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在昏君的赛道上比不过明英宗,刘盈便抛开系统给的提示,走自己更擅长的路。
比如,当个好大喜功的暴君。
刘盈对韩信道:“阿兄,你还是帮我想想,怎么尽可能地在极短的时间整理好军备,让我在梦中多打几场胜仗。我带着二十万明军去草原上迷路全军覆没。”
韩信原本很嫌弃刘盈梦中的朝堂,不到一旬时间御驾亲征能搞出个什么玩意儿?这仗给他,他都打不赢。
但陪着刘盈完整刷了一次副本并通关后,韩信突然发现当救火队员也比当个傻逼好。
“没问题。”韩信觉得这个难度不大了。
虽然是隔着时空带兵,兵仙也得到了能力升华。
后世研究韩信的带兵能力是怎么突飞猛进,他起飞的起点是刘盈夺丰邑,还是刘盈夺荥阳。
如果韩信转世后有记忆,他的答案一定和所有人都不同。
秦末汉初的战场算什么?陪着弟弟写作业,那才叫一个刺激。
刘邦已经来到了三秦要塞——武关之下。郦食其、陈平二人带着重金去贿赂大秦的守关将领时,刘邦再次召开了心腹会议,说的却不是入关后的事,而是再一次给刘盈出谋划策。
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秦二世如此硬气,居然没有让王离、章邯回援,其余大秦将领都废拉不堪,刘邦暂时没必要为打秦国召开会议。小祖宗的作业才是正事。
神仙老师还在天上瞧着呢!
萧何听了刘盈复述他上次通关的具体情况,对全程跟完的韩信十分敬佩。
连他这脾气,都有点忍不下去,韩信居然靠着喝黄连水撑住了。果然,韩信此人国士无双啊。
“我觉得可行。”萧何道,“尽力往好的地方努力,哪怕最后被俘也不失英豪之气,恐怕才是仙人真正想要教导盈儿的内容。”
刘盈摇头:“别为那个狗屁神仙辩解了,他就是纯粹折腾我。”
萧何露出淡然自若的微笑。不愧是盈儿,哪怕是神仙都骂。
听刘盈对神仙老师骂骂咧咧,在场众人对神仙的敬畏都没了。
什么神仙,听上去和我等都差不多,不都挨盈儿的骂?特别是刘邦,已经把刘盈梦里的神仙和自己画等号。
汉初智囊团再次发力。
武关的守将拿了刘邦的钱,陈平和郦食其再次功成回营。
越临近咸阳,刘邦受到的压力越小。连王陵、吕泽等人也跟着来凑热闹,帮刘盈写作业。
雍齿也试图来出主意。
听完刘盈的作业内容后,雍齿放弃:“除非你能把我弄进你梦里,让我代替将领帮你打仗,否则我想不出办法。”
王陵叹气:“那英国公听上去还是不错的,就是年纪太大了。”
刘盈拍大腿:“年纪大就能摸鱼了吗?七十岁正好老当益壮,跟着我战死草原,总比战死土木堡好!”
刘邦支持儿子。
就只有一个七十老将能用,那可不得使劲用?
“他若不肯努力,你就问他,是不是想当吕不韦。”刘邦给儿子支招,“你可以尊称他一声亚父。”
众臣子倒吸一口气。
雍齿结结巴巴道:“喂喂,刘季,沛公,你现在就会帝王心术了?”
刘邦疑惑:“不过是激将,这也能算帝王心术?”
这还真算。张良有点想笑。
乱世后,他见到了许多诸侯,都没遇到一个像他心目中帝王的人
。现在他第一次见识到帝王心术,居然是从出身最低的刘邦身上。
?想看木兰竹的《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吗?请记住[笔趣阁?╬小说]的域名[()]?卍来?笔趣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不过刘邦和刘盈都不认为这是什么帝王心术,不过激将法尔。
刘盈便去梦里问摸鱼的七十岁英国公,他是想当吕不韦还是想当司马懿,不然杨坚如何?只要英国公点个头,他立刻去娶英国公的女儿,给英国公当女婿。
英国公张辅沉默良久,对刘盈道:“我诸女中,只有一个寡居的女儿还未婚,今年都五十了。她是你爷爷的妃子,敬妃。”
刘盈拍着胸脯:“无所谓,我不在意。”
我他X的在意啊!
