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北南看了萧元宝一眼,看他的意思。
萧元宝想了想:“只要老师留在京城,住在哪处倒是都不妨事,总是能照应上的。”
他道:“酱菜也总不好一直在家宅里头做,我盘算着赁一间小铺子下来,能做酱菜,也能陈列货品,供人买卖。届时老师也不必在外头另行寻住处,就在铺子里头落住,如此可好?”
蒋夫郎点点头:“行。”
萧护是四月下旬走的,天气晴朗,也算不得热,倒是赶路的好时节。
祁北南和萧元宝将人送到了城门外头,人来时多欢喜高兴,人走时便多不是滋味。
热闹鼎沸总是人生的片刻光阴,平淡宁静方才是绝大部分。
萧元宝倚在祁北南身上,看着远去的马车,心中的感受与昔时见着祁北南离开时的心境相似,却又觉不同。
回时,见着屋檐下的燕,恍想起春日宴中那句岁岁常相见的祝愿。
他与祁北南今如屋檐下的燕,亲昵朝夕相见,可却还不知足,想着能与家人也可常聚一处。
只他也知,人各有所求,不可勉强,需得随心自由。
祁北南紧了紧自己牵着的手,道:“日子还很长,我们慢慢的,用心的好好过下去。”
“来时,总有更好的团聚。”
萧元宝笑着点点头,他心里头,也一样是这般想。
第101章
翰林里,祁北南与礼部筹备着举子选官一事。
此次举子选官,由翰林大学士及两位侍读学士和礼部的左侍郎一并出题,再下发至各州府上。
届时礼部和翰林院也都会下派官员参与巡选。
祁北南新婚燕尔,不多想下派出去,只是躲过了院试巡考那头,这头便躲不过了。
真要选着他,那也无法。
不过好在是这般下派也去不得太长的时间。
忙碌了一日,他才下职家去。
这朝搬到了新宅,距离官署可近得多了,他从宫门口上马车到家里头,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就能到。
早间也不必那么早起身,那八九百贯的钱倒是没白花销。
“你今日走这般早?”
祁北南从官署出去,就撞见了也同是下职要回去的姜汤源。
六月上翰林有考核,届时考核不过者要教调出翰林,多半会降派。
这阵子翰林里头的官员都十分勤谨,尤其是那些庶吉士。
祁北南倒是还好,他应对翰林院纸上的考核不是问题,再来他进了翰林以后一直在做事,更是不必忧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