也想不出啥好吃的菜来,就是这些菜,他以?前都没见过,反正?知道吃肉,“这就行?,这就行?,够吃了就行?,也别弄太多?了。我一会儿先去铺子,你大哥还没回来呢?”

崔如英道:“应该直接去了铺子吧。”

后头没给?崔大郎送过饭,也没告诉他跟书院饭堂定了生意,不过家里包子的味道,还能尝不出来。

崔大山点了点头,收拾梳洗完就出门了。

家里就剩崔如英一个?,她在?灶台旁看着火,看一会儿就把栗子扒拉出来,垫着布条捏一捏,没熟就再放回去。

她坐得远,这个?天太热,离得近热人,这个?时?节做饭也是极其不容易的。

又?扒拉栗子,这回是熟了,闻着甜丝丝的。

等凉点儿了剥开,在?手里捧着吹吹,崔如英这才送到嘴里。

好软好面好甜,这栗子炖鸡肯定好吃。

崔如英慢慢悠悠剥着栗子吃,下回可?以?买点儿糖炒栗子吃,灶膛烧的都这么好吃了,糖炒的肯定更好吃。

等肉龙啥的好了,崔如英才开始做地三鲜,茄子土豆滚刀切块儿,家里没那么多?油,就不炸了,直接下锅煎。

煎这些的功夫调个?甜口的料汁儿,最后勾个?芡也就出锅了。

金钱蛋崔如英做过,熟能生巧,不费啥事儿,最后在?院子了摘了几根黄瓜凉拌了。

铺子吃饭晚,崔如英做得慢,不过这会儿也都做好了。崔如英看着锅里的菜,闻着厨房的香味,不禁想,她才这么大就能张罗一桌子菜,可?真厉害呀。

做好了还得装上,这个?木饭桶是崔大山新打的,正?好能放下家里的盆儿。

把饭菜都装好已经快过午时?了。

崔如英想着应该还有挺多?客人,又?在?家里又?等了一会儿才出门,走?走?停停,到铺子时?,里面还剩三桌。

崔大郎正?在?收拾上一桌,把碗筷捡了桌子擦了,闻着动静还以?为又?有新的客人,一看更是惊喜,“如英来了!”

崔如英道:“大哥啥时?候回来的,咋没回家。”

崔大郎是想着回家一趟虽然也顺路,但放个?东西再去铺子也就耽误时?间了,他不常在?家里,回去帮帮忙,可?以?让二丫歇歇。

就没回去,直接来铺子帮忙了。上午顶了二丫一个?时?辰,后来二丫也待得不安稳,把崔大郎从厨房赶出来,崔大郎就来前头了。

赵掌柜自是高兴,喜滋滋地把木饭桶接过来,拎在?手里沉甸甸的,他笑容愈发深,“今儿可?是双喜临门呢,小娘子让我来,我来就行?。”

崔如英点点头,和崔大郎说话?去了,兄长回来她也高兴,一起?长大的情分,都好些日子没见了。

而且崔大郎知道一放假回家就来铺子帮忙,这就挺好了,没觉得自己读了书就高人一头,没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妹妹在?家干活赚钱是应该的。

不过崔如英也知道心疼人,“先别弄了,等吃完饭再说,我去叫爹他们吃饭。”

说话?的功夫,四郎五郎也探出头了,“三姐我去叫爹吧!”

知道今儿又?吃好饭,都留着肚子呢。

五郎跑过来,巴巴望着木饭桶,赵掌柜打开木桶,哎呦了一声,今儿可?是好菜好饭呀,这是肉龙吧,闻着可?真香。

一旁孙娘子有些无措,她还是头一回见这阵仗,就一边干活一边暗自往这边看。

崔如英对孙娘子道:“婶子先别忙了,吃饭吧。”

第072章 第七十二章 月底

四郎去叫人, “二姐,爹!婶子,吃饭了,别忙了!”

刘婶儿这边还没忙完, “还有一锅水煎包, 我?做好了就出去, 二丫你先去吃吧。”

煎包子刘婶儿也能上手了, 二丫摇摇头,“我?去盛盘卤菜吧,不?着急的。”

刘婶儿知道今儿饭好, 不?过还是得先以着铺子的生?意为主, 客人们还等着吃呢,不?能把客人晾一边。

另一旁孙娘子却没应,而是去找崔大山, 声音嗫喏, “崔老板, 我?就不?吃了,还是吃包子吧, 跟以往一样?,带回去吃行不??”

崔大山愣了愣, 崔如英听着这话?也愣了愣神。

崔大山本来想说,就坐下吃吧,铺子里要是有没卖完的包子, 一人带回去两个,他刚才看酱肉包子的屉上还有十来个没卖完。

崔如英一看崔大山眉头一皱, 就知道他爹想说啥,赶忙开口道:“婶子, 这是我?从家里做的,是好菜,就觉得你们在铺子里干活辛苦,犒劳犒劳,要是不?急着回去,就一块吃吧。”

孙娘子却执意道:“唉,不?了不?饿了,我?还是回去吃吧。这些饭菜,我?也……吃不?惯,吃点儿包子就挺好。”

崔如英点了点头,崔大山没再说啥,给拿了三个包子。

崔如英今儿做了不?少?肉龙,里面裹着肉馅儿,挨着炖鸡放的地?方还浸了鸡汤。

她又从木饭桶里拿了个肉龙,“婶子一块儿带回去尝尝。”

孙娘子点点头,把包子和?肉龙装在自己带来的盆里。

赵掌柜觉得孙娘子怪傻的,这回去了还不?知道吃啥呢,总是记挂着家里,出来赚钱还不?成,自己的饭还要带回去。

中午晚上一次,就今儿中午不?带了不?成吗,晚上再带。

而且铺子里包子卖不?完,还不?是分了,带回去一个不?就成了。

铺子里人每日其实?不?全吃包子的,一来不?够,毕竟每日做的差不?多是够客人吃的,客人吃不?完他们才吃,剩个六七八个,孙娘子就拿一个或是两个,再拿点焖面。

赵掌柜这两日吃的就是焖面,他觉得焖面也挺好吃的。就着大蒜瓣吃,特别过瘾,比放油辣子还辣。

哎,管饭那还不?是给啥吃啥。

赵掌柜:“咱们吃咱们吃,今儿这饭菜是真好呀。”

木饭桶是一层一层的,一盆栗子炖鸡,浓油赤色,还烫手呢。闻着可太香了,栗子圆滚滚的,有的碎了裂成两半儿,炖得泛起了沙,一看就好吃。

金钱蛋上次吃过,赵掌柜还记着味道呢。

地?三鲜是新鲜菜,赵掌柜在这边儿没见过,看着很黏糊,颜色也好看,就是不?知道吃起来啥样?。

下面一层是鲫鱼炖豆腐,汤汁奶白,上头撒了葱花,这个闻着是最鲜也是最香的。

而肉龙拿出来时赵掌柜才看见下面啥样?,浸了汤汁,不?过不?太多,肯定更添滋味。

赵掌柜道:“可是辛苦小娘子,张罗这一桌菜了,看着就好吃。”

崔如英道:“你们在铺子也辛苦,这一个月来辛苦大家了。”

这话?自然是对赵掌柜和?刘婶儿说的,崔大山他们都是自家人,给自家干活,谈不?上辛苦不?辛苦的。

刘婶儿笑了笑,“这哪儿的话?。”

她拿钱呢,又不?是白给崔家干。

赵掌柜摆摆手道:“小娘子千万别这么说,都是为了铺子,铺子好我?们就好,是这个理儿不?是。”