张辅苦笑:“陛下何出此言?臣为君将,定竭尽全力。”
刘盈龇牙大笑,拍着张辅的肩膀:“这才对嘛。我们一起封狼居胥!燕然勒石!岂不快哉!”
张辅:“……”求你了,别说了,再说下去,我就要继续摸下去了。
这一战注定失败,谁当主将谁倒霉。他一世英名啊,难道就要折损到这里?
英国公张辅心里苦,他只想对着明太宗沉睡的明长陵哭。
刘盈威胁了张辅后,又去找了一圈他认为还算能打的将领,一一为他们鼓劲。
然后某一日大朝会,刘盈对王振招招手,英俊的太监谄笑着凑上前。
刘盈笑意盈盈:“爱卿啊,你什么都会为朕做,对吧?”
王振忙表忠心。
刘盈微笑点头:“好,好,朕就知道,爱卿是朕的忠臣。”
说罢,他拔出腰间那从祖上继承的宝刀。
据说这把宝刀是曾祖父明太宗的心头爱刀。不过刘盈没信。
以现在的锻刀技术,战场上惯用的刀早就缺口了。这把刀装饰如此华美,刀刃仍旧锋利,一看就是没砍过硬东西。
圣光飙起老高,溅了刘盈半身。
他低头看着刀锋上的缺口,撇嘴。
他就说嘛,什么朱棣用过的宝刀,肯定是骗人的。这才砍掉一个脖子,就缺了这么大个口。
“只一个脑袋,祭旗太寒酸了。”刘盈一脚把王振无头的方块人尸体踢开,从御座走下。
百官噤若寒蝉。
“把人给朕带上来。”刘盈对殿外喊道。
方块人锦衣卫拖着几个堵着嘴的太监进了大殿。
刘盈一脚踩在其中一个方块人太监背上,用滴着圣光的刀尖挑出了太监嘴里的布:“郭敬,听说有个改了瓦剌名,叫把伯的亲戚,是也先的亲信?用大明的军备换也先的马,这生意是不是很好做?”
“奴婢冤枉,冤……啊!”镇守大同太监郭敬话未说完,身首异处。
刘盈又提着刀,把其余几个与王振亲厚的太监、官吏拖出来,一一宣布他们的罪状。
“大明这才几代?曾爷爷离世才多少年?边屯都快烂完了。”刘盈一刀一个脑袋,圣光遍地,百官皆跪拜不起,连硬茬子于谦在内,竟然无一人头上死谏进度条亮起。
“曾爷爷说俺大明不和亲不纳贡,但也先所谓的朝贡,就是他给我们少少的东西,大明给丰厚的回礼。户部尚书王佐,你来说说,也先每次朝贡,给了大明多少钱,大明又回给他多少钱?”刘盈冷笑,“大国的脸面,就是用钱买?这究竟是谁向谁纳贡?!”
