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游魂便晓得他们之间是出了什么状况。可也并不多嘴,只纷纷道:“小师妹说得在理。”
苏玉宋便阴沉着脸:“那么就这样办。如今情势渐渐稳定了。再观望一两日,我就同你们师姐回云山一趟。但只是稳定了可不行……非得将那些妖魔全赶尽杀绝了。龙子既然狂妄……就让他们好好瞧瞧太上境界的威能。”
“如今么……先要他们活上几日吧。”
这样阴森狠毒的话语从仙长的口中说出来,顿时令贵人们明白,事情的确是不好了。
一百多人,跪倒一片,几乎铺满整间大殿。先前都屏住了呼吸大气不敢出,如今心里没了什么希望,顿时嘈杂起来。但嘈杂也只是一瞬罢了。苏玉宋一挥衣袖,这些人便如同小孩子手中的玩偶一般纷纷变小,被他收进袖子里去了。
——倒难怪帝王们都想要神通、长生呢。就如此刻一般,纵有一国之内最盛的权势又如何呢?在远不属于人间的力量面前,帝王与寻常的贩夫走卒也没什么差别吧。
便是在这时候,辛细柳忽然转脸看苏玉宋与卓幕遮,又看看一干游魂,再吐出一句话来:“在理?在什么理?”
“这种稍有些脑子就想得出的事……也配得上在理两个字。”她眼神怨毒地看着两位伪圣,“那又何必把他们炼成什么游魂?不如叫人附身上去、你们自己做帝王好不好?”
“再将那些乱七八糟的什么诸侯小国都兼并了、天下只留下二三十个雄主好不好?那样咱们的人既是一国之内玄门的尊长,又是长生久视的帝王,岂不是比白白让给什么妖魔要好?”
“从前人间诸国不敢兼并是因为玄门还在。如今玄门没了还有什么好怕的?难道这个法子不比什么将这些人统统炼成游魂要好?长老们允许么?真炼了又要炼到什么时候?”
她一口气说出这些话,殿中游魂皆目瞪口呆。苏玉宋与卓幕遮的脸色就更难看些,似是知晓她接下来要说什么。果然——
“你们的脑袋都抵不上一个李云心!”辛细柳不再冷静。仿佛……原本心里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刚才是被暂时冻结了。但如今一点一点解冻,却变得更加炽烈,“说什么胸怀天下要成大事,哼,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当真觉得一个人有用、就算他再可恶都要用——何况是炼成了游魂又哪用得着管他从前怎样?!”
“李云心你们不炼化了、却白白杀了,如今炼这些没用的东西!他说得一点没错儿,你们两个人……更适合在幕后搞些计谋算计,可一点都不适合做什么天下雄主!”
说到这里她站起了身,对双圣怒目而视:“我才后悔做了什么游魂,才后悔同你们为伍!”
话音一落,众人忙道:“小师妹说什么气话——”
游魂们性情自然也不相同。一时间有劝慰的、有愤恨的、有沉默不语的,还有若有所思的。
但苏玉宋这时候终于看她了。
冷笑一声:“后悔了做游魂?好。那么你想怎样?”
言语之间煞气纵横,眼神冰冷得像是要结上一层霜雾了。
本就不是什么太上心境。出山之后又连番受挫,早有一口气积聚在胸口。辛细柳说的什么“只适合在幕后阴谋算计”,李云心此前也说过。但那时候还在小云山,苏玉宋只一笑置之,晓得是将死之人的狠话。可如今在这样的局面中由辛细柳说出来,可触痛了他的心。
到如今煞气是真的,眼神里的冰冷也是真的了。
但辛细柳一点都没有退缩。倒是又瞪回去:“你怎样杀李云心,就怎样杀我吧!”
众人大惊。卓幕遮也忍不住转脸看她——瞧着是想要劝她、又想要劝苏玉宋。但到底没说出口。
苏玉宋便冷笑一声:“好——”
便是在这……剑拔弩张之际,忽然有两个人摔进了门。
这宫殿也是一件法宝,又不是什么寻常的民居,想“摔进门”就能“摔进来”的。
因而所有人的目光都往门前转了去,正瞧见两个人。
两个人都很熟识。一个白衣的女子,乃是刘凌。从前是玄门中的“天才”,这些游魂附身了宗座、掌门,自然晓得。而另一个,则是豆婆。亦是游魂,可常年行走在人世间,并不总能见得到她。
可也知道这豆婆与他们都不同——他们夺舍玄门高人的身子,白得了修为。豆婆的修为却不是白拿的,而是自己修出来的。且不是道统、剑宗的法门,而是画道。
但眼下,豆婆满身血污,面如金纸、奄奄一息。而刘凌抱着她摔进来——瞧着是两人一路到了这殿外,由豆婆将法宝开启、她才进来的。
瞧见这情景,无一人不大惊。
游魂……是极难死掉的。哪怕是附上的身体死了,游魂却可以将身体舍了,另往他处去。可如今这豆婆却像是寻常人一般虚弱无比,看着仿佛本体的“游魂”都被重创、离体不能了!
谁……有这样的本领?
※※※
『注1:类似于这一段话吧,其实没什么石破天惊的味道、也不是什么刺激的剧情,只是对于文中某些角色的侧面描写。可能许多读者看到文中类似的话,会觉得啰嗦,甚至直接略过了,然后略有些“水”的感觉。
其实这种东西呢,我写的时候花的心思甚至比单纯的争斗还要多一些。因为其实是在交代文中的逻辑关系、完善人物设定。譬如说为什么那些修行人看起来都那么“蠢”?这段话其实就是在解释类似的问题。而且在前文当中也提过许多次、解释过许多他们的心理。
比如说他们就是因为情感比较少,所以看事情很直接。要么错得离谱——比如迷之自信的月昀子,要么一针见血——比如这些看穿伪圣的宗座、掌门。但如果没有许多此类的解释,那么可能在阅读许多剧情的时候会觉得人物反应“不合常理”,有“逻辑缺陷”,这样其实会大大影响阅读感的。
比如很久之前有人在书评区说“弃书”,理由是什么呢,说“这些修行人修的心法明显有问题,修成了怪物,不该修成这种模样”之类的。但如果这位朋友有认真看过书的话会意识到,他提的这个问题文中早就、而且是不止一遍地解释过了呀——他们的修行的确有问题啊!
所以如果没仔细看,锅就要我来背了。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李云心这种主角放在别的书里——瞧瞧他都做了些什么蠢事吧——几次三番把自己搞死,明知凶险还非要去送死,在敌人面前奴颜婢膝。这些都是很可怕的毒点。
但因为我在行文中通过许许多多的侧面让大家意识到他其实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做这些蠢事都有自己的逻辑、理由,所以看起来反倒有“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看起来还很有趣呢”的感觉,对吧。
所以说吧,希望大家在看我的书的时候,也不需要什么“一字一句地读”,但不要大段大段跳过。因为有可能你跳过的,就是对以后很重要的信息——略过了这个,可能以后会生出“怎么可能是这样子的反应、怎么可能做这种事”的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