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就大郎读过书, 当时每年有三两银子的束脩, 后来家?里穷, 满打满算也就读了两年。
说实话, 许娘子当然更愿意把这个机会?给大郎,大朗是?男娃,读些书以后的路更宽, 可聪慧是?女儿聪慧, 三娘子愿意如此也是?因为女儿自己。
她这个女儿的确聪明?,看人包包子,就能记下来给家?里带来一桩大生意, 进侯府也得三娘子喜欢。惦着家?里, 从侯府到?崔家?来回一个多时辰都记得路, 她顾念不到?总是?女儿来回跑。
偶尔许娘子都忘了,女儿才七岁大。
侯府的女儿这个年岁读书识字, 她的女儿能寅时就起来,坐着板车去卖包子。这个时候, 许娘子也觉得愧对孩子。
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许娘子又不傻,能分不清好赖吗, 不是?好事儿,那侯府的小娘子怎么会?去读书呢。
三娘子觉得既然女儿能去那就去, 大不了日后读不好再回来,只不过这是?天大的恩情?, 能去已经不得了了,束脩肯定得自己交。
估计得好大一笔银子。
舍得自然舍不得,可家?里的生意是?三丫带来的,一个月能赚这么多钱也亏了女儿,有就拿出来一些。
若是?没钱,许娘子肯定不会?考虑让崔如英去读书。
有了钱,许娘子也不想太?小气。
这侯府的先?生跟当初崔大郎去读书时的先?生肯定不一样,多读点书,定然有好处。
崔如英怔了怔,她没想到?许娘子要问的是?这个。
陆云蓁也松了口气,她还害怕许娘子不答应呢。本来也没想过束脩,不过既然许娘子提了,就象征收些,也省着她们?觉得受之有愧。
陆云蓁觉得,按照给许娘子的月和?赏钱算,一年二两不算多。
她道:“束脩一年二两银子,就从你月银里扣吧。读书下个月初五开始,小儿家?也不必太?累,每日上半天就成了,上个五日就歇上两天。”
女儿家?启蒙和?男子启蒙不同,女儿不用考取功名,能读书识字就是?锦上添花了,男子自然要更严苛一些。
不过就算如此,请来教书的也是?朝中大儒,搁 别的府邸想请都难的。
二两银子对许娘子来说倒也还好,她笑了笑:“都听三娘子的。”
她嘴笨,也不会?说感激的话。
崔如英认真道:“多谢三娘子惦记着我,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陆云蓁笑了笑,“既然有这机会?,就好好读书。也不必顾忌她们?是?侯府的姑娘,更不用藏拙。受了欺负就和?我说,万事有我和?三爷呢。你是?咱们?燕归堂出去的人,别害怕。”
崔如英这会?儿倒是?听出来陆云蓁因何让她去读书了,受恩于她,回报一二也是?应该的。况且,不管因为什么,给她的是?实打实的好处。
崔如英点点头,道了声好,“三娘子请放心?,读书机会?来之不易,我不会?辜负三娘子和?我娘的一片苦心?。”
陆云蓁不禁想,就这一番话,由一个七岁的孩子口中说出来也不易。
大房的女儿会?说话,也得侯爷疼爱,虽说自家?的孩子好,可是?那是?没跟别人家?的比过。
二房养得娇些,陆云蓁也听孙惠茹抱怨过,二房三房是?嫡亲兄弟,若是?能带着一块儿读读书也好,不成也不会?让大房的占尽风头。
崔如英能去正合适不过。
陆云蓁觉得如英二字甚好,女儿家?若柔弱,可“如英”二字却带着股子韧劲儿,听着朝气蓬勃的。
也到?正午了,陆云蓁没有久留,让母女二人回去用饭。
二人行了个礼,许娘子是?拉着女儿的手出门?的,回到?屋里,饭菜已经在?桌上了。
崔如英忍不住高兴,在?许娘子往外拿饭菜的时候笑着看她,“娘,你可真好。”
这话说得慢,听着温温柔柔,跟春风似的,许娘子点点崔如英的鼻尖,道:“这就好了呀。”
饭菜一如往常,但崔如英就是?觉得,今儿的饭比以往的好吃。
许娘子察觉出女儿高兴了,在?正屋时她也看出来了,女儿想去。
她最怕的是?女儿被侯府富贵迷了眼睛,什么都不顾了,一头热赶上去,偏偏这样才最被别人瞧不起。
三娘子那样的人,什么人没见过。
但崔如英挂念家?中,一来一回那么远,都回去好几次了,从没有不想回去过。
可见没有像许娘子想的那样,扒着侯府当家?。
想读书就读吧。
侯府的先?生,一年束脩才二两银子,不算多。况且,陆云蓁总给赏钱,算下来也没花什么钱。
二两银子估计还是少要的,别人哪儿有这样的机会?。
若是三娘子想把女儿留在侯府,她肯定不会?同意,但读书是?好事,她也不想困着女儿,把这样来之不易的机会推出去。
不过许娘子还是?忍不住嘱咐了几句,“三丫,既然有这机会?,就该珍惜,好好读书,听话些,不懂的多问,如果是?实在?读不好……”
真不是?这块料子,那白花这个银子作什么。
崔如英笑着接话道:“如果读不好,女儿就不读了,咱们?家?守着包子摊,日子也很好过。”
若真读不好,一直耗着岂不是?浪费银子,非要学大户人家?女儿读书作什么。
许娘子闻言摸了摸崔如英的脑袋,“你能想通就好,等我问问三娘子都需要什么,纸笔这些,书用什么书,也给你置办一套。”
崔大郎读过书,但时间久远,许娘子也不识字,早就忘了。
崔如英抱着许娘子的胳膊,“娘,你真是?太?好了!”
*
而另一边陆云蓁办事利索,直接在?钱夫人来燕归堂看璋哥儿的时候跟她提及了此事。钱夫人几乎日日都来看孙儿,孩子还小,自不会?一直往正院抱,离得也不远,就算远她也乐得跑这一趟。
孩子抱进屋,钱夫人温柔逗着,倒是?一片和?乐。
陆云蓁看了一会?儿,笑着把想让崔如英去学堂的事说了,“母亲有所不知,这孩子聪颖伶俐,儿媳坐月子这些日子,她帮着做了不少吃食,儿媳实在?不忍她只做这些,什么都不懂,一辈子就这样埋没了。所以想求母亲,让她跟着大房和?二房的女儿一块儿读书。”
这算不得大事,反正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再多一个而已。
陆云蓁刚生了个儿子,安定侯很是?喜欢,钱夫人不会?连这点事都不答应,她拉着璋哥儿的小手,“都由着你。”
这对钱夫人来说委实算不得什么大事儿,让儿媳高兴一点儿,读个书又如何?便是?日后都在?府中住下也无碍。
况且读点书,性?子也能稳妥些,省得举止粗俗上不得台面?。
钱夫人应允,这事就定下了。
如今府中的事还是?钱夫人在?管,只不过很多小事交给了身边的几个嬷嬷。大房的女儿楚玉娴要去启蒙还算一件大事呢,赵婉芝甚是?上心?。
就盼着女儿能给二房的楚玉珠比下去。
谁知道三房也来凑热闹。
怎么着,儿子还小不能来,奶娘的女儿也非要塞来?
赵婉芝不悦,一个奶娘的女儿,什么身份,也配跟她女儿一块去读书,陆云蓁只会?找她不自在?。
陆云蓁想做什么,想说她生了个儿子受宠爱,婆婆什么都答应她,以后侯府爵位也是?三房的?
赵婉芝气不过,可和?大爷说,楚庚淳只道:“都应下的事,母亲怎么会?反悔,一块儿读个书而已。”
赵婉芝:“什么叫一块儿读个书而已,咱们?女儿什么身份,一个奶娘的女儿,妄想飞上枝头,都不知道冲着什么来的!”
楚庚淳道:“母亲高兴,能有什么办法,先?这样读着吧。让玉娴好好读书,不可懈怠。”
赵婉芝后来想想,那丫头来读书也不是?全无好处,市井出身,爹娘大字不识,说是?聪慧伶俐,可到?底什么样谁知道呢?