刘盈经历了这么多次副本失败,早把这次御驾亲征的前因后果摸清楚了。
明英宗他爹明宣宗执政仅九年,宣德十年便驾崩。这九年时间,他与民休息倒是功劳一件,但武备松弛,
无论南北的战线都全力收缩。
?本作者木兰竹提醒您《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来?笔趣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bqgcn)?(com)
大明所谓的朝贡贸易,等于别人给多少破布头,大明还多少金银。与其说别人朝贡,不如说是大明用钱换边疆安宁。
刘盈不知道明宣宗如此做法是不是一时之计,等大明缓过气来,就给边塞来个大的扬眉吐气。
毕竟明宣宗执政九年就死了,他问不了死人。
这政策便一直延续到明英宗时期。大明按照朝贡团人头数给“赏赐”,也先年年虚报朝贡人数,越报越多,给大明的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
刚及冠的明英宗哪受得了这个气?他和亲信王振砍了也先的赏赐,按照也先使臣团的实际人数给钱。
也先便以此为借口,大举南下。
刘盈骂明英宗骂了很多次,但唯独这一点,他还是支持明英宗的。
明英宗此时的硬气是对的,只是没有支持他硬气的能力。
“你们问朕为何御驾亲征?朕还要问你们呢!”刘盈把闪烁着圣光的宝刀还鞘,一脚踢翻兵部尚书邝埜,“兵部尚书邝埜,你来说说,边疆兵士上书了多少次‘请还旧屯’,你们怎么都给否了?也先入关如无人之地,这怪谁?”
刘盈说起给他上书的边疆军士。
不止正德朝,从明宣宗起,边塞将士就请求恢复大同等边塞旧屯地。
明太宗朱棣继位后,因自己是藩王上位,所以一上位就削藩,改变了朱元璋“塞王戍边”的政策。
这大老粗心里想,塞王的政策不行,俺也暂时想不出新的政策,俺就去草原上把什么瓦剌都赶走,没有边患不就不需要塞王戍边了嘛。
至于草原人和老鼠似的,打了一次,几年十几年又卷土重来。这边塞几年十几年的安宁时光,儿孙应该能想出新办法。朱棣相信后人的智慧。
但朱棣万万没想到,他的胖大儿朱高炽太胖了,三高严重,刚登上皇位就死了。
好太孙朱瞻基的身体也不好,上位先干叔叔,又要休养生息,边塞的事只能按下不提。然后还没等到他提,也死了。
史书记载:“然仁宗不务远略……不欲疲中土以奉远人。宣德继之。”
他们的心是好的,但明宣宗的执行是坏的。明仁宗只是把来朝贡的人赶走,明宣宗直接废掉了边塞巡逻,罢边主和。朝中良将断代,边塞军屯几乎成为卫所长官的奴隶。
“你们当朕不知道?”刘盈背着手,在殿中来回踱步,“真不好意思,不仅朕知道,朕的父皇也知道。哪怕朕年幼,也常听父皇叹息,现在大明没钱,只是权宜之计。只要等大明国库充盈,边塞立刻要重视。不要指望元鞑子的良心。”
“只是啊,父皇早早驾崩了,朕只是一介黄口小儿,什么都做不了。”刘盈满目泪水,哽咽地看向文武百官,“但现在被曾爷爷赶走的北元都要打到北京了,你们让朕等着?朕去哪等?去明长陵那里跪着等,你们看行不行啊?”
瓦剌和北元其实不是一伙的?管他呢,草原人都是一伙的!刘盈说瓦剌是元余孽,瓦剌就是元余孽!
“太|祖皇帝打跑的元朝要回来啦,曾爷爷打跑的北元都离开草原南下啦!”
“朕是宁愿战死沙场,也他祖宗的不愿苟且偷安!”
“这御驾亲征,朕必须去。”
“谁反对,去明长陵那里说。”
“不然去明孝陵也成,告诉太|祖皇帝,元人要回来了,问他老人家怎么办,让他托个梦。”
“现在跪在这大殿里大部分
国公郡公的祖宗,都是打过元人的。你们也可以回去祖坟磕个头,问问你们的先祖,这时候该怎么办。?()_[()]??来?笔趣阁小+?说?+?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bqgcn)?(com)”
刘盈从文武百官中来回走过,无一人敢抬头。
朝堂鸦雀无声。
一个瘦弱的年轻人傻傻地站在殿堂外。
他无助地看着身前的人,如今的皇太后孙氏。
刘盈迎向皇太后孙氏。