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
山海界,北天寒渊,天丰洲。
邹叙安结束了一夜修持,自洞府之内推门而出,举目所见,乃是湿濛濛半卧于蜿蜒江水之中的雨后青山,偶有鹤鸟清唳而过,朦胧云团缓移之时,偶有光芒洒下,此状此景,恰如一幅山水画卷。
他看了许久,微微叹息。
天丰洲中的景物风光他怎么也看不厌,只是茫茫千余里之内,除了他这一个修道人外,就再无其余同道了,可谓十分冷清。
他虽也算得上是溟沧门下,可传承的却是早已覆灭的玉霄派道统,而最初承继之人不过寥寥几个而已。
他与这几位除了所拜的道传祖师相同之外,彼此并没有师承关系。便是师长转生,也是由溟沧派来接引,并不需弟子去为。
不仅仅是这样,所有神通功法在修持之前,都需向溟沧派申禀。
这般做法,便就使得前辈后辈之间的功法传递再也没有了紧密联系,门庭也就无有可能扩大。
这般做他也是理解的,并且觉得应该如此做。
在深切了解这派道法后,他觉得此脉之中只要出现一个一意复兴道传的杰出弟子,那么真就可以由此振兴宗门了,那对山门来说可非是什么好事。
只是门中这等态度却是影响了下面弟子,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无人愿意接近的偏僻所在了,弄得他好似成了流放之人一般,便是出去访友,那些同门对他也是冷淡异常,这也着实令他无奈。
正在他怅惘之时,有一仆从远远赶了过来,道:“老爷,外间来客人了,说是您的旧识。”
“旧识?”
邹叙安很是讶异,不知谁人会来拜访自己,问了下来人形貌,那仆从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意识到来人不简单,便道:“好生请了过来。”
仆从领命而去,不多时,便见一名玄袍罩身的年轻道人走了过来。
邹叙安只觉来人似是十分眼熟,再望去一眼,一个恍惚之间,前身识忆一下涌上了脑海,不止如此,他连身躯也是返还到了前世未曾坏得道基之前。
这一刻,他仿佛从一个深长的梦中醒了过来。
他双袖展开,看了看自身,又看向前方,惊喜言道:“师弟,可是你么?”
张衍笑了一笑,抬袖拱手道:“周师兄,许久不见了。”
周崇举上下打量了几眼,连连点头道:“果然是师弟!”他没有半分因为张衍身份变化的不自然,侧身一让,道:“师弟快进来坐,你我师兄弟阔别良久,今日正好一叙。”
张衍也是点首道:“师兄请。”
仆从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记得自家老爷修道百年,除了近日多了一个被门中派遣过来学法的弟子外,一直都是一人修持,何时又有过一个师弟了?不过看两人应该是熟识,身为下人,此刻也不敢多打听。
周崇举与张衍到了里间坐定,又命仆从奉上清茶,此时他看着眼前的人与物,恍惚之间,仿佛又回得当日溟沧派的那艘渔舟之中,一时也是感慨万千。
张衍这时道:“师兄可还住得惯这里么?”
周崇举笑道:“以往我还有所抱怨,不过方才识忆得复,却是觉得不差,此地幽静,甚合我意,下来若是炼丹,也不会有人前来搅扰。”
他此刻方才清楚,门中的那些安排,实则就是按照他原身转生之前的意思来的,只是此身却是性子不合罢了,不过现在自是没了这等问题。
若是按尘世时日来算,两人也算得上数千载未见了,各是说了一番别后叙言。
不知不觉间,天色黯淡下来。
周崇举道:“师弟而今道及至巅,大道之中,当无事物可以隐瞒于你,为兄却有一问,不知当初那指教我师兄弟二人的那位道长如何了?”
张衍笑了一笑,却没有回答,而是站起身来,道:“师兄,师弟该走了。”
周崇举也是站了起来,道:“师弟下来要去何处?”