她的女儿自小耳濡目染,如今已经能背数十首唐诗了。
况且女儿才五岁,加上二房的楚玉珠娇纵蛮横,如今还让先?生头疼,听说那丫头已经七岁了,要是?什么都不会?,去学堂只会?丢人现眼。
赵婉芝这般就不担心?了,还贴心?准备了一套笔墨纸砚和?启蒙书本送过去。
她是?做嫂子的,得面?面?俱到?才行。
陆云蓁笑着收下了,后头许娘子问都要准备什么时,她道:“都准备好了,下个月让三丫去读书就是?。”
改名字的事儿,陆云蓁到?时再和?先?生说吧。
离初五还有几天呢,崔如英打算期间再回家?一次,多住几天。
不然去学堂之后再回家?就只能下午来回,这样才能不耽误第二天上课,时间短回去一趟也做不得什么。
且五日一次,谁知放假的两日是?下雨还是?什么。
回家?要帮帮忙,生意如今稳妥,也不必太?着急租铺子的事儿,况且不是?小钱,总得攒攒银子再说。
这一晃眼就到?了月底,许娘子也发了这个月的月钱。
其实来侯府还不足一个月呢,但月钱都是?月底发,许娘子这月拿一两的月银,扣掉的是?崔如英的束脩,这月少,等下个月就多了。
看着少了银子,许娘子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转念一想读书是?好事儿,做母亲的自然希望儿女好。
许娘子只盼着崔如英好好读书,日后也教教二丫识字,别像她和?崔大山大字不识,什么都不懂,就连做生意也畏手畏脚的。
月初的时候崔如英回家?住了三天,许娘子是?没假的,其实跟李嬷嬷说也可以回去两个时辰,只不过崔家?住得远,来回一趟太?耽误时间,许娘子也就没回。
这到?了四月天气更加暖和?,街边柳枝翠绿,鸟语花香。
巷子里也热闹,崔如英看家?里的鸡仔也长大了不少。
回来的第一天她就和?家?里说了要去读书的事儿,连着每年束脩二两银子一同告诉了他们?,“到?时上五日,休两日,休假的时候我再回家?,不过若赶上阴天下雨,也没法儿回来帮忙,家?里还得爹你们?多顾着。”
崔大山怔了怔,还是?崔大郎反应快,笑着对妹妹说:“能读书是?好事,一定要好好读。”
崔大山在?心?里叹了口气,儿子就读了两年书,许娘子也跟他说过,日后有了钱,再让崔大郎去读几年。
没想到?竟然是?女儿要去读书了。
一年二两银子,全是?白给出去的,不过再想想生意也是?女儿带来的,那还是?侯府,这二两估计还是?体?谅崔家?贫苦,少收了。
这么一想,崔大山就什么都说不出了。
崔大郎心?里虽有些不得劲,但这是?好事儿,也真心?替妹妹高兴。
而二丫也不太?懂这些,读书对她来说还远着呢,而且她没听过女子也要读书的,从前听大哥背那些诗句头都大了,她才不要读书。
三丫愿意没办法,就是?不能常回来了。
崔如英也能看明?白崔大山的神色,她没往心?里去,连侯府都更看重小公子,普通人家?,崔大山自然也对长子寄予厚望。
崔如英明?白,也能理解,但若是?许娘子都点头了崔大山却不乐意,让许娘子想法子把机会?给崔大郎,她是?不会?干的。
等家?里有钱了,家?里孩子都去读书也使得,如今有机会?,崔如英不会?放弃。
这事儿也就过去了,崔如英回家?还有一件要紧事,就是?数数上个月家?里赚了多少钱。
做生意月初盘点,崔家?也不例外。
家?里是?从上个月初六开始做生意的,抛去阴天下雨的几日,日日出摊儿。后头每日下午去城东卖生煎,也卖了近十天呢。
崔大郎每日有记账,赚多少,买面?肉调料这些东西花多少。
崔如英一页一页看着,这般算下来,卖酱肉包子赚了四千三百文,卖生煎包子赚了两千六百三十文,加在?一块儿总共六千九百三十文钱。
其中崔大山还找人打了口平底锅,花了半两多银子,这个算在?了卖生煎的本钱里面?,不然能赚更多。
还不到?一个月呢,崔大山也就每日让儿子记账,赚的钱就收起来藏好,也没月初数钱这个意识,不想都这么多了。
一匣子的铜板,一百文串在?一块儿,看着甚是?壮观。
小本生意,都是?一个铜板一个铜板赚出来的,这么多铜板放在?家?里也不是?那么回事儿,而且不好藏。
崔如英道:“爹,不如去钱庄给换成银子,也好放,家?里这么多钱呢,总不好一吊钱藏一处地方。”
如今一千个铜板换不了一两银,估计得一千一二,但算起来也有六两银子呢。
余个几百文家?里花销应急,毕竟下个月还赚钱呢。
崔如英在?心?里估算着,上个月许娘子还得了赏钱,月银一两,赏钱四两,一共是?五两,一家?人加在?一起有十一两多银子。
而且包子摊儿赚得还多些。
崔大山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行,明?日白天我去给换了。”
加上家?里原来的积蓄,再抛去这个月的花销,也有十二两多了。
这个月买了鸡仔,还吃了几次肉,花销也大。
崔大山看看儿子又看看女儿,家?里孩子懂事,帮着做了不少事,可家?里孩子也多,要存钱给大郎置办房子,还想送他读书去,四郎五郎还小呢,也要给二丫存些嫁妆。
钱是?最禁不住花的,看着多,但也干不了什么。
崔如英看崔大山神色由喜转忧,估计是?发愁家?中生计,愁点儿也好,不然也不敢盘铺子。
在?家?里待了三日,崔如英就回侯府了。
后日就要去学堂,许娘子帮着收拾好笔墨纸砚。
做母亲的爱操心?,尤其女儿要跟着侯府的小娘子们?一块儿读书,许娘子还真放心?不下,忍不住叮嘱道:“到?底是?侯府的姑娘,你若是?能学会?,自己心?里清楚就够了。”
太?出挑了也不好,侯府脸面?总要顾及的。
崔如英笑着道:“娘,你还真是?高看我,后天啥样还不知道呢。三娘子说了,二房的姑娘已经上了一年学了,长房的姑娘跟在?爹娘身边,也会?背诗。”
许娘子松了口气,“咱们?不求别的,能读书识字就好了。”
*
初五这日一早,崔如英跟着李嬷嬷去学堂。
她穿的还是?许娘子给做的那身绣着黄色花朵的淡绿色衣裳,梳着双丫髻,头戴陆云蓁给的梨花簪子,这番打扮清秀可人,也衬得眉眼如画。
到?了学堂,李嬷嬷带着崔如英进去,二人去得早,正好和?先?生打个招呼。
先?生姓黄,五十多岁,是?个告老的儒生。
李嬷嬷态度很是?恭敬,“这是?我们?三房的人,还请黄先?生好生教导。”
崔如英弯腰行了一礼,“学生见过先?生。”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黄先?生来侯府讲学也有几年了,从前给大公子启蒙过,这两年只教二房的楚玉珠,今年多了一个长房姑娘,再多一个也无妨。
看年岁比跟楚玉珠差不多,先?问了名字,心?中了然这不是?楚家?人,然后又问了年岁。
崔如英仰着头道:“回先?生,学生今年七岁了。”
黄先?生点点头,“从前可读过什么书,可识字?”
这世?家?子弟按理是?到?了年岁才启蒙,可少不了先?前就读书识字的,黄先?生看崔如英不像世?家?女,可看说话行礼,又有几分气度。
崔如英道:“学生未曾读过什么书,也不曾识字。”
黄先?生心?里有数了,“行了,你先?去左边坐下罢。”
学堂很是?宽敞,和?侯府一般房舍不同,窗户更大,上头吊着百叶帘子,这会?儿才晨起,整间屋子愈发显得明?亮。
因为来读书的人不多,屋里只摆了三张矮脚书案,书案上有笔架、洗笔的水盆、清水这些。
崔如英跟李嬷嬷道别,依着黄先?生所指盘腿坐在?左边书案后头的软垫上。
坐好之后,崔如英从书袋里把笔墨书本都拿了出来,笔墨这些是?三娘子给的,书袋是?许娘子闲暇时缝的。
李嬷嬷把人送到?就回燕归堂了,学堂离燕归堂不远,回去就崔如英自己回去。
今儿是?头一日,以后也得崔如英自己过来。
崔如英坐着等了一会?儿,见大房大娘子带着女儿过来。
这大娘子崔如英在?璋哥儿洗三礼上见过,她身边那个金光闪闪的应该就是?楚玉娴了。
楚玉娴个头比崔如英矮一点,穿着一身漂亮的春梅红衣衫,袖口和?衣领都绣着梅花。头上戴着好几支小簪子,有银的,有玉石的,颈间戴着一个嵌着红宝石的金璎珞,手腕上还有一对金镯子。
这是?赵婉芝一大早特意打扮的。
大人穿戴的首饰多,显得繁杂,可小孩子多一点也无妨。
赵婉芝就是?要崔如英记着自己的身份,哪怕来了学堂,攀上高枝儿,也时刻提醒自己什么身份。
世?家?贵女和?市井丫头,云泥之别。
第026章 第二十六章 铺子
赵婉芝瞥了崔如英一眼, 心里轻哼一声,转头笑着跟黄先生说了几?句话?,最?后让丫鬟放下礼物,“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还望先生好好教导玉娴。”
黄先生道:“这万万不?可, 我已收了府上?束脩, 再收这个于理不?合, 还请拿回去,教导之事还请放心,我为师长, 必然尽到本分。”
赵婉芝见黄先生实在推脱, 也没执着,嘱咐了楚玉娴几?句,便回去了。楚玉娴坐到了右边的矮脚书案后面, 中间的那张, 想来是?留给?楚玉珠的。
崔如英翻看了书本, 小儿启蒙,多是?《三字经》《千字文》, 字是?繁体字,单个的不?太好认, 但顺着也能读下来。
翻看几?页,崔如英看了眼门口,楚玉珠还没过来。
