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仍旧回镇宁波府,李俊依旧是岭南水师大都督,王伦对水师诸将几乎没有调动,因为水师将领不比陆战将领,各地的水文条件、水域情况各不相同,不是随便抽调个将领就能短时间接手一切事务的。
呼延庆也仍旧作为阮小二的副手,阮小二毕竟是王伦心目中的北方水师统帅,不可能一直坐镇某个军港,他的任务是协调并协助梳理辽东到高丽之间的海域,旅顺港如此重要,也只有阮小二能够胜任。
耶律宁则坐镇卢龙港,负责整个渤海湾的航运,眼下朝廷要重点移民东北,水师将领们的权责重大,王伦的目标是在五年之内至少移民六十万到一百万人口。
从新汉推行均田以来,天下各行省的自然灾害同样不断,水灾、地震、山体崩裂、蝗灾、干旱、大雪雹,一旦出现就会出现一批流民。
所以朝廷还要加强灾害预警与救治工作,但总是会出现被官府均分了土地、又被灾害破坏的百姓们,王伦便要求本地官府劝说、引导百姓们前往东北定居,仍旧以他在黄龙府时发出的优惠政策对待。
随着天下各行省的医学堂依次出现,新汉的医生群体相较于前宋有了数量级的提高,婴幼儿夭折率已经稍微降低,需要在均田令推行时尚且达不到分田要求的孩童们也成长了起来,朝廷也需要分配土地。
所以在朝廷的政策下,河北、山东不少百姓家中的中男,便选择了结伴前往辽东,而王伦的政策也很灵活,他在东北二行省推行国有农场,鼓励百姓们前来当雇佣农夫,若是这些百姓们实地看过之后,愿意留下来,那么朝廷相当欢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吉林的宗泽、辽东的王师中都是干吏之才,只要百姓们在沿途官兵或者水师的护送下前来,立刻就派出官吏迎接,宣扬政策,都期望这些百姓们能够留下来。
这其中河北百姓自发前往东北的最多,因为黄河改道北流后,大量农田变为滩涂、变得盐碱化,短时间内是很难治理的,就好比在沧州横海府的陈旉,他努力地带领着百姓开垦荒田,但这种事情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整治完成的。
因此河北的几个府,颇有许多百姓均田时,分到些盐碱地,于是许多河北百姓们便打算按照朝廷宣扬和鼓励的那样,去东北碰碰运气,至少那里的开荒难度,比治理盐碱地要小许多不是?
从灭金之战结束后,北方诸行省的人口流动,在官府的引导、民间的自发下,大致就形成了河东百姓向大同诸府迁徙,河北百姓沿着辽西走廊向吉林,山东百姓则从海路前往辽东。
前宋时期,围着东京城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开封贫困带,大量土地被权贵们占据,于是人口一向众多的河南行省,在开封府周边反而出现了大量的荒地,故而河南百姓也开始迁徙,并且并不局限于某些府或者某个行省。
随着河南百姓向北方迁徙,也带动了淮南、淮北几个府的百姓跟随迁徙,这让王伦也意识到,开封的确不适合继续作为国都了。
差不多也该迁都,换个地方住了!
喜欢夺宋:水浒也称王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夺宋:水浒也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