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普捂住胸口缓了半天,没有了任何反抗的心思:“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不让你失望!”
刚才按照于秀才给他算的账,书香书院主要收入来自于衙门给的看顾费和学生学费。
学生不仅要在学堂学习启蒙知识,中午还要管一顿饭。
孩子都在长身体,花费大,时间久了,也只能保证大家吃好喝好,基本没有余钱。
但为了白清友这句“夫子”蓝普愿意掏请教书先生的钱。
第111章
为了能更快了解书院的工作流程,蓝普和白清友真正实现了寺里住一天,山下住三天的快活日子。
一月之后,书院重新步入正轨,几位小学生接受了新先生和新院长后,于秀才终于舍得拖家带口去府城。
离开前夜,蓝普以个人名义资助了他五百两银子,并拿出了蓝靖川的地址。
前几天初一,蓝靖川来看望蓝普,与于秀才聊过几句,认为于秀才是难得一见,忧国忧民的好人。
这样的人在府城无亲无故,难免会受欺负,蓝靖川的意思是能帮一点就帮一点。
蓝普相同,于秀才有真才实学,性格耿直不会偷奸耍滑,更是有恩必报。
一旦考上功名,以后也算是个人脉。
书院的日子与蓝普想象中相差不大,有刘夫子在,根本不用操心,于是,蓝普和白清友将更多心思放在了新宅子的装潢和选花种上。
第三个月,炎热的夏季渐渐过去,善慧在蓝普一次次地诱惑下,开始留起了长发,同时,与其他学生一起吃午饭。
想到三师兄的脸色,蓝普不由笑出了声。
“怎么又莫名其妙的笑啊?”白清友将刚写好的信放好,歪头望向蓝普。
蓝普没有回答,转而再次劝道:“你真不用再写了,他们估计得冬天才能回苏州呢。”
这几个月,白清友就跟信徒给佛祖上香似的,每到初一十五就会给白家去一封信。
内容只有一句话:如果回来了,请尽快将我的户籍寄过来!
那边回复的也只有一句话:二少爷,老爷和夫人还没回来,回来后老奴会提醒他们的。
蓝普认为这纯属浪费精力。
白清友没搭理他,从抽屉取出一个匣子:“陈掌柜前一阵子去了金陵,给你买的。”
蓝普眼睛一亮,打开,里面是一把虎骨的铂金折扇。
拿在手上有点重,但不失为一个好藏品。
就这几个月,白清友断断续续已经送了七八把扇子给他,蓝普有理由怀疑他过户的那几家铺子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好在火锅烧烤店蒸蒸日上,白清友已经着手准备分店了,希望隆冬来临之前在府城,州,乃至京城都能推广开。
一直到一月份,所有铺子终于按照计划完美进入盈利状态。
白清友也闲了下来,没事儿就陪蓝普去书院。
书香书院的空地上,白清友穿着大氅,给围在自己身边的孩子们讲前几日蓝普给他改编过的,白雪公主的故事。
“白雪公主真的和雪一样白吗?”一个扎着朝天辫儿的小女孩问道。
“对啊,就是因为长得太漂亮,皇后才会嫉妒她。”白清友温温柔柔地解释。
旁边的小男孩儿明显更重逻辑:“可是皇后已经是皇后了,为什么要嫉妒前皇后的女儿呢,皇帝是公主的爹,为什么不帮公主?”
公主是女子,又不能继承皇位,正常情况下皇后应该针对皇子,而不是可怜的公主。
白清友在小孩儿头上摸了摸:“也许先皇后没有儿子,新皇后又嫉妒先皇后能得到皇帝所有的爱,才会把这份狠转移到公主身上。”
善慧性子又倔又臭,还会点拳脚功夫,站起身“哼哼哈嘿”打了几个把式,大声道:“公主就应该练武,这样就不怕被恶毒皇后欺负了。”
“不行不行,”一位留着长头发的八九十小姑娘皱着眉反对,“女孩子就要漂漂亮亮的!”
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讨论着,白清友脸上的温柔几乎化为实质。
慕容甫一进院子就看到这幅场景。
石板路的缝隙藏着未消尽的雪,干净的空地上,一位身着月白色大氅的哥儿坐在孩子们中间。
头发被一根与大氅同色的丝带绑着,算不上倾国倾城,但身上有种很温和很舒服的美,让人不由想靠近。
尤其他如潺潺流水般的声音,仿佛战场上同胞的尸体,贵妃的逼迫,爱情上的误会与挫折都随之消失。
白清友从小便对别人的目光很敏感,回头望向门口,还没说话,慕容甫便眼眶一酸,不用问他也知道,眼前人才是自己思念爱恋了八年的救命恩人。
“您好,您是。。。。。。”
孩子们见生人来到书院,自觉地噤了声。
白清友上下扫视着慕容甫的穿着打扮,有些疑惑地站起身行了个礼,“您找谁?”
“我。。。。。。”慕容甫一开口,才发现嗓子被哽住,好似一说话眼泪就要流出来。
闭上眼睛缓了缓,他挤出一个不像笑的笑:“你是白哥儿吧,我是慕容甫。”
为了怕白清友想不起来,紧接着又加了一句:“京城来的。”
白清友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示意他继续说。
慕容甫掩住眼底的失落,松开一直紧握的拳头,里面是一枚玉佩。
白清友垂眸一瞧,过去的记忆慢慢重现,不多时,便睁大眼睛。
“你是。。。。。。你是慕容哥哥,”白清友惊喜地抬起头,“咱们有。。。。。。有七八年没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