张衍看向远处,道:“寻道。”
周崇举微微诧异,道:“以师弟而今之能,莫非还要寻道么?”
张衍摇头道:“道途之上,无有止境。”
周崇举一思,缓缓点首,同时叹了一声。
张衍笑道:“师兄不必惆怅,日后若欲见师弟,可来天青殿寻我。”
周崇举一怔,随即也是一笑,道:“那为兄今日就不留师弟了。”
张衍一礼之后,摆袖出门,行空而去,愈来愈远,直至随烟云没入天穹之中。
周崇举则是站在那里,目送着张衍身影消失在天地之中。
这时风云声动,有一名年轻修士自云头落下身来,到了近前,对他恭敬一礼,道:“先生有礼。”
他有些疑惑,今日先生似是容貌和神气都是改换了,可自己又偏偏知道这位仍是原来之人。他看了看张衍离去方向,道:“原来今日有访客,不知那一位是?”
周崇举没有什么隐瞒,道:“是渡真殿主。”
“渡真殿主?”
那年轻修士想了想,“宁殿主?还是不久前归来的洛殿主?亦或是……”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眼眸睁大,心中狂跳,忍不住看向张衍消失的方向,“不会是那一位吧?”
张衍离开之后,瞬息间跨越无数界域,来至一座峰巅积雪的高山之上,望着远处蔚蓝海水及那纯净无暇的天穹。
他此刻是以一个人的目光来看待这些,不沉入世间,自也欣赏不了这些东西。至人之境,既是入世之人,又是执道之人,两者并不矛盾。
在他坐上道主之位后,所有大德都被他从绝寂之中给推了出来,诸天也是重新理定,不过具体如何转运他没有去干涉,任由大道规序自行落定,与之前也无甚差别。
那诸天万界修道人的忆识之中,是没有诸天浑一之事的,只是知道最后一战中,那造化之灵被他这位唯一留存的大德所逐灭,所有生灵自此皆得保全,而今万世万界,不拘是人修还是异类,只要走上道途,那皆是供奉有道主牌位。
虽为大道之主,可他是求道之人,而非是要做那主道之人,被拘束在这里非是他所愿,他的求道之路也不会因此而停下,只是此“道”再非彼“道”罢了。
不过至人之境,既去渺远,又可近人,所以就算往上登攀,作为至人的他却仍是会留在这里,而作为求道的他才会去到那更为高渺的地界。
只是求道的那个他此刻还需等待,等待着一个最为合适的时候到来。
山下海波之上,有一艘渔船飘过,有一对少年男女正站在船头,如今人人炼气吐纳,那少女的眼力格外好,她擦汗之时,无意之中往高处一望,惊呼道:“大兄,你看,雪峰上面好像有人。”
那年轻男子投去一眼,却是什么都没有看到,没好气道:“哪里有什么人?那是终来山,观中道长说山高万丈,要有人也是仙人!”
少女噘嘴道:“仙人就不是人嘛?”她忽然看向那年轻男子,认真道:“大兄,这次回去后,我要去学道。”
男子沉默了一下,才道:“好,观中道长说为兄没有那个资质,小妹不妨去试试。”
少女听他答应,欢呼一声,憧憬道:“等我学成道法,也能和丘家几位姐妹一样,一人就可以出海捕鱼,阿父阿母就能在家安歇,不必出来辛劳了。”
年轻男子不禁露出了笑意,这等想法并非痴想,现在哪怕只是寻常人,都有机会学得一身道术,像他们这等捕鱼为生的人,届时只需一驾小舟就可出去万里之外捕鱼嬉浪,这是以往从来不敢想象的事。
张衍站在山巅之上,自是把这几句对话听得很是清楚,他笑了一笑,随后回过身来,道:“两位道友来了。”
旦易、寰同二人正远远站着,两人见他看来,忙都是打了一个稽首。
旦易上来一步,道:“在下是否该称一句道主?”
