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中的一角,玄远静静地端坐在蒲团上,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
他所诵读的经文,源自于他体内那位妖仙尼姑弘方的记忆碎片。
自从得知自己体内隐藏着这位妖仙的秘密后,玄远便不断地对自己施展回梦之术,试图从这些记忆碎片中探寻到关于青丘狐仙的蛛丝马迹。
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寻找治愈的希望。
有了李平安这个强大的后盾,他更加坚定地探索着妖仙弘方道印的破绽,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战胜妖仙弘方,重获新生。
狗妖旺财和陶清则恭敬地侍立在一旁,他们手中握着纸笔,一丝不苟地记录着玄远所诵读的经文及其释义。
尽管这些经文对他们来说深奥难懂,但在玄远的悉心解释下,他们还是能够领悟到其中的一些精髓。
然而由于境界所限,他们暂时还无法将这些经文融入到自己的修行之中。
不过,他们坚信,只要将这些经文和释义牢记在心,等到将来遇到修行瓶颈时再次翻阅回味,必定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灵感与启迪。
当玄远察觉到李平安归来的气息时,他正要起身行礼问候。
李平安却微笑着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继续讲经。
于是玄远便重新坐定,开始诵读经文。
李平安则静静地坐在一旁聆听,悠扬的诵经声在夜空中回荡,飘向远方。
李平安虽拥有深不可测的法力和精湛的道法,却从不因此自命不凡,对修为较低的修士心存轻视。
他深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先贤智慧,乐于与志同道合的修士们共同研讨经文,坚信这样的交流能让自己在修行道路上更进一步。
每个人对经文的理解都独具匠心,只有通过互相参照、触类旁通,才能更深刻地领悟道法的奥妙。
当悟云讲完整篇经文时,李平安虽只聆听了后半部分,却仍被其深邃的内涵所吸引,不禁点头称赞。
这篇佛经以火法为基石,逐步拓展至五行、炼体、真意外景等诸多修行领域,最终汇聚成一条气运之道,宛如百川归海,壮丽非凡。
他由衷地感叹弘方这位妖仙尼姑的境界之高超,即便是她记忆碎片中的一篇经文,也足以成为佛门寺庙中至高无上的绝密宝典。
玄远心怀敬意地向李平安鞠躬行礼,并解释道:“在下见仙长的弟子们天资卓越,便擅自作主为他们传授了这篇经文,还请仙长海涵。”
李平安闻言,微笑着摆摆手表示并不介意。
并坦言自己并非擅长教导弟子之辈,因此一直以来都是放任弟子们自由修行。
李平安认为,弟子们能够聆听到佛门的正统经文,对他们的修行之路只会有莫大的裨益。
说着,李平安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玄远头顶的金色道印上。
只见那道印中的十二生肖图案已经完美融合,形成一个浑然一体的圆满之相,散发着无漏无缺的威严气息。
李平安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如今你的十二生肖道印已经修炼至圆满境界,理应可以尝试引发仙劫了。”
“不知那青丘老狐狸,是否为你留下了什么后手,或特别的指引?”
“仙长的洞察力真是令人钦佩,今日,我终于炼化了最后一缕道印,随即便感应到了一股神秘的力量。”
玄远苦涩地笑了笑,若非有李平安的提醒,让他意识到妖仙可能潜藏在自己的元神舍利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