孙娘子已经走了,崔如英让的,若是让铺子里的客人看了,他们在桌上吃,孙娘子在一旁忙活,就算是请来做活儿的,可还不?知传出去什么样?的闲话?,剩下几桌她们收了就是。

崔如英没想着今儿孙娘子也不?吃,以往剩下包子啥的,带回去也就带回去了,可是今儿做的菜多好吃,孙娘子宁可自己不?吃也要回去。

要说她为了钱,倒也不?是,毕竟买这些菜就得八十多文,家里鸡蛋是早买的,也要钱。

分摊到每个人上头也得好几文钱,包子本钱才多少?。

为了家里也是一片苦心,崔如英自然是不?好说什么,要是非让孙娘子留下吃,没准儿孙娘子心里还有怨气。

不?过崔如英心里也不?大好受,宁可不?吃菜,也要给家里带回去包子,这个心思,她也说不?上是敬佩,还是觉得孙娘子可怜。

人既然已经走了,就不?想了。

饭菜上桌,崔如英先夹了个栗子,入口绵软,甜中带着肉香,鸡炖得久,油全在栗子和?汤里。

这个要是拌饭肯定香,崔如英夹了小块儿鸡肉,又舀了小勺汤,今儿没米饭,拿肉龙泡着吃好了。

赵掌柜先吃的鸡肉,入味!他觉得这好菜不配酒可惜,但是还得干活嘛,吃饭就行了。

以往他还不觉得铺子好自己就好,出来做工,钱都是给别人赚的。但是这些日子在崔记包子,倒是深有体会。铺子好了赚钱了,崔家人吃得好,他也跟着沾光。

崔小娘子别看年纪小,手艺倒是不?错,他这也算吃到侯府的手艺了。

赵掌柜不?是个客气的人,又给自己盛了碗鲫鱼汤,一入口,眉毛都高了,“小娘子这汤不?错呀,真鲜。”

崔如英看了眼后头客人,今儿倒是没人说话?,她道:“赵掌柜喜欢就多喝点儿。”

赵掌柜明白了,在铺子吃少?说话?,省着客人多问?。菜单上没有的他都吃到了,委实?不?错。

不?过这汤是好喝,鱼汤最鲜,连着豆腐也好吃。

崔大山给崔大郎加了块金钱蛋,“你尝尝,上回做的,觉得好吃,你妹妹又做了。”

崔大郎吃到肚子里,点点头说:“是好吃,如英手艺好。”

崔如英笑着道:“觉得好吃大哥就多吃点。”

在书?院吃不?到这些,再说做出来不?就是吃的吗,全吃完了她才开心呢。

刘婶儿觉得这饭菜也好吃,就是土豆茄子,跟家里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

这可好,马上下个月了,又要发钱了,上个月几十文,这个月肯定多。

还有好饭,家里可吃不?到这个。

刘婶儿发了月钱还想着给自己买胭脂水粉呢,也惦着家里,但不?像孙娘子那样?。

自己干活累还是自己吃,家里想吃肉了再买呗。

赚钱不?就是为了让家里日子好点儿吗。

不?过不?该说的话?刘婶儿不?说,她在后厨,平日跟孙娘子也说不?上几句话?。

四郎五郎只顾着吃饭,二丫偶尔给两个弟弟夹些菜。

崔如英吃了两个肉龙,地?三鲜也吃了不?少?,最后喝碗鲫鱼汤,肚子也就饱了。

吃完赵掌柜又给捡了碗筷,还端着盆去后院刷碗了,不?过二丫看他刷得不?是很干净,就小声在他后面说:“赵叔,还是我?来吧,你早点儿回去。”

赵掌柜也不?是多想干活,那不?是吃了菜不?好意思嘛,既然二丫来他就不?争抢了,点点头就回家了。

客人一走,刘婶儿也没啥事儿,下午还得过来,赶紧回家睡一觉去。

铺子里几桌客人结了账,就剩崔家人。

崔大郎在擦桌子,崔如英上午做了饭,这会?儿也不?想动,就托着下巴看他干活。

“大哥在书?院可还习惯,饭堂伙食可好?”

崔大郎道:“好不?好你还不?知道,我?看饭堂有包子,还是咱们家的馅儿,就知道生?意谈成了,能吃到家里的包子,还省着想家了。”

每日吃饭就知道家里过来送包子了,知道家里人来过书?院,虽然见不?到,但知晓家中一切都好,这就够了。

崔大郎道:“我?还和?同窗们说了,这包子是咱们家做的,如果放假有空,还想吃,过来照顾生?意。”

崔如英没想到崔大郎在书?院还记挂着家里的生?意,刚想说总吃放假还能想吃吗,就听崔大郎说:“不?过在书?院总吃,放假了倒是不?大能来。”

崔如英笑了笑,“那可不?是,天天吃也够了。”

崔大郎:“都说好吃呢,跟我?同窗的年纪都比我?小,偶尔照顾一下。先生?还说我?功课不?错,再努力读书?,等先生?考教过,就能去别的班了。”

他是盼着去别的班的,毕竟年纪大,也耽误了几年,崔大郎更明白,赶上他这个岁数还在读书?,若读不?好就是白白浪费光阴和?银子。

家里赚钱也不?容易,笔墨就得花好些钱。

崔如英倒觉得这个年岁读也有好处,毕竟懂事成人了,知道家中不?易,所以更加用功。

“那可是好,不?然放假你回屋里读书?吧,别在铺子帮忙了。”

算起来还是读书?更合算一点儿,干活浪费时间?。

崔大郎把抹布都攥紧了点儿,急忙道:“不?差一时半会?儿,放假了就是放假了,让我?在屋里读书?也读不?下去,平日在学?堂多用功就是了。而且,我?回来也没带书?。”

崔大郎就是个普通人,天资平平贵在用功,他并不?觉得读书?有多沉醉其中,也没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感慨。

他读书?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家中,所以肯吃苦。

书?院和?侯府学?堂不?一样?,卯时二刻吃饭,然后就上课,一直到深夜才休息。

学?下来也格外枯燥,崔大郎去书?院二十日,崔如英见他似乎是瘦了。

这也难怪很多世?家子弟吃不?下读书?的苦,总想出去逃课,寒窗苦读,可不?是说说而已。

崔如英道:“大哥没有书?,我?有呀。”

崔大郎愣了愣,崔如英又道:“有两次我?帮了侯府一点儿小忙,安定侯夫人就送了我?些书?。有些看完了,就给带回来了,大哥你可以带书?院去看。”

崔大郎眼中迸发出一束光,他惊喜道:“那多谢三妹了,我?看完了再给你带回来。”

书?册都金贵,又是侯府给的,恐怕纸张印字要比书?坊的更好,也更贵重。

妹妹能给他看就已经很好了,他得好好爱护,看完之后还回去。

崔如英道:“还倒是不?急,你慢慢看就是。还有一方砚台也是那边送的,我?用不?上,送你吧。”

崔大郎道:“砚台我?也有,能用就行,那块儿你先留着吧。”

崔大郎还是觉得侯府的东西?肯定贵重,他在书?院读书?,不?必用太好的东西?。以后可以妹妹留着自己用,或是四郎五郎启蒙,能给弟弟们用,他就算了吧。

他牢牢记着,自己是去读书?的,并非享乐的。

既然崔大郎不?要,崔如英也没勉强,这边等着收拾好,崔大山就带着她去买首饰了。

答应了的事儿,崔大山不?会?忘。

那伙计认得崔大山,热情的招呼了一声,“崔老板过来了,这回又看啥!”