侯府的小娘子每日上?午从辰时二刻上?到午时二刻, 总共上?两个时辰,期间也会休息一会儿, 但这会儿估计快过了时辰,楚玉珠竟然还没来。
黄先生似乎见怪不?怪, 拿起书本,对着二人道:“时辰到了,先上?课吧。”
“我是?你们的先生,姓黄。”黄先生没再说别的,“翻开你们面前?的书,跟着我读吧,我念一句,你们念一句。”
黄先生见二人都翻到了第一页,声音微沉,念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崔如英看着书,一边记字一边跟着读。
崔如英声音大且清脆,毕竟街上?叫卖都能,念几?句有何不?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一边念一边看着书,崔如英想上?课的时候就记住,也省了回去再看。
她不?觉得难也不?觉得累,对她来说启蒙还算轻松,况且读书比做包子轻巧,比起一大早起来剁馅儿揉面,读书实在是?件又轻松又值得高兴的事儿。
宽敞明亮的屋舍,先生抑扬顿挫的读书声,纸香墨香,都让崔如英欢喜。
至于只她一人声音大,楚玉娴的声音小,崔如英读得认真,也没注意到。
黄先生看了楚玉娴一眼,楚玉娴微低着头,脸色发红,嘴巴的确在张着,可声音细弱蚊蝇。
小儿启蒙,自是?不?会学太难的书目,这《三字经》楚玉娴早就背过,里面的字也都认识。
但向来都是?在赵婉芝面前?背,在黄先生面前?,她有些张不?开嘴。
为人师者?当尽心竭力,黄先生又念了一遍,这回楚玉娴脸几?乎红透了,嘴都没张。
楚玉娴咬咬下唇,她不?禁看了崔如英一眼,原以为崔如英会不?敢开口瑟瑟缩缩,结果读书声音竟这般大。
女儿家该温声细语,这么大声,上?不?得台面。
世家贵女规矩多,又是?在外人面前?,楚玉娴脸颊发烫,原想像在赵婉芝面前?那般,可越急脸色越红,到后头,鼻子都有了酸意。
先生又念一遍,这是?给?她念的,必是?觉得她念的不?好,这般想着,楚玉娴眼睛也发涩了。
崔如英这才?注意到先生又念了一遍,她心里记着陆云蓁的话?呢,可让她欺负一个五岁的孩子,还真做不?到,只当自己是?读书来的。
黄先生见状,也不?好让楚玉娴大声些,想来她也读过,就一句一句念了。
上?了小半时辰的课,《三字经》前?头也读过好几?遍,楚玉珠才?被嬷嬷送过来。
楚玉珠大约是?刚起来,还打哈欠呢,比起楚玉娴,衣着打扮算得上?寻常了。
黄先生让楚玉珠坐,然后就教她们认字写字。
先讲了怎么铺纸研磨润笔,黄先生说完这些先去教楚玉珠,然后才?教楚玉娴和崔如英。
楚玉珠上?了一年多的学,早会写字,不?过性?子懒散,写得算不?得好。楚玉娴早也会写,赵婉芝盯得紧,如今已有模有样。
唯一没拿过笔的只有崔如英。
崔如英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按照黄先生所教一步一步来,倒也小有成效。
大抵是?因为不?是?真正的孩子,崔家人也懂事,所以崔如英都忘了这么大的孩子该是?什么样,一门心思都在练字上?头。
黄先生教三个孩子,下面有什么动?作他尽收眼底,他不?免感叹崔如英性?子沉稳,竟然这般坐得住。
再看其他两人,楚玉娴因为读书没怎么开口想要表现,写完一个字就问问黄先生写得如何,得到黄先生点?头才?继续写。
而楚玉珠则是?坐不?住,没一会儿就有个小动?作,写半个字久停下玩玩头发,看看手指。
生在侯府,读书的机会并非来之不?易,楚玉娴早有先生教导过,而楚玉珠根本不?愿意学这些。
二房就这么一个女儿,就算黄先生尽心,可二娘子舍不?得管教,长此以往黄先生也无法子,就只能放任了。
黄先生尽自己本分教书,看三人只有崔如英一声不吭,不?管是?读书写字都认真对待,心中有两分欣赏之意。
读书做事当脚踏实地,这孩子就不?错,见崔如英分外认真,还指导了她握笔写字的姿势。
大概人都喜欢把白纸一张画到满纸丹青,也喜欢修剪枝桠,看着一颗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尤其看着崔如英越写越好,黄先生心里还有几?分欣慰。
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下课的时候,黄先生留了作业,虽然孩子还小,但是?作业不?可不?留,有道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黄先生:“今日作业,一篇大字,玉珠写宁字,玉娴和三丫就写甘字。”
繁体宁字难写,而楚玉娴和崔如英刚启蒙,作业简单些,崔如英点?点?头,跟黄先生行了个礼,“先生慢走。”
楚玉珠走得最?快,东西都顾不?得收,也能看出她不?想上?课来。
楚玉娴收拾好东西看了眼崔如英,打扮得小家子气,还爱在先生面前?表现,当真讨厌。
只不?过母亲告诉过她,不?必起冲突,小门小户的孩子没见过世面,看见侯府富贵,就想着扒上?来。让她好好读书,时间长了,崔如英跟不?上?,就自愧不?如主?动?离开。
但这样的人楚玉娴心里不?屑,什么人都想来读书,还想在先生面前?表现,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
崔如英没急着回去,把黄先生留的大字写完,写完一张有点?满意,就又写了一张。
墨还没干透,崔如英把后写的一张在书案上?晾着,前?头那张带了回去。
回到燕归堂,得知陆云蓁在用饭,也没打搅,回屋吃完饭睡了一觉,下午睡醒了又问了李嬷嬷一遍,“嬷嬷,三娘子可有空闲?”
李嬷嬷:“崔小娘子等等,我进去问问。”
进屋之后,李嬷嬷对着陆云蓁行了个礼,“三娘子,崔小娘子想要见您。”
从前?都是?陆云蓁叫李嬷嬷她们过去请崔如英去正屋说话?,今儿还是?头一回崔如英主?动?问陆云蓁在不?在。
陆云蓁笑着对李嬷嬷道:“快把人请进来。”
崔如英从屋外进来,外面春光明媚,屋内稍显昏暗。
可是?崔如英笑起来比春光还明亮夺目几?分,眼睛亮晶晶的,跟里面盛了星子似的。
以前?陆云蓁总问,她家中好不?好,在侯府住得习不?习惯,今儿瞧见她这般雀跃欢喜,也不?必问了。
崔如英行了个礼,“见过三娘子!”
陆云蓁笑着道:“不?必多礼,这般高兴,手里拿的是?什么,也给?我看看。”
崔如英这回有点?不?好意思了。
一张字而已,陆云蓁什么没见过,再说她写的并不?是?多好。
不?过来都来了,崔如英有些腼腆,道:“今儿上?课,黄先生留了作业,让写一篇大字,我多写了一张,拿来给?三娘子看看。”
陆云蓁身体往前?倾了倾,“快拿给?我瞧瞧。”
一个“甘”字,写了一张纸,黄先生擅颜体,教几?个孩子的也是?颜体。
崔如英字写得稚嫩,可没习过字,能写得工整就已经很好了。
一篇大字三十个,陆云蓁觉得能写完就不?错。
陆云蓁一边看一边点?头,“多学多练,字要勤加练习才?能好,如今写得很是?不?错了,以后肯定还能更好。”
陆云蓁又问了都学了什么,璋哥儿还小,过问一个孩子功课对她来说还算稀奇呢。
虽然让崔如英读书有她自己的私心,可还是?盼着崔如英好好学的。
陆云蓁看完,对着崔如英道:“这张我就留下了,日后勤加苦练,我也好比一比,看你有没有进益。”
崔如英点?了点?头,“今日先生留了一张大字,这张是?多写的。三娘子放心,我一定好好听课读书,日后好回报三娘子。”
谁都愿意听好听的话?,陆云蓁笑了笑,“你只要好好读书,就是?回报我了。”
长房楚玉娴如何陆云蓁没问,她是?听过赵婉芝跟钱夫人说,楚玉娴会背什么诗,恐怕也会写字。
想来如今是?比崔如英好的,这才?一日,只要崔如英好好学,总有一日能超过去。
且慢慢看吧。
陆云蓁:“我收了你的字,也得还些东西才?是?,今儿是?你上?学的第一日,送你一样礼物,锦月。”
锦月笑着端上?来一个锦盒,陆云蓁拿来递给?崔如英,“这里面是?一方刻着竹子的砚台,对你读书也有用处,我望你能如翠竹一般笔直,心性?高洁。今儿是?好日子,可别推脱了。”
崔如英看向陆云蓁,说道:“三娘子待我可真好,我如今才?学写字,用这么好的砚台也是?委屈砚台了,但三娘子放心,日后肯定能有用上?的一日。”
陆云蓁当真觉得,这番话?不?像一个七岁大的孩子说出来的,她摸了摸崔如英的脑袋,“那我就等着这日。”
崔如英:“今儿教的我已会背,作业也写完了,三娘子,不?然晚上?吃点?儿新鲜的?”
陆云蓁如今还在月子中,不?过坐月子已有二十日,马上?就出月子了。
除了生冷太过辛辣的不?能吃,其余的都能吃。
陆云蓁是?想新鲜吃食,可崔如英这还上?着学呢,哪里好意思麻烦她做这些。
崔如英道:“三娘子喜欢焖面炒面吃吗?”
面条软,上?面挂着汤汁,各种配菜切成细丝,不?管是?焖还是?炒,都比一般汤面入味,更比打卤面多了丝烟火气。
肉固然好吃,可面和米饭,崔如英偶尔不?吃都会想吃。
陆云蓁诧异道:“面条还能炒着吃?”
陆云蓁吃过汤面,也吃过打卤面,赵大娘揉面拉面有一手的,做出来的也好吃.
