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他下诏命对方臣服,对方并未理会,今年又遣使者去,对方才遣人来臣服。
他双眸微眯,看着朱标的表情,瞬间明白他的想法,垂眸看向下手的倭国使者,低声道:“各位使者先去休憩片刻,等晚间为诸位接风洗尘。”
说着他摆摆手,一群使臣便离去了。
他看向朱标,沉声道:“你有什么话说?”
朱标头一次起了杀心。
“倭寇乃陈年旧疾,他们和匈奴一样,缺少物资便要来我边疆劫掠一番,若是将他们喂大,只怕会反噬。他们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不懂得什么叫恩义,只能用武力镇压。”
他想,这些都是历史上重复发生的事。
他有点想念戚继光了。
朱元璋闻言皱眉,这和他一直以来的理念不符,他是不愿意穷兵黩武,招惹的四邻不安。
“咱是想着,将周边属国都列为不征之国,倭国亦在其中。”他认真解释。
室内一片寂静,只有室外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儿不赞同,其他可,唯倭国不可。”朱标神色凛然:“不若将刘先生传召过来,问问他的占卜。”
朱元璋:……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朱标,冷哼:“你想把刘先生救出来就直说,何必绕这么大圈子,咱已经不生气了。”
说着就摆摆手,把大狱中的刘伯温传召过来。
刘基衣衫凌乱,发型不整,完全没有之前的儒雅随和之气。
“伯温呐。”朱元璋看了心疼,叫一旁的小黄门把他扶起来,又是赐座又是传膳,这才低声道:“下回可不能胡说了。”
刘基的状态很差,面色青白,眼下紫黑,隐隐还有些昏厥之意,看起来特别虚。
朱标看了就忍不住皱眉,这样的面色,他最近看多了。
几人寒暄过,又把方才讨论的问题说了,就见刘基面色一凛,低声道:“陛下,伯温赞同殿下所言,倭国伤我龙脉,如同白蚁,将我千里之堤毁掉。”
朱元璋皱起眉头。
和倭国的交谈,确实让他很生气。险些压不住火气想要将他们拉出去斩了。那种滚刀肉的无赖感,他许久没有经历过了。
“此事,再议。”他说。
然而——
隔日的功夫,朱元璋自己就忍不住了,他气得不行,觉得他们表面臣服却笑里藏刀,眼角眉梢都带着挑衅,被倭国使者气得拍桌子:“你们就送来这么点东西,就想要我珍贵典籍,工匠农书?”
几个倭人使者闻言登时不悦,沉声道:“君乃天朝上国,自然要照拂我们属国,先前大唐时,允了我们大和在京都读书,还送了无数奇玩珍宝
,书籍都有三大车,再就是前朝时,亦是如此。”
朱元璋见对方如此放肆,顿时神色阴沉。
朱标一听也生气,心想:“一如既往的贪婪无赖。”
倭人见他们不说话,态度愈加张狂,纵然弓着身子行礼,却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朝堂之上,毫无恭敬之意。
朱元璋眉眼幽深,他看向底下的倭人,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有恃无恐,顿时眉眼微闪。
不等他说话,对方直起身子,一甩袖子又坐下了。
朱元璋并不容忍他们的挑衅,沉声道:“竖子尔敢!倭国使者藐视上国威严,当庭挑衅,杖责二十,带着你们那没有诚意的降表滚回倭国,另遣人来诚心降伏,若要挑起战事,咱不介意死战到底,就看你小小倭国,可能承受得住。”
朱元璋眉眼凛冽,可见是怒极了。
他面色带着思量,就连先生也说,倭国如同白蚁般啃食我大明龙脉。他需要考虑的地方很多,也不能接受这个说辞。
一时的不敬,他为了不兴兵戈之祸,再不悦都会忍下,但是说会像白蚁一样断他华夏龙脉,那真的忍不了。
朱标这才满意:“跟倭国建交不成,便把它当那杀鸡儆猴的鸡,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看他如何。”
朱元璋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咱一直怕你太过仁柔,想要替你拔掉人生中所有的刺,听你如此锋芒毕露,倒是安心不少。”
他就觉得自家儿子出息。
朱标嘿嘿一笑:“对别的还是温良仁柔为主,但是对倭国不行。”
刻骨铭心的国耻,忘不掉。
再加上,明初若是不管,能一直骚扰到戚继光时期,中间不知有多少百姓受其迫害。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朱标一挥拳头。
朱元璋一听,心中郁气消散一空,他跟着笑:“对,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你很有志气。”
朱标弯唇轻笑,他就说当初背的管理员语录很有效。
他奉为真理。
朱元璋满脸欣慰,越看他越喜欢。
而在此时,被拖出去杖责二十的倭国使者又被拖了进来,闻见刺鼻的血腥味,朱标不悦地皱眉。
倭国使臣火冒三丈,但是看着对方强硬的样子,并不敢再放肆,疼得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却不敢吭一声。
他们态度都恭谨起来,但言语间仍旧不服气:“陛下,中原素来不斩来使,你们为何违背祖制?”
朱标顿时笑了:“你若想死,可切腹自尽,让孤瞧瞧你血溅朝堂的决心,也正好去找你们的王问问,他是否要和我大明开战,我们的水军,早已经忍不住了。”
倭人面色大变,还不等他想好措辞,一把匕首哐当扔到他面前,他顿时哆嗦着不敢伸手。
而一旁的倭人连忙爬起来跪好:“请陛下三思!我大和臣服之心绝无更改。”
“倭国就倭国,叫什么大和。”朱标皱眉:“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他不打算虚与委蛇,那也太憋屈了。
就是一个字,干。
倭人使者见刀柄在上,朝堂上态度冷冽,顿时不敢说话,只恭谨道:“遵命。”
朱元璋挥挥手,冷笑道:“行了,拖下去,等伤口结痂,你们便回去,让你们的王好好想想!往后该怎么做。”
几个使臣被拖了出去。
朱标是打算先用强硬的态度将倭国震慑住,等几年后,他要腾出手收拾他们。
两人说着话,就见朱元璋又去批折子了,就见门外有亲军都尉走进来,双手呈上一个漆黑的小匣子。
朱元璋打开看了以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咋了?”朱标随口问。
“你看看。”朱元璋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朱标看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说的是凤阳的事,怪不得那老丈说是在凤阳遭了灾,可不是遭灾,凤阳建立中都,就在当地征集农夫修建,这徭役落在任何一个家庭头上,都很沉重,若家中子嗣不丰,更是灭顶之灾。
“十室九空?凤阳百姓抓完了,还要再从周边抓?”
朱标觉得,他的养气功夫真不到家,面上震惊的表情根本压不住。
“如此下去,定然不成。”
朱元璋点头,面色黑沉的厉害。当即就传召左相李善长,御史中丞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