崔大山不?大自在地?说道:“给闺女?看看首饰。”

崔如英笑着道:“我?爹总说金云阁的首饰好,离得又近。我?们常来,可得给便宜些。”

崔大山跟着点点头。

伙计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二位快进来,今儿要看点啥。”

崔如英道:“我?想看看镯子,我?这么大戴的。”

言家送来的对镯大,她还戴不?上。孩童戴的镯子都小,一对加起来也不?足一两。

崔如英也痛快,选了一对连花纹的,“先给我?试试。”

这会?儿的银饰不?是那么亮,但上头雕刻着莲花纹,也挺好看的。崔如英常在侯府,不?怎么干活,人白净手也细,戴着很衬人。

她最满意的是这镯子并非开口,而是推拉活口的,再大一点儿也能戴。

她直接对着崔大山说:“爹,我?就要这个。”

伙计给秤了,“总共八钱,算上工钱得九钱银子。”

崔如英道:“我?们常来,日后肯定也来你家买首饰,那对银耳珠就送于我?吧。”

一对银耳珠还不?到一钱呢,崔如英指的样?子简单些,她也没要大的重的。

伙计道:“这……我?得去问?问?我?们掌柜的。”

崔大山只想着讲讲价,没想着直接要个耳珠。

人进去后头,很快又出来了,伙计道:“成,二位常来照顾我?们生?意。”

离得近,崔家人又多,日后少?不?了来这儿买东西?,做生?意就这样?,得想得长远些。

崔如英道:“离得近,下回肯定还来这儿的。”

伙计把耳珠给包上,镯子崔如英还拿着呢,刚想问?,崔如英就道:“给个匣子就成了。”

她直接戴着回去吧。

伙计把耳珠和?对镯的匣子递给崔如英,崔大山也痛快给了钱。

算起来还给崔大山省了一钱银子,耳珠到不?了一钱,但几百文也是有的。

进去出来还不?足一刻钟,回去之后崔如英把装着耳珠的小匣子给了二丫,“二姐,给你的。”

二丫刚洗完碗,手还是湿着,拿了布巾擦了擦,才把匣子接过来。

二丫惊喜道:“还有我?的呀。”

崔如英没说是送的,毕竟耳珠也是银子打的,“蒸包子也有姐姐的功劳不?是,我?哪能光想着自己。”

二丫把小匣子打开,仔细端详这里面的银耳珠,真好看,银钗子不?能常戴,她怕丢了,但这个却能。

她看了看崔如英,又看了看崔大山,“爹,你们……你们真好。”

崔大山道:“你成天在铺子干活,也辛苦,那往书?院送的酱肉包子,你又不?是没包,一家人就别说这见外的话?了。咱们一家人好好干,铺子的生?意会?越来越好,以后还买别的首饰呢。”

崔大山说这些并非画大饼,只要家里有余钱,买点就买点。

他还想给许娘子买一个,许娘子为家里操劳最多,该买。

说到底家里最节省的就是崔大山了。

让崔大郎读书?去,给二丫崔如英买首饰,四郎五郎年纪小,还不?知花钱呢。

崔大山除了吃饭就没有别的花销,吃饭还是在铺子里吃,几个孩子许娘子还给做了新衣裳,但自从铺子赚钱,除了偶尔崔如英给他打酒外,崔大山就没给自己花过钱。

二丫笑了笑,好好干的念头在她脑子里越发深。

有崔大郎在铺子里也用不?着崔如英帮忙,第二天早上更不?用往书?院送包子去,一家人睡了个好觉。

睡醒之后照例去铺子忙活,不?用早起,干活劲儿足,还有崔大郎在,二丫也能歇个半日。

不?过二丫是个闲不?住的,在家把衣裳都给洗了,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四郎五郎出去玩儿了两日,这两日家里的鸡肚子吃得圆鼓鼓的。

月底生?意不?错,崔如英就去送个饭。

就算不?吃肉,做个素菜也能改善伙食。

看着客如云来,她在心里算了算,每月铺子能赚二十多两,加上书?院的那就三十多两了,兴许能到四十两,攒几个月,或许真能买个宅子了。

她这个屋子还是太小了些,夏天又晒得慌,这事儿还得和?许娘子说。

三十这日下午崔如英就回侯府了,在侯府上了几日课,也得到明确的信儿,再上五日,学?堂就不?上课了。

第073章 第七十三章 盘点

这也算是放了个长假。

不过只是在侯府, 书?院是没有?放假这一说的,读书?要持之以恒,侯府是心疼府上小娘子?,所以酷夏寒冬不上课。

若是书?院放一个多月, 那学?生们的心都不知飞到何处去?了。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话是一点都没错。

世家子?弟要读书?, 除了请个学?识渊博的先生严加教导, 也无别的捷径可走。不过世家子?弟家境优渥,吃用都是好的,启蒙又早, 也比其他人容易些。

楚玉珠是最盼着放假的了, 天这么热,她可不爱上学?,可是还得顶着暑气再上五日, 她托着下巴道:“如英, 要是明儿放假就好了。”

崔如英道:“你想的倒是美, 放假也不是全?玩儿的,估计也有?作业吧, 去?年可留作业了?”

楚玉珠仔细回想,她道:“应是留了吧, 不过我没写。放假回去?的第一日还请了假,后来黄先生就没有?检查作业了。”

楚玉珠还有?些得意,黄先生哪里不知道学?生的小九九, 知道楚玉珠没写,何必再训斥, 那还不如不查。

崔如英道:“那我在侯府留些日子?吧,先写完作业再回去?, 好玉珠,你和我一起吧,也有?人做伴儿。”

然后带两?本书?回家,估计就不常来侯府了。

楚玉珠:“你都求我了,我肯定一块儿呀。”

她觉得早点写完作业也好,玩就能痛痛快快玩儿,不然总是担惊受怕的了。吃到了甜头,楚玉珠就愿意做。

崔如英笑了笑,写完作业回家,可以去?铺子?帮忙,夏天热了,可以弄些新菜样,赚了钱,没准儿许娘子?就答应换房子?了。

但得多赚点儿,一个多月几十?两?银子?,想买城西城东的房子?,恐怕是不太行的,因为铺子?还得留着钱周转,不能全?花了,不然就没钱做生意了。

崔如英:“真是太好了,玉珠,你可真好,就是回去?我就不常来了,夏天热。”

楚玉珠肩膀耷拉下来,“哎,知道知道,你要做生意。”

崔如英安慰道:“那不也留几日嘛,我家里卖包子?,不回去?帮忙不成的。”

楚玉珠又来了精神,道:“卖包子?听着还挺有?意思的,我到时候去?找你玩儿,跟你一起卖吧。哎,要是我家也卖包子?就好了。”

崔如英听她说话觉得怪好玩的,要是被二娘子?她们听到了,肯定弄得人啼笑皆非,侯府什么生意没有?呀,还要卖包子?。

卖包子?是桩小生意,侯府的都是大生意。

崔如英道:“现在不成了,没啥意思,以前去?街上摆摊的时候好玩,你可以回去?问问你母亲,家中都有?什么生意,过去?玩个一两?日也成。”

楚玉珠是侯府的姑娘,管家理账这些东西最好从小学?着,放假一个多月,要让楚玉珠读书?,怕是不太成,崔如英也不常在侯府,没办法盯着。

一玩心就野了,还不如边玩边学?些东西。

楚玉珠眼睛瞪大了些,“怎么玩?”