卤子有炸酱,还有各种各样能拌着吃的菜。
面用小碗盛,配着菜吃,能吃的种类还多。尤其夏天的时,陆云蓁最?爱吃这个,却没想到面还能炒着吃。
既然说了吃再推脱也麻烦,况且崔如英是?个知恩图报的。有些时候陆云蓁自己拿了别人的东西,都觉得受之有愧呢,将心比心,让这孩子做些什么,她心里也能舒服些。
陆云蓁道:“那可太好了,你在我又有口福了。”
崔如英行了个礼就去了小厨房,炒面焖面跟别的比起来,做起来算最?简单的吃食了。
面条有赵大娘准备,崔如英觉得圆面条做起来更好吃,她还见识了赵大娘的拉面手艺。
一团面也不?知怎么就成面条了,两边过细的切断,上?头掸上?面粉省着粘连,崔如英也准备起配菜来。
她看着今儿小厨房,竟然有块儿牛肉。
朝中律例不?可宰杀耕牛,所以都是?等牛老死,牛肉不?易得,大厨房采买管事也是?见三房如今受宠,才?给?送来一块儿。
只不?过王大娘不?常做牛肉,原打算晚上?炖着吃的,炖得时间久,还能软一点?儿。
崔如英切了一小块儿,逆着纹路切成细条,用红薯粉、盐、酱油等调料抓匀,放到一旁腌着。
菜则是?切了几?根辣椒,为了不?让辣椒太辣,还把里面的籽给?去了。
崔如英打算今儿先做焖面,要说简单是?真简单,蒜末葱花下锅,把牛肉和辣椒炒熟,好不?好吃看调料,小厨房各种香料都有,想难吃也难。
料汁好吃面就好吃,有人曾说好的料汁蘸鞋底子都好吃,也不?全然夸张。
把牛肉炒熟,崔如英往里面加了水,用酱油盐等调料调了个底味儿,等水开上?来后,盛出一碗备用,再把面条平铺了上?去。
盖子一盖,用热气把面条焖熟,故叫焖面。
这个赵大娘看一遍也就会了,崔如英这般也是?教二人,等晚上?做给?陆云蓁吃就是?。
崔如英道:“除了放牛肉这些,还能放好多东西呢,比如豆角排骨,图的是?个新奇。”
赵大娘算是?明白了,“崔小娘子心里手巧,我再琢磨琢磨,看能不?能做得更合三娘子口味。”
崔如英点?了点?头,不?到半刻钟,翻看锅里的面也快好了,把盛出来的半碗水浇了进去,把面拌匀,时辰还早,没到吃饭的时候,这盛一小碗,就当下午加顿餐。
崔如英也盛了小碗,从小厨房拿了个蒜瓣,这面闻着是?香香辣辣的,今儿许娘子白日看,屏风那头田娘子正睡着,怕进去打搅,而且也就一小碗,她便在门口蹲着吃完了。
天好,饭菜也好吃。
牛肉用淀粉一抓已经软了,辣椒又软又辣,肉香和辣味儿全都在面里,上?面还挂着汤,并不?湿得过分,也不?干得噎人。
一筷子吃进嘴里,有面有肉有菜,这在街头支个摊子卖焖面炒面也好呀。
日后租了铺子,没准儿还请人帮忙,难道还真守着个铺子不?干别的营生了?
家里兄弟姐妹六个呢。
面条是?辣的,辣得崔如英鼻尖出了汗。
嘶……
崔如英发现自己偏爱面食,不?管是?包子还是?饼子,都喜欢,吃米饭的时候得配着下饭的菜吃才?好吃。
相比于炒饭,也更喜欢菜多味道浓厚的炒面焖面这些。
香,真是?太香了,蒜解腻增香,但偶尔咬多了会辣得耳朵疼。
一小碗面还不?咋够吃,不?过还得吃晚饭呢,晚饭崔如英等着许娘子回来才?吃。
依旧是?炒面,不?过小厨房是?用河虾仁儿炒的。
一个个虾仁儿不?算大,但春日里的虾鲜得很,连虾头虾壳儿弄出来的油,也全进了这份焖面里。
这份焖面看着颜色金黄,汤汁 都裹在了面上?,配着酸辣爽口的小菜,样子也好看极了。
这个油还是?赵大娘看着崔如英炸葱油时想出来的,这个时节有点?活虾不?易,味道鲜美?不?说个头还大呢,所以虾头虾壳全给?炸了。
炸出来的虾油颜色金黄,虾头也脆生生的,虾头自不?会给?陆云蓁端去,这调了调料,由院子里丫鬟们分了。
许娘子的饭菜一如往常,瞧这碗面金灿灿的,还有好些虾仁,闻着香,光看着也让人食欲大增。
哪怕她不?吃那个,闻着香味儿,也觉得今日的饭比往常好吃。
吃着饭,母女俩也有说有笑的。
自从田娘子来了之后,许娘子也不?会多看半个时辰了,两人都是?老实性?子,只偶尔迟个半刻钟,倒也无妨。
许娘子觉得现在很是?轻省,也不?会夜里皱着眉头睡。
嘴上?说着多看会儿无妨,可真按规矩来,许娘子还是?很高兴的。
许娘子还问了问崔如英今儿在学堂咋样,崔如英把今天学的《三字经》给?许娘子背了一遍,许娘子听完笑了笑,“不?错。”
说完,许娘子笑了笑,只不?过这笑容太过短暂,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许娘子想起儿子在家中,忍不?住在心里叹气。
崔如英哪儿能看不?出许娘子想什么,吃了口香喷喷的虾仁儿面,说道:“娘,如今家里有了银子,不?然也让大哥去读书吧。”
家里只要少不?了她的,别人如何崔如英不?管。
崔大郎能读些书,改换门楣,对她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就算考取不?了功名,也能增长见识,说不?准以后生意做大了。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眼界,老实本分固然好,可总得去高处看看。
许娘子却道:“再说吧。”
家里是?赚了些钱,可是?钱禁不?住花销,家里孩子多,挤在三间房里,先得要置办宅子,如今城南宅子也得七八十两,每月家中也有花销,彩礼钱更要攒着,还有四郎五郎,虽然还小,可也得准备着。
二丫三丫也得备些嫁妆。
家中人就这么多,做个小摊子顶了天了,每日赚的有数,等入了夏或是?入冬,生意还不?知如何呢。
读书一年银子不?多,家里现在是?给?得起,要是?长久读下去,还有笔墨书本的花销。
这些才?是?大头。
若是?读得好,以后还供不?供了,越是?读得久,花的银子就越多。
许娘子能看出崔如英喜欢读书,自然也能看出大郎喜欢。若读个两年再不?读了,她都不?知怎么和儿子开口。
崔如英又吃了一口面条,面条里面夹着虾仁儿,她道:“娘,要不?然咱们租个铺子吧。”
第027章 第二十七章 勤勉
租铺子崔如英也提过几次。
许娘子首先想到的是, 租铺子得花钱,况且家里才将将做了一个月的生意,这会儿就想着租铺子想得也太远了。
老人常说小孩儿还?没学?会走呢就先学?跑了,这是说小事儿还?没做好, 就想着做大事儿。
这样免不了栽跟头, 租铺子也一样。
谁家租铺子都?不可能只租一两?个月, 租客想租就租, 想走就走。
许娘子虽没租过,可听人说过,租门?面怎么着也得一年半载的, 除此之外还?有大笔银子的租金, 租钱也不是一个月交一次,向来?是押一付三。
这么多银子搭进去,若是生意不好, 再?往外出?铺子也难, 二房东不好当, 而且一般也不让这么着。
除非是舍了一个月的押金,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呀。
许娘子低着头道:“租什么铺子, 先把包子摊儿做好了再?说。”
崔如英以前卖东西?,总结出?来?的经验, 有人不买是不想买,有人却是缺银子,瞻前顾后, 等想买的时候却没机会了。
崔如英说道:“包子摊再?好能好到哪儿去呢,娘, 我知道你是怕亏钱。可你不迈出?那一步,怎么知道租铺子是亏钱还?是赚钱呢?
咱们家人多, 大哥马上就娶亲了,若是想读书花的银子就更多,还?有四郎五郎,以后日子好了,难道你就不想把他们送书院去?
女?儿是觉得读书真好,有先生教导,学?堂房舍宽敞明亮,在那里坐着拿笔写字看书念书,和在家中厨房里包包子是不一样的。
咱们家也不能包一辈子包子呀,而且做生意有赚钱的,那自然有亏钱的,如果是亏钱了,也就是亏几个月的利润,咱们不是还?有包子摊这个退路吗?”
许娘子听着女?儿说了一大通,心里有些动?容,可家里总共十几两?存钱,她?现在又?不在家中,怎么放心。
崔如英循循善诱道:“娘,要?是只卖酱肉包子,的确不值得开个铺子,可如今咱们能做生煎包子,女?儿还?能做别的,生煎十文钱四个,单买可要?三文钱一个呢,刚出?锅的最好吃,而且吃着也不是特别方便,要?是能坐下?喝着里面的汤细细品尝,那才爽快。”
许娘子先饭都?顾不得吃了,皱着眉道:“什么包子,咋还?卖这么贵,十文四个?”
这么贵还?能卖出?去。
卖生煎包子的事儿崔如英没细说,许娘子只知道赚钱了,家里人不闲着就够了,赚多少她?也没问,因为她?知道崔大山不是乱花钱的人,对孩子们也放心。
崔如英嗦了口虾仁儿面,她?不禁想,能在侯府小厨房做事的也不是一般之辈,知道牛肉辣椒焖面,就能做个虾仁儿焖面。
这面当真鲜美?。
或许她?能学?着一二,以后把包子也做更好些,而不是光靠着以前的记忆,半点进益都?没有。
一想这个,崔如英就想到家里的酱肉包子,焖面可以,这个别人或许也能学?会,甚至能举一反三,做出?别的包子来?。
像是叉烧包啥的,都?是没准儿的事儿,绝不能低估别人。
崔如英道:“娘有机会了尝尝就知道了,娘,你就没想过,酱肉包或许过阵子别人就能学?会了。”
许娘子诧异道:“酱肉包子也有人学??”
