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建立后,王伦推行的一个改革,就是对前宋官办矿场、铁监进行了整顿,诸行省的“监”变为县,冶铁仍旧以官办为主,推广为官私合营,并且鼓励民间铁场。
这个改革在未来肯定存在巨大的弊端,但王伦需要尽快地从民间吸纳海量的资本,将有钱人阶层将注意力尽可能从土地转移到商业方面。
因为从萧嘉穗坐镇江南五年收集到的情况来看,东南海商从海贸赚取到了巨量的资本,却由于大宋对水师的不重视、吏治的腐败,导致海盗丛生、官吏索贿严重,有些海商想要扩大船队和贸易规模,却因为出海安全、私人财产得不到保障,便不得不另想他法。
许多东南海商巨贾们,往往倾巨资购买大量土地,修建园林,尽情享受。
这也是王伦让萧嘉穗这个重臣在江南一坐就是五年,而且将李逵等杀神派过去的原因,实在是江南推行均田阻力重重,不是靠杀人就能解决的。
所以王伦不得不重视农业的同时鼓励商业,多一个作坊,百姓们就多一个工作机会,再保证百姓们的收入,才能解决温饱问题。
因此河东、河北、山东、江南以及广东,就多了许多冶铁作坊,民间的铁锅一口约重八斤左右,而洪武四年全国生铁锭产量已经超过了一千万斤。
一斤铁售价大约在三十文左右,朝廷互市售卖给高丽、西夏、吐蕃、漠南的铁锅,最便宜也要翻个五百倍。
前宋就有行业的行会、商会,朝廷则通过与诸国、诸部的谈判,控制了定价权,再通过铁器行会的内部沟通,确定了统一价格,任何商人不得低于朝廷确认的官方价格私自售卖,一经发现就执行抄家流放。
中原王朝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在科技领域都处于世界的最顶端,所以这就是卖方市场,朝廷卖一口铁锅,差不多就能换回一匹劣马,三口铁锅,就能换回一匹最下等的战马。
而且为了严格控制铁器的流出,朝廷严格规定了每一次互市售卖铁锅的数量,粗布、砖茶、盐可以放开了卖,铁锅就是不行。
这一次王伦御驾亲征,由于前期朝廷不断调动兵力、调运物资,故而他这一次出行从简,抬脚便走,后面却闻讯追来了大批的商人车队。
汉军光复燕云,让天下百姓们对朝廷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逐利的商人们发了疯地要赶上这么好的一次机会,于是王伦在上谷府停驻,燕山府境内赶来的商队,单马车就有三四千辆,还不算停留在范阳府、大同府的车队。
所以王伦顺势而为,在上谷府大开互市,却先让随行的户部官员做了调查,邀请了百余名商人代表,交谈之后,便定下了降低物价的约定。
石秀也从大同府方向赶了过来,他对漠南诸部已经相当了解,漠南的牧民们也是需要容器煮食物的,但由于辽国的管控、再加上辽金大战带来的混乱,许多漠南牧民普遍以牛皮为囊,做牛皮锅来煮热水、煮食物。
而且由于辽国境内多汉人,一些汉人便开始制作陶瓷锅,但陶瓷锅对于游牧的牧民而言,搬迁过程容易损坏,所以牧民们对于一口耐用、摔不坏的铁锅是极其渴求的。
王伦也需要通过这一次大规模的互市,为北伐大军准备更多的毛皮外套、被毯,并且储存一些羊肉。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贸易沟通,加强漠南与中原的经济、商业往来,从而在将来建立更为稳固的统治。
汉朝开互市的消息,在漠南草原传播得比南下的寒风更快,就连一些靠近上谷府、屈服于金国为附庸的小部落,也主动派人前来拜见中原皇帝,希望获得进入互市市场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