崔如英:“就跟过家家似的,你今儿当?掌柜,明儿当?小二,后天当?厨娘……一个月可以不重样。”

到时候在钱夫人面前一说,一高兴了又有?嘉赏。

也算是玩儿,但玩也有?不一样的玩法儿

楚玉珠觉得这个主意好,“那我就先和你一块儿写完作业,若是那些不好玩,再去?找你。”

楚玉珠不只崔如英一个玩伴儿,还有?言月莹她们。

崔如英点点头,“先写今儿的吧。”

快点写完作业,今天下午她还要回家呢。

今儿初五,上个月月底回来前,崔大山叮嘱过,让她放假了记得回去?看账本。

月初要盘点,理上个月的账,这个时候赵掌柜就忙活这些事。花了两?日功夫把账算完,但崔大山看不懂。

家里认识字的就崔如英和崔大郎两?个人,崔如英认字也会算账,崔大山没多想过,只当?侯府教得好。

崔大山是不太放心赵掌柜的,怎么说也是外人,所以得看看。而且许娘子?也蛮关心家中生意,崔如英回去?看了账本,也好跟许娘子?说上个月家里赚了多少钱。

写完作业在侯府吃了个饭,跟李嬷嬷说过,崔如英就回家了。

月初侯府不算忙,燕归堂的丫鬟也不常出门,崔如英问了,得知今儿不去?城南,就走回去?的。

天热得挑着阴凉处走,到家时辰已经晚了,赵掌柜和孙娘子?都不在,刘婶儿也早就回家了。

崔大山先问崔如英吃了饭没有?,崔如英点点头,“吃了才回来的。”

崔大山放心了,他回屋把两?本账本拿出来,“如英,你看看,上头好些我都看不懂。”

这话还是保守了,崔大山基本上都看不明白。

崔如英把账本翻开,账是赵掌柜记的,字写得还不错。

分着每日的花销、收入算,各种支出都写得明白明白,比方说柴火炭火支出,面油,各种调料支出,每日再汇总,钱也算,倒是清楚。

崔如英一样一样念给崔大山听,买的东西崔大山应该是记得的,先把这个对了,“面上个月买了三回,初五、十?六、二十?六,一次二百斤,每次一两?三钱,总共三两?九钱。

酒水两?样,每日各二十?斤,一日五百五十?文,月底结的账,总共十?六两?五百文。”

这是因为崔家买得多,所以粮食铺子?和酒坊都给便宜了些。

“每日猪肉十?五斤,羊肉五斤……”

崔如英看着这数不对,因为晚上还做三百个酱肉包子?,加上白日的,十?五斤肉肯定不够用,往后翻了翻,果然还有?一个账本是单独记给书?院生意的,倒也讲究。

崔大山点点头,“没错,是这个数。”

崔如英还看到了胡萝卜啥的,念给崔大山,崔大山也说数目对。

账倒是好算,崔如英自己?算的,每页上头的也对。

因为现在铺子?的生意好,买面肉这些都是一下子?买许多放到库房里囤着,这样价钱也便宜,成本就压下来了。

崔如英道:“上个月本钱三十?六两?七钱,流水是六十?三两?七钱八十?文,利润总共二十?七两?八十?文,还得减去?……”

崔如英看了看账本上给刘婶儿几人的工钱,刘婶儿是五百文,上个月刘婶儿全?来了,一日没差,五十?文的全?勤,还有?五十?文的绩效。

若是下个月,应该还能涨一百文,因为上个月有?半个月是做跑堂的 。

赵掌柜是六百文,同样有?五十?文的全?勤和五十?文的绩效。

孙娘子?来了十?三日,每日十?文,不算全?勤,但干活还算麻溜,就给了一百六十?文的月钱钱。

崔如英:“减去?铺子?租金一两?八钱,刘婶儿他们的工钱,应该是二十?四两?二十?文。”

崔如英又翻着算了一遍,她是没算错,“爹你想想,对不对数。”

崔大山觉得闺女比赵掌柜算得还快,“你念的都对,钱匣子?我每日都看,也差不了。”

书?院饭堂的账本崔如英也看了,拿了十?八两?八百一十?文,本钱花了近十?两?,算着利润不到一半儿,但也不少了。

酒钱贵,所以才显着铺子?的流水多,但在铺子?里卖,一个月酒钱也就赚个三两?银子?。

酒钱的流水中也占铺子?流水的小半,不过酒在铺子?还挺好卖,每日四十?斤基本上都能卖完。

价钱应该是又讲了,崔如英看又便宜了些。

崔大山算着手里的钱,他是把钱匣子?拿出来算的,“月底书?院结了账,总共十?八两?八百一十?文,花了些,剩下的藏家里了。铺子?这边二十?八两?多,加上饭堂那边的,总共是四十?四两?,差不多。”

铺子?的钱是来回倒的,最初投了本钱,不够了就花铺子?赚的,到月初余二十?八两?,账目对得上就行。

而且铺子?的租金是以前给的,还有?炭火粮油,也有?上个月也有?余下的。

这银子?不能全?算到上个月里头,但二十?八两?大差不差。

崔如英点点头,赵掌柜就算能做些假账,也落不下多少钱,这种事儿,睁一只眼闭着眼就行了,毕竟不是自己?作账,算得太明白,没法子?干活。

就是崔大山不识字,每个月还得等着她来看,崔如英倒是愿意,可这样多耽误事儿。

要是没坏心思也就罢了,有?坏心思了,被骗了都不知道是咋骗的。账目越多越是不好对,越好做手脚。

这要是在账本上把哪一样多写点儿,钱不就落自己?口袋了。

对账也能对,买的东西多少跟做的包子?得对上,不能面写了八百斤,可包子?却?没那个数。

可那样麻烦呀。

崔如英想了想,道:“爹,不然你也学?认字儿吧。”

崔大山身躯一震,说道:“我哪儿行,我都多大岁数了,哪儿能学?明白。不成不成!”

崔如英把账本合上,她知道脑子?是越年轻的越好使,以她现在的脑子?,要放到以后去?读书?,没能考个状元回来。

年纪轻,记东西多快呀。

崔大山年纪大,再学?的确不容易,可崔如英也是为了铺子?的生意着想。

其实也不用学?多少字,崔如英道:“又不用你读书?考状元,咱们至少把米面、萝卜、猪肉这些字认全?了,还有?钱,钱这个字总得会认会写吧!还有?包子?,家里可是卖包子?的呀,包子?都不会人,日后签文书?我不在,让你送六百个包子?你也没处说冤。”

崔如英道:“你学?二姐也学?,我不在家的话,铺子?里没一个识字的人不行。这回跟饭堂签文书?我在,我要不在呢。正好学?堂也要放假了,放一个多月呢,我来教你们识字写字。”

二丫在院子?里,也能听见厢房崔大山合妹妹说话,她心里紧张极了。她并不喜欢读书?,也不想读,谁乐意读书?呀,读书?哪儿有?包包子?赚钱有?意思。

怎么她还要读。

崔大山皱着眉头道:“我学?不好呀。”

崔如英:“要是娘知道,肯定也觉得识字好。爹,又不让你考状元,也不要你读多少书?,就是会认,识的字又不多对吧,也就账本上记的。”

崔大山本就笨嘴拙舌性的,性子?又老实,哪里说得过崔如英,“你二姐也得学??”

崔如英道:“教一个也是教,教十?个也是教,再说了,认识几个字没坏处呀,一块儿学?着。还有?四郎五郎,也听着呗。要是爹你学?得慢,二姐还能顶上,二姐学?得慢,爹你就快点儿,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还怕认不得几个小字呀。”

崔如英想,就算崔大山认几个,二丫再认几个,两?个人一块儿,也能看账本吧。

崔如英打?算先教个《三字经》,《三字经》可不只有?人之初,性本善,什么‘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也有?。

二丫也不大,读书?有?用处的。

崔大山点点头,说道,“要是爹实在学?不会,那就不学?了,反正你也常回来。等你娘从侯府回来了,你还能总回侯府?”

不也在家里,到时候看个账本啥的就方便多了。

许娘子?再当?一年多奶娘就回家了,崔如英自然不可能总在侯府待着。

话是这么说,可和认字有?什么关系。读书?又不是坏事,崔如英觉得这些东西学?到脑子?里才是自己?的,就先应着,“成成,先学?了再说。等放假回来我就教你们。这回放假我先留在侯府几日,把先生布置的作业写完再回来。”

十?二放假,估计三四日吧,作业就能写完了。

崔大山这才松了口气,没想到他都三十?多岁了,还得跟孩子?一样读书?。哎,这做生意不容易,当?爹也不容易。

二丫在外头听着,心里是又害怕又紧张,她不想学?,但是崔大山答应了,不学?肯定不成。

好在还有?些日子?,不是明儿立马就学?。

二丫也觉得妹妹能识字很?厉害,但是,不识字能包包子?也很?厉害呀。

等学?了再说吧,要是她太笨的话,妹妹肯定就不教她了。

崔如英不知道二丫都想了什么,这回回来就是为了看账本,看完了也就没啥事儿了。

在铺子?帮帮忙,等到初七回侯府的时候,崔如英跟许娘子?说了上个月铺子?的盈利。

许娘子?是大吃一惊,怎么可能这么多,二十?四两?加上八两?,毛头不算,那就三十?多两?,一个月竟然能赚这么多钱!

