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闻香而来,围在了灶台边,只见金黄色的土豆饼外焦里嫩,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李子书将饼分发给众人,大家尝了一口,纷纷露出惊讶的神色,这味道,竟比他们平时吃的那些粗粮要美味许多,而且吃下去后,肚子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哎呀,这……这真是朝廷派来的赈灾粮食吗?”一个年迈的村民激动地问道。
李大山见状,心中五味杂陈,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家误会了,这不是朝廷的赈灾粮,而是这位李子书公子带来的土豆所做。”
“去年咱们尝试种植失败,是因为不了解其中的门道,今日一见,方知是咱们错怪了土豆。”
村民们听后,先是愕然,随即是满心的欢喜与感激。
他们纷纷围向李子书,七嘴八舌地恳求道:“李公子,请您教教我们,如何种植这神奇的土豆吧!咱们村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李大山也意识到自己的无礼,上前一步,深深鞠了一躬:“李公子,之前是我态度不好,请您大人有大量,别往心里去。我们村能遇上您,真是天大的福气!”
李子书连忙扶起村长,笑道:“村长言重了,我本就是为了帮助乡亲们而来,何来怪罪之说?”
“来,我现在就把种植土豆的方法和制作土豆饼的技巧告诉大家,希望咱们村以后能自给自足,过上好日子。”
李子书开始详细讲解土豆的种植技巧,从选种、播种到管理、收获,每一步都讲得细致入微。
他还特别强调,土豆喜欢凉爽,不宜在高温时种植,且要注意轮作,以免土壤病害。
村民们听得认真,有的还拿出纸笔记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那土豆丰收的季节里,李子书站在村头,望着一片片绿油油的土豆田,心中却泛起了新的涟漪。
他心想,土豆虽好,但若能将其变成更易保存、携带且食用方便的食物,岂不是能更好地帮助那些受灾的百姓?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闪过——何不试试将土豆做成方便面?
这个想法一出,李子书便立刻行动起来。他知道,单凭自己一人之力难以完成,便找到了村里心灵手巧的罗沁月帮忙。
罗沁月起初听到这个提议时,眼里满是疑惑,但见李子书一脸坚定,便决定助他一臂之力。
两人开始琢磨如何将土豆变成方便面。他们先将土豆洗净、煮熟,然后捣成泥状,再加入适量的面粉和水,反复揉捏,直到面团变得光滑有弹性。
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一步——将面团擀成薄片,再切成细条。这一步极为考验手艺,既要保证面条的粗细均匀,又要防止面条粘连在一起。
罗沁月看着李子书熟练地操作着,心中不禁暗暗佩服。她原以为这只是个书生气十足的书生,没想到做起事来竟如此细心且有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