崔如英加了把火,“那可不,南街卖鲜肉包子的就有三家,有的好吃点儿,有的大一点,各人口味不一样,兴许咱们觉得味道差的有人也喜欢,日日都?去。”
这也快一个月了,酱肉包用得是甜酱,甜面酱如今还?没有,崔家用的大酱和糖熬的,不如甜面酱够味儿,但也相近,这是崔如英依着记忆调出?来?的,别人或许也能做出?来?。
许娘子一听立刻慌了神,“这别人学?会了哪怕不是一模一样,也有人买呀。”
那崔家的客人必然少了,少多少还?不知道呢。
许娘子知道女?儿会做也是跟别人学?的,只要?不是来?家里瞧着学?方子,那都?是管不了的。
崔如英叹了口气看向许娘子,道:“对呀,咱们开包子摊儿已是先人一步可,可要?是不开铺子,别人开了,咱们不是晚了一步吗。娘,我是家里的女?儿,也想大哥去读书,二姐少辛苦,弟弟妹妹们有好日过。有个铺子遮风挡雨,爹他们也不会太累。”
这些话?崔如英以前卖东西?的时候常说,如今也是换汤不换药。
她?虽然有哄许娘子的成?分,可有些话?没错。
先机很重要?,到时别人学?了,崔家包子就算好吃,生意肯定会被分走。
不是所有人都能尝出细微的差别来?,非来?崔家这头等着,而且城南那条街上就有三家做鲜肉包子的,包子做惯了,肯定能琢磨出几分。
到时候生意不好,一天估计也能有个一二百文,一个月五六两?银子,的确够家中温饱。
可由简入奢容易,由奢入简难呀,到时侯许娘子也未见得能受得了。
又扣扣索索连肉都舍不得吃了。
许娘子哎了一声,“你这回回去了,让你爹打听打听租铺子都?多少钱。”
许娘子没做过这些,半点儿都?不懂。
多大的,卖什么,铺子开在哪儿,脑子里是一点想法都?没有,自家又?不下?馆子,也没见过别人家的饭馆啥样。
不过崔如英可以去忙活。
许娘子现在就像个蚌壳,已经撬开一点点了,日后肯定好说话?。
崔如英笑?着点了点头,“娘,你放心吧,包在我身上,娘你多吃点,咱们一家子日子肯定越来?越好的。”
许娘子笑?了笑?,柔声对女?儿道:“快吃吧,多吃点儿。”
崔如英这边吃的是虾仁儿面,配着小菜,还?有一碗老鸭汤。
那回用酸萝卜炖的鸭架汤,陆云蓁和楚庚元都?很喜欢,这道汤就常出?现在正屋饭桌上了。
焖面有两?样,一份虾仁儿焖面,一份辣椒牛柳焖面,还?有蒸点小菜,虽然只吃面,可也摆了一张桌子。
楚庚元有些诧异,“这是面?”
陆云蓁点点头,“下?午我尝过了,辣椒牛肉的味道好极了,就是有些辣,怕你吃不惯,就又?吩咐小厨房做了一样别的,你尝尝喜欢哪个。”
侯府做菜多炒菜,也精致惯了,像那日吃的酸辣粉,以往都?不会往桌上摆。这样的焖面炒面,多是市井农家,做上一大锅一家人吃。
就着蒜瓣,吃着也香。
不过陆云蓁想着夫妻俩人,本就是最亲密的人,不在乎仪态不仪态的了。
楚庚元点了点头,“我先尝尝你说的。”
面入口中,夹着已经软烂的辣椒丝和牛柳,那是说不上来?的好吃,杂在一起,以前楚庚元都?没想过能如此,所以更让他觉得新奇。
辣是真辣,夫妻俩一块儿时楚庚元也不用顾及仪态,直接大口大口吃。
陆云蓁又?递上小碟蒜片,“再?就这个试试呢?”
楚庚元夹了小片蒜片,连着面一起送入嘴中,他都?不明白为什么,就着蒜片吃反而更香。
小厨房做菜偶尔放蒜,生蒜辛辣,熟蒜只管调味儿。
没想到还?能跟面一起吃。
陆云蓁看楚庚元神情就知道他觉得好吃,“我还?是头一回这样吃呢,就是这蒜吃完有味道,得漱口才行。”
楚庚元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在意,他道:“若是有酒更好,吃着当真爽快。不出?我所料,这又?是许娘子女?儿想出?来?的主意吧。”
陆云蓁笑?容带了两?分蜜意,“这孩子今儿上学?了,也是真高兴,就琢磨让我吃舒心些。”
楚庚元:“那我也是沾了你的光。”
吃了几大口面,楚庚元问道:“第一日,可还?跟得上?”
陆云蓁道:“字写得还?不错,今儿也就教些《三字经》,须时间久些才看出?成?效来?。”
楚庚元点了点头,没再?过问,而是让陆云蓁多吃些。
后头又?尝了虾仁儿的,楚庚元反倒觉得牛柳的更好吃,牛肉也不硬。
吃完再?喝一碗老鸭汤,浑身都?舒畅。
月升月落,次日许娘子看白日,崔如英也起得早,早早就去了学?堂。
还?得上四日才能回家,租铺子的事儿也不急于一时,崔如英现在就先好好上课。
她?早到了一会儿,过来?先温书,等黄先生到了,把昨儿写的字交了上去。
对于认真的学?生,为人师长,难免多几分耐心,黄先生看完指点一二,“等明日我给你带一本字帖过来?,你照着练,只要?勤勉,一个月应该会小有成?效。”
自己写,容易走弯路。
这前人成?名必有缘由,照着大家练,比只听他讲自己写强。
崔如英心里惊喜,“谢过先生,只是这字帖太过贵重,学?生才学?,受之有愧,也怕写错了浪费字帖。”
黄先生道:“字帖就是拿来?练字的,你若勤学?,自然不辜负字帖。”
崔如英这才点了点头,“多谢先生!”
黄先生挥了挥手,“回去坐罢,对了,昨儿讲的可会读了。”
崔如英答道:“学?生已经会背了。”
黄先生眼里有几分笑?意,“很好。”
崔如英回到座位后,赵婉芝也送楚玉娴过来?了,到了免不了跟黄先生寒暄几句,最后看了崔如英一眼,笑?着说道:“那丫头是我们三房奶娘的女?儿,我弟妹心善,也送来?读书了,从前未读过,还?劳黄先生多多费心。”
怕是三房不会提,黄先生也不知这是谁的女?儿。
赵婉芝这也是好意,说得落落大方很是体面。
黄先生怔了怔。
话?音传到崔如英耳朵里,她?望向黄先生,站起来?又?低下?头道:“学?生学?业不精,有劳先生了。”
黄先生抿了抿唇,“大娘子多虑了,崔小娘子很是用功,功课也不错。”
第028章 第二十八章 丢字
黄先生说话时虽然看着赵婉芝, 可话却是对着崔如英说的,“不管从前读过还是未读过,只要肯用功就好。”
崔如英笑着道:“先生说得是,学生记下了?。学生也相信笨鸟先飞, 勤能补拙。”
黄先生眼中带了?几?分赞许, 不卑不亢, 没有因?为自己家世?羞愧, 性子不错。
黄先生道:“这说得不错,你是听谁说的?”
崔如英道:“是听三娘子说的,三娘子说女儿家读书可以明事理, 倒也没说奶娘的女儿就不能读, 所?以我才来了?。”
黄先生点点头,“的确如此,快坐下吧。”
赵婉芝的笑都有些挂不住了?, 她没想到黄先生会夸崔如英, 她没想到崔如英才七岁, 就这般伶牙俐齿,她笑了?笑, “如此便是最好,倒是我多操心了?。玉娴这儿还望先生多费心, 没什么事儿我就回去?了?。”
黄先生点了?点头,赵婉芝这才离去?,转头的瞬间, 她脸上笑容半点不剩。身后丫鬟悄然跟着,赵婉芝眼中透着几?分冷然。
回燕宁堂的路上, 她不禁想,这市井出?身就是好, 只要肯用功,那?就能得先生夸赞。不像她家玉娴,才五岁大,背了?那?么多首诗才得公?爹一句不错。
全怪三房。
赵婉芝心里怄着气,三房生了?儿子,侯爷看重,她便让自己儿子在?学业上用功,更悉心教导女儿,力求侯爷能高看一眼。
谁知三房竟然想出?这么个主意,把?奶娘女儿送来学堂。
真是腰杆子硬了?,从前不显山露水,现在?看,陆云蓁当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
赵婉芝可不觉得陆云蓁是因?为一时心善才力荐一个奶娘的女儿来侯府学堂,陆云蓁这么做藏了?坏心!
楚玉璋年岁尚小,还没满呢月,自然什么都做不了?,想争爵位单靠一个儿子不行,这会儿侯爷高兴,时间久了?那?也就是个孩子。侯爷如今岁数也大了?,看重儿子,也看重孙子。长?房长?孙今年十四岁,若是得力,谁会再?等十四年等三房儿子长?大。
等陆云蓁儿子启蒙那?得几?年后,到时轩哥儿都成亲了?,现在?想争,总得借点东西才行。
所?以这丫头就是个很好的引子,外人看,她陆三娘子善良大度,对奶娘的女儿都格外疼惜,是个宽容良善之人。
这名声不就好了?。
一个宽容的当家主母,总好过小心眼事多的。
可对赵婉芝来说,她的女儿启蒙是跟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奶娘女儿一块儿,日后说出?去?也让别人笑话。
就算她也装得良善不计较此事,可日后呢。
如果崔家那?丫头学业不精,那?就是理所?当然,毕竟出?身摆在?那?儿了?,家中父母大字不识,哪来的机会念书,还指望她读多好吗?