不是许娘子?见钱眼开,是没见过这么多。当?初崔家的宅子?三十?多两?买的,这就三十?多两?了。

崔如英道:“咱们自家做生意嘛,你想爹二姐还有?我都做活儿,早出晚归那么辛苦,但是都没算工钱,要是全?算上,利润还得低一点儿。”

许娘子?笑着道:“那也不少了,我原以为在侯府做奶娘赚的钱就够多了,谁能想到开铺子?也这么赚钱,还是赚大钱。如英,这可比摆摊赚得多多了,还有?遮风挡雨的地方。”

月底侯府也发?了钱,三两?月钱,上个月许娘子?还拿了端午的赏钱一两?,还有?一回陆云蓁见她照顾得好,又给了二两?银子?赏钱。

不过回家的时候许娘子?把身上的钱全?给了崔大山,现在就这六两?银子?,还有?三百多文铜钱零用。

她赚的加上铺子?赚的,快四十?两?了。

许娘子?记的上个月还下了几日雨,可这么一看,下雨也有?人来吃包子?。

崔如英道:“那可不,饭堂只送了半个月,要是一个月,快赶上铺子?的利润了。”

下个月翻番,不过天热,铺子?生意可能会差些,但也说不准,因为包子?不是烫嘴的东西。

许娘子?:“你爹你二姐干得最多,最是辛苦。书?院饭堂的生意是多亏了你,看着好像还比铺子?活儿轻巧。”

崔如英笑着道,“我也不白忙活,爹还给我买了对镯子?呢,娘你看!”

夏日衣衫轻薄,崔如英摇摇手,许娘子?就看见了。

给崔如英买东西,许娘子?乐意,她笑着道:“挺好看,戴着吧,戴紧一点,别甩掉了。”

崔如英笑嘻嘻道:“娘,咱们现在能赚了这么多钱,是不是得换个大点的宅子?,不然这些钱爹藏都没地方藏。”

床下面、墙缝、院子?……

家里总共三间房,再藏还能藏哪儿去?。

崔如英算着,每个月至少得拿出三十?两?银子?当?本钱,这样铺子?才能周转过来。因为饭堂那边月底结账,不过酒坊也是,不然还得更?多。

但下个月赚的钱多了,又多几十?两?,这多的就是纯多的了。

崔如英还是觉得现在宅子?小,想要个大的。

许娘子?愣了愣,这事儿崔如英以前也说过,但那会儿许娘子?觉得一个月没赚多少钱,也没往心里去?。

说实话家中以前从没赚过这么多钱,许娘子?也不知道有?钱了该干啥,是存到银庄去?,还是该买田买地。

她倒不是听一个孩子?的话,是崔如英说的话都有?用,比如摆摊,比如租个铺子?,比如去?书?院饭堂揽生意。

许娘子?有?点儿信神佛,她觉得女儿是个有?福之人。

第074章 第七十四章 六月杂事

尽管铺子是崔大山和二丫忙活得多, 但是这些生意,都?是闺女带来的。

就连来侯府,要不是崔如英跟着,许娘子觉得以自?己?的性子, 根本不可能还?没干活就拿到赏钱, 能不能留下都?得另说, 家里也就没做生意的本钱了。

怎么说, 都?和崔如英有关系。

那会儿崔大山每个月五钱银子,接点儿私活,一个月能多几十?文。家里就剩半两银子, 四百多个铜钱, 许娘子还?坐着月子干不了活儿,就靠着崔大山一人,她万万不敢把钱投进去摆摊儿去。

当时摆摊也就几百文, 可对那时的崔家来说, 就是大部分?银钱了。

那时家里没提过让崔如英在家看弟弟妹妹, 崔如英也没在家里做过饭菜,知道家里没钱, 根本不会提做生意的事?儿。

以许娘子老?实谨慎的性子,怎么可能拿家中小?半银钱, 去做一个根本不知能不能回本的生意。

要是做了,崔如英会怀疑爹娘换人了。

在许娘子看来,家中这些生意钱财都?是闺女带来的, 也的确如此。

她觉得崔如英就是有福气,先生给改的名字也好听。

福气这种事?还?真说不清, 想着崔如英来侯府之后,先是得了三娘子的喜欢, 后来又得三姑娘和二娘子喜欢,就连夫人也给过东西。

每日的点心、吃食……还?跟着府上姑娘一起读书,笔墨都?不用买……这会儿想想,诸多事?呢。

可是现?在买宅子还?有个要紧事?,那就是缺钱呀。

许娘子这回没像以往那样说女儿瞎想胡说,而是认认真真道:“咱们家是赚了些钱,可是铺子还?要用钱呢。”

做人就是贪心,饭堂的生意许娘子想要,铺子的生意,许娘子也舍不得放手。

尤其现?在也招了人,生意越做越大,用钱的地方肯定越来越多。

上个月崔大山还?问她要了银子,听着崔如英说买这买那的,真是样样都?要花钱,咋可能把赚的钱全拿出来买宅子。

崔如英一听许娘子这么说就知道有戏,她道:“我?的娘呀,又没说现?在就去买宅子!”

崔如英压着声?音道:“娘,你算算咱们铺子现?在一个月能赚四十?两银子对不对,那半年就是二百四十?两,抛去咱们一家的花销,也还?有二百多两呢。”

许娘子点点头,家里是赚了钱,可也就吃食上花销大些,但一个月也花不了一两银子。

毕竟这么多年日子就这么过来的,许娘子和崔大山也不是大手大脚的人,尤其在侯府,吃住都?不用钱,连衣裳都?给做,也就给崔大郎交束脩、饭堂、住宿的钱,束脩还?是交过的,还?有就是给两个女儿买些首饰。

但十?两多银子已经?顶天?了。

崔如英继续道:“咱们家如今住着的这个宅子也值五十?多两银子,如果卖了,那就有二百五十?多两,年底总能买个房子吧。”

如果现?在买,加上现?在宅子的五十?两,就算攒两个月凑足一百两,也买不到什么好宅子。

在城南能买一个比现?在住着大一些的,要想要大的还?去更好的地方,那就没有了。

除非比如今住的还?小?,可崔如英早就住够了大屋分?出来的小?屋子,等她再长高一点,床都?不够伸腿了。

许娘子点了点头,觉得是这个道理,但现?在住着的卖不卖,她还?没想好。

许娘子皱着眉道:“可宅子卖了之后,一家人住哪儿呢?”

崔如英:“咱们不是还?有铺子嘛,我?和娘总在侯府,大哥又去书院了,爹和二姐四郎五郎还?不够住铺子吗,正省了从家里去铺子的功夫了。”

说实话,铺子虽然就一间?厢房,可是并不小?。再打张床,还?不够凑合些日子吗。

许娘子想了想,那倒是也成,只不过这是家中买的第一间?宅子,住了好几年总有情分?,也难以割舍。

邻里邻居相处得也不错,刘姐家人多好,要是搬走,许娘子还?怪舍不得的。

可话又说回来,也不能两家过一辈子。

崔如英见许娘子面露犹豫,又道:“娘,我?和二姐马上就是大姑娘了,哪还?有跟兄长爹娘分?住一间?屋子的道理呀。我?难道就不能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吗,咱家早就该买个大点的宅子呢,或许宅子日后也涨价!”