张衍微笑言道:“道友不必试探,我依旧是我,未有因道而变,此天非是无情之天,而是那有情之天。”
旦易、寰同两人都是心下一松,尽管天序重理,可身为炼神修士,同样看到了那最后大道浑一之势,他们清楚这是造化之灵推动的,甚是担忧最后出现的仍是造化之灵。
张衍笑道:“两位寻来,当非无事,若有什么话,尽可说来。”
旦易打一个稽首,道:“敢问道主,布须天自开辟之后,前三纪历当为我人道大兴,下来或可能有异类妖魔将我取而代之,而今诸天并合,敢问道主,人道还能延续兴盛否?”
张衍笑了笑,道:“人道兴盛与否,不当由我来定,而是人道自家来定。”
旦易若有所思,又是一礼,便往退后了一步。
张衍看向寰同,道:“道友可有什么要问么?”
寰同对着张衍郑重一揖,神色肃然道:“敢问道主,若这天底之下,人人皆得道法,人人皆得长生永驻,那大道可还容得人道么?”
张衍看向上方,道:“天外有天,世外有世,大道可容人人为长生,不容得是世人视长生为终途,道途无尽,变化无穷,吾与诸君共勉之。”
记二
萧唐村正北方,修葺有一座高达三丈余的法坛,此乃是供奉道主的所在。
而今诸界之中,只要是修道人,都会供奉道主牌位,这等习惯随着修道法门在尘世之间的传播,也是一并流传了出去。
现在但凡大一些的村落,都会设坛祭祀。
某日清晨,一个背着猎弓的精瘦中年男子带着一名满脸不服气的少年来到一座法坛之前,其人给守坛人递去了一只山里打来的雉鸡,就领着少年上了坛顶,到了一座神牌之前,就道:“阳儿,这是道主,快来拜见。”
这少年人正是处于精力旺盛,心比天高的时候,梗着脖子道:“我不拜,不就是道主么?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让我拜?”
中年男子一巴掌抽上去,道:“小子闭嘴,小心触怒了老天爷!”随后一脚踹在了少年人腿弯里,指着道:“你给我老实跪着,动一下我打断你的腿。”
阳儿虽然不服气,可也只能低下头,老老实实跪着不动。
中年男子这才满意,嘀咕了一声,道:“倒是像我。”
他少时也是这般犟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让他做什么偏要反着来,每次自家老爹都是不管不顾,上来就是一顿打骂,后来叫他怎么样就怎么样,绝对不敢顶着来。
这时他自己也跪了下来,叩首道:“道主保佑,阳儿年幼无知,出言无状,我给您老人家赔不是了,莫怪莫怪。”
少年咕哝道:“瘦老说了,太上皆忘情,道主乃是天地主宰,不求供奉,不求报偿,如天地无好恶,风雨雷电,日升月降,四时轮转,都是规序,绝不会因世人相拜而有所动,世人拜他不过是世人愚昧,妄图沾些好处……”
中年男子抡起一巴掌扇在他后脑勺上,指着鼻子骂道:“你老子比你懂得多,道主不求什么,可你老子我有求,今日你拜一下,不求道主看顾你,只求不会嫌弃你,老天爷是可以随便乱说的嘛?啊?”
他越说越气,上去一顿好抽,“我和你说,明日演教道爷过来讲道授法,你一定给我想办法拜入门下,拜不进去,回去我扒了你的皮!知不知道,知不知道!”
