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女真人以渔猎为生,部落首领们就习惯了带领族人们进行狩猎活动,也就习惯了军事化的生活,在社会组织程度方面,部落首领们同时兼任着军事统帅的职责,这就使得女真人军事组织能力更高,较小规模的军事战斗素养也就更高。
王伦曾经认真研究过阿骨打时代金国与辽国的历次大战,发现在早期金国的兵力并不多,但往往能够以数千人击破辽国数万人的大军,几乎从头到尾都在以少积多。
在他担任统帅之后,王伦迅速意识到,并非契丹人不能战,而是辽国的军队组织程度落后了,兵力一旦上万,统帅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排兵布阵,还要考虑诸多场外因素,甚至场外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军队的士气、兵备、战斗素养等。
所以辽国人哀叹“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仅仅是因为兵力不过万时,金国指挥官的考量更加全面,可以把更多的精力与重点放在战场之上。
因此王伦无比重视战争过程的后勤补给、信息通畅,努力地弥补了古典战争时期的诸多受限于科技发展的缺陷,虽然仍旧不尽人意,但是相比金国而言,汉军又再度占据了优势。
这个短板只是稍微变得长了一些,汉军就将这个优势转变为了全面的优势。
完颜吴乞买并不是个蠢人和庸人,他之所以一直想不明白,仅仅是因为金国已经在军事上形成了某种“路径依赖”,兵权的分散、指挥权的集中,就要求金国的统帅将领们必须不断前进,学习成长到一个人可以包圆几十甚至几百名本该由军官辅政完成的任务。
这样的将领,整个华夏战争史上,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可惜金国没有出现这样的人物。
王伦也没有这样的天赋和才能,但是汉军有参谋司,在王伦亲征的大营中,有超过五百名参军、行军参军们辅佐皇帝陛下,这就是金国在战场接连惨败的原因之一。
杨志出现在南门,史进出现在了西门,关胜出现在了东门,虽然出现在城外的汉军骑兵数量并不多,但金军已经全无战心了。
随着完颜吴乞买的命令下达,诸多军事贵族们纷纷领兵逃走,不约而同地向北门方向涌去,这个时候谁还关心皇帝的死活?我大金的皇帝,又不是非得由吴乞买继承,阿骨打那么多儿子,难道就没有继承权么?
吴乞买就这么冷眼看着乱糟糟的城内,他身边还跟着几个完颜家族的子侄,以及十多个汉臣,投降金国的契丹贵族们已经被清洗干净,这几乎是他最后的亲信和依仗了。
至少他还有不到三千铁浮屠可用,哪怕在城下拼光,他也要证明金国皇帝的不屈与勇气!
一轮红日照常升起,晨雾早已经被驱散,吴乞买看到了王伦的龙旗出现在了视野,他长叹了一声,小心翼翼地将一柄有些破损的望远镜放下,那是金军与汉军交战难得的缴获。
该来的总该到来,就用这最后一战,来宣告一切的结束吧!
完颜吴乞买站起身来,让子侄们替他披甲,他要带领一直舍不得动用的铁浮屠,与王伦来一场宿命一般的最终对决!
喜欢夺宋:水浒也称王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夺宋:水浒也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