崔如英的性子,许娘子不是不晓得。当初让她和二丫睡,她也不乐意,非央着在他们屋里分?出一间?来。

是有些挤,许娘子也觉得挤得慌,两个闺女也是大了,男女有别,跟兄长父亲相处更应该避讳着。

许娘子道:“那咱们也得先攒钱,有钱才行。这个月生意好,下个月还?不知如何呢。”

崔如英就等许娘子这句话,“至少饭堂生意是稳当的,每月都?是那么多,再说了,女儿还?不够好好赚钱啊,那书院我可去了好几次了,回家就跟着爹一块包包子,那么早起来!”

这身体还是小孩子呢,那么早觉都?不够睡。

崔如英是最怕吃苦的,但是自?己?的事?儿她比谁都?上心,吃点苦就吃点苦,啥事?儿不是先苦后甜。

许娘子觉得听女儿的应该是没错,要攒钱换个宅子也不像最开始崔如英提时那样难以接受。

的确,别人家有了钱都?置办田产地产,崔大郎现?在还?读书,也不知道读成什么样。有个大点的宅子,日后说亲也容易。

再说了,这生意的确是女儿带来的,许娘子也是怕女儿不高兴了,这福气就断了,到时候家里生意不好了怎么办?

许娘子沉吟片刻,柔声?说道:“那就先攒钱,你不说也得攒半年呢吗,二百多两能买个大的吧。”

崔如英:“要是去城东城西,未见得大多少。”

许娘子:“那倒也是,那边宅子都?贵。你呀,夏天?也热,回去太热了,放假之前就别回家了。”

那是自?然,崔如英不打算放假前回家了。

在侯府的确更好,有冰块用,不过锦月嘱咐过许娘子,别离得冰块儿太近,解暑就好,可别贪凉。

因为许娘子碰不得冰,身子受寒奶水不好,她还?得照顾璋哥儿,不能因为贪凉耽误了正事?儿。

若是染了风寒,厢房怕是都?不会再用冰了。

但有了冰块,屋里和外面就不是一个温度,崔如英更喜欢从屋子里面待着,不过她不白待,偶尔也去小?厨房。

自?从入夏之后,陆云蓁因为忙活铺子里的事?儿、又操心璋哥儿,加上天?气炎热,她有几分?苦夏。

胃口?不好,吃不下饭,几天?下来人就瘦了一圈儿。

年年如此,陆云蓁也不太在意,过了最热的时候就是了,崔如英却有点儿心疼,因为陆云蓁对她很好,就去小?厨房帮着做了一些可口?的凉拌菜和卤菜。

许是因为里面放茶叶的缘故,陆云蓁更爱吃她做的,咸辣都?是恰到好处,还?有甜辣口?的卤菜,陆云蓁很是爱吃。

甜辣口?的卤菜就是铺子常卖的,偶尔崔如英回去会改改味道,一直以来卖得都?不错。

外头被太阳快烤干了,树叶子都?晒得蔫蔫巴巴,一阵一阵热气往外涌,这种时候在屋里吃这些,楚庚元都?觉得日子快活。

他倒是不苦夏,但是跟着沾光,有解暑的菜总比没有好。

赵大娘又把打卤面端上来,夏天?陆云蓁就爱吃这几样,再往正院送几次,钱夫人年纪大了,胃口?也差,吃这些能吃下饭。

那些辣的酸的这会儿她也不爱吃,只有这两样能多用一些。

早起偏爱吃胡萝卜鸡蛋馅的包子,这个清淡爽口?不腻人,夏天?最怕腻,一腻人就热。

一来二去,安定侯也觉得陆云蓁孝顺。

这些日子从管家理事?来看,陆云蓁做事?妥当,以儿媳的身份看,恭敬谦顺,很是不错。

而且看璋哥儿也不是爱哭闹的性子,楚庚元行事?稳妥,在朝得皇上重用,比起长房,的确更合安定侯的心意。

赵婉芝心里着急,却没办法,特意寻了个厨子,可是钱夫人不喜欢,就没用。

她也不知有些菜是崔如英的主意,只想着夏日快点儿过去。

陆云蓁不知这些,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其他的,她不管。

吃些胡萝卜的包子,吃卤菜打卤面,尤其晚上,夏风吹着,也自?在快活。

酱肉包子、羊肉包子……陆云蓁是没胃口?吃了。

崔如英想,天?热铺子的生意估计也差不多,腻人的大家没胃口?吃,但卤菜啥的应该卖得还?不错。

天?气热,她也没回去,这又下了两日雨,更没法儿出门了。

不过下雨解了暑热,雨滴啪啦啪啦落下,风从窗户灌进来,那会儿的确凉快,不过雨过天?晴之后,很快烈日高照,地上的水被太阳烤,就又热了起来。

崔如英想,她放假回家必得挑着早晚回去,没太阳的时候还?能凉快点儿。

十?二这日下午,黄先生留了放假每日的作业,知道崔如英会提前写完,还?特意嘱咐了一句,“让你们每日练字是为了温故,如英总爱多写,若是提前写完倒也无妨,但要时常看看书本,别把这些东西给忘了。”

楚玉珠去年就没写作业,今年能写就不错了。楚玉娴做作业不用人催,倒也好。

崔如英点了点头,黄先生这是好意,是为了她好,“学生谨记先生教诲。”

先写完作业,再带些书本回去,假期时间?太长,就算不想看书,也得挑着空儿看一看,再说她还?得教崔大山他们识字呢。

那样也算温故了。

黄先生点点头,这些日子,楚玉娴落下的课程也追上来了,他做先生的,算是无愧于心。

马上下课,看几人的心思已经?飞走了,黄先生道:“好了,下课吧。”