就如今日黄先生夸赞一般,一个七岁大的孩子,知道用功就能夸,她的女儿背诗难道没有用功吗。
若是真像黄先生所?说功课不错,那?又该怎么办,外人会夸她陆云蓁慧眼识珠,要不然这丫头只能在?巷子里待一辈子,是菩萨是恩人。
说大房只会说楚玉娴一个世?家出?身的贵女,竟然比不过一个奶娘的女儿,说出?去?倒让人笑话。
赵婉芝哪里能咽下这口气。
至于二房那?边,本来楚玉珠就屁都不会,陆云蓁送去?一个一起读书,孙惠茹怕是早盼着这天。
不管崔如英读得好还是读得差,二房都不吃亏。
读好了?三房得脸,总之二房没有儿子,二爷官位也不如三爷高,亲兄弟一母同胞,一直都依附着。
读得不好,正好有人给楚玉珠垫底。
赵婉芝不愿意崔如英来读书,她得想想法子,把?她从学堂赶出?去?。至于会不会觉得一个大人对孩子出?手太过残忍,她可不觉得。
若不依靠侯府,那?丫头能读书吗?本来就该在?巷子里好生待着,非来侯府作什么。
她只是想让崔家丫头哪里来的回哪里去?,不是所?有麻雀都能飞上枝头变凤凰的。
*
今儿楚玉珠的位置这会儿依旧没人,到了?时辰黄先生开始上课了?,估计楚玉珠又来晚了?。
黄先生先检查完楚玉娴昨儿的作业,然后继续教《三字经》。
《三字经》全文一千余字,因?为楚玉娴早学过,崔如英记得也快,黄先生教书的速度不知不觉就快了?。
黄先生并非为崔如英说话,他是能瞧出?她在?用功。
站着也能一清二楚地看见,楚玉娴会偶尔出?神,但崔如英不同,不曾走过神。
黄先生有时也感叹天分一事,楚玉娴学过他能看出?,自然也能看出?崔如英没学过,字都不认识,可是记得很快。
崔如英一上午都在背书认字写字,她也感叹,新脑袋就是好使。
而且她从前看过各种学习视频,知道好多学习方法,加上这个脑子真的好用,现在?说是过目不忘也不为过。
一上午很快就过完了?,楚玉娴觉得脑子里满满登登的,看了?眼后头过来的楚玉珠,一下课就跑得飞快,而崔如英没动,伏在?书案前写字。
崔如英想把?今日留的字写完再?回燕归堂,学堂的坐垫舒服,桌子也宽敞,燕归堂的那?张桌子多是吃饭用。
楚玉娴收拾得慢,放一样东西就抬头看崔如英一眼,等了?一会儿崔如英也没动,便道:“崔小娘子!”
崔如英抬起头来,“楚小娘子,你可有事?”
楚玉娴问道:“都下课了?,你怎么不回去??”
崔如英:“我想把?作业写完再?回去?,时辰还早,也不急。”
楚玉娴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你慢慢写吧。”
她看见崔如英写的字了?,并不好看,比她差得远呢,这她就放心了?。
楚玉娴讨厌崔如英是理所?应当的,明明该她启蒙,三婶母却借她的由头把?奶娘的女儿塞了?进来。
不过楚玉娴还记着赵婉芝的嘱咐,在?外面?面?子要做足,就算她讨厌崔如英,面?上也不能显出?来。
一来会扫祖母的面?子,这是祖母点过头的。二来讨厌一个人,显在?脸上,别人能看不出?来吗,还显得自己小气。
楚玉珠是大小姐脾气,楚玉娴年纪小两岁,做妹妹的比姐姐还娴静温婉,这样才得侯爷夫人喜欢。
楚玉娴回了?燕宁堂,学堂变得十分寂静。
屋外太阳高挂,院子里的桂花树被晒得绿油油的,偶尔传来几?声鸟叫,春风和煦,暖人得很。
学堂里没别人,崔如英写完了?一张大字,又写了?一张。
还是后写的放学堂阴干,前头写的那?张干透了?,她就给折好带了?回去?。
回到燕归堂,田娘子还在?睡着,崔如英动静很轻,等吃过饭,把?《三字经》又看了?一遍。
这才上第二日课,还有三日呢。
半日不好回家,闲着也是闲着,崔如英打算先把?《三字经》背会,多练练字。
以往光待着,这会儿有点事做,她还挺高兴的。
明儿就能练字帖了?,该多认识些字的。
傍晚许娘子跟田娘子换了?班,回来听女儿背了?新的诗文,又看了?她写的字,眉眼中是化不开的温柔笑意。
她还怕女儿三分钟的热度,还好。
许娘子道:“这个字好看,这个也不错。”
这一年多时日,希望女儿多学些。
许娘子是没想过以后的,一年多璋哥儿就该断奶了?,她离开侯府,崔如英自然也离开。
崔如英道:“娘,我是看着前头写的不太好,力道就不一样了?,每写一个字,我都会看前面?的。”
许娘子道:“这不就和包包子一样吗,挺好,这样也知道哪里不成。”
崔如英:“娘你说得可太对了?,读书可真好,这回回家,我和爹去?看看铺子,到时生意稳当,大哥也能去?读书了?。”
许娘子点了?点头,“嗯,你也好好读。”
这一连上到初九,初七初八连着两日下雨,这两日楚玉珠都没来上课。
楚玉娴初七没过来,但初八来了?,崔如英不怕雨,黄先生住那?么远都过来,她就在?燕归堂,自然也能过来。
初九这日天放晴了?,崔如英还挺高兴的,本来怕一直下雨回不了?家,还好今日是个晴天,早上她已和李嬷嬷说了?下午要回家,等后日下午再?回来。
回去?帮帮忙,也看看别人家生意怎么做,若是来得及,还能看看出?租的铺子。
而且这几?日她已经会背《三字经》了?,字都能认得,初七黄先生送了?她字帖,她日日练,这字已小有进益。
读书不费劲儿,还能回家,崔如英自然欢喜。
她今儿来得早,坐下后打算掏出?书来看看,可刚坐下,她发现昨儿后写的那?张大字不见了?。
崔如英每次回去?之前都会关窗,不过都在?府中,学堂也没贵重东西,所?以不会锁门,可她也会把?门带上。
难不成是掉到地上了??
她站起来绕着书案走了?一圈,可还是没找到,一张纸而已,她当时还用镇纸压着,怎么可能不见了??
没有风,这纸她每日都放,总不会被人拿走吧,可又不是什么名家字画,她一个刚学写字的人写的大字,一篇就那?一个,谁稀罕。
在?屋里绕着走了?一圈,崔如英还是没找到。
楚玉珠的东西还放着没收拾,楚玉娴桌上也有笔墨书纸这些,可是别人的崔如英也不好翻动。
实?在?找不到,崔如英就不找了?,反正她写了?两张,一张丢了?还有一张呢。
辰时二刻,尽管楚玉珠不在?,黄先生还是准时上课了?。
每日上课,黄先生都会先检查学生们的作业,字写得好不好,哪个字哪一笔不对,都会指出?来。
也就初六那?天崔如英来得早,黄先生提前看了?。
楚玉娴先拿出?来的,“请先生指点。”
第029章 第二十九章 回家
黄先生一个一个看过去, 看完点了点头,“不错,你如今还小,手绵软些, 后面劲大了下笔要用力, 不过也不必急。”
楚玉娴点了点头, “先生说得是, 学生记下了。”
黄先生往崔如英那边走,楚玉娴一边收字一边向那边看。
她不解地看着崔如英拿出了一张大字,然?后由先生指点, 等指点过后黄先生又开?始讲学。
《三字经》学完了, 黄先生开?始讲《千字文?》,也慢慢教一些简单的?诗词。
直到下课了,楚玉娴依旧不解, 崔如英是哪儿来的?作业, 她怎么可能拿得出来呢。
下了课, 楚玉娴看了一会儿,崔如英依旧在那儿写。
她没法子也只能先回去。
崔如英写完两张大字, 把后写的?一张依旧用镇纸压上了。这回压得紧,不可能被风吹走, 若有人经过,也不会不小心带走。
她只是怀疑有人拿了她的?字,若这回的?字也丢了, 那必然?是有人拿的?。
至于谁拿的?,楚玉珠连学都懒得上,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自然?不可能是她。
回燕归堂放好东西?, 等吃过中午饭后,崔如英又跟李嬷嬷说了声,打算一会儿回家。
李嬷嬷道:“先等等,锦月一会儿去城南办事儿,顺带捎上你,给你送回去,也省着走那么远了。”
不是特意送,顺带而已,崔如英就点了点头,“那也有劳了,我?在这儿等会儿锦月姐姐吧。”
锦月是陆云蓁的?陪嫁丫鬟,平日也负责打理陆云蓁的?陪嫁庄子和铺子,今儿出门就是办这些事。
崔如英不知,也没多问,她年纪虽小,也有童言无?忌这一说,可问得过多惹人烦,乖巧坐了一路车,辞谢之后便?直接回家了。
城南这片巷子还和以往一样,巷口坐着不少?婆婆,聚在一块儿说话。
还是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家,崔如英下了马车就往家里跑。
巷口的?婆子还打趣,“三丫回来啦。”
崔如英脚步没停,“是呀,婆婆我?先回家啦。”
自打崔如英去侯府后,多是两三日就回家一次,这还是头一回隔了六七日才?回来。
崔如英还真挺想家的?。
跑进?崔家那条巷子,她才?停下,平复了下呼吸慢慢走。
到家看见崔大山正往外走,赶紧喊了声爹,“爹!你上哪儿去?”
