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讥讽之意,似乎对佛门的度人之说,颇为不屑:
“既然是为了自己修行,那就别再宣扬什么度人之说了,太过虚伪!”
“你们只不过是在度自己而已!”
此言一出,广场上,顿时响起一阵喧哗之声。
信众们对于这位老者的言论,感到愤怒和不满,认为这是对佛门的一种亵渎和挑衅。
一些情绪激动者,甚至想要冲上台去,将老者拉下来痛打一顿,以泄心头之愤。
就在这时,一道道灵光闪烁,广场上的道门和儒家修士,纷纷出手了。
或施展定身术或运用儒家术法,将骚动的人群迅速稳定下来。
在他们的努力下,广场上的秩序,很快便恢复了正常。
此刻,讲经的高台已化作战场,儒家巨擘与佛门神僧正面交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经。
言先生的言辞如同利剑出鞘,锋芒毕露,修为高深的修士们,则能透过话语表面,洞悉这是一场儒家与佛门理念的激烈较量。
玄藏大师略作沉思,话锋一转,和声问道:“居士风姿卓越,敢问高姓大名?”
“老夫言闻善,曾执掌丹青书苑,担任山长之职。”
言闻善的声音浑厚而威严,回荡在人群之中。
随着他名字的传出,现场无需修士维持秩序,自然而然地陷入了肃静。
玄藏大师继续追问:“言先生是否曾在朝廷担任要职,辅佐君王,治理天下?”
言闻善坦然应答:“老夫曾在朝为官上百年,从六部尚书到内阁首辅,都曾留下过我的足迹。我尽心尽力,为国家和百姓尽忠职守。”
玄藏大师点头称赞,缓缓道:“贫僧曾亲聆大儒讲经,深知读书人肩负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崇高使命。”
“他们在追求学问的同时,也在治国齐家的过程中修行自我。”
“虽然他们不直接从事生产劳动,但他们的智慧、勇气和担当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那么请问言先生,按照您的逻辑,读书人是否也算是自私自利之徒呢?”
言闻善听后陷入沉思片刻,最终拱手向玄藏大师致敬:“禅师智慧过人,辩才无碍。老夫自愧不如!”
玄藏大师轻轻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佛法讲究度人亦是度己,修行无处不在。言先生过于执着于表面现象了。”
此时,人群中传来法家门徒尚的冷笑声:“哈哈!这和尚果然名不虚传。”
“我本来想揭穿言老头的伪善面目,却没想到在辩才上竟然输给了他。”话语中透露出几分不甘和挑衅之意。
尚沈继续挑衅道:“今日总算遇到了个更擅长伪装的家伙,就让他好好受些教训吧。”
尚沈的挑衅,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因为众人都知道,在经文辩论上,法家远不是儒家和佛门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