黄先生一走,楚玉珠高兴地跳了起来。

而楚玉娴,看看楚玉珠又看看崔如英,却没说什么。

自?从那次从十?里亭回来之后,楚玉珠再出门,她想着跟去,但祖母说二人年纪有差,同玩不痛快,不如找自?己?交好的。

楚玉娴想着别是因为言世清说了什么,也不敢问,性子也老?实了不少。

赵婉芝问那日还?发生了什么事?,楚玉娴不说,赵婉芝就训斥了她,也怕这个女儿再画蛇添足,做一些蠢事?,就嘱咐多跟楚玉珠亲近,别的事?儿别做。

现?在赵婉芝也没心思管这几个孩子,自?己?的事?儿还?应接不暇呢。

这样一来,楚玉娴偶尔跟着写作业,也不紧紧地似跟屁虫一样跟着了,楚玉珠就不是那么难以接受,毕竟是妹妹。

楚玉娴跟崔如英就更没关系了,只要不找她麻烦就好,这年纪又小?,只有上课能见到。

自?然也就相安无事?。

不过今日崔如英就不留在学堂写作业了,早点儿回去吃饭,午睡过后再写。

楚玉珠和崔如英一起回的燕归堂,楚玉珠想吃燕归堂的饭,一块儿吃过午饭后就去了二房午睡。

其实崔如英也不是日日都?做饭,她也是吃小?厨房做的。

偏楚玉珠就爱吃,大约是人多有意思。

孙惠茹乐意极了,这带着女儿进学总比带着女儿玩强,早早的就备好了点心水果,还?让丫鬟从街上买了干果什么的,留着学累了解闷儿。

就连布娃娃、面具、泥人儿都?给买了新的。

二人午睡没睡多久,很快就起来了。

崔如英是沉得住气的,坐着写字也不分?神。每日一张,放四十?多天?,那就是四十?多张大字。

有人一起,楚玉珠也能耐得住性子,她想着快点写完,跟崔如英一块儿有伴,如果剩自?己?,不知得留到什么时候呢,到时候就更不想写了。

孙惠茹偶尔进来,一看二人就写字,过会儿再进来看二人还?是在写字,都?有点心惊。

崔如英也不傻,写一张自?然就歇会儿,只不过孙惠茹进来时她们都?在写字,就觉得没歇着过。

但孙惠茹不放心,隔两刻钟就进来问问,让吃些东西,别累着了。

这一个下午,天?又长,两人写了十?几张大字。

崔如英写了十?三张,楚玉珠慢一些,写了十?张,再写个两三天?也就写完了。

写完作业又去燕归堂吃饭,俩人傍晚在花园玩儿,坐着小?船在湖里摘荷叶,入夜了天?就凉快,这样的日子倒也快活。

上学吃饭玩闹,崔如英觉得这才是这么大孩子该做的,不过她是不成了。

崔家这样的家世,非得好好做事?儿,赚了钱才能说别的。

六月十?五一大早,崔如英背着书袋回家了。《三字经?》早就拿回去了,她只带了一本书,再多怕看不完。

除此之外,还?有两包点心一些干果,全是小?厨房送来的,崔如英吃不完,许娘子也不能吃,就给带回来了。

而且今儿出来早,早饭还?有羊奶,崔如英也给带回来了。

铺子这会儿应该没人,这个时辰崔大山都?是去书院送包子了,崔如英就没去铺子,直接回了家。

门没锁,但家里安安静静,院子挂着衣裳,被风一吹,衣裳直晃。

巷子左邻右舍也安静,只有两家烟囱冒着烟,天?边一轮红日正升起,偶尔响起蝉鸣鸟叫声?,但不显得热闹,反而趁着晨起巷子里更加寂静。

崔如英看鸡仔或站或卧,也没叫,就直接回屋了。

先把这些东西放下,有点心,家里人早饭就省了。

这回带了蛋黄酥和肉松面包,带了不少呢。

这边简单收拾了一会儿,二丫就揉着眼睛出来,笑?笑?道:“我?还?以为是爹回来了呢!”

崔如英说道:“我?回来你还?不更高兴,看我?带了啥,六丫醒了吗?”

现?在是四郎和五郎在崔大郎屋子里睡,晚上崔大山带着六丫睡,早上一醒就把六丫送到二丫那儿去。

二丫点点头,“一会儿我?带着喝奶去。”

崔如英道:“不去也成,我?给带了羊奶。还?有点心,你饿了先吃点。”

六丫都?四个月了,比以前能吃,也胖了点儿,让二丫带去还?挺费劲儿。

有羊奶能吃得更饱一点,崔如英都?是下午回来,因为天?热,羊奶放不住,已经?好久没带过羊奶了。

谁见了好东西不高兴,妹妹自?从去侯府后,这也三个月了,每每回来都?带不少东西,这要是出去花钱买,也得不少银子呢。

二丫看着有蛋黄酥,刚想拿,屋里传来哭声?。

四郎五郎早就不爱哭了,大约是要换尿布,二丫就回屋去了。

隔了一会儿出来,去院子里洗了手,“如英,你吃饭了没有,走回来也怪累的,快吃点儿。”

崔如英是吃完回来的,锅贴和鱼片粥,清淡解暑,入夏了吃这些多,也不见什么辣菜,“吃过了,你吃吧。”

尽管在侯府什么都?不缺,但是二丫还?是想找好东西出来,“对了,你来屋里!爹抱了两只小?狗崽子回来!”

第075章 第七十五章 养狗

崔如英一惊, 狗崽子,还是两只!

崔如英急着道:“哪儿呢哪儿呢,快给我看看。”

不管多大,小动物对人有极大的吸引力, 以前有小鸡仔崔如英就高兴得不得了?。

崔如英着急得手直晃, 她之前就和崔大山提过, 要是养两只狗就好了?, 能看铺子。铺子夜里没人,要是有只狗在?省着有人偷东西。

铺子现在?总囤东西,粮油调料, 也值不少钱呢。

二丫道:“屋里呢, 这会儿应该在?睡觉。前儿抱来的,可小了?,说?是才一个多月。”

这个天其实不用放外头, 晚上外头也热得很?呢, 但二丫不放心, 四郎五郎也不愿意,就给放在?屋里了?。

崔如英进了?西屋, 一眼就看见在?木板墙边窝着的两只小狗崽。

一只黄的黑眉毛,一只黑毛黄眉毛, 听?着动静已经醒了?,挤在?一块儿盯着崔如英瞧。

也是,到家两天, 跟二丫他?们熟悉了?,只有崔如英是生人。

崔如英看了?眼里屋, 四郎五郎睡得极沉,动物和人不一样, 更警醒,黑豆眼还有点儿凶。

崔如英伸手摸了?摸,这还是小奶狗呢。

大约是拿过点心啥的,手上有香味儿,小狗拿鼻子蹭了?蹭她手指,怪痒的,崔如英一下?就把手缩了?回来。

二丫看着直笑,“还小呢,不咬人,不过也不凶。”

这么小,还得放屋里,可怎么看家呀。

看着就小,崔如英听?叫声,奶声奶气的,又忍不住摸了?摸,她笑着问?道:“起了?名字了?吗?”

二丫:“黄的那只起了?,叫小黄,四郎起的,黑的那只我说?等你回来再起。”

二丫说?的,四郎五郎也听?话。

家里就这么个新鲜东西,妹妹肯定也喜欢小狗,所以二丫才说?留着等崔如英回来再起名字。一窝出的,都是公狗。

给妹妹留一只。

崔如英道:“那就叫小黑好了?。”

狗还能起什么名字,小黄小黑,叫着也顺口。

二丫挺高兴,本来五郎想起的名字也是这个,黄的叫小黄,黑的叫小黑,没想到跟妹妹给起的名字一样。

摸了?一会儿,两只狗就跟崔如英熟了?,眼睛湿漉漉的,一直盯着人看。

二丫说?:“挺好,小黄小黑!就是太小了?,不能看家。我一会儿带着六丫去喝奶,你给小黄小黑喂饭。”

崔如英点了?点头,没想到这回回家还有这样的惊喜,“能长?多大呀?”

二丫道:“它?俩爹娘还成,是大狗,以后也不小吧。”

崔如英笑了?笑,“大了?就知?道看家了?,这么小,能干啥。”

看着是挺肉乎,她以前也没养过狗,家里养狗没太多讲究,崔如英就知?道不能吃太咸的。

狗还得吃肉,要是客人剩了?肉菜,冲一冲就能喂。

不过这么小,应该刚断奶,得喂软乎的东西吧。

二丫推着妹妹出门?了?,崔如英走到门?口,招呼了?声小黄小黑,就嗷嗷叫着跟出来了?。

家里还有面鸡蛋,崔如英给做了?疙瘩汤,没放盐的盛出来,看有狗碗,刷干净盛了?小碗。

鸡蛋花有一点儿,晾凉之后放地上,小黑和小黄呼噜呼噜吃。

狗脑袋毛茸茸的,凑在?一块儿怪可爱的。

崔如英忍不住摸了?两把,拎起来小黑沉甸甸,也不护食,就舔舔嘴巴,一脸懵地看着崔如英。

崔如英把小狗放回去,又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尾巴还晃,怎么能这么好玩呢。

有两只小狗,这可真热闹。

过了?一会儿,四郎五郎也醒了?,崔如英道:“锅里留着饭,还有点心,盛完了?盖上。”

还得给二丫留饭,崔大山就不用了?,肯定吃了?包子。

四郎话可多了?,“三姐你回来啦,姐你看见小狗了?嘛,爹抱回来的,可小了?,特别好玩儿!就是不能看家。一只叫小黄,是大哥,另一只等你回来起名字呢。”

崔如英道:“我已经起了?,叫小黑。”

四郎高兴得直跳,在?屋子里欢呼雀跃,“三姐!可太巧了?,五郎想起的名字就是这个。一只叫小黄,一只叫小黑,叫着多顺口呀!”

