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一辆马车缓缓驶出京城。
“多谢姑娘,这是我家主子的答谢。”
女子看到盒子里厚厚的银票和良籍的身份证明,激动地快哭了。
以后家里再也不是贱籍,弟弟可以考科举,爹娘和她都可以堂堂正正做人,这些钱足够置办很多田地……
“多谢!”
女子擦干眼泪,对皇宫拜了拜。
“这块牌子姑娘拿好。”
来人又递给女子一块非常小巧的木雕令牌。
“我家主子说,女子在世间本就活得艰难,姑娘若日后遇到难处,可以拿令牌去德顺钱庄求救。不过,这令牌只会帮助姑娘一人,别人一概不帮。切记!”
女子知道,这是神秘人给自己的护身符。
她并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女,如何不知对方的用意。小心将令牌收好,女子再一次跪拜后,上了马车。
宫里,宣帝吐了几口血晕了过去。
王皇后看到他这般“痴情”,心中冷笑,依旧一副从容的模样,让御医救治的宣帝。
宣帝醒来,不许人将良妃收殓,脾气也变暴躁了许多。
“爱妃,你怎么这么傻?”
宣帝小心翼翼地摸着的黑炭,短短两天,他苍老了许多。
一开始,宣帝的确把李槐花当成是张二娘的替身,她们那么像,都会制作豆腐,都爱笑,连爱吃红豆糕都一模一样。
可慢慢的,宣帝发现了她们的不同。
李槐花没有那么多眼泪,不像张二娘爱哭。
槐花总是笑盈盈地对他,把他当成天一样崇拜,凡事都亲力亲为地伺候,还会用充满爱意的眼神看他。
渐渐地,张二娘的身影越来越淡,李槐花在宣帝心中的形象越来越饱满。
她很知足,对现在的生活非常珍惜,还会亲自动手给他做豆花,变着法子做豆制品陪他吃,就像民间的夫妻一样。
这种体验是宣帝从没有经历过,特别是每次李槐花喊他“夫君”,宣帝心里甜滋滋的,精神焕发,仿佛进入第二春。
谁知道,她性子会那么刚烈……
“爱妃,朕错了,朕不该留着那个混账——”
宣帝头发白了许多,他不该带着良妃去见俞瑾,不该在俞瑾威胁他后,轻易地原谅他。
若不是俞瑾告诉李槐花真相,还让她失去孩子,她又怎么会万念俱灰地用这样的方式离开呢!
“朕后悔了,朕真的后悔了……”
宣帝又一次晕过去,醒来发现半边身体不能动,这才知道自己中风了。
“你一定要治好朕!”宣帝说话含混,吐词都有些不清楚。
没了健康身体的皇帝,就像没了爪牙的老虎,这一点宣帝非常清楚。他习惯什么都把控在自己手里,现在身体的异常,叫宣帝格外惊慌。
惊慌之后,宣帝更加恨俞瑾。
若不是这个孽子,又怎么会发生这么多事情?
“赐……鸩酒……”宣帝吩咐心腹道。
不杀俞瑾,难解心头之恨!
自从宣帝和良妃走后,俞瑾遭遇了一顿毒打,之后又饿了三天。
在他以为自己会被饿死的时候,侍从拿来一盆狗都不吃的泔水。俞瑾饿极了,不顾身份直接趴在地上吃。
父皇被那个贱人蒙蔽了,俞瑾相信宣帝不会放弃自己,哪怕吃泔水,他也要活下去,要跟宣帝伸冤。
结果,俞瑾没有等到宣帝,等来了一杯鸩酒。
“不可能,你们骗我的!大胆,我是皇子,还是未来的太子,你们这些奴才滚开!”
俞瑾挥着手,把手头能扔的东西都砸出去。
太监退下去后,进来一个人。俞瑾眯着眼睛仔细一看,来人是太子。
在知道俞瑾是宣帝的心肝宝贝蛋后,太子特地命人详细查了俞瑾这些年的经历,一查还真是吓一跳。
宣帝从没有对任何一个儿子像待俞瑾这般用心,哪怕对齐王,宣帝虽然捧着他,可转头就算计他,对他下药。
唯独俞瑾,宣帝是处心积虑为他安排一切。
要不是明庭撞破真相,在马球会弄断俞瑾的右腿,又把事情闹大让他被剥夺功名,俞瑾大概会以别的身份参加科考,一步一步,立足朝堂。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有爱子心切,宣帝才会这般谋划。
不过现在一切都成空,看到这对父子反目,太子心里是说不出的幸灾乐祸。
本来他还想来好好嘲笑俞瑾一番,可看到他这副模样,太子决定让俞瑾活着。
俞瑾被灌了哑药,挑断了手筋,被人丢在清凉寺外。
没错,俞婳落胎后,养了一段时间,侯府太夫人又将她送到了清凉寺。
俞婳和俞瑾的丑闻影响太大,家里没有任何人愿意接受俞婳,她唯一的归处就是常伴青灯。
哪怕良妃的死,让俞瑾皇子的身份曝光,他和俞婳并不是亲兄妹,可名声坏了就是坏了,陈侯府依旧是大笑话。
而且,因为老侯爷偷偷抚养皇帝的私生子,得罪了太子,陈侯战战兢兢,生怕太子登基后怪罪下来,更加不管俞婳了。
俞婳从小锦衣玉食,从没吃过这种苦。
清凉寺的生活太清苦,什么都要自己做,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听说寺外有个可怜人,俞婳跟着过去看稀奇,一眼就认出了俞瑾。
她现在也知道俞瑾不是亲兄长,而且他早就知道真相。那么他以前那些亲近,那些不经意的触碰,都是别有用心?