一顿打骂之后,阳儿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他涕泪横流,垂头丧气道:“知道了。”
到了第二日,阳儿被中年男子带着赶了三十多里山路,来至一座道宫之前,此是演教设布在此的传法道场。
因为听闻有精擅神通法术的上道巡法至此,并且会挑拣灵慧孩童收为弟子,故是将方圆数百里内的村寨都是惊动了。
阳儿赶到的时候,发现这里所有人与他一般,俱是十岁上下的少男少女,陡然见得这许多同龄之人,他一下就将原来那一点不情愿抛在了脑后。
中年男子把竹壶和干粮塞给了他,狠狠关照了几句,也就离去了。
阳儿看了看,少男少女各自分开,并不立于一处,而许多少年人都是围作几圈,看去似是在叫嚷着什么。
他走到一个圈子近前,只见一个身子敦实的胖大少年大声道:“我爹说了,修仙好处多多,修仙了就不用吃饭了,喝风就管饱了。”
“乖乖,那得省多少粮食啊。”
“我知道,我知道,那叫辟谷!”
“可风一点都不好喝,我还想吃饭……”
“就是,都是大人骗我们的,我们都去喝风了,他们自己吃好吃的!”
阳儿撇了撇嘴,挪开脚步,走到了另一堆少年人那处,这里被围在中间的是一个黝黑精神的高个子,他口沫飞溅道:“我听村老说了,学道之后能戳土成金,等我学成之后,那些土疙瘩,戳一下就是一个金块,戳一下就是一个金块……”他说话之时,用手指在那里戳戳点点,眼神里满是亢奋。
旁边半大小子都是发出一阵惊呼。
忽然有一小个子少年惊道:“不好。”
别人都是一头雾水地看着他。
那小个子少年摸着脑袋,发愁道:“我家地里有那么多土疙瘩,被别人捡去了怎么办啊?”
黝黑小子拍了他一巴掌,道:“你傻啊,叫你阿爹阿妈先把土疙瘩慢慢藏起来,等学成了法术,回去慢慢变就是了。”
“对对,我们回去就叫阿爹阿妈把土疙瘩都藏起来。”
阳儿听得一脸嫌弃,尽管他也不知道修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可不难听出这些话肯定都是在瞎扯。
其实这些少年人中也有不少聪明人,只是大多数年纪不大,既没读过书,平日活动也只一村之地,却不像他,自小随着阿爹打猎下套,还常去城中贩卖皮毛,受过他们家中接济的一位先生还时不时给他讲些文,眼光见识已是远胜同龄人。
众少年正吵吵嚷嚷的时候,忽然听得一声磬音响,此音似有抚平人心之能,道宫之前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随后便见一道青烟自天中垂下,一名道人自里显露出来,其人仙风道骨,身着淡紫道袍,手持拂尘,身旁是两个捧着法器的道童。
阳儿瞪大眼睛看着,他头回见到这等神通法术,也是心头震撼。不止是他,场中所有少年男女都是如此。
那道人在蒲团之上坐了下来,也不多言什么,便就开始说法。其人不讲什么高深道理,就讲妖魔异类,神仙轶事。
阳儿听得如醉如痴,故事之中那等飞天遁地,斩妖除魔的修道人,对他这等少年人来说无疑极具吸引力。
只是不知不觉间,胸腹之中却有一股气感出现,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这时他发现那道人好像对自己笑了一笑。
这道人一连讲了三天,随后就从众多少男少女之中点出了十几人来,这里面也包括阳儿。
其人将他们都是唤到道宫之中,和颜悦色道:“我名唤祁廉士,自今日起会指点你们修行,我虽非是你等师父,可视你等资质不同,会推荐你等去教中各位同道门下修行,你等要好生用心了。”
阳儿一听就明白,下来学得好之人就能拜好老师,学不好之人自然拜得老师也不如何。他此刻已是没有了抗拒之心,只是想着学好道法,日后也能够飞天遁地,逍遥渡世。
不过一开始,他只是学得了一些简单的吐纳之术,并有专人教授他们各种文字礼法乃至天文地理。
在如此修习差不多有三载之后,祁廉士就将他们一个个唤到跟前问话,而后就命人将他们送去了不同之处。
不知何故,阳儿却是轮到了最后,被唤到祁廉士面前时,他也是心中忐忑。
祁廉士语声温和道:“唐阳,三年前我讲道之时,你是第一个悟出气感的,资质不差,这三年来,你用功也勤,不论是吐纳之术还是文字礼仪,都学得比他人好,今日我送你出去拜师学道,你可还有什么要问的么?”
