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硐的表现,让张秘书比较满意。一方面是黄嘉硐的表现的确像是白纸,只有白纸才会画圈。
另一方面,黄嘉硐有着自已的主见和想法,这让他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哪个领导会愿意选择一个总是与自已意见相悖的下属来作对呢?毕竟这样的人很难被掌控,也容易给工作带来麻烦。
"你到时候就依靠省城吧,市府办的职位都可以考虑一下。
"张秘书简洁明了地建议道。
"张哥的意思是......您也要离开了吗?
"黄嘉硐敏锐地察觉到了张秘书话中的含义。
"嗯,几乎已经确定了……
"张秘书含糊其辞地回答道,但并没有透露具体的细节。
黄嘉硐听出了张秘书话中的小小兴奋,他知道张秘书一直以来都是个忠诚可靠的人,对于工作也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所以张秘书的前途是不可限量!
“我听张哥的安排,不过考省城好难呢?我行不行哦”黄嘉硐说道。
“男人,能说你这话吗?不行也得行,这是命令”张秘书真的像一个大哥一样的教育黄嘉硐。
“嗯,我竭尽全力”黄嘉硐说道。
“另外,蓝翼收购案近期需要定下来,我们这边要处理好这事才能走”张秘书说道。
“蓝翼收购案,你怎么看?”张秘书问道
“我,一个小角色,我的看法没有用啊”黄嘉硐说道。
“叫你说你就说”
“我看蓝翼收购案的关键不在蓝翼”黄嘉硐说了一半
“呵呵,你说说看”张秘书蛮有兴趣地说道。
“关键在咱们书记和您这边啊”
“也不是我们这边,而是..
"张秘书指了指天花板。
实际上如果按照正常的市场行为,很简单价高者得,可是呢?蓝翼不是单纯的个人公司,除了上市公司以外,它还有很多江夏市的民生业务,而且蓝翼还投资了其它的企业,比如深市的科技公司。
所以这里边就不止是钱的事,往大了说关乎民生和稳定,还有就是核心技术的掌握。谁掌握了蓝翼的话语权,就对民生工程有一定的把控。
也因为这样,蓝翼这颗大棋子不经意间成为了上层那几位的权力角逐工具。
“如果你能做主,你希望是谁收购”张秘书说道
“我觉得谁收购都不是问题,重点是能给咱们百姓带来利益,不要给政府添乱,所以我认为收购和管理是两个事”黄嘉硐说道。
“你说说,收购和管理是两个事,怎么说?“张秘书说道。
“说真的,如果蓝翼收购权被组织的企业控制了,那么它将失去市场竞争的朝气,而最终可能成为官僚体系的企业;如果没有组织的领导和介入,蓝翼再次发生现在的事情,那么它将再次给政府添加麻烦,影响百姓生活”
“所以,我觉得控制权和经营权应该分开”
“咱们组织需要话语权,但是不要参与具体的运营,运营应该交给市场和专业的人士去做”黄嘉硐佩佩而谈。
张秘书的眼中有了光。
因为,黄嘉硐的话点醒了他们这几天一直困扰自已的难题,就是话语权于蓝翼发展的问题,政府既要有话语权,但是不能影响发展,蓝翼必须要发展,但是不能像现在这样做脱缰的野马,胡乱作为,惹出麻烦。
“嗯,不错”
“这边蓝翼收购案,你就参与进来,一起做些事当锻炼!”张秘书说道。
“好,听张哥安排”黄嘉硐不在忸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