一想到这个,俞婳就觉得无比恶心。
更何况现在的俞瑾再也不是翩翩公子,和乞丐没什么区别,俞瑾连忙躲进寺里。
哪怕这里生活凄苦,至少不会饿肚子。她的悲惨命运都是俞瑾带来的,恨他还来不及,俞婳根本不打算帮助俞瑾。
明庭听奉天说了京城的八卦,啧啧了两声。
没想到良妃自焚的剧本是王皇后安排的。
果然,不能得罪女人。她不要你的命,直接诛心,叫你生不如死。
所以宫斗什么还是女人擅长,瞧王皇后弄的这一手,彻底让宣帝失了魂,永远都忘不掉良妃。
拿自己的孩子当棋子,就别怪她不客气!王皇后威武!
“俞瑾现在怎么样了?”
明庭问道。
原世界男主可是考上了状元,又被认回去当了太子,风光无限。
宣帝一心一意培养俞瑾,在他登基后,安排忠臣辅佐,自己还在旁边盯着。
原世界的慈父孝子,这回父子反目,一定很有趣!
“哈哈哈,你要是问这个,那我就精神了。”奉天兴冲冲地,连忙跟明庭八卦。
原来,良妃那天自焚的时候说的那段话不知怎的,传到了宫外。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陈侯是个背锅侠,真正强取豪夺的是宣帝,他才是杀人夫抢人/妻的罪魁祸首。
宣帝一直想维护自己的形象,结果东窗事发,晚节不保,大家都说他中风是活该。
“俞瑾现在在街上乞讨,大冬天冷得不行,他就住在一个破庙里。”
“托这张脸长得不错的福,而且他身上还有别的乞丐没有的斯文贵气,他被一个女乞丐头头瞧上了。俞瑾现在软饭吃的可香了,就是有点儿废腰。嘿嘿嘿……”
奉天挤眉弄眼,一副我不说你就懂的表情,明庭忍不住扶额。
好好的一个系统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以后不能让奉天吃瓜了!
明庭是被宣帝的圣旨召回去的。
自从中风后,宣帝就疑神疑鬼,一会儿觉得太子要谋反,一会儿觉得别的皇子没安好心,甚至认为王皇后巴不得自己死。
他认为身边没有值得信任的人,唯独明庭一直孝顺听话,良妃也说明庭最忠心,宣帝下旨让明庭回来。
别人都靠不住,只有明庭会保护他!
知道宣帝的想法后,明庭冷笑。保护宣帝?他是想屁吃!
不过,明庭还是遵旨回了洛城。
入宫后,看到宣帝头发花白躺在床上,一脸老态,明庭满足了。
“防,防太子……”宣帝把兵符交给了明庭,还让他负责禁军,守护他的安全。
“是!有儿臣在,父皇尽管放心!”
明庭刚跟宣帝表忠心,出门就把东西交给了太子。
“太子哥哥,还要忍到什么时候啊?”明庭有些不耐烦地皱着眉头。
太子知道明庭这些年被药物控制,性格急躁,哪怕戒了药,还是有一些影响。
太子只宽慰明庭说,在等一等,至少得等他大婚吧!守孝婚期是要推迟的。
明庭一拍头,他都忘了这茬。
掌握禁军,皇宫被明庭守得死死的,宣帝任何消息都传不出去。
等他知道了明庭的作为,气得吐了好几口血,“逆子,都是逆子——”
“父皇,您这么生气做什么?”明庭坐在床边翘着二郎腿,吃着蜜瓜,“您都不仁不义,对我下药了,我在这儿吃个瓜又怎么了?”
“蜜瓜真好吃,真甜。”明庭吃完瓜,从怀里拿出一把玉扇。
“儿臣有的,都是父皇赏赐的。这把扇子是儿臣的最爱,如今还给父皇。有玉扇在,就如同儿臣日日陪伴父皇。”
看到那把玉扇,宣帝还有什么不懂得,原来明庭早就发现了他下药的事情。
这把玉扇被药剂浸泡了很久,放他身边岂不是让他早死?
“大……胆……”宣帝发现,自从明庭回来后,他原本还能动的半边身体不知怎的渐渐无法动弹。
都是被这个逆子气的!
宣帝病重,太子监国。
这回太子再也没有藏着掖着,不再苟着,朝中上下都对太子赞叹有加。
有宣帝这么个参照物,只要太子不瞎搞,就会得到大家的支持。更何况太子本身能力出众,又性格宽和,谁不希望君主是为明君呢!
七月,齐王大婚。
九月,宣帝驾崩。
四年后,齐王府。
明庭抱着奶娃熟练地换尿布,不止王母看呆了,王玭的几个嫂嫂弟媳也是第一次看到男人照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