崔如英摸了?摸他?脑袋,“那可不是巧了?,行?了?行?了?,快吃饭去吧,吃点儿点心,然后再喝点疙瘩汤。一会儿收拾好了?,咱们先去铺子。”

崔如英在?家找了?找,把《三字经》给找了?出来,一会儿再买几刀纸,识字用,用不着太好的。

这般收拾好,等二丫回来,带上两只小狗,一行?人就去铺子了?。

也是巧了?,芸芸过来给刘婶告了假,今儿崔如英在?,铺子不至于?忙活不开。

一个上午,姐妹俩就卤菜发面做包子,崔大山是快中午过来的,有人替崔如英就去歇着了。

忙活一中午,吃过饭赵掌柜他?们也走了?,铺子里没别人,崔如英直接问?的,“爹,咱们啥时候开始认字呀?”

崔大山神?色一怔,他?都把这事给忘了?,二丫也愣住了?,她早就忘了?。

家里还养了?狗,高高兴兴的,在?铺子要干活,在?家里围着小狗转,哪里还记得要识字呢。

崔大山挠挠头,“你这才回来,总得歇两天。而且铺子里生意忙,咱们哪有功夫识字,要是晚上还得点着油灯,黑灯瞎火不说?,还怪费钱呢。你回家好些天呢,不然一日认一个,慢慢来,你一着急,我心里就紧得慌。”

比借人钱还那 啥,一想要认字崔大山就喘不上来气儿。

二丫:“这样行?,如英你别催呀。”

崔如英知?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以崔大山的性子,怕是学得慢,而且自己是小辈,教长?辈认字读书,崔如英都不知?该怎么教。

快了?慢了?的,都不成,要是一回学烦了?,后头更不好学。

倒是四郎在?一旁听?着,高举着手说?:“姐姐!我学我学,我和五郎学!”

五郎今年才两岁,神?色懵懂,连认字是什么都不知?道,但跟着点点头,“姐,我也学!”

崔如英笑了?笑,“那就等明天开始,每日下?午有空的时候,学上那么一两刻钟,也不耽误时间。爹说?得对,慢慢学着,反正?现在?家里有我呢。”

揠苗助长?反而长?不成,越是催着,恐怕对识字的事越是抵触。

崔如英瞧着崔大山和二丫松了?口气,她庆幸没逼着学。

崔如英也不用他?们学多快,慢慢来就是。不过四郎五郎愿意学,崔如英就给他?们背了?一遍《三字经》,又叫着他?们读了?一遍。

崔如英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阴凉下?,四郎五郎在?她面前站着,小黄小黑在?一旁要么你追我赶,要么歪着头追自己尾巴转圈圈。

烈日灼灼,读书声朗朗,夏日好像也没那么难熬。

傍晚自然是要去给书院送包子,等月亮升起,铺子打烊,这一日也就过去了?。

十五月亮挺圆,远看能看见月亮上起伏的山。月华撒在?地上,路上并不黑。

崔如英今日在?铺子看着,生意也不差,因为崔记包子卖得包子温热吃也好吃,卤菜是凉的,所以客人并没见少太多,还因为有酒水,带着包子卤菜都好卖。

这几日酒水天没黑就卖完了?,可以每日再来个十来斤,或是上些更好的酒。

崔如英也看了?客人衣着,穿绸缎的也有,看样子不差钱。

崔家人的日子就是这样,一家人围着个小铺子转,这是崔家人生活的根本,也是本钱,没了?这个铺子,那可是不成的。

这个时辰,巷子里人家都静悄悄的,少有还没睡的。

四郎五郎一人抱着只狗,崔大山抱着六丫,回家收拾安顿,也就歇下?了?。

崔如英夜里被热醒两次,盼着夏日早点儿过去,快到冬天吧,就能换大点儿的房子了?。

有两个窗户的话,应该就没这么热了?。

次日又是围着铺子转。

刘婶儿上午过来了?,崔如英还特意问?了?问?昨儿有啥事,如果?需要帮忙,千万别客气。刘婶儿眉梢带着两份喜意,说?道:“昨儿有媒婆上门?,给你虎子哥相看,我就去见了?见。”

崔如英没想到是这样的喜事,她记得刘婶儿家的虎子跟崔大郎年岁差不多,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相看人家了?。

不过转念想想在?这个时代也算不得快,早早议亲也省着好的都被挑走了?,真等到十五六再找,还晚了?呢。

世风如此,若非崔大郎去读书了?,这会儿也该相看,等个一两年,差不多就成亲了?。

崔如英道:“恭喜恭喜呀,可成了??”

刘婶儿:“这还头一回呢。”

为人父母最操心的就是子女的事儿,刘婶儿自然也如此。

原本赵川还让刘婶儿打听?打听?,问?问?崔家的意思。

他?记着崔家的二丫跟虎子差不了?几岁,若是崔大山夫妇愿意,可以先把亲事定下?来。

两家住得近,是知?根知?底的,他?们夫妻俩也算看着二丫长?大,断不会亏待了?二丫去。

虎子性子也不错,是家里的长?子,让虎子好好当学徒,这不还有几年呢。赵川也是看崔家日子好,谁不想结门?好亲事。

近在?眼前的先问?问?,不成再说?不成的。

刘婶儿一开始呀也觉得不错,毕竟二丫性子好,相貌说?不得多好,但虎子也就是个普通人,又不是多俊俏。

可后来刘婶儿仔细想想,这事儿不成。

两家唯一差的就是家世,也是差得最多的地方。

若是从前那还好说?,两家差不多,但如今崔家有这个铺子,刘婶儿虽不像赵掌柜管账,知?道铺子营收,可眼见每日卖那么多包子,也清楚生意不错。

向来嫁女儿都得高嫁,嫁过去还没自家日子好,那嫁个什么劲儿,过去当老黄牛吗。

刘婶儿没见低嫁的,若是她是许娘子,也不可能答应。街坊邻居做久了?,刘婶儿不说?拿二丫当闺女看,那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比起嫁过来受了?委屈,还不如不嫁赵家,找个家世好的嫁了?,那才不受委屈。

那孩子性子好,日后崔家的生意做大了?,肯定有更好的亲事。

尽管赵川有这个意思,还一直说?现在?趁着崔家生意没做大,跟着说?说?……但刘婶儿没跟崔大山说?过,这回相看别人,说?一说?也省着崔家人多想。

自家闺女被惦记,能不多想吗。

再有就是许娘子总在?侯府,刘婶儿跟崔大山说?话也少。有些话不该提就不提,省着提了?伤情分。

崔如英道:“这好事儿呀,多见几回呗。”

刘婶儿打趣道:“你才多大,知?道啥是好事儿,这八字没一撇呢,可别往外说?。”

那就是家里能说?呗,崔如英笑了?笑,“都说?人生四大喜事,洞房花烛可算一个呢,我咋就不知?道了?。”

不过崔如英没往深处想,因为在?她眼里,崔家几个还都是孩子呢,就是如崔大郎性子老成、懂事知?道照顾弟妹,那也要去读书的,成亲对他?来说?还早着呢。

十三岁的年纪,怎么可能成亲,要是成亲了?,崔如英接受不了?。

二丫就比她大那么几岁,不可能那么早成亲的,必须得叫着识字了?,读书能成亲晚点儿。崔如英觉得十五六岁也早,太早了?。

那么早成亲,生一堆孩子……绝对不成的。

崔如英现在?满脑子都是赚钱经营铺子,到时候买大宅子。这些日子上街,她还留意能不能再定个大单子呢。

刘婶儿希望崔如英说?给崔大山他?们听?,省得多想。赵川是不太愿意,不过时间长?了?也就能想通了?,这别人家的始终是别人家的,能过来跟着做活儿就是靠着两家的情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