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说书与戏曲(2 / 2)

🎁美女直播

尚书因得罪奸臣蒙难入狱,公子哥为救父命,听从高人指点,男扮女装入了青楼,历经世事后被一个书生以百两黄金赎身,就此做了书生的侍妾。

后来书生从军官至大将军,因叛匪作乱战死沙场,公子哥便抚养书生的两个儿子长大成人,一次入庙参拜,被老道点醒,就此回归神位,历遍此劫。

这部小说王伦只看了个开头就引起了生理的不适应,炸裂的内容姑且不说,其中在影射什么,王伦猜都能够猜到,不就是说新汉取代前宋那件事么?

再一看出版印刷的作坊是苏州姑苏府,王伦便知道,这是前朝余孽仍旧不死心,又不敢明着造反,干脆编个故事来恶心人!

于是这个印刷作坊被官府取缔,涉事人员全部发配琼崖府,朝廷也正式下达了规定,一些不合时宜、不合习俗、道德的作品,不得公开发行。

王伦很清楚,市井文化嘛,本来就是奔着下三路去的,人性本就这样,但朝廷不过分干涉文艺创作者的自由,却拿出这样的作品来恶心人,这不是蠢,而是单纯的坏!

朝廷正式接管了对文艺作品的监督权后,颇有一些反对声音从江南等地传来,但随着金国被汉军打得节节败退,这些声音也迅速消失了。

读书人很聪明,知道王伦一旦靠着灭国之威对江南地区再来一次大清洗,恐怕是再也没人会反对的,干脆明智地选择了闭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在朝廷有意的引导下,民间的话本故事开始向着华夏历史上对外征战的名将上演绎,从秦朝的蒙恬、前汉的卫青、霍去病、后汉的窦宪一直到前唐的诸多名将,几乎都成为话本中的主角。

所以被王伦征调而来的说书人,讲的几乎都是前朝名将的故事,而汉军将士最喜欢听的,就是唐太宗征高句丽的话本。

在说书这个行业之外,经朝廷鼓励而兴起的,则是戏曲行业。

在台上为观众表演的这种方式,很早就出现了,上古时期就有歌舞,华夏传统的傩戏、俳优、傀儡戏等,都可以视为是戏曲的渊源。

所以王伦在几年前就命令太常寺组织人员,将各种宫廷歌舞表演整合为了戏曲,他打算将教坊司改组,负责戏曲的创作和监管,并亲自命名了京师地区的戏曲,称之为“汴腔”。

这种戏曲被太常寺整合出来后就迅速风靡了起来,关中地区出现了“秦腔”、河东出现了“晋腔”,江南地区则形成了“南腔”,一时号称天下“四腔”。

“汴腔”由于朝廷重视,故而用词简练质朴,通俗易懂,且流畅明快,粗犷豪放,讲的故事也多是忠君爱国、民族大义,在军中极受欢迎。

陈七郎不喜欢赌博,但是到了除夕夜,他就早早赶到了军营中的大帐,因为太常寺、教坊司派来了戏曲团队,要为前线将士唱大戏,而且据说陛下也要来听一回的。

喜欢夺宋:水浒也称王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夺宋:水浒也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