唐阳想了一想,抬手一礼,道:“道长,弟子有一个道理想不通。”
祁廉士道:“你说。”
唐阳道:“我等为何要拜道主?”
祁廉士倒是第一次听到有人问这等事,他道:“那是因为我辈修道之人之所以能修道,乃是得了道主恩惠,故要拜他。”
唐阳道:“可我还未曾得法之前,也就未曾受得道主恩惠,那又为何也要拜?”
祁廉士笑道:“你我口中所食,身上所穿之衣,眠卧之居所,乃至耕种牛马,世上种种,莫不是从天地而来,而天地乃是道主所化,你说你是不是受了他恩惠?”
唐阳想了想,摇头道:“不对。”
祁廉士倒也不生气,似有兴趣听他说些什么,道:“怎么不对?”
唐阳道:“我等口中之食,还是身上之衣,还是道长所说的那些,又不是天生就会到我口中,到我身上来的,似我家,叔伯辛苦耕种,阿爹捕猎为生,这才使我们小辈得以饱食,阿母和姊妹养蚕织布,才有了我们身上衣裳,这全是我等用辛苦劳碌换来的,与道主又有何干?”
祁廉士抚须道:“人必先自助,而后天助之,你能懂这个道理,而不盲从他人之言,确有几分天资,不过这世间之物不是天生摆放在那里的。”
他伸手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道:“这上到天宇星辰,下到世间万物,多是道主所造,便你之所以有手有脚,能食能走,都是道主所予,那你又怎说没有受他恩惠呢?”
唐阳想了一想,道:“那这么说来,由少到老,由生到死,也是道主所造了?”
祁廉士点头道:“是这个道理。”
唐阳问道:“那生是道主之恩,那死又是什么,莫非是道主苛责么?”
祁廉士眼神微微有光,道:“生死轮回,本就是世间道理啊,正如先前所言,那些衣食用度,你若不去设法取拿,那自然不可能自家多出来,你若惧死,那就该设法延生避死。”
唐阳道:“如何才能延生避死?”
祁廉士道:“那只有求道了。”
唐阳道:“那小子求了道,日后可以亲自向道主求问更多道理么?”
祁廉士哈哈一笑,道:“那你却要好生修行了,功行浅弱可是不成的,或许有朝一日,你当真有缘去得道主面前求问。”
一番问对之后,唐阳恭敬一礼,就退了下去。
祁廉士深思许久,忖道:“这小子心思跳脱,资质出色,又兼胆大,若是拜在一个庸师门下,恐怕会耽误了他,唔,或许教中唯有一人可以教他了。”
他执笔过来,运笔如飞,霎时写下了一封书信,随后交给身边童子,道:“你把这封书信送到孟壶孟长老处,说是我给他找到了一个好徒弟。”
那童子一拜,便领命去了。
祁廉士抚须一笑,想来唐阳日后学道功成,定会好好谢他的。
记三
夜,大雨瓢泼。
五名戴着斗笠的道人沿着泥泞山路行走着,只是每人身上都有一层似气似雾的莹莹白光浮动着,雨水过来,尽被排斥在外,且他们走动之时,步履极快,本来还远远只见人影,倏忽间便已到了近处。
电闪雷鸣之中,忽然有一座古庙轮廓露了出来。
一名道人仰头看了看,指着道:“大师兄,这里有一座神庙。”
另一人道:“大师兄,师兄弟们在荒野中连续跋涉了百多天,难得这里有处观宇,不如进去歇歇脚,顺便吐纳调息一番。”
被称作大师兄的那人看了看上方,沉声道:“好。”
五人沿着山径上行,身影只是几个闪动,便就到了庙宇之前。
众人打量了一下,这里台阶光滑无痕,无有青苔杂草,更无枯叶,而柱檐瓦片都是干干净净,一看就是经常有人扫洒,不像是荒山里的庙宇。