崔大山是算着女儿回来的?日子,就是今天。今儿早上收摊还割了一块儿肉回来,还省着女儿回来再去买。
一大块五花肉,四?斤重呢,就是不知道咋做。
崔大山这些日子也买过一次肉,跟着韭菜包了回饺子,还炒了次鸡蛋,放这几年,算是家里顶好的?饭菜了。
上午,崔大山还望巷口望了两遍,还被坐在一起的?大娘们打趣了番,“今儿许娘子回来呀。”
崔大山挠挠头,“我?们家三丫兴回来,我?瞅瞅。”
“三丫也跟着去了呀,那可了不得。”
崔大山道:“那人家和善,三丫是胡闹。”
崔如英去读书的?事儿,被崔大山闷在了心里,还叮嘱家里孩子别往外说。家家户户住在一起,也能看出崔家日子好起来了。
有些人见不得别人日子好,还有包子摊儿,万一有人使坏就不好了,家里的?好事儿崔大山不想往外说。
上午没等到,下午吃过中午饭又出来看了看,崔大山闲不住,想着女儿要回来觉都没睡,出去看看然?后在院子里忙活,洗了鸡笼,拔了院子里的?草,里里外外也都打扫了。
忙活一会儿又出去看看,结果还没出院门,就见女儿挎着个小包裹,从大门进?来。
崔大山上下看看女儿,道:“正想看看你啥时候回来呢,瞅着高了点儿,还白了呢。”
崔如英:“就几天没见,哪儿有那么邪乎,今儿不下雨我?肯定?回来,上午上完课我?吃了个饭就回来了,赶上三娘子身边的?丫鬟来城南办事儿,还搭了马车。”
崔大山:“人还在不,给拿点儿东西?去。”
崔如英笑?着道:“早走了,这回是顺路。爹,我?带回来了点心,还有羊奶。这天热,都是早上有羊奶,再热点恐怕带不了了,带回来该坏了。”
崔大山接过崔如英的?包裹,“说了不让把侯府东西?带回来……奶也不用,六丫早晚喝一顿,这都两个月了,米糊糊蛋羹吃得香,让你娘别担心。”
崔如英道:“我吃不完不拿回来也放坏了,爹你放心,不会跟人要东西?,我?也帮着做事儿呢,三娘子胃口不好,我?做些包子吃食,不白吃人家东西。”
崔大山点点头,“在别人家里勤快点儿。”
有丫鬟也是,毕竟是住在别人家里,还是那么一大家,勤快点招人喜欢。
别的?他就不多嘱咐了,这个女儿懂事儿,也比他和许娘子还会办事儿。
屋里二丫听见动静也出来了,见到妹妹笑?了笑?,“回来了,上学累不累?”
崔如英:“还好,每日只上半天,不算累。二姐我?带了点心回来,你快尝尝。大哥他们呢?”
二丫声音压低了些,“大哥在睡觉呢,四?郎五郎出去玩了。”
年纪小的?孩子贪玩儿不怕累,吃完饭就溜出去了。现在也知道只要把家里鸡喂好就行,哪怕崔如英回来也给他们留吃的?,勤快得很。
崔如英道:“那你先吃。”
二丫点了点头,搁以前她绝对不会先吃,但?是妹妹做菜先给她尝,点心妹妹也塞自己嘴里,反正多呢,先吃就先吃。
尽管吃过中午饭了,二丫还是先尝了一块儿。
崔如英这回带回来三小包点心,还有瓶羊奶。
二丫只是随便?开?了一包,吃到嘴里竟然?是咸的?,低头一看,里头还有馅料,不似以前吃过的?。
二丫道:“还挺新奇,我?只以为只有包子饺子馅饼能做咸的?,没想到点心也能。”
崔如英道:“什么都分甜的?咸的?呢,街头卖的?豆腐脑,咱们这边吃咸的?,可还有甜的?呢。”
还有咸甜杂在一块儿的?,都好吃。
崔如英中午在燕归堂吃过了,坐马车回来不费力气,现在也不饿,把东西?放好问崔大山啥时候包包子,“我?娘还跟我?说了个事儿,一边包包子一边说吧。”
崔大山心里还有些紧张,“啥事儿啊?”
崔如英不由一笑?,“瞧你紧张的?,是好事儿,娘让我?和爹白日有空的?时候去看看,看街上都有哪家往外租铺子的?,咱家有包子摊,现在生意稳妥,可阴天下雨就出不了摊,等以后天冷天热的?,也怕生意不好,所以想趁现在生意好租个铺子,日后也能多上些菜品。”
崔大山一愣,二丫本来在舀面准备和面的?,闻言也愣住了,“铺子?咱们家?”
跟许 娘子还要解释说一大通,连哄带吓唬的?,但?跟崔大山啥都不用说,崔如英道:“这是娘说的?。”
崔大山点了点头,“成,有空我?跟你去看看。”
崔如英就知道,崔大山听许娘子的?,只要许娘子没话说,他就没话说。
她把肉拿出来准备剁馅儿,一看家里有两块肉,一边是留着做馅儿的?猪皮和前腿肉,还有一块漂亮的?五花,看着三四?斤重。
崔如英问道:“咋还有肉?”
崔大山:“这不想着你回来了,家里吃点好的?吗。”
崔如英皱了皱眉,道:“你们自己在家吃就是,何?必等着我?。”
崔大山:“正赶上一块儿了,前些天包了顿饺子,昨儿和前天下雨也没出摊儿,家还炒鸡蛋吃了呢,你不在的?时候我?们吃的?不差。”
刚开?始还会吃肉那天把包子卖光,现在就不会想着,今儿没赚钱,随便?糊弄着吃了。
崔如英这才?点点头,把五花肉掂起来,这块儿肉好看,形状极其标准,她道:“要不然?爹你和二姐做包子,我?做晚饭,等你们回来吃?”
要是有空,她也包包子。
这块五花肉不错,可以做个卤肉饭,家里还有鸡蛋一块卤着,等她走了还能留崔大山他们慢慢吃,或是当个早饭,总吃包子也吃够了,这都快四?月中旬了,家里的?红薯她也快吃完了。
崔大山正求之不得呢,平日他做饭,有时崔大郎二丫也做,东西?还是那么些东西?,也都是肉鸡蛋啥的?,可是做出来的?味道就是差了许多。
包包子他和二丫就成了,用不着三丫。
崔如英打算今儿直接焖一锅白米饭,然?后用大锅卤肉。
不过光有肉还不够,崔如英又去街上买了几块香菇,除此之外,还有一样东西?也必不可少?,那就是胡葱,后人管这叫洋葱。
这东西?不算贵,不过太辣眼睛,崔家只吃过一次,就没买过。
更何?况家里就有院子,种小葱更好。
这东西?差不多齐了,崔如英也开?始忙活了。五花肉整条焯过水,然?后切成手指大小的?块,像那次做红烧肉一样,给煎金黄,把油脂给逼出去,省着拌饭吃太过油腻。
然?后就该煮鸡蛋,炸胡葱酥了。
把胡葱切成丁,刚煎肉的?猪油烧热一些,小火慢炸,等葱丁脱水变色,炸的?金黄透着一丝红后捞出来沥干油。
把香菇丁跟着煎好的?肉还有刚炸好的?胡葱酥一起放到大锅里,加上酱油等调料香料,糖崔如英也放了一勺,能调味儿,调料炒匀然?后加热水,小火慢慢烧着就好了。
鸡蛋没一会儿也煮熟了,剥开?放在锅里一块儿卤着,鸡蛋崔如英都放了八个。
卤肉饭里胡葱酥是关?键,做出来和红烧肉不一样,到时候直接盖在饭上,拌着吃就是了。
她买东西?做菜时间?也耽搁了不少?,弄好这些,崔大山他们包子都快煎差不多了。
第030章 第三十章 卤肉饭
锅得留人守着, 这菜别人还不会做,崔大山和二丫就挑着扁担去卖包子了。
两个?人性子都老?实,不过有崔如?英在城东城西两处地方叫卖几天,崔记包子的名头也?打了出去。
名声不小, 不少人都记得崔记生煎包的味道?, 以及那个?口齿伶俐的小姑娘, 也?不怎么用叫卖, 包子也?能卖出去。
一边各一日,买的人还真多了些,生意好了点, 每日加上酱肉包, 偶尔能到七百文钱。若是日日这样,一个?月也?有好些银子呢。
不过这个?月下雨多,这刚要到下旬, 就下了两日雨了。
下了雨后生意还更好了, 还有穿得光鲜的一早赶去城南包子摊买酱肉包子吃, 谁家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两文钱一个?还好吃, 有人一下子买六七个?。
不过崔大山也?没?把这两件事儿想到一块儿去,只知道?生意好了, 却没?想明白为何,就当财神爷保佑了。
崔如?英也?见?现在生煎包煎的多了点,生意是好了。
崔大郎还没?醒, 崔如?英就在灶膛边看着火,偶尔进屋看看六丫。
六丫中间醒了一会儿, 许是带她的人多,崔如?英不常回来, 妹妹见?她也?不哭。
都两个?多月了,这会儿正忍不住抬头,六丫像许娘子多些,也?白,崔如?英怕妹妹突然会翻身掉地上,厨房屋里来来回回地跑。
终于,崔大郎醒了。
崔大郎早上起得早,刚开始还成,时间一长就不像崔大山年纪大扛得住,下午总得多睡一会儿。
以往崔大山和二丫临走时会把他叫起来,但今儿崔如?英在,能看着六丫,就一觉睡到了现在。
精神总算养足了,崔大郎眼里也?有惊喜,“三妹回来了!”
崔如?英道?:“上午下了课就回来了,爹他们出去卖包子了。”
崔大郎笑了笑,“我来看着火吧。”
烟熏火燎的,他烧火。
崔如?英点点头,“小火慢慢烧就成了,还差小半个?时辰呢。”
崔大郎总烧火,知道?大火小火之分?,“我知道?。”
崔如?英回屋看着妹妹,给喂了几口羊奶,没?一会儿六丫就又睡着了。从屋里出来,她看见?崔大郎守在灶膛边,里面的火苗也?在他眼睛里跳跃。
这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每日早起包包子看妹妹,做的事儿是最多的,其实也?是孩子。
崔如?英喊了声大哥,大郎回过头,“怎么了?是不是六丫哭了?”
