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2 / 2)

剑王朝 无罪 4015 字 12个月前
🎁美女直播

“怎么可能……你怎么敢杀我……”

这名白胖中年男子瞪大眼睛看着赵沫的背影,喉咙里咕噜一声,头颅便掉落了下来。

“刚开始的手段越是严苛,便越能服众,只可惜身为杀鸡儆猴的对象,却不自知。”

赵沫没有转身看,只是对着身旁跟着的将领,轻声说了一句,“若有谁异动,直接杀了。”

<strong>第六十章 锈刀</strong>

暮色里,大楚皇宫金銮殿微启的大殿殿门内里透出昏黄的光亮,就像一只怪兽微微张开的嘴。

一名细腰宫女从内里走出,神态温和而恭谨的请凝立在门外的一名官员走进大殿。

楚器天下第一,精美瑰丽,皇宫建筑亦然。

这金銮殿外观看起来并不显得宽宏,只是精致华美,然而内部空旷开阔,使得尽头那一张龙椅看上去分外的远。

龙椅上的骊陵君以手撑着下颌,似乎在沉思,又似乎情绪不佳,并未睁眼看这名官员。

这名官员是从长陵跟随他到了鹿山,又到了楚都的门客之一,在骊陵君正式成为楚帝之后,这名门客被封为&ldquo;清藏&rdquo;,这在大楚王朝的朝堂里,只是一名负责清点藏书的官员,虽然官阶并不算低,但实则便是一个可以养老的闲职。

这样的官员,原本在这样的时候,是不会有什么事情可以面圣的。

那名细腰宫女退出了大殿,除了这一君一臣之外,这空旷的大殿里便不再有旁人。

一丝风都没有,垂着的珠帘却是被某种气息所动,轻轻的撞击,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骊陵君的手和下颌分离,他缓缓抬头,看着这名显得很是文弱的官员,面无表情地说道:&ldquo;郑袖的意思能够这么快传递到这里?&rdquo;

这名官员保持着恭谦的样子,却是并未应声。

骊陵君的面容没有什么改变,不知道过了多少的时间,他看着这名官员,道:&ldquo;她想要和我说什么?&rdquo;

这名官员安静的抬头,说道:&ldquo;她让我对您说一句话,她会再给您一次机会。&rdquo;

看着他这样安静的姿态,骊陵君便顿想到某人,觉得有股烦躁之意从胸肺间涌出,然而听到这名官员的话语,他却是呼吸骤顿。

他猜测过很多郑袖会对他说的话语,然而却没有想到这名官员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语。

&ldquo;什么意思?&rdquo;

他沉默片刻之后,声音微冷道:&ldquo;要我改过,否则便杀了我?&rdquo;

这名官员摇了摇头,道:&ldquo;再给您一次机会的意思便是这字面上本身的意思,就是这次过后,会再多给你一次机会。&rdquo;

骊陵君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放在龙椅上的双手,却是不可察觉的微微颤抖起来。

&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

大洞山。

这是楚中一座名山,景色旖旎,山下到处是桃园。

大洞山并非是山有大洞,在楚中地区,所称的大洞,便是大水泊,水深并不算太深的大泽,在其余各朝,拥有上万顷水面的水泽,即便水深不深,便也称为湖了。

大洞山山南脚下,遍地桃园之中,却是有一处竹林,竹林深处一道篱笆墙内,除了数间草庐,周围却遍植银杏和枇杷。

一名军士此时正敬畏的站立在院中。

他的面前有四五人,院后还有数人,都是男子,且身姿挺拔,一举一动间有些动作便如同规尺定过的一般,极有法度,最为关键的是,身上一种铁血坚韧的气息无法掩饰,显然都是军中修行者。

这名军士将一封书信交给坐在一名竹椅上的中年男子之后,便不再停留,告辞离开。

中年男子用双指一捻便打开这封信笺,只是看了一眼信纸上的内容,便是不可置否的笑笑。

&ldquo;大将军,李沐自己都不去,却推荐您去,此番又特意令人传书来,不知安的是什么心。&rdquo;

看着这名中年男子的神态,他身旁一名一直铁板着脸的黑布衣男子忍不住,寒声说了这一句。

&ldquo;你们看看他写的是什么?&rdquo;