为首那道人言道:“都小心一些。”
其余四人都是应了一声,他们都是修道人,各种稀奇古怪之事都是见过不少,就眼前这等异状,倒也是处之泰然。
为首那道人在外试着问了两句,却没有人回应,于是上前推开庙门,打量了一下,见里间并无异状,这才走了进去。
各人分开查看了一下,这神庙颇大,分为前后两殿,砖石柱台都是点尘不落,前殿空旷,左右各摆着十数个蒲团,而后殿布幔遮挡之中设有一个供案,上面无有神像,只有十余面神牌。
一名道人入得后殿稍作检视,转了回来道:“大师兄,后殿供奉的是道主牌位,看来是同道在此设立的庙坛。”
为首道人神色一肃道:“原来是供奉道主的地界,我等身为修道人,既是路过此地,却是不可不拜。”
五人一齐入得后殿,正待焚香礼敬,可是有一人目光一扫其余牌位的时候,却是神色微变,道:“师兄,这下面的神牌有些不对。”
为首道人仔细看了几眼,也是皱起眉头。
若是正经法坛,那么在道主之下,理应供奉有各位太上大德,再下来便是造世元尊。
不过因为各界具体情形不同,也是使得供奉有所不同,除了道主牌位不变之外,世之元尊的神牌则是看此界位于哪一位的部宿之中。
他们这里乃是原来余寰诸天所在,当供奉的是傅青名这位人道元尊,可是这上面所供奉的尊名他们却无法看得明白,长久凝视,还会感觉一阵阵头晕目眩,此无疑说明,这一位元尊乃是妖魔异类。
一名身形魁伟的道人哼了一声,道:“异类神牌,岂可与道主同列?”
他上前几步,正要将牌位拿开。忽然有人咳了一声,道:“几位,这上面的牌位你们可动不得。”
众人都是一惊,回头一看,却见一名老者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那里,其身躯不及三尺,雪白胡须拖到了地上,手中拄着一根木拐。
那名魁伟道人起手搭上了剑柄,痛恨言道:“妖物!”
为首道人伸手一按,道:“慢。”
对方出现时无声无息,明显道行高过他们,且还不知道是不是有帮手,斩妖除魔也要分时候,贸然出手,不为智者所取。
而且对方来意不明,要动手也要弄个清楚明白。
他一个拱手道:“这位道友有礼了,在下江礁,这些俱是我同门师弟,我等皆是白邯剑派门下,此番前往少清下院召聚的论剑之会,途径此地,若有惊扰,还望勿怪。”
那老者听到提及少清派之名,也是露出了几许敬畏之色,尽管那只是少清下院,人数不过区区十余,可俱是从本宗之中派遣出来的弟子,无有一个好招惹的。
他道:“原来是白邯剑派的道友,小老儿青岭翁,得族人信重,忝为这里守庙之人。”
说着拱了拱手,顿了一下,他又言道:“这剑会之事小老儿也有过耳闻,只是看诸位道友道行为非浅,纵空驭云想非难事,为何不飞遁前往呢?”
江礁言道:“这就与道友无关了。”
白邯剑派剑法在于用剑虔心,待剑为诚,此回步履前往剑会,就是用诚之道,只要走完了这条路,气神俱会拔高一截,这将十分有利于他们与同道论剑。
青岭翁道:“贵派之事,我也无心多理会,只是此处乃我族人供奉之所,平时再是清静不过,偶有道友路过歇脚,我等也不会加以驱赶,可几位却要坏我供奉牌位,这却是何道理?”
先前那魁伟道人冷笑一声,上前一步,道:“道主牌位,岂是妖魔能够供奉?此岂非是对道主不敬?”
那老头呵呵笑了声,道:“这话就没有道理了,试问天道之下,众生万物皆等,为何你人道修士可以拜得,而我等却拜不得?”
