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小太监闻言,立即领命而去,不多时便抱着一卷卷宗返回,恭敬地置于李霖面前的书案上。
李霖接过卷宗,轻轻展开,纸张虽已泛黄,但字迹依旧清晰可辨。
卷宗中虽详细记载了卢有为盗卖军粮的罪行,但提及查抄卢家时却一无所获。
这与盗卖军粮所应得的巨额银两相去甚远,着实令人费解。
他心中暗忖:“二十万两银子,岂是轻易能藏匿的?在卢家根本没有搜到这笔银子,反而卢家很贫困。这背后定有蹊跷。”
更令李霖感到疑惑的是,卷宗中对于此案的叙述过于片面,将一切罪责都推到了卢有为一人身上。
这盗卖军粮岂是一人所能为!
这肯定是不可能地!
“这数十万石军粮,数量如此之巨,堆积起来,如同巨山一般。如此庞大的军粮被盗卖,势必要很多人合力才能办到。毕竟这军粮的运输也不是这么简单。所以要将这数十万石粮草运送,必定是很多人合谋,可独独案犯只有卢有为一人。那卢有为有何本事,一人能做到,还能瞒天过海?”
李霖皱着眉头,摇摇头。
他注意到,司仓大使姚文和曾为卢有为喊冤,声称军粮的失踪并非卢有为之过,而是另有其人挪动。
这位敢于直言的官员最终却也被牵连入狱,遭受了长达二十年的囚禁。
李霖的手指轻轻摩挲过卷宗的边缘,喃喃自语道:
“姚文和......此人是否尚在人世?若真有其事,他或许能解开这团迷雾。”
想到这里,他合上卷宗,对一旁的小太监吩咐道:
“备马,我要去趟刑部大牢,会一会那位姚大人。”
言罢,李霖站起身,朝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