灶膛里劈里啪啦柴火烧炸的声音,他听不太?清里面。
崔如?英摇摇头,道?:“不是。大哥,我以后估计都五日回来一次,给你背书?吧,这些你以前学过,就当温故了。若是日后有机会再回去读书?,就不必再花时间温习以前的书?本了。”
崔大郎读书?还是三年前,总不看,就算当初会背也?早就忘了。
崔如?英以前听崔大山和许娘子夜里说话,还有偶尔透出不能让大哥读书?时惋惜的神色,也?知道?,大哥功课不错。
家里有钱肯定能再读的,十三岁不算晚,若是能考取功名,自然不会成亲太?早的。
崔大郎愣了愣,看了妹妹好一会儿然后重重点了个?头,“三妹,多谢你。”
少年眼圈微微发红,看了崔如?英一会儿赶紧低下头往锅里添了根柴火。
崔如?英道?:“正好我背错的大哥也?能帮我纠正,这两日不上课,还省着荒废,是我要谢谢大哥才是。”
崔大郎脸被火苗照得通红,“不是这样的,我知道?你是为了我。”
若真的当自己是帮妹妹,那真是不知好歹了。
最开始得知妹妹能去读书?时,他还有些失落,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三丫若非为了他,哪里会费事,如?此说也?是为了顾及他的脸面,怕他胡思乱想,他何德何能啊。
崔如?英道?:“我们是兄妹,当然要为彼此考虑了。而?且大哥卖包子也?出了力,赚钱不就是为了家里的日子好过吗。”
崔大郎点了点头,“明儿多包些,这两日都不怎么够卖的。对?了,三丫,这里面是什么,闻着好香。”
崔大郎知道?崔大山今儿买了肉回来,但不知崔如?英做什么。
崔如?英笑着道?:“做了锅卤肉,晚上家里吃米饭,我一会儿蒸米饭去。”
崔大郎道?:“我来就好。”
崔如?英摇了摇头,“大哥累了一天了,我来吧。”
她怕崔大郎来,掺和小米一起蒸。蒸上饭,崔如?英又回屋看了眼六丫,睡得正香。
天越来越长,以往崔大山和二丫都摸黑回来,这几日回来时天还没?黑透呢。
今儿也?早,但剩了四个?生煎包,两人绕了一会儿没?卖出去,崔大山大手一挥,“不卖了,回家。”
绕了半天肚子也?饿了,再说家里还有好饭等着呢,剩四个?就剩四个?。
崔大山问二丫吃不吃,二丫摇头说不吃,崔大山也?没?吃,他还能走回家呢。
以前都是中午吃好饭,这回晚上吃,崔大山心里还有点痒痒,谁不想吃完就躺下睡觉,中午吃完饭还得干活呢。
二丫也?觉得自己能忍住,回家就能吃肉了,她也?不想吃生煎包子。
父女俩快步往家里走,二丫挑的小扁担也是崔大山拿着,刚拐进崔家的巷子,就闻到了浓郁的肉香味。
这会儿正是吃完饭的时候,各家各户烟囱都冒着烟,烟火气和饭香杂揉在一块儿,让人脚软,这香味儿走到崔家门口尤为明显。
崔大山脚步顿了顿,厨房亮着盏油灯,不过只一盏等,厨房还是有些昏暗。
四郎正踮着脚在碗柜前头拿碗和筷子,大郎把锅盖前压着的布给拿走了,正准备揭锅。
崔如?英在炉子前面在盛米饭,崔大山心里有股暖意,就像在冬日里喝了口烈酒。
若是许娘子在就好了,孩子们在,他们娘也?在,不过也?快,等明年年底,也?就不用喂奶了。
二丫的高兴就简单多了,卖了半天包子,回家有好吃的饭菜,那肯定高兴呀。
她直接跑了进去,“大哥,三丫!我跟爹回来啦!”
崔家向来都是早上中午吃得顶饿一点,晚上多是稀饭红薯,反正吃完就睡觉了,睡着了饿也?不知道?。
今儿晚上的饭,二丫是一边卖包子一边盼着的。
崔大山把门闩插上,“要吃饭了吧,正好我们也?回来了。”
崔如?英道?:“正好好了,快进来准备吃饭吧。”
崔大山把扁担放在院子里,把里面的木匣子全都拿了出来,放到井边留着明儿再刷。
他洗干净手,进屋一看桌上还有个?深褐色的小酒坛子。
崔大山问道?:“哪来的酒啊?”
崔如?英把米饭端上桌,“我出去打的,晚上饭菜好,爹你忙了这么久,喝点酒也?暖暖身子。”
崔大山不禁想这日子也?太?美了吧,他转念一想又问崔如?英,“你哪来的钱?”
崔如?英:“回来娘偶尔会给我点儿,省着没?花的就给爹打了壶酒喝。”
这钱里面还有回来买肉剩的,吃早饭剩的,崔大山给的,酒那么小坛子就花了八文钱,现在她只剩下十五文了。
不过崔如?英也?不单单是为了崔大山,真要开铺子,菜品多了,有生煎水煎包这些,得备些酒。
喝着酒,吃着小菜,还有包子汤粉面条这些,没?准儿酒水还是大头呢。
多试几样,总能找出又便?宜又好喝的。
崔大山道?:“多少钱,我一会儿给你。”
在侯府留点钱有用处,省着羡慕别人有钱,再说给他买酒,哪儿能让闺女花钱。
崔如?英没?拒绝,“爹你给我十文就行了,先吃饭,吃完饭再给吧。”
跑腿费怎么也?得两文吧,给的多日后她还能给崔大山买酒。
崔大山道?了声行,“快吃饭,吃饭。”
大郎把锅里的卤肉和鸡蛋都盛了出来,鸡蛋被改了花刀,颜色颇深,在盆子里看着有滋有味。
五花肉跟着胡葱酥、香菇丁混在一起,崔如?英乍一看也?分?不清哪个?是肉,哪个?是葱,哪个?是香菇。
这一锅香极了,四郎五郎早就拿好碗筷等着盛饭了。
白米饭和卤肉,那是最下饭的。
崔如?英看家里也?没?酒杯,又拿了两个?碗,一个?放到崔大山那儿,留着喝酒。
另一个?在崔大郎给盛饭时,崔如?英把卤肉盛出来小碗,又挑了两个?鸡蛋,“明儿给刘婶儿家送去。”
一家人都没?意见?,崔大山也?想多回报些,但性子粗,吃饭就光顾着高兴了,也?没?想到这茬儿。
其他人也?没?想着,不过这都是应该的。
崔大郎盛好饭,崔如?英先往里面舀了勺肉,拿筷子拌了两下,说道?:“就这样拌着吃,快尝尝今儿做的怎么样,有没?有红烧肉好吃。”
一个?接一个?的舀肉,四郎舀好之后,先吃了一口,这可?是刚盛出来的,自然热,可?白米饭和卤肉的诱惑力太?大,在嘴里含了一会儿他才嚼。
上次红烧肉什么味道?来着,吃过太?久四郎已经忘了,再吃了口卤肉,就更想不起来了。但他觉得,肯定没?有今儿的好吃。
“三姐,这个?好香呀,你咋那么厉害呢?能做出这么好吃的菜来!”四郎一边说一边吃着饭,腮帮子都鼓起来了,“不过也?是因为爹大哥二姐卖包子了,咱们才有钱买肉。”
一勺肉直接拌个?大碗饭,全扒到嘴里就是香。
崔大山还喝了口酒,“多吃点你们,是好吃,这个?好像比红烧肉还香呢。”
崔如?英尝了一口,肉绵软,肥肉并不油腻,大概是因为加了胡葱酥,所以香味更浓郁,有股说不上来的特别的香味。
加上炖的时间长,肉十分?软烂,香菇有韧劲儿,吃到嘴里不至于全是软的,肉中又有菌菇的香气,今儿蒸的还是白米饭,若是二米的,肯定没?有这么好吃。
崔如?英又夹了个?鸡蛋,改过花刀,鸡蛋也?好夹一点。
炖得时间长,外面入味里面的蛋黄也?不是以往那种橙黄色,而?是带着些许褐色。她先尝了点蛋黄,味道?不是特别重,要是再泡一晚上应该会更好。
蛋清味道?浓厚些,肉香卤味,在晚上吃好像显得更香了。
一盏昏黄的油灯,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了一圈,崔如?英吃了个?鸡蛋,两碗饭,其他人也?吃得肚子溜圆。
崔大山没?把酒喝完,他都好些年没?喝酒了,这味道?当真是令人难忘。
明儿还能再喝点,啥都能下酒,薅两根葱也?成的。
吃过饭,崔大郎去收拾碗筷了,崔如?英做了一下午饭,崔大山和二丫卖了包子,弟弟还小,他来刷就是。
不过刷碗大郎今天也?高兴,下午做饭时妹妹跟他背了《三字经》,早先淡忘的又慢慢想了起来。
就算不能去读书?了,只要记着这些就很?好了。
不读书?也?行,做生意,日后把四郎送书?院去,也?能光耀门楣,再说还有五郎呢。
以前心里难受,现在反而?想开了。
次日一早,崔大山和大郎去南街卖包子,崔如?英把肉拿了出来,打算一会儿去刘婶儿家。
二丫还有些紧张,“我去?”
崔如?英道?:“今儿我去吧。”
二丫松了口气。
崔如?英去了刘婶儿家,接肉的时候刘婶儿很?是不好意思,虽然崔家日子是好过了,可?是那也?是卖包子起早贪黑赚的钱,天没?亮就买肉,一家不管大的小的都忙活,那会儿谁家都睡觉呢,看着就辛苦,
说句心里话,如?果崔家捡了不少银子发大财,刘婶可?能气恨一会儿,但是本本分?分?做生意,刘婶儿只要羡慕敬佩的份儿。
她让崔如?英等着,薅了一大捆葱,“以后就上婶子家拿葱,千万别客气。”
反正这么多葱,自家也?吃不完,给崔家就是。
崔如?英道?:“您就是我亲婶子,肯定不跟婶子客气。婶子,我这还有个?事儿,想求你帮个?忙。”
刘婶儿道?:“什么帮忙不帮忙的,咱们两家还说这么见?外的话。”
崔如?英笑了笑道?:“婶子可?认识什么掮客,我家想看看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