又有一名道人沉声道:“你若要拜妖魔元尊,我等自不会理会,道主乃是以人身成道,与你妖魔异类无干。”
青岭翁摇头道:“这就不对了,道主明明非人,为何偏说是人?”
魁伟道人怒道:“胡言乱语!”
江礁吸了口气,伸手搭剑,道:“道友今日是要在这里与我等辩个高下么?那恕我等只能以剑论道了。”
道主是人耶,非人耶?
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可对人道与妖魔异类却是十分重要。
道主即是大道,同时又是大道的人化一面,可此“人”到底是否是人,到底站在哪一边,却也是必须理顺清楚的。
要是道主是人道之人,那就说明妖魔异类永无出头之日。可若道主非人,那反过来人道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特别是现在盛传下一纪历人道将衰,而妖魔异类却将取而代之,人道修士更需得保留住这个名分。
这里人道是有优势的,因为道主原来乃是人道大德,驱灭了造化之灵这才成就了无上道主之位。
妖魔异类为了扳回,认为道主乃是道,视众生万物为等同,自身并无好恶。哪怕真实情况不是这样,他们也必须这么认为,而且这等话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这一切种种,皆是因为本来大道之下,万物皆同。可一旦大道显化为人,并拥有自身之情性,不定就会有所偏向,那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这尽管只是一个猜测,可双方必须要争此名分,否则连天道都不认可你,你还修什么道?自己心境那一关就先过不去了。
张衍在成就道主之前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若是他当初所走之路就是完全按照大道转运来,那么他自身就是大道之傀儡,根本无以自主,只不过有了他之后,大道补上了变数这一块,可实际上,这样他仍是被大道所拘束的。
故他所选择的乃是超脱之路,大道不过自身上进之阶台,暂时落脚之地,待得时机一至,便会舍其而去。
江礁知道,这本来就是争论不出结果的,最后还是要靠动手来解决,他心中暗忖道:“本来准备用在论剑法会上的气神,看来要先宣泄在此处了。”
只是正当他要拔剑之时,青岭翁神色一变,身化烟雾遁走,下一刻,一道剑气从天中横过,将整个庙宇都是平整无比地切成了两半。
江礁不觉远离了那剑痕两步,脸上露出惊容,他可以感应到,这一剑其斩得不是这座庙,而是自己脚下整座山,如今整个山体都被这一剑剖开了。
外间光华一闪,而后有一名神情冷峻的道人走了进来,看了一眼江礁五人,道:“可是白邯剑派之人?”
江礁打一个稽首,道:“正是,敢问道友名讳?”
那道人还得一礼,道:“我乃少清门下施寒,院主算到你等途中有阻,特命我前来接引。”
一道烟雾腾起,青岭翁再度显身出来,他脸色难看的出现在了场中,看了看供案之上,发现那元尊神位已被斩断,他指着施寒,惊怒无比道:“尔竟敢损毁元尊牌位?”
施寒面上表情不变,淡声道:“我便斩了又如何?你口中那位元尊若是不服,尽管来寻我少清派。”
他转首过来,又对江礁五人言道:“诸位道友随我来。”说完之后,他转身就往外走。
那魁伟道人忽然一指那青岭翁,道:“道友,那妖魔便就不管了么?”
施寒丝毫不作理会,脚下不停,倏忽间已是走了出去。
魁梧道人还想说什么,江礁一拍他肩膀,摇头道:“此妖已亡。”说着,就带着几人跟了上去。
青岭翁看着众人离去,木然不动,片刻之后,他眉心之中出现一缕剑痕,整个人哗啦一声崩散为无数灰尘,他乃是山灵所化,方才一剑,就已是将他根形斩断了,再无任何生机可言。
江礁来至外间,见施寒站在那里,其人言道:“我已为诸位除去阻碍,下来之路,贵派既有规矩,那自行前往便是。”
魁梧道人这时突然抢出一步,拱手道:“施道友,方才我等与那妖物对言,想必你也是听到了,关于道主是人非人,不知你又如何看?”
