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漠北百姓的传统,是长子继承家业,幼子守灶。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不发达,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民族,为了种族的延续,普遍都喜欢多生,通过数量来对抗天灾、人祸以及疾病。
对于漠南百姓而言,假设家中有三个儿子,家产该如何分配就成了问题。
现在王伦开出了条件,非长子、幼子的中男,都来辽东吧,朝廷替你们解决烦恼!
辽东地广人稀,朝廷自然也是要设马场的,所以就需要引进一批懂得养马的人,这工作简直再适合漠南百姓不过。
马场多在已经定居、从事农耕的百姓生活区附近,贸然引入另外一个族群,如何解决民族矛盾,就需要提前考虑。
所以王伦又下了一道旨意,号召天下各行省各级学堂的学生们前来辽东,放宽了东北二行省的吏员考试选拔难度,只要学生们肯来,官阶迁升就比内地更容易一些。
同时再次下旨,重申了朝廷禁止民间溺毙女婴的行为,愿意嫁到东北的内地女子,朝廷给予分田,且不管是和离、再嫁,女子名下的土地不变。
阮小二也收到了王伦送来的一封密信,要求他继续对高丽监视,并协助商人将高丽女子安全地送到辽东。
针对高丽的女性人口买卖,这件事朝廷不能主导,甚至不能摆在明面上,只能让民间商人进行,反正高丽国内的贵族、官员们已经习惯了人口买卖。
可以说王伦为了吸引百姓主动前来辽东二行省,想尽了一切办法,并要求落实执行到位,不得疏忽半分。
完颜宗翰的首级已经传遍东北,然后悬挂在了会宁府城的南门,杨志与林冲联手追杀完颜斜也,终于设伏打了一仗,完颜斜也中了一箭,被亲卫拼死救走,他的部下几乎全数被歼。
至于完颜宗弼,被邓飞、孙安联手扫荡桓仁府,已经不知道躲藏到哪里当野人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东北的夏季已经到来,许贯忠等重臣数次请求皇帝班师回朝,王伦知道自己也到了该回师的时候了。
在宗泽数次自请之后,王伦便以宗泽出任吉林行省布政使,兼宣抚使、转运大使,任杨志为会宁都督府都督、安北将军。
杨志觉得完颜斜也没有被自己杀死,就是没有完成任务,所以固请坐镇,其实他也清楚,完颜斜也大约是翻不起什么浪花了,但是朝廷肯定要对漠北用兵的,自己坐镇会宁府,向西就是塔塔儿部,离得这么近,陛下肯定会记起自己。
被王伦抽调北上的解珍,则出任镇东都督府都督,负责安抚会宁府以东以北的广大地区。
从湄沱湖回师的岳飞,顺手对周边大致梳理了一番,此后朝廷就可以派出军法官巡视诸部,调解矛盾、审理案件。
孙安仍旧坐镇桓仁府以南,他的任务是盯着完颜宗磐,不许完颜宗磐向西越过鸭绿江一步。
也有不少将领自请留在东北,因为众将都很清楚,朝廷下一步必然是要攻打西夏,枢密院和兵部大约是不会抽调自己领兵,毕竟西北禁军众将士可是翘首以盼,皇帝为了平衡,大约也不会再任用他们的。
所以为什么不留在东北坐镇一段时间,靠着剿匪多赚些军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