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陌生又有点熟悉的场景划过杨凡脑海,想起来了,没穿越的时候,七十多年以前,有那么一群人收下了所有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还为他们开创了新国度。
杨凡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从他出生起,就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让他忘记了七十多年前。
但现在想起来了。
“收,可以收。”
杨凡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山寨养不了老弱病残,至少目前养不了,但我们可以放粥,让他们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
雷芳菲也知道同情归同情,论实际的,还得按着杨凡的来。
“那行,我们暂时只招青壮劳力。”
马上派喽啰去汾县县城里头买粮,就在大路边,铺开摊子,架起炉灶,开始放粥。
这次出来,雷芳菲带了三十个喽啰,一是为了保护安全,二是有大批的银两要运输。
招流民是不用花钱,但是要买粮供流民吃喝,而且招到人后,返回山寨的路也要吃要喝要住宿,这些都是钱。
一碗碗的粥派了出去,流民们终于不用再挨饿,都过去给雷芳菲和杨凡磕头。
“两位大人真是好心人,一定会长命百岁。”
杨凡不习惯这样,特别是磕头的人中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拦住这个老人,那个老人给磕,扶起那个老人,这个老人又给磕。
后来也只好默认,只是侧过半个身子,不用正身迎受。
流民里有壮年,但不多,杨凡搞不清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雷芳菲知道,给他解释:“壮年有劳力,能找到活干。”
“那这么说,我们得放宽招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