施寒淡声道:“妖魔异类,人人得而诛之,其若与我之见不同,一剑斩了便是,何须与他多言。”
魁梧道人皱眉道:“道理岂能这般争论?”
施寒看他一眼,道:“道理?你我手中之剑才是道理,心在内而不在外,不去求己,却去空言天道,岂非可笑?前路尚远,诸位自行珍重!”言毕,一道冲天剑光自原地飞腾而起,在天穹上方闪了一闪,便跃去不见。
江礁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雨已是停了,他望着那无限宽阔的天地,声音坚定道:“众位师弟,走吧,前面还有不少路,正等我去行。”
记四
妙空界。白微站在一座最为高宏的法塔之内,下方是朝着天空膜拜的信众,祥云金莲因诵声不断涌现,周遭法坛之上,俱是香气弥漫,花瓣飞舞。
多年不曾和人道争斗,他部宿之中的信众已是越来越多,有时座下弟子也曾向他建议,天地无限,世界无穷,那又何必非要与人道争锋呢,就这么两不相干岂不更好?
他叹了一声,有些事是不得不争的,只要他们还是妖魔异类,那么人道就不可能放过他们。
要是他们自己再不奋起抗争,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且就算他们真是放弃了这等心思,人道也不会相信。因为设身处地来想,人道若是处于他这个立场,那也不可能就此消停下来的。
他收回目光,转过身来,陆离、千罗二人此刻正立在他身后。
自道主执掌大道之后,大道重定规序,现在获取元玉远比以往容易许多,而不是之前那般需得缘主才能引动,在他百般努力之下,这两人也是得以还复出来。若不是因为人道处处阻碍,他说不定已是将所有先天妖魔一同复还了。
想到这里,他心下也是一叹,现在人道界域之中有一种传言,说是下一纪历妖魔异类将兴,可问题是布须天变化之后,下一纪历究竟会不会是如此变动,还没有定论,即便会如此,可眼前距离那时,仍是相距甚远。
现在人道可是如日中天,乃是最为强盛的时候,这等传言只会引来人道想方设法提前掐灭这等隐患。
而他还复同类的举动,好像更是证实了这一点。但明知道如此,他也是不得不为,不然更是难以应对这等局面。
他摇了摇头,收拾起心思,走前几步,来至法塔大殿之上,在一面巨石屏风之前站定下来,等有片刻之后,就见里间光影腾起,灵壅、邓章两人的形影自里现身出来。
白微打一个稽首,道:“两位来了。”陆离、千罗二人也是同样行有一礼。
自从三方知道对敌人道没有什么胜望后,都是在等待下一纪历到来,彼此也是久不接触了,但是现在的严峻局面,却是逼得他们不得不再度合流到一处。
白微在与二人打过招呼之后,便道:“两位,多余之言我也不再赘述,自道主占据大道之后,情形与以往大是不同,道主人道出身,纵然不偏不倚,可却难以说服底下人心,此刻人道咄咄逼人,视我辈为大敌,我等若不再度联手,等人道下定决心之后,恐怕就会被逐个击破了。”
邓章面无表情道:“此话在理。”
无情之道就是为了大道舍弃一切,最后再身合大道。或许是这等人与天道方是最为合契,奈何现在大道化人,天道有情,他又如何无情?
这使得他自身道心也是动摇不已,特别是他的后辈弟子心境破碎的不在少数。
所幸这些并未使得他的道行功行受到影响,自己修炼得来的东西终究是自己的,不会因为某一次心境变化失去。但他若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不止那些弟子,他自己也无可能攀升上境了。
灵壅表面上却是一副不怎么上心的样子,道:“哦?情势这般危急了么?”
域外天魔这边其实局面还好,反天地隔绝于世,随便他们如何解释外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