被称为大将军的这名中年男子感叹的摇了摇头,随手弹动,手中的信纸便平平的悬飞起来。

上面细细只有四个字&ldquo;名垂青史&rdquo;。

&ldquo;名垂青史?&rdquo;

黑布衣男子一怔,又皱了皱眉头,面色不善道:&ldquo;他什么意思?&rdquo;

中年男子呼出了一口气,站了起来,负手而立,只是这一立,身体便似乎骤然高大无比,身上的气概好像便在沙场上点兵,而前方站立着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军队。

他不看身后这数名部属,缓缓道:&ldquo;世人都知我唐昧和李沐不合,导致我归隐山林,但你们应该知道我和他不合,只是一山不容二虎,我不甘于受他号令,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昔日周山关一战,他牺牲了一支友军不救。虽然最终那仗他是赢了,但那支友军里便有我的许多爱将,许多和你们一齐出生入死的兄弟,所以你们对他也是诸多恨意。然而那战的结果,我是极为佩服的。我和他虽然不合,但若论对人品和性情的了解,互相了解的程度,整个大楚王朝,倒恐怕是无人能出左右。既然李沐都听从赵香妃的安排留在郢,那便代表着他对赵香妃的安排和这战的结果有着很大的信心。&rdquo;

&ldquo;在他看来,我是最强的领军将领,是除他之外的最佳统帅。&rdquo;

顿了顿之后,这名中年男子感慨的笑了起来,&ldquo;既然在他看来能够战胜,他又举荐我代替他为统帅,难道你们还不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rdquo;

这名中年男子未等身后数名面色改变的部属回话,只是悠悠的抬起头,道:&ldquo;这样上百万大军交战的胜局&hellip;&hellip;必定名垂青史,他是将这名垂青史的机会,给了我。至于私愤,在这国仇之前,又算得了什么。虽死不辞。&rdquo;

他身后的部属身体同时一震,齐齐深吸一口气,沉声道:&ldquo;虽死不辞。&rdquo;

当这样的声音响起,在后院劳作的数人也齐齐站直了身体。

&ldquo;刀都生锈了,恐怕要磨一磨。&rdquo;一人有些抱怨道。

&ldquo;恐怕时间有些来不及。&rdquo;一名在摘野韭菜的文士模样的人严肃回答道。

&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

长陵城里,当第一朵迎春花的花朵开始绽放时,虽没有任何明确的旨意下达,说背信弃义,置鹿山会盟的盟约不顾,然而整个长陵,整个天下,甚至是街巷之中的寻常百姓,都知道了大秦王朝已然开始了伐楚。

连寻常民众都甚至知道,在楚秦交界的阴山一带,大秦王朝聚集了超过六十万众的军队,而在巫山和阳山郡一带,军队的数目犹有过之。

同样,大楚王朝的军队在这一条漫长的边境线上也远远超过了百万众。

这一场大战在寻常民众看来,虽然仓促,然而双方投入军队的数量,却恐怕超过大秦王朝历史上任何一次战役。

即便是在灭赵的最艰苦的一战里,大秦王朝也是五十余万众的军队灭掉了赵王朝的四十余万众,远没有如此规模。

大楚王朝在之前对大秦王朝的小规模战役之中连连获利,时至今日,不只是现在的大秦王朝国力远超往昔,大楚王朝的强大,也是不因帝王的交替而削弱,远超那时的韩、赵、魏三朝。

大秦王朝方面是大名鼎鼎的大秦十三侯之中的司马错为主,连波、方启麟和魏无咎为辅,一共聚集了足足四名王侯。

大秦王朝的每一名王侯不只是军功的象征,而是代表着一个强大的兵团,许多配合无间的修行者和死士、门客。

这四人之中,司马错原本就是军师出身,是昔日大秦王朝除了林煮酒之外最为优秀的军师,此时他和连波正直壮年,而方启麟和魏无咎则是两名老将。

两名少壮派和两名老将的组合,方启麟年迈却稳重,魏无咎出了名的老奸巨猾,诡计多端,率军本来便以多处出击的战法闻名天下,最适合这种阵线极长的大军交战。

这样的阵容,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惊人,堪称完美。

然而令无数人不解的是,大楚王朝方面最终的统帅却是已经是在很多年前便已经赋闲的将领唐昧。

在唐昧还未解甲归田时,他都算不上